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11章 第一台数控原型机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很累的,大家给点鼓励吧

……

\"全部是真的,\"李明远微笑着确认,\"而且这只是第一批。按照协议,未来几个月还会有更多。\"

杨部长的双手开始发抖,他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小李,这些资源可以解决我们多少燃眉之急啊!一万吨原油,够轧钢厂用半年!一千吨橡胶,能生产多少军车轮胎和密封圈!这些稀有金属更是我们急需的……\"

说到这里,杨部长突然停下来,双眼湿润,声音哽咽:\"你……你立了大功啊!\"

李明远谦虚地笑了笑:\"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果,我只是执行者。\"

杨部长激动得简直语无伦次:

\"不,这是你的功劳!是你想到用武器换资源的办法!是你设计出这么优秀的武器!是你……是你……\"

他说不下去了,眼泪竟然夺眶而出。

作为军工部的高级干部,杨部长见证了龙国战后重建的艰难岁月,资源短缺是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大石。

如今,这块石头终于被搬开了,他的情绪自然难以控制。

\"我得……我得立刻向上级汇报!\"杨部长突然回过神来,像个年轻小伙子一样跳了起来,

\"这是大喜事!大好事!\"

他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激动地说:\"你在这里继续监督,我马上回去汇报!\"

说完,他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码头,生怕晚一步汇报这个好消息。

李明远看着杨部长远去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

杨部长这样的老同志,经历过战争年代的艰苦,对资源的渴望比年轻人更为强烈。

这次交易的成功,对于国家建设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

很快,杨部长在京城组织了一系列紧急会议,和外交部、交通部、计划委员会等多个部门讨论如何处理这批意外之财。

\"资源分配必须有序进行,\"计划委员会的王主任强调,

\"原油优先满足军工和重工业需求,橡胶优先供应轮胎厂和密封件厂,稀有金属则分配给特种钢厂和电子工业。\"

\"运输路线必须保密,\"交通部的李部长补充,\"采用分批运输,多路并进的方式,确保安全。\"

\"这种交易模式值得推广,\"外交部的陈部长建议,\"可以探索与更多国家建立类似的贸易关系,尤其是那些资源丰富但政治立场摇摆的国家。\"

会议一开就是三天三夜,最终形成了一份详细的资源分配和管理方案,上报审批。

资源分配方案很快获得批准,一场声势浩大的物资调配工作随即展开。

火车、卡车日夜不停地将这些珍贵的战略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对外,政府保持低调,没有任何公开报道;对内,相关部门则如临大敌,严密保护这些来之不易的资源。

……

这边,李明远回到轧钢厂,立即投入到数控机床的研发工作中。

为了保密,他采取了特殊的组织方式——零件分组生产,每个技术小组只负责某些特定零件的制造,而不知道这些零件最终的用途。

\"刘师傅,这是您负责的部分,\"李明远将一叠图纸交给车间主任,\"精度要求非常高,误差不能超过0.01毫米。\"

刘师傅仔细看了看图纸,皱起眉头:\"李总工,这些零件看起来很奇怪,不像我以前见过的任何机械部件。\"

\"这是新型设备的关键部件,\"李明远解释道,\"具体用途暂时保密。您只需确保按图纸要求完成就好。\"

刘师傅点点头,虽然充满疑惑,但对李明远的指示从不质疑。

最近这位年轻总工的威信在厂里可是直线上升,那个传说中的发动机就是明证。

类似的场景在工厂的各个车间上演。

机械车间负责加工精密传动部件,工装车间负责制造各种固定装置和校准工具。

每个车间只知道自己的任务,不知道全局。

李明远每天穿梭在各个车间之间,检查进度,解决问题,确保每个零件都符合设计要求。

夜深人静时,他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将这些分散生产的零件组装起来,一点一点地构建着这台划时代的机器。

……

深夜,李明远的实验室里灯火通明。

\"最后一个步进电机接好了,\"李明远自言自语,拧紧最后一颗螺丝,\"控制系统也已经调试完毕。现在,该测试这台数控系统了。\"

他面前的工作台上,一台约半米高,一米宽的金属箱体静静地躺着。

这就是龙国第一台数控系统的原型机——虽然外表朴素,甚至有些粗糙,但其内部却蕴含着工业革命的种子。

李明远深吸一口气,按下了电源开关。

机器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几盏指示灯相继亮起,一台连接在控制箱上的小型打孔机开始运转。

\"系统启动正常,\"李明远紧张地盯着指示灯,\"下一步,测试控制功能。\"

他拿出一卷预先准备好的打孔纸带,这是数控机床的\"程序\"——通过纸带上的孔洞排列,控制机床的动作。

在这个电子计算机尚未普及的年代,打孔纸带是最实用的程序存储媒介。

李明远小心翼翼地将纸带装入读取器,然后按下\"运行\"按钮。

纸带开始缓缓移动,读取器的感应针探入孔洞,将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

与控制箱相连的一台小型铣床的刀具开始按照预定的轨迹移动,在一块金属板上雕刻出精确的图案。

\"成功了!\"李明远激动地跳了起来,眼睛紧盯着铣床的动作。

图案并不复杂,只是一个简单的五角星,但每一条线都精确无比,误差小于0.01毫米——这在手工操作时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明远仔细检查完成品,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台原型机虽然简陋,但它证明了数控技术在龙国的可行性。

接下来,只需要将这套系统扩展和完善,就能应用于实际生产。

\"这就是第一代数控系统,\"李明远轻抚着控制箱,自豪地说,\"虽然比不上后世的cNc,但已经足够改变生产方式了。\"

……

大家点点催更吧,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