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 第37章 什么茶艺?我一片丹心!

“中山人士,但是算流民出身。”

许泽没有这时代的局限,每次谈及此事,倒不会显得卑微。

蔡琰点了点头,平静道:“既是英杰,又何须问出处,现在许兵曹亦是汉籍官吏,日后自可为乡里扬名。”

许泽摆了摆手:“老家已回不去了,如今我在兖州,当真是孤身一人。”

“小女子何尝不是……”

蔡琰情绪忽而低落。

许泽见状,知道触动了她的心事,忙将话题岔开,说起了边让、张邈等人,还有今年兖州平贼之事……

衙署偏院。

蔡琰听完后,心绪平静下来,毫不吝啬的点评:“若是如此,当以百姓为重,平定叛乱自然是首要之事。边文礼为一己私欲散布流言,还要伙同刘刺史驱赶豪杰,的确死不足惜。”

“许兵曹,你那句话说得好,”蔡琰目光灼灼的看向他,“君子论迹不论心,眼下东郡收成百二十万斛粟米,可安置百万子民……”

“有这样的政绩,又何须追问出身阉宦之后,还是流民商贾呢?”

就算如他们所说别有用心,但所行乃是圣贤之事,难道就要驱赶吗?

蔡琰和蔡邕都有这等见识。

“我父亲在董贼任上时肯尽力相助,并非是贪图富贵、贪念董卓尊敬;而是想力劝董卓先达成长治久安,惠及百姓。”

“至于其位如何得来,那反倒是后来再论,偏偏诸如袁隗、王允等人,非要肆意攻讦我父,不顾百姓死活,先与朝堂争斗。”

她说来激动,脸色绯红,已有了血色,再也不似刚开始见到时那样死气沉沉。

两人在偏院内说得兴起,仿佛聊不完的话题,不一会儿典韦他们赶到,在衙署吃过饭之后继续赶路。

蔡琰和许泽并肩同行,大方拒绝了衙署为她安排马车的好意,只和许泽共乘。

一路上许泽放慢了绝影的步伐,又可以接着话谈长安政局,蔡琰将所知尽数分析,一番言论有条有理,甚至还有论断。

为许泽勾勒出长安附近犬牙交错的态势。

并且断言李、郭二人必定还会闹翻,许泽觉得这也是个天赋怪。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时已到了济南鄄城,卫臻在此置办了宅邸,让蔡琰先行居住。

“昭姬姑娘休息一段时日,待我告知河东,自会有车驾来接你。”

“不必了,”蔡琰淡漠的站定,“父亲已死,小女子需将他迁葬家乡,且戴孝三年,之前和卫氏的婚事,权可作废。”

“这……”

卫臻在外愣了愣,旋即明白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告辞道:“在下先送书信告知。”

他出了宅邸,直奔衙署,在东署兵曹院通告进入,许泽和典韦正在中院擦拭身体。

有婢女在偏院屋中燃火坑,并且吩咐了庖厨做点酱肉来烤吃。

这当口,卫臻提着一袋金饼到来,身后还有两名随行搬着箱子,放在了入门的地方。

“子泓,剩余的黄金我将换成布匹,明日运来。”

许泽招手让卫臻把手中的金袋拿来,里面都是打磨好的黄金饼。

一共三十余块,一看就是世家储藏。

黄金的价值很高,浮动不大,可以买到几乎一切商货,但乱世之中都不喜用来流通,以物易物的规则下,大多是私下谈价。

许泽看了一眼,和典韦道:“这些金饼,再去外面那一箱拿点,每人一块。”

典韦噌地起身:“真的?!”

他闻言直接就站直了,恨不得大喊忠诚,典韦虽然不贪财,但是他很喜欢豪迈大方的上司!

“去吧,随我出生入死者,人人得享分赏,”说完看向卫臻,笑道:“剩下的你拿回去。”

卫臻连忙拒绝,起身拱手道:“子泓兄长,一诺千金,万望收下。”

许泽眉头微皱,想了想自己暂且不缺这些,时下白昼公务,晚上演武。

而且也不是贪婪之人,要这些黄金无非是给雷泽营的兄弟武装军备。

“那这样,你拿这些黄金,为我置办一些宅邸,再购置些许马匹。”

商旅一般走一趟商道,回来马匹都会多几十,几次之后就能攒得不少战马。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地一个价。

“好,”卫臻这才命仆人将剩余的黄金收回。

“子泓兄长想在何处置办宅院?”

许泽思索了片刻,笑道:“若是可以在颍川最好,试着给我在许县置办田产地产吧。”

“许县?”卫臻苦笑摇头:“自前年遭劫掠之后,除却家族祖地,百姓大多搬迁而走,那地方已经不是当年的文汇圣地了,子泓兄长三思啊,恐怕日后四邻并非高贤,出入皆会空旷。”

“无妨,就是那吧。”

许泽不在意的喝了一口酒。

第二日,曹操听闻了故人之女蔡琰为许泽救来,赐了金银、帛布,将这件事告示百姓。

并且将许泽叫到了跟前。

正堂上,曹操绕着许泽缓步而行,期间目光不断打量端详。

看得许泽心里发毛。

“主公,你要干什么啊?”

曹操闻言冷哼发笑:“呵呵,你很神勇嘛。”

那是,我超勇的好不好,许泽心里默默接道。

“我听说,有人率五十骑,就敢出延津而渡河内?”

“不是主公说的让我自己主理,一切从宜决定吗?”

许泽大呼冤枉。

曹操背着手面色凝重:“我意思是让你坐镇延津渡口,听消息便可!可你呢?冲动、莽撞、逞英雄!”

嚓!不早说,曹贼!

许泽低下头腹诽,但表情管理得还是很到位,不漏分毫情绪。

“为将者,应当处变不惊,坐镇不乱!不可为情绪所累。”

“他人所托你便着急?你可知渡口外是何等局势?能建功尚且还好,若是深陷重围怎么办?若是被人算计,引袁绍、西凉贼兵伏击怎么办?”

“卫公振许你千金,你便要舍生忘死?你许子泓的命岂是这般轻贱?万一他也是被人蒙骗,有人刻意设局害你呢!?”

“是我考虑不周……”许泽站得很稳,他知道曹老板话语里担忧的成分占多。

曹操摇了摇头,长叹道:“下次若再这般冲动行事,我定要罚你!”

这小子智计出众,但是又勇武过人。

让他上战场怕伤了,不上又浪费!

这时许泽哀叹道:“我只以为,大儒蔡邕在天下儒林中声望甚隆,譬如郑玄、马日磾这些经学大家之人,都与他交好。”

“蔡中郎受难,他们无力护卫其家眷,若是我能帮主公将蔡中郎之女迎来安置,便可大开西向之路,让主公的声名、事迹传到长安。”

“也好让天子、三公九卿,都看看主公的功绩!所以才舍生忘死,出关去迎,此事在主公看来或许危险,可在泽看来,其重要不比青徐大战差!”

“出发那一夜,我和奉孝、志才两位兄长谈及天子圣驾之前无人为我兖州请功,大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得卫公振请求,在下便觉得是天赐良机!”

“主公,我岂是贪恋千金之人!”

许泽痛心疾首。

曹操痛彻心扉。

“子泓……”

这番话说得无比动容,郭嘉在旁默默点头,轻声道:“那夜……的确是说起了此事,于天子道义上,主公只能受制于袁氏。”

曹操闻言肩头一震,伸出手准备搭在许泽的肩膀上。

而许泽正在拱手,感受到后则是仿佛惊吓一般退了些。

曹操双手僵住,心里咯噔一下。

你退半步的动作认真的吗?!

他再次上前,这次许泽没有动作,让曹操心下安定,重重地拍打在他的肩膀上:“子泓,真乃英豪也!是我错怪了你!”

曹操心都揪紧了,没想到子泓竟是这般为我所虑。

我还怪罪他贪恋钱财……当真伤了豪士之心也!

【你虚与委蛇、以退为进,智力 0.1】

【你获得“茶艺”】

茶艺什么鬼?!

我这不是一片丹心?

许泽默默吐槽,感觉好像解锁了一些奇怪的天赋。

“子泓,我为你雷泽营送五十匹战马,以彰你此次功绩,千万莫要觉得委屈!接下来我会让文若向长安再派哨骑,这次定能建功,绝不枉费子泓的一番心意。”

“只愿主公大业有益,在下受点委屈不算什么。”

许泽谦虚的说道,神情悲恸。

但郭嘉微微斜着脑袋看,总觉得这许泽在……偷笑?

……

从正堂出来,许泽昂首阔步,向典韦挑了挑眉:“搞定。”

“休想治我冲动领兵,孤军深入之罪。”

典韦在旁两眼放光,一脸崇敬:“亏你想得出这样的理由!”

许泽笑而不语,诡辩的时候,他的智力可是当世一流。

典韦走了几步,忽然灵光一动,道:“俺再回去一下,有句话不吐不快!”

许泽看着他的背影,不明就里。

正堂内,曹操正打算和郭嘉商议遣使入长安之事。

典韦门板一样的身躯令门外光线一暗,快步走进正堂,拱手道:“主公,俺还有话要说。”

曹操瞥了他一眼,平淡道:“说。”

典韦铿锵有力的抱拳,脸色郑重:“先生当真不是贪恋钱财,他事后得了黄金,全都分与了随行的五十骑。”

曹操眉头一皱:“私下犒赏是吧?!”

这种事不走功劳簿,大家心照不宣就是了,说出来岂不是有公藏私得之嫌?!

“诶?!”

典韦当场愣住,这态度怎么和刚才截然不同!

此刻,他被曹操逼视的目光盯着,一瞬间感觉如芒在背、脚下慌忙,没忍住拔腿就跑。

身后传来曹操威严的喝骂声。

跑远后,典韦心有余悸的问道:“先生,俺不会被治罪吧?”

“吓你呢,”许泽拍了拍他,“我自己的私产,分赏给你们又如何?”

“主公是在提醒你适可而止。”

“哦……”

……

冬日来临,商道、百姓几近蛰伏。

在休战之前,曹仁得许泽等军师预料,进攻泰山费县,平定阙宣之乱,阵杀阙宣。

泰山郡守应劭不善兵事,感激涕零,不敢和曹仁相争,来书信归附,日后听曹操、鲍信之命。

年关时,任城发生了几场冬灾,发放粮食后很快渡过。

中山无极的商旅到来,在工坊买了一百刀兖州纸,每刀卖到一万二千钱的价格。

商旅头领想拜会许泽,奉上厚礼,但是被许泽以公务繁忙而拒绝。

许泽公务的确繁忙,除却日常征丁、训兵的事宜,他还常去雷泽新屯之地,带百姓查看地形,准备利用雷泽、濮水、巨野泽通渠。

不知不觉初春已至。

许泽从水泽里跳上岸来,环顾四周,道:“既是兴水利,不如通渠、建陂,连通灌溉与运河,将商贸、运粮、农耕三件事都顾上。”

“那这水利工造,就成富足之道!”

【你连续六十日从事水务勘查,学识 5】

【你的“机巧百炼”提升为“神机百炼”】

【添加“水利器物”、“各类运漕设计图”】

许泽感觉一股暖流入脑,精神百倍,同时脑海中多了不少学识。

枣祗跟随许泽走了好几日,关系大好,笑着回答:“若是如此,工造量巨大,劳民伤财啊。”

“计入屯民功绩,以分田为赏,功绩出众者可以升户籍,赐宅田,定然踊跃。”

许泽咧嘴笑道:“我就是最好的标杆!”

枣祗欣慰而笑:“那就上书主公堂议此事,我回去便算出预支。”

从流民、商贾这样的身份,到如今的兵曹从事史,许泽的功绩可不止是靠拼杀军功所得。

一个冬日,他的名望和品行已在兖州广为流传,在民间亦是勤劳刻苦蔚然成风。

谁都想成为许兵曹那样的人。

……

徐州,下邳。

历经叛乱,田土遭毁,一个年轻人带着数名头戴斗笠的中年人,沿河流而走。

沿途遇到许多捕鱼的村民,正在谈及今年泗洪田土遭毁的惨状。

说着说着,那几个乡亲脸色羡慕。

“我听说,兖州是因为一个叫许泽的年轻人,农耕大才啊,耕种田土,一年得了一百多万斛。”

“据商贾说,那年轻人才及冠,有不世才学,经国策论,可让一地温饱富足!”

“咱们徐州也有吧?我记得那陈氏的年轻人陈登,不是也有多年的政绩吗?”

“他不行!他父亲是陈太守,应该就是靠家里吹嘘出来的名声,我可听说兖州是人人都吃得上饱饭?你看咱们吃得上吗?”

“还是靠自己打渔,这叛乱一来,田土尽毁,县衙那屯田征募,也是奔着要命去的,等活不下去了再去应征屯田。”

这些乡民逐渐走远。

在后面听的年轻人面色铁青,将斗笠啪地摔在了地上。

他身后那些中年人都露出尴尬的神情。

“元龙,不至于。”

“陈公子,这些乡民不懂你的劳苦。”

“不必动怒,那许泽我听说了,他有名望,其实并非政绩,是事出有因的,这是兖州曹公和冀州袁车骑之争。”

年轻人叫陈登,字元龙。

徐州政坛一颗冉冉升起的骄阳。

但最近这几个月,他觉得自己一直活在许泽的阴影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