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强国,从清末开始 > 第96章 科研院(上)

强国,从清末开始 第96章 科研院(上)

作者:三才六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3:48:38 来源:小说旗

苗通开口问道:“子弹一天的产量是多少?”

“一天大概能产一万发左右,后续的产量还会增加,以后最多一天能生产8万发。如果要继续增加产量,需要再购置或改装一批设备”

苗通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个数量有些不满,如果是战时,一场小规模战役,就要耗费几十万发子弹。

但他对这个现状也不是很担忧,等设备改造和生产工艺改善后,产量肯定会暴增的。

两人又转到了隔壁的厂房内,苗通拿着一把转轮手枪。

牛铁根看到后,直接说道:“这个手枪的型号是1854S,产量要低上很多,一个月能生产900支,子弹4000发。考虑到军队的用量,后续就不扩充产能了,但产量还是会增加一些。”

这把手枪是基于史密森维森m1手枪制造的,基本没有做任何修改。计划列装部队时,只有班长及以上军官配备此枪,所以用量较少。

苗通原计划选用更先进一点的手枪,但受制于加工技术和成本,最终决定生产这款手枪。

随后,两人又到了生产大炮的工厂,现在正在生产的是克虏伯后装炮。

苗通利用从美国进口的硫化半成品橡胶,制作了弹性压缩紧塞具闭气环,减少了火炮发射时的泄气问题,极大的提升了火炮的可靠性和性能。

苗通原计划用橡胶制作鞋底和轮胎,但从美国进口的橡胶价格昂贵,只购买了少许急需的硫化橡胶和原材料橡胶,用作军工和研究。

该型号大炮只生产了三种口径,76毫米、121毫米和海军用210毫米。

三种口径每月分别能生产18门、10门和4门,由于钢材产量较低,生产工艺不成熟,成本十分高昂。

这还是从英国进口生铁,运回国内利用转炉再加工的钢材,如果直接进口钢材,价格只会更高一些。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钢材生产工艺还没有得到改良,生产成本相当之高。

工厂同时生产的还有76毫米、121毫米的迫击炮,由于制作简单,每月能生产90门左右。

晚上牛铁根组织了所有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召开了一场会议。通过会议汇报,苗通得知,就军工这一块每个月就要花费30多万,下个月的花费,可能还得翻上一番。

苗通顿时感觉有些肉疼,心中感叹道:战争果然就是烧钱的啊!一年小一千万就没了,这以后还得了。

再加上造船厂和军队这两个烧钱的地方,一年就得一千多万啊。还有军队军饷和各种福利政策、税收减免,又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等占领安徽、浙江等地后,得组织一场总结会议,看来得有计划的进行生产了。

苗通不禁想起了后世的生产规划,五年一个计划,既有明确目标,又不会盲目行事。开来得想一些开源的办法,不能只节流不开源,不然迟早要玩完!

对了,殖民地!

英吉利前段时间答应出售的战舰和商船马上就要到了,先将倭国的市场打开。再将越南和东南亚一些没有被殖民的地方占领了,这样就有一笔额外的收入了。

会后,苗通让牛铁根安排几个聪明且有钻研精神的年轻人,送往泰州府城外的军营。同时还有技艺精湛的木工、雕刻、瓦工等。

苗通计划组建国家科学研究院,涵盖所有领域。

虽然前期的合格人员不多,但苗通有手机相助,很多东西只要拿出来,他们能研究明白,进而实现批量生产就行。

考虑到科研院的重要性,苗通计划将之安排在泰州府城外的军营中,部队挪到其他地方。

那处军营周边没有什么其他建筑物,又跟城池的距离适中,安排适量的军队守卫就可以了。

到时候由他的警卫团亲自负责把守,另外再安排一些情报部人员协助保密和安全工作。

同时,苗通也给其他几个工厂和学校发了电报,又安排了一些试验器材送到了泰州。一切就绪后,苗通的科研院也就算是初步成立了。

苗通接下来又视察了炼铁厂,因铁矿产量较低和钢铁厂初步投产,现在月产量生铁500吨,钢100吨,等再过三个月后,能实现翻两番的产量。

当他来到厂房外,看着串流不息的运输车队。他发现钢铁厂选在泰州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钢铁厂应该选在靠近铁矿和煤炭的产地,或者交通便利的地点。

泰州的钢铁厂可以用来做培训和科研,新厂址还得重新选定。他思考了一会,回想起前世那些大型炼钢厂的选址情况。

考虑到下一批的炼钢设备,半年左右就要送到,建厂还需要大量时间。苗通决定,将第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建在镇江附近,同时再建造一个大型军工厂、机械设备制造厂。

镇江靠近长江,水陆的运输优势极大,同时还能辐射上下游各个区域。江宁附近的铁矿和外购的铁矿,还有煤炭都能方便运输。

晚上,苗通找来徐建伟、孙仁、钱中良、牛铁根等民政官员和各个厂长,召开了一场会议,他简要的将情况和心中的规划说了一遍。

“总统,按照您的规划,新建大型钢铁基地和军工厂要投资大量资金。目前咱们现在的资金储备只有3500多万银币,恐影响后续规划。”

孙仁虽说不主管金融,但他经常与钱中良和胡雪言等人打交道,再加上他自己负责建设这一块,当苗通说出计划后,他心里就已经大致估算了一番。

虽然之前解放杭州时,得了500多万银两,但铸币后也只有2600万银币。结合近期扩军和大量工厂的修建,耗费了大量银钱。

目前工厂已陆续投产,但只有纺织厂有微薄盈利,其他的工厂基本上都是只出不进,几乎没有什么收益。

苗通心中虽然大概有数,但听了汇报后仍是吃了一惊。还好购买英国的大批设备和货物已经安排专款专用,不然弄不好连货款都支付不了。

他心里暗自感叹:哎……还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之前没收地主的钱粮,积攒了些银钱,还以为不用为钱发愁了,结果这么快就被现实打脸。

“胡行长,目前农商这一块的税收如何?民政和军队的支出呢?”苗通沉默片刻,转头冲胡雪言问道。

“启禀总统,目前农业和商业税收有3000多万银币,盐铁等专营有1000万,对外贸易有700多万。这是半年的税收统计,如果按照年度计算的话,基本上可以翻一倍。”

“民政官员等公职人员薪资月支出1100万,军队月支出2300万,基建和工厂支出有1600,其他支出大概有700万的样子。整体算下来,目前财政处于透支状态。”

“今年下半年情况会有好转,届时部分工厂会实现盈利,但工业这一块仍需要财政进行补贴。”

苗通听到胡雪言的报告,心里松了一口气。只要能维持现在的财政收支平衡,下半年就会有笔战争财,届时财政的窘况会有所好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