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70章 大军回京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第70章 大军回京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3:48:58 来源:小说旗

“看来,以后大同沿线的防线要名存实亡了,如今延安侯率领三万大军镇守漠北草原。”

“你陈亨如今也是兵强马壮了,镇守大同的五万大军,有三万都是骑兵。”

“以后这漠南草原,也需要你镇守了。”

陈亨听到徐达的话,惊喜得眼睛都瞪大了,脸上笑开了花。

如今大明的边关在瀚海一带,本以为自己这个大同将军,手下的军权要逐步被裁撤掉。

没想到徐达大将军竟然选自己镇守漠南草原,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看来,短时间之内,朝廷是不会裁撤大同的军队了。

毕竟,整个漠南草原比大明的一个行省都大,想要管理过来,也是千头万绪,有的忙了。

想到这里,陈亨连忙向徐达抱拳道,声音洪亮,充满干劲:

“启禀大帅,末将一定鞠躬尽瘁,为大明镇守漠南草原,保证不让朝廷失望。”

徐达安排好事情以后,再次带着大军回京,这一路上整整过了两个月的时间。

大军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缓缓从大同城,回到了京城。

此刻,朱元璋早就通过六百里加急,知道了徐达即将率领大军回到京城的消息。

他在奉天殿上兴奋得满脸通红,大声说道:

“魏国公徐达率领二十万大军,发兵北元,已经击破王保保的二十万大军。”

“然后在蒙元祖地狼居胥山之下,彻底剿灭了元顺帝残部。”

“我大明的疆土的边境,已经扩展到瀚海一带,魏国公真是我大明的良将。”

吏部尚书陶凯听到朱元璋的话,立刻出班奏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启奏陛下,魏国公确实是我们大明少有的良将,不过他此次也犯下了重大的过失。”

“皇长孙殿下还不到九岁,竟然混进了大军,跟着魏国公前往草原,这简直是胡闹!”

“魏国公在得知此事后,没有安排人把皇长孙朱雄英送回来。”

“反而带着皇长孙殿下一路征战到狼居胥山,万一出点啥事,那可是天塌下来的大事,悔之晚矣!”

朱元璋听到吏部尚书陶凯的话,暗喜不已,脸上却还装得一本正经。

因为徐达如今已经是公爵,还是六公之首,如今携灭国的功绩归来,让大明的版图;

向北扩张了将近四千里。

这份功绩,让自己赏无可赏了。

总不能给自己这个老兄弟封王吧,这异姓封王实乃大忌,哪怕是自己的拜把子兄弟也不行。

但是,这吏部尚书陶凯说徐达知错犯错,带着皇长孙征战草原各部;

把大明的第三代继承人置于危险之中,的确该罚。

这样,可以把自己这位老兄弟四千担俸禄,增长到一万担,赐他见君不拜、宫中骑马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着这吏部尚书陶凯顿时顺眼起来,然而,脸上却不能表现出来。

他故作威严,板着脸,声音低沉地说道:

“陶尚书,魏国公带领大军剿灭北元,让我们大明的边境向北推进了四千里。”

“你这样说,不是寒了功臣的心吗?”

“有些话你得掂量掂量,可不能再说第二遍了。”

吏部尚书陶凯看到朱元璋虽然这么说,但是却没有生气的表现,心里一喜;

连忙再次说道:

“启禀陛下,不是微臣攻击有功之臣啊。”

“毫无疑问,魏国公是功在社稷的,但是他此去北伐,可不止带上了皇长孙这一件事情。”

“他还和永昌侯一起在草原上,散布天花这种瘟疫。”

“导致漠南草原的牧民十室九空,死伤足有一百多万,那场面,简直是人间炼狱啊;

这杀孽太重了,实在是有伤天和。”

信国公汤和听到这里,实在忍不住了,骂骂咧咧的说道,声音又大又冲:

“要不是魏国公和永昌侯施展计策,拖住王保保的大军;

大同防线早就被王保保的二十万大军攻破了。”

“到时候,北方数个行省都将生灵涂炭!”

“陶大人,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如果,我大明的子民和草原上那些羊倌注定有一方受苦,那就该像魏国公和永昌侯那样行事。”

“我看你这是读书读傻了,这就是妇人之仁,不懂战争的残酷。”

然而,礼部尚书刘仲质这个时候也出班奏道,声音沉稳而坚定:

“启禀陛下,魏国公此行开疆扩土,结束了边境的战乱,福泽后世子孙。”

“虽然此次他打仗的方式太过于极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功大于过;

不能因为一点瑕疵就否定他的功绩。”

朱元璋听到礼部尚书刘仲质的话,顿时笑了起来。

光靠皇孙朱雄英的事情挡不住徐达灭国的光芒,要是加上这散播瘟疫,屠杀一百多万人的事情;

咱就有足够的理由,不给徐达封王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次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威严:

“你们说的这些,咱早就洞若观火了。”

“不过,刘尚书说的对,魏国公此行,还是有功于社稷的,今天下午魏国公就会率领大军班师回朝。”

“任何人不得诋毁北伐将士,违令者,斩!”

“好了退朝吧!!!”

“你们也下朝准备一下,午时一刻,百官太平门外集合,随咱出城十里,迎接北伐大军归来。”

很快到了午时,百官全体来到了太平门外,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整整齐齐地站着。

随着朱元璋的龙辇走出太平门,百官在后边跟上,像一条长长的尾巴;

一直走到十里亭才停了下来。

这个时候,已经到了末时。

远处已经看到大军行军的狼烟,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天空中蜿蜒。

不到两刻钟的时间,徐达就率队来到了这处亭子外。

当他看到朱元璋带着文武百官,亲自出城迎接自己,心里一暖,连忙下马来到朱元璋跟前说道:

“上位,城外风大,您怎么也出城了,这可使不得啊。”

朱元璋连忙扶住要给自己下跪的徐达,哈哈大笑起来道:

“三弟,咱当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