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79章 百官高兴坏了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第79章 百官高兴坏了

作者:老子到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3:48:58 来源:小说旗

“这种好事,可不能忘了舅舅。”

朱标听到朱雄英的话,脸皮一阵抖动,想起自己亏欠常家良多。

他没有犹豫,直接把腰里的腰牌递给了朱雄英。

朱雄英拿着腰牌就离开了勤政殿,朱元璋看到自己这大孙子,都开始给自己舅舅家报信。

他叹息一声,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说道:

“财帛动人啊,李善长和徐达他们都动心了,还有吏部尚书陶凯这个老小子;

今晚八成得联系那些江南世家了。”

“这他娘的一千两百万两的银子投资,就得给他们分四万万两左右的利润。”

“咱不甘心啊!!!”

朱标却是一脸淡定的说道:

“父皇,雄英已经说出来了办法,咱们也没有明确反对,所以这事情不好改了。”

“但是,咱们可以往里面掺沙子。”

“你的内库存了十五年,应该有不少银子了,可以借此捞一笔。”

“儿臣和兄弟们,也可以投资一笔钱,搜刮一层。”

“然后,我们再更改一下户部的商税,凡是海外回来的货物,无论是官营还是私营。”

“一律收一成税收。”

“这不,层层加码之下,朝廷和皇族差不多可以拿走八成。”

“剩余的两成,才是给他们文武百官和世家分的。”

朱元璋听到自己好大儿的话,顿时笑了起来。

“这办法好,如果皇族和朝廷能拿走八成收益,也不是不能接受。”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身旁的太监总管王景弘,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景弘,听到太子的话了吧,现在你去安排人,告诉秦王、晋王、燕王他们。”

“让他们一众兄弟准备银子,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们自己了。”

马皇后看到朱雄英在勤政殿的魔幻操作,感慨的说道:

“看来,咱们大孙彻底好了,竟然能想出这种办法解决倭患。”

“虽然是为了赚钱,但是他假死留下的后遗症,总算是好了。”

就在朱元璋和朱标在奉天殿谋划的时候,朱雄英也在禁卫的护送下出宫了。

很快,朱雄英就来到了开平王的府邸内,常茂看着朱雄英的到来,连忙把他迎接进了正堂内。

他满脸关切的问道:

“雄英,你刚回来,今天咋有空来舅舅这里了?”

朱雄英听到常茂的话,一脸郑重的说道:

“舅舅,我们大明恐怕要攻打倭国了,那里可是有两座金山、银山;

价值八万万两银子左右。”

“但是,如今国库亏空,外甥就给皇爷爷提了一个办法,让满朝公卿和百官。”

“凑够这一千两百万两银子的军费。”

“这些银子算是投资,等打下倭国之后,投资的百官和功勋可以分一半的倭国收益。”

“也就是四万万两银子。”

朱雄英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这可是三十多倍的利润,所以外甥就过来让舅舅准备一下。”

“让你准备点银子,毕竟机会难得。”

“这事情,绝对不能让文官一脉给买断了,因为他们从来不和我们一条心。”

常茂听到这里,惊呆了,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怀疑:

“雄英,你没开玩笑吧,陛下怎么可能放出这么多利润出来。”

“这里面,八成有问题?”

朱雄英却是振振有词的说道:

“舅舅,皇爷爷有再多心思都没用,他没钱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现在再多想法都没用。”

“所以,外甥这次从漠北带回来不少好东西,其中有不少字画和玉器,被我搞回来了。”

“估计能换个三十万两银子左右,等到开始入股了,帮外甥投进去。”

就这样,随着朱雄英的离开,常茂直接看向自己的管家常仁,声音急切:

“管家,府上现在有多少银子?”

“启禀国公爷,大概五万两银子,您这是需要用吗?”

老管家常仁微微弯腰,恭敬地回答道。

常茂听到老管家的话,却是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一丝纠结:

“把王府给咱去京城的钱庄抵押了,抵押期限一年,告诉同乐柜坊的老板马掌柜。”

“本国公需要二十万两银子。”

“还有,把皇长孙拉来的这些珠宝、字画全给卖了,换成银子拉回来。”

就这样,当天晚上常茂就得到了五十万两银子,加上库存的五万,一共五十五万两银子。

这个晚上,茂大爷直接梭哈了。

当然,梭哈的大佬绝对不止常茂一个人。

十几个王爷都在京城抵押王府,这一幕如同一场疯狂的闹剧,吓傻了京城的这些钱庄。

钱庄老板们的眼皮是一阵抖动,仿佛看到了一场可怕的风暴即将来临。

要是一年后,这些王爷还不了银子,恐怕都得被收走王府了。

这个晚上的魔幻事情,让这些做高利贷的都麻了,他们的心里充满了恐惧与无奈。

九出十三归的规矩提都没敢提,纷纷表示,只要一年之内王爷们把银子还回来。

只要支付半成利息就可以了。

毕竟这群钱庄的老板也不傻,知道那些钱能赚,那些钱不能赚。

总之,勋贵和王爷们都在各显其能。

吏部尚书陶凯府上也是灯火通明。

他看着院子里的三十多个官员,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像一位即将揭开宝藏秘密的探险家:

“诸位大人,你们或许还不知道,今天白天,陛下召见本官、户部尚书吕大人;

韩国公李善长,还有几位王爷,商谈了一件大事情。”

“咱们大明,八成要攻打倭国了!!!”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那兴奋如同点燃的火药,瞬间在人群中炸开。

工部侍郎黄子龙听到陶凯的话,皱着眉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陶大人,这不应该吧!”

“陛下可是下过圣旨,那倭国可是不征之国,如今怎么可能去远渡重洋,攻打那个弹丸小国。”

“这不应该啊。”

黄子龙这话一出,不少官员也是频频点头。

毕竟这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它像一颗种子,早已在众人心中种下了疑惑。

然而,吏部尚书陶凯却是一脸郑重,神色如同面对生死抉择的勇士:

“以前肯定是不可能,但是现在那个弹丸小国的国土上,竟然有两座金山、银山。”

“价值,八万万两银子以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