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看到自己这便宜皇爷爷罕见的没有发火,连忙再次说道:
“皇爷爷,您就算想发火收拾孙儿,也等孙儿说完在收拾吧;
孙儿,并没有否认您的功绩。”
“而是想说,您和秦始皇、唐太宗这些千古一帝相比,还缺些什么?”
“孙儿认为,缺的就是御人的手段。”
“传说,秦始皇曾经给镇守岭南的大将赵佗,一道秘旨。”
在他离开前,曾经有一段对话。
“他日,我秦国若有难,赵将军不可率兵北上秦王。”
赵佗看到这个密诏那是哭的稀里哗啦,对秦始皇的决定颇为不解。
曾经问过秦始皇。
“这是何意?”
“老臣不明白!!!”
秦始皇那个时候说过一句话。
“秦国可以灭,但是炎黄族群不能亡,以后就算秦国灭了,炎黄族群依然还在。”
“如果你带着镇守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班师回朝,岭南那片区域再也不属于大秦;
这个地方再也不属于炎黄族群。”
“为了我们炎黄这个族群,不仅你赵将军不能回来;
镇守长城沿线防御匈奴的三十万大军,也不能搬兵回朝。”
“和整个炎黄族群相比,我大秦、我嬴氏一族又算的了什么?”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很少杀害朝中大将;
李信伐楚,战败丧失二十万大军,都没有被处死。”
“要是放在我们大明,有将军打输了战争,丧失二十万大军,他绝对活不下去。”
“皇爷爷,跟着唐太宗李世民的文臣武将,亦是如此;
哪一朝的开国将帅,还有那些文武大臣,会不飞扬跋扈。”
“但是,除了造反的侯君集等人,唐太宗李世民没有处死那些关陇集团的官员、将军。”
“就算是侯君集伙同太子李承乾造反,侯君集的画像依然没有被扔出凌烟阁;
唐太宗依然认可他是大唐的功臣。”
“功是功,过是过;
虽然功过不能相抵,但是,唐太宗诛杀这些功臣,也依然承认他们对大唐的功绩。”
“唐太宗就是因为有这种胸怀,在铸造了贞观之治;
由此,大唐开始进入万国来朝,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被尊称为天可汗。”
“皇爷爷,您现在明白孙儿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吧?”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话,直接沉默了下来。
太监总管王景弘这个时候,心里哀嚎了一声:
“我的皇长孙殿下,您要是说这些,早点让奴才出去啊,现在听到这些消息后;
老奴恐怕真的要无了。”
朱标这个时候,脸色瞬间凝重了起来,最后他看着自己的好大儿说道:
“雄英,谁教你,给你皇爷爷说这些话的?”
朱雄英看到自己的活爹竟然这样问自己,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父王,您认为这话是那些普通臣子敢说的吗?”
“除非,他们不想要命了!!!”
“如今,敢给皇爷爷说这话的,儿臣感觉除了皇奶奶,就是我们父子两个了。”
“爷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神器,功在千秋;
但是距离千古一帝,还有一段距离。”
“父王,咱们大明的那些祸国殃民的玩意,不一定非得处死;
每一个人都有活着的价值。”
“就算是那些杀人犯,也有其价值,他们不是不怕死吗?”
“可以把他们编练成特殊的部队,然后,让他们去海外和那些土着拼命;
或许他们也会全部战死,但是也有可能百战余生,最终活下来。”
“那些,腐儒整天在书斋读读圣贤书骂骂当朝着,整天无事生非,那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
让他们去海外发挥自己的长处。”
“让他们去和那些印第安人土着、黑鬼、黄毛鬼等传播儒家学问;
让发他们沐浴在儒门学说的教化之下。”
“只要那些土着接受了儒门学问的奴性,以后诸位王叔在海外建国,形势也会好上很多。”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在这里说了半天,顿时明白了什么;
目光落在朱雄英的身上说道:
“大孙,你说了这么多,咱大概明白了,你是说精通释儒道的妖僧姚广孝;
在大明或许是个祸害。”
“但是,让他跟着你四叔去海外,就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你四叔未来在海外征战的时候,这姚广孝就能施展自己的手段,助你四叔在海外完成建国。”
“不错,皇爷爷,这就是孙儿的想法;
这群人,不少在大明都是个祸害,但是在海外可都是宝贝。”
“杀掉太浪费了!!!”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说的浪费两个字,嘴角一阵抽搐,人可不是物品;
竟然连浪费这两个字都说出来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想起被自己处死的杨宪、汪广洋、朱亮祖,还有廖永忠;
最后又想起胡惟庸案、空印案。
这可是将近十万人被杀,还有无数的文臣、武将。
自己是把他们屠杀一空,但是自己把他们全部处斩后,好像自己并没有改变什么。
这些年如果把这群人,送到海外,让他们发挥特长给大明抢资源;
恐怕,大明的老百姓,日子会轻松不少。
朱元璋本来认为那些祸国殃民的玩意,就该被诛杀,但是听到自己大孙的话以后;
心里隐隐有点后悔。
毕竟,李世民可以做到贞观之治、万国来朝;
自己没有理由做不到。
他也处斩了侯君集等人,自己也处斩了胡惟庸一干人。
只是,李世民依然承认他们的功绩,而自己把他们诛族以后,还把他们的荣誉、爵位;
全部收回来了。
这是不是没有必要,或许咱大孙的对,咱没有秦始皇和唐太宗李世民那么豁达;
这句话没有说错。
不过,怎么说咱也比刘邦那个小人强多了吧。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朱雄英说道:
“大孙,你今天能说出这些话,就说明你对朝政和朝局有自己的想法;
既然如此,你每天早上就随你父王一起来奉天殿上朝。”
“至于学业的事情,就每天下午再去大本堂吧!”
“(⊙o⊙)啥?”
“皇爷爷,孙儿还要去大本堂,马上都是稷下学宫的祭酒;
还得去学儒门的知识,我没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