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 > 第154章 鲸吞南洋十六国

朱元璋却是冷笑一声说道:

“当我们大明的三万水师从水路冲进他们的军港,和他们友好交流的时候;

他们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并且发动了五万民夫参与筑路。”

“如今,这条路不能白白建造,是时候该用了。”

“大孙,你的想法咱同意了,一个月后,前往南洋的舰队就会准备完毕;

到时候,你和蓝玉带着五万水师兵临安南。”

“咱会让沐英那小子在镇南关带着十五万大军南下,当然,占城国的军队也会反攻;

占城国的使者已经待着大明一年多了,让咱给他们主持公道。”

“如今,时候到了。”

此刻,姚广孝站在一旁心里吐槽道:

“本以为燕王在北美的进度就已经够快了,结果这皇长孙,要用五年的时间;

直接把南洋的十几个国家全给吞了,这胃口,不服都不行啊。”

就这样,祖孙三人在东宫一顿饭的时间,就敲定了南洋十几个国家的命运。

等到快结束的时候,朱雄英看着一旁的姚广孝说道:

“大师,刚才你也听到了;

大明在南洋种植橡胶树的计划,哪怕今年就推动起来,也得六年的时间才能收割橡胶。”

“大明等不了这么久,所以,你这次回归北美的话,靖海侯吴贞会和你一起去北美;

然后让马和再辛苦一趟,带着靖海侯去一趟南美洲。”

“把大明需要的橡胶从南美收割回来。”

姚广孝看到朱雄英这么说,连忙行礼道:

“皇长孙殿下放心,贫僧一定全力助靖海侯去南美,拿到大明需要的橡胶。”

就这样,东宫的这顿晚饭改变了南洋十几个国度的命运,也为大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一直到三天以后。

工部尚书慌慌张张的来到勤政殿,朱元璋看着工部尚书薛祥一脸慌张的样子;

连忙说道:

“薛大人,你可是我们大明的工部尚书,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淡定;

看你这一脸着急的样子,天塌了啊。”

薛祥苦笑一声说道:

“启奏陛下,天倒是没塌,但是这两年半大明户部充裕,加上全国十八个造船厂全开;

造了一百五十艘战船,还有一百艘补给船。”

“本来我们大明海外扩张计划都暂停了,现在燕王殿下的船队一回来;

各大世家,还有那些大商人差点都没疯了。

燕王一个人出去两年多,都挣到五百万两黄金,他们都蠢蠢欲动了;

都在通过朝中官员喊着要订购稷下学宫,还有各大造船厂的战舰和补给船。

朝中大概七八成的官员,都向微臣递交消息了;

微臣有点顶不住了,这才进宫请示陛下。

朱元璋看到这群人竟然把目标打向朝廷,就想发火查办一批;

然而,没等他说话。

一旁的朱雄英就说道:

“皇爷爷,大航海时代已经来临,难要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些活光靠朝廷忙活不过来;

并且造船技术,沿海各个省份的造船场都有技术。”

“如果我们不卖他们蒸汽船,他们就算造帆船也会出海,所以堵不如疏。”

朱元璋听到自己好大孙的话,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目光落在朱雄英身上说道:

“雄英,你应该知道,组建南洋舰队至少需要八十艘战舰,还有二十艘补给船。”

“你四叔远在北美洲建国,全靠船队和大明相连;

他也订了六十艘。”

“为了把你小子要的橡胶整回来,我们还需要五十艘船只,组建前往南美洲的舰队。”

“这样下来,我们只剩下了四十艘补给舰;

还要负责南洋大移民计划,因此,朝廷没有多余的船只卖给他们。”

朱雄英看到朱元璋这么说,连忙说道:

“皇爷爷,孙儿没有说把朝廷建造的战舰和补给船卖给他们;

只是允许他们,自己在各地花钱建造船坞和远洋战舰。”

“他们需要的蒸汽动力系统,可以直接向稷下学宫工程院订购。”

“这样下来既符合大明国家的利益,也满足了他们出海的**,他们都对土地情有独钟;

刚好,我们在南洋,马上就需要大量的人去耕种。”

“这一切都是刚刚好!!!”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这么说,顿时笑了出来,然后目光落在工部尚书薛祥的身上说道:

“咱大孙的话你也听到了,但是,你不用多说什么;

明日早朝,咱亲自给他们宣布南洋计划。”

......

第二天一早。

百官上朝之后,一股暗流在涌动,这股暗流自从姚广孝面圣以后就开始了;

如今终于是达到了巅峰。

衍圣公孔希学第一个站出来了,他向朱元璋施礼道:

“启奏陛下,微臣孔希学有本要奏!”

朱元璋看到他们按耐不住了,轻笑一声说道:

“孔大人有本,那你说说看,今天文武百官都在,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孔希学听到朱元璋这么说,本来还有点忐忑不安,现在立马鼓足了勇气;

一脸郑重的说道:

“启奏陛下,燕王殿下经略北美已经颇见成效,可见海外的财富非常多;

微臣建议允许大明民间购买大型船只,出海进行贸易。”

“这样也省得他们在大明内部与民争利,同时也可以把大量海外的物资运回大明。”

“同样也可以,给国家增加大量的商说。”

“开放民间远洋贸易的渠道,于国于民都是好事情,还请陛下允许。”

百官看到衍圣公孔希学第一个做出头鸟,为了自己身后的家族,也附和起来;

都是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

好像不让民间参与远洋贸易,就是上对不起朝廷,下对不起黎民百姓。

朱元璋看到他们这个样子,顿时笑了起来。

他一脸郑重的说道:

“诸位爱卿,你们的心情咱可以理解,但是,这民间一艘艘船只出去,成不了什么气候;

你们还记得,南洋地区到处都是一年三熟的土地吗?”

“那里的土地,可都是肥的流油,咱决定启动开拓南洋计划;

把南洋十六个国家的土地租下来,种粮食等各种作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