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怒放的心花 > 第34章 义诊失败

怒放的心花 第34章 义诊失败

作者:关中闲汉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3:49:11 来源:小说旗

周五到了,培训班的结业测试考试结果出来了。

盘龙川的二十五名参加考试的妇女,合格通过的有十六名,一多半,林大师的十二名徒弟,除了没参加考试的马兰花,全部都合格了。但是合格归合格,愿意招工并且家里也支持的只有三个人,这三个人里面没有一个是林大师收徒的那十二个贫困妇女。

刘海珊听到消息后,有一瞬间被现实打懵了的头部钝感。难道包括麦花在内的那十二名贫困妇女,真的跟盘龙川土地里的庄稼一样,长在了那里?她们咋还是走不出盘龙川啊!都这样了咋还不能走出去啊?刘海珊重重地拍着自己的脑门儿。

虽然大家因为各种原因没招工成功,家里那些拖后腿的闲杂事倒是消停了。大家都回到家里来,谣言不攻自破。麦花和其余十一名拜过师的,开始了周末跟林大师继续学习的过程。

按照之前定好的,每周六集中学习一天。这周在林大师的窑洞上课,下周就在盘龙川麦花家里或者村委会办公室上课,两个地方隔周轮换着进行。

课程才上了两个礼拜,阳历2015年的4月就到来了。

由于去年春节前就立春了,2015年节令特别早,元宵节都是在数九的最后一九里面过的。

俗语说:“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此刻的盘龙川,跟所有渭北黄土高原的村庄一样,开始了繁忙的春种。

由于旬邑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地区,农耕种植相较于那些平原地区,尤为艰难辛苦耗时长,几乎纯靠人力。

农历节令都已经是清明节了,那些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土地,还没有全部被耕种完。每家每户,所有的劳力,就连县城上班的,都请了假,所有人此刻都抛开其他事情,投入到了繁忙的春种当中。

因为没招工,参加学习的剪花妇女,就没有了镇上之前给的补贴。一个月当中,需要完整的两天或者三天,自己掏钱坐车去县里学习,还得吃一顿中午饭。手头没啥钱的妇女们,心里开始计较上了这个盘搅。

加上最近种地活紧,怕家里人说道,请假就变得非常频繁。一次两次,三次五次,有几个人就觉得心劲儿被磨没了。想想也不知道啥时候毕业,毕业了又怎么挣钱,自己也不是出俏拔尖儿的,想得甚至没啥动力了,就生出了退学的打算。

有好几个人都去上课也情绪不好,心理状态不佳。这些麦花都瞧在了眼里。她自己情绪敏感,对身边人的情绪变化,也很容易就扑捉到了。当天下午,她给刘海珊打了电话,说了自己观察到的。

刘海珊早就心里很急了。十二名贫困妇女,一个都没有招工,她这工作几乎等于成效为零。她自己出钱出力就不说了,还花了镇上那么大精力,又是班车又是补贴的,结果这一个贫困家庭都没有改善,唉…真是不知道工作汇报怎么交代啊…

刘海珊对于大家上学积极性不高的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天都冥思苦想着怎么改善纠偏。有一天她的直属领导韩大姐盯着她说:“小刘,你黑眼圈咋这么重?是家里发生什么事情了吗?有困难可以跟组织反馈啊。”

“啊?”刘海珊呆呆地应着。

“哦,对了,曹副镇长,我有事跟您汇报。”刘海珊脑子里灵光一闪。自己想不出来,为啥不请别人帮忙呢,我真是傻啊,刘海珊拍了拍脑袋,跟着曹大姐走进了曹大姐的办公室。

刘海珊汇报了最近盘龙川十二名贫困妇女的学习状态,以及大家目前的困境。毕竟,盘龙川十二名贫困妇女的扶贫改善工作,之前是被立项,作为扶贫改善重点案例来推进的。上面也是需要看见工作成效和改善进度的。

曹大姐详细了解了情况,觉得光听刘海珊这么说还不行,两人就决定直接去盘龙川,对十二名贫困妇女挨家走访,现场了解更为具体的情况。到了盘龙川,刘海珊和曹大姐最先去的是麦花家,跟麦花聊完后,又挨家去另外十一名贫困妇女家里,一直马不停蹄地,等从最后一户出来,天都黑了。刘海珊看着手里的笔记本儿,都快写满了。

回职田镇的路上,刘海珊和曹大姐梳理总结了今天走访的结果,发现她们走访的十二户,不仅是麦花,还有好几家的妇女,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有些压抑的状态。

刘海珊受到陪麦花看心理诊所的启发,跟曹大姐提议在全镇搞留守妇女心理健康义诊活动,曹大姐想了想,说明天上班就跟领导汇报,让刘海珊先写个计划书出来。刘海珊果然是年轻人有干劲,精神振奋地说,晚上就能写出来!

第二天上班,刘海珊把打印好的计划书分发给开会的几个领导,自己还做了个简单的说明介绍。会议讨论,一致同意了刘海珊的建议计划。

义诊活动以职田镇为总体范围,村村流动,全面启动了起来,第一站就是盘龙川。

心理义诊请来了旬邑县的一些心理专家,刘海珊经过几次邀请,把温馨心语健康中心的姚主任也请来了。现场围观的人很多,但是农村妇女大都抹不开面子,觉得这好像是不光彩的事情一样,不愿意接受问诊。

想想麦花当时不愿意看病就知道了,她们不仅觉得难为情,而且打从心里就不把心理疾病当成一种病,因此,真正接受义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过来,像拉家常一样,吐槽了一些儿子媳妇家长里短的,把义诊当成了生活不如意的倾诉地儿,才使得义诊活动没有彻底冷场。

但是,显而易见,义诊活动不成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也可以说,就盘龙川的活动效果来讲,义诊活动失败了,在第一站就熄火了。

刘海珊那个急啊,急得都有些团团转了。她甚至想劝说麦花,让麦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盘龙川的妇女。可麦花完全接受不了,她目前,还是没办法在众人面前承认自己有心理疾病。

刘海珊实在没有办法,又去找曹大姐求救。曹大姐建议,不如把心理义诊变成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讲座就没有针对性,大家也不会觉得自己是来看病的。兴许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很多。

讲座可以每个村子连办三天,宣传的时候,再送大家一些礼物,礼物一天比一天更好,这样,没准儿讲到第三天,大家心理上接受了这个事情,就愿意敞开心扉,接受问诊了。

刘海珊觉得曹大姐的办法很有可行性,两人就回镇上汇报,也得到了组织的支持。

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讲座开始了,第一站还是在盘龙川。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嘛。

盘龙川村委会大队的喇叭又响了。

村长陈兴国在大喇叭里宣布,村里要搞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第一天,来现场签名参加讲座的人,免费送一盒鸡蛋,连续三天都来参加的,送一箱纯牛奶。

呀,又有鸡蛋又有纯牛奶!也不需要干啥,只是听个讲座,这好的事情,咋能不参与!

盘龙川的村民沸腾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