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 第1017章 小娘子喜欢上了林妹妹?这个误会可真大

掌柜的滔滔而说:“对,《李端端图》描述了生于唐代扬州名妓李端端。

她与诗人崔涯之间的风流逸闻趣事广为流传……”

小娘子左看右看,深深表示心里面的怀疑:“真的假的?似乎有点夸张哎?”

掌柜面上肌肉抽搐,眉头一皱道:“当然是真的了。有史书留下记录,老夫开店几代人积蓄下来的就是坚持诚信之道,童叟无欺,这街坊邻里谁不知道我的为人?”

小娘子不悦:“我是问这画真的假的?你叭叭叭说自己多厉害干甚呢,我一句话,你驳了我十句,你就一句,保真不保?。”

“呃!”掌柜面色发黄,第一次让人说的尴尬万分:

“保真,您瞧瞧画中女子的表情及细腻柔美的笔触,姿态极之生动自然,

用笔十分细致精湛,用墨清润,设色雅丽,

色彩鲜艳,是典型的唐寅仕女画的风格典范之作……”

小娘子大眼一眨:“这唐寅是谁呀?”

“嘎~咳!”掌柜的差点噎死。

“扑哧!”林妹妹几人娇笑连连。

“太可爱了叭?”贾玉京抚额:“我的乖乖,真是奇葩小娘子!”

小娘子保持怀疑:“我左右看了看,冥冥中似乎告诉我,这幅图不靠谱。”

“林公子,你来给我指点迷津?”

林黛玉见了,忍俊不禁却又觉得有必要给这位活泼过头的小娘子科普一下:“唐寅,字伯虎,乃是明代的大画家、文学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仕女画独树一帜,以工细秀逸、情态生动着称。

这幅《李端端图》若真是唐寅真迹,自然是珍贵非常,价值连城。”

贾玉京也在一旁补充道:“小娘子有所不知,唐寅不仅才情出众,他的仕女画更是在当时就已闻名遐迩,至今仍备受推崇。这画中的仕女线条流畅,神韵飘逸,的确颇具唐寅的风格特点。”

“那么到底这幅图真的假的啊?”

林黛玉仔细检查,是假的,她的第六感很强。

掌柜的紧张望着林黛玉:“林公子你鉴赏结果如何?”

林妹妹心里面一动,当面说破,会招惹麻烦,这个是行规。

林黛玉略显迟疑地微笑着回应掌柜的:“哎呀,要说这幅画嘛,确实是有几分唐寅先生的笔意,

尤其是线条流转之处,确实颇有些唐寅仕女画的优美动人婀娜风采。

然而,鉴别古画真伪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考量诸多因素,包括笔墨技法、材质年代、流传有序等。

我看这画虽精细,却也难以单凭肉眼断定其绝对真伪。

咱们还是遵循行规,买卖讲究的是眼缘与信诚,若是喜欢,便是值得拥有的。”

林黛玉此举既保留了对掌柜的面子,也没有直接戳穿谎言,同时也暗示了小娘子不要过于执着于是否真迹,重要的是欣赏其艺术价值。

掌柜的听后显然明白了林黛玉的弦外之音。

态度模棱两可,心中不禁有些不悦,他挺直了腰板,说道:“林公子,我这幅画可是花了三百两买回来的,不可能是假货。”

说着,他向一旁喊了一声,“阿才,出来,你告诉他们这幅画的来源。”

阿才闻声从柜台后面走出来,那张狡黠的脸上挂着自信满满的笑容,他的两撇老鼠须随着说话微微颤动着:“呵呵,林公子咯,您有所不知,

这幅画可是我在京师《珍宝斋》亲自挑来的,绝对是真的,不会有假。

珍宝斋那是出了名的老字号,历来只做真品生意,信誉卓着,不可能有赝品混入其中。

当时见它落款清晰,印章鲜明,经过那儿的行家鉴定,确信无疑乃是真迹,这才花了三百两重金购得。”

林黛玉并未因此退让,她并不急于反驳,反而细致地审视起画作来,

一会儿,她淡然一笑,温文尔雅地逐一指出画中的疑点:

“阿才哥所言固然有理,但每件事物都有其历史痕迹和内在规律,尤其古画更甚。

这幅画的线条虽然流畅,但缺乏唐寅画作中的那种飘袅灵动与秀气神韵。

你看这里,笔触虽然模仿得惟妙惟肖,然,香肩、腰儿转折处明显是有些许刻意过于的生硬。

眼神又有点儿呆滞不带灵动,没有什么神彩。

但这墨色的新旧程度与宣纸的陈化状况并不相符;

再看此处印章,尽管印泥色泽鲜艳,但边缘过于锋利,缺乏历经岁月应有的自然磨损。

加之,唐寅先生的用印习惯与这幅画上的位置排列略有出入,

珍宝斋虽然是京城有名的店铺,但也不能保证每件商品都是真品。

所以恕我直言,这幅画恐怕仍存在争议。”

掌柜和阿才听了林黛玉的分析,脸上都露出了不悦的神色。

阿才更是有些恼羞成怒,他冷哼道:“林公子,你若是看不起我这幅画,大可不必买。但请不要随意贬低它的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