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 第431章 董小宛

大明红楼,诗山词海,红袖添香 第431章 董小宛

作者:蝶恋花银步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2 15:07:51 来源:小说旗

顾横波整个人都不好了,在风中凌乱,又好气又好懊恼。

这白玉般的小郎君,把自己的心事猜透,还直接表白,实在是太坏了!

“玉京弟弟,你是不是命人打探过姐姐,然后就冲着人家的姿色而来?”顾横波走到他身边,没好气道。

“小弟冲着你来,没讲错,至于姿色,你是漂亮到“咚”一声,不过,我认识的美人儿也不差你分毫……”

“什么“咚”一声?”顾横波听到不差自己分毫,有些不高兴了。

“沉鱼落雁,落雁投湖,不得“咚”一声?”

“扑哧……”顾横波嫣然一笑。

“《雾里看花花了眼》

展颜一笑醉千城,若掀轻纱怎出尘?

买定捞网先占位,鱼儿入泥雁入云!”

“你,讨厌死了,作的是什么歪诗儿?”顾横波性格大大咧咧的,平时才子一个个都非常之矜持守礼。

时有吟诗词歌赋赠予自己,但是很含蓄,词藻隐晦的很,

什么关关之鸡,在河之西。

窈跳熟女,君子好球,之类。

怎知他的诗词如此直白,**裸的道心意,**裸的赞美自己,

若然自己早几年待字闺中,单凭这两首诗,就会扎在自己心房中去了。

“词能达意便是好诗,反而我没有上几天私塾的土炮子,可以写出来,我自豪,打一百分满分!”贾玉京不以为然,对她呛声。

“玉京弟弟,你不是童生?”顾横波相当之惊讶。

“童生?不,童子还说的过去……”贾玉京无奈道。

“我呸,你这人口花花,肯把心思放在学问上,不至于童生也考不上吧……”顾横波啼笑皆非,轻咬着粉唇。

古代童生有多难?

先说最低一级的秀才。

别少看秀才是古代考取功名中的最低一级?

但仅仅是这个初级,在古代就让无数人熬白了头,甚至穷尽一生都考不上。

在古代青代,童生的总人数大约为二百多万人。

而秀才的人数才四十万左右,千里挑一。

当时清朝的总人口为已经破亿,

但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仅产生了不到五十万个秀才,

按人口基数,是万中无一,其中的难度有多高可想而知。

“姐姐讲的没错,对的呢,人要有上进心,不能自暴自弃……”

忽然间,一阵少女幽香及桂花清香忽至,香气沁人心脾,令人精神为之一震。

贾玉京侧身一瞅,眼睛直挺挺,然后再一震,喃喃自语:“好美,真是美不胜收,美的冒泡!”

“啍哼,登徒子……”少女狠狠瞪了他一眼,死色坯,眼睛想吃了自己一样,讨厌死了。

贾玉京拱拱手问:“多谢姐姐的廖赞哈,好姐姐,芳龄几何,你叫什么名字?”

“啍不告诉你,你又能怎样?……咳咳……”如此轻浮之人,董小宛就打心眼里不喜欢,对于这种人,她一直以来都是嗤之以鼻,冷眼以待。

董小宛将玉脸一扭,不再看他。

贾玉京不以为意,鼻子抽动了一下,开口吟诵:“《高洁如她》

董家天姿谓针神,小览诗书翰海明。

宛如秋叶母卧榻,孝入红尘托非人……”

“你……”董小宛明眸睁的大大,青葱玉指指着贾玉京,粉嫩的红唇微微一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董小宛孝》,这个是藏头诗,几句诗将小宛妹妹的一生道尽,还预测她错付终身,所托非人,顾横波深深望着贾玉京。

“你就是董——小——宛,秦淮河八艳之一,一个令人心碎的奇女子……”

顾横波横了他一眼。

“咳咳,顾姐姐也是一样,一个令我心折的奇女子,两位都是时常让我夜不能寐,对冷月怅然若失,自斟自饮,愁醉唏嘘不已……”

顾横波心尖儿莫名其妙的急剧一跳,妙目幽怨白了他一眼:“你少来撩拨人家……”

董小宛心内也惊起波澜,他怎么知道自己一切,而且说冒冒辟疆不是良配,自己与冒辟疆私下的约定,他又如何得知?

“你、你是怎么猜到是我?”董小宛问道。

“顾姐姐,你说,这算第几关?”贾玉京是一刻不忘五关六将,铁心要斩之。

顾横波抿着性感红唇,然后说:“你说吧,姐姐我自有分寸的……”

董小宛?

她的一生,与其她八艳差不多,

有才华有美貌。

人生轨迹自然而然少不了不幸之事儿,

儿时遭遇家道中落之苦,长大后又遇上国破家亡之祸,

不得跳入火坑,在秦淮河畔卖笑为生。

她也是错付了一生,年纪轻轻便一病呜呼哀醉。

她出生于苏州城。

是董家绣庄一个宝贝儿,他家是苏绣的世家。

因为董小宛有这个家景。

那里环境好,有条件,学习了大量知识。

董小宛她人又聪明,学什么都比较快。

聪明伶俐,加上父母的悉心教导,什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书画、针线女红,自然是不在话下。

董小宛小时候,就是一个有名的少女子,才气过人。

然红颜多薄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刹那间的祸福。

董小宛十三岁那时,她的父亲一症不起,没有多久,就死了,只留下她与孤母。

本来她们一家子人可以开开心心每一天。

过上一种恬淡平民生活。

然天下战乱,你想安宁?

天不从愿,俩母女不得不准备逃难。

可气的是,之前交给掌柜的打理绣庄,如同乌家兄弟一样。

被他接了一批货回来做。

谁知道,这只是他的毒计。

故意用劣质丝布。

还从中亏空,把绣庄弄倒了,

等卖了绣庄,还欠下了几千两银子,

这一气之下,董小宛的母亲终于病倒在床。

母亲床上的病倒,绣庄又破了,负债累累,

一夕之间,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董小宛一个弱女子身上,

她向人低头借钱,结果又是一个打击。

没有办法了,最终,董小宛答应了别人的引荐,

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她位列中国古代六大美厨神,也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

董小宛后嫁给复社名士冒辟疆为妾。

她天姿聪慧,容貌美丽,精晓食谱茶经。

明末乱象已现,董家绣庄经营破产,小宛十五岁时为歌妓,在南都秦淮卖艺。

于女红无所不娇巧,锦绣工鲜。

刺巾裾如虮无痕,日可六幅,剪彩织字

缕金回文,各厌其技,针神针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