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 第200章 其中原委

一路作死,重生女主不想活 第200章 其中原委

作者:笑看落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2 17:04:17 来源:小说旗

徐杨、上华等四个村子虽此处偏远,但却是并州城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靠种麻富起来的。

向董栩回话的村民是这几个村子最典型、最常见的人家。

一家十余口,一年辛勤劳作,除去平日的嚼用,只要家中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婚嫁或者其他大事,一年总能攒下个七八贯甚至十贯。

七八贯对寻常百姓人家而言,已经是个不小的数字了,尤其这还是一家人吃饱穿暖之后攒下来的,这就更难得了。

别说是从乡下,就算是并州城里,像这样人家也能算是过得非常好了。

是以,村民们就算知道只有他们这四个村子要缴麻税,也都觉得麻税很高,却也没有太多不满,旁的村子想缴这个税还没资格呢!

不是说只有这个四个村子能种麻,但只有这四个村子指定的田地种出来的麻,麦田山庄才收购。

这个指定的田地特指原本产粮就不高的下田,坡地以及在华盖峰垦荒出来的田地,原本是良田的,就算种了麻,麦田山庄也是不收的。

至于其他的村子,就算是坡地种出来的麻,麦田山庄也未必会收。

每年的八月到十月是麻的收割时间,种植一次能收三茬,十月中旬之后,四个村子基本上便已经收割、晒干并卖到了山庄。

那之后,麦田山庄会适当的收购少量的麻。

这个量是多少呢?基本上也就是一户人家最多五十斤,统一由其村的里长亲自带队送过来,自家送上门的,麦田山庄是不要的。

王函之之所以会列了这么一个规矩,是因为他十八岁,也就是他研究并制造出第一代织机的第二年,琅琊王家出了一件事。

那一年,为了织更多的布,获取更多的利润,王家近六成的田地都种上了麻,这其中一半是良田。

结果,麻倒是够用了,当年的新粮却不够吃了。

于是,堂堂王家,嫡系直系依旧吃的当年新粮,其余的,无论是寻常族人还是下人,发的都是去前年的陈粮,吃不惯,要吃新粮,自己去买。

因为陈粮的问题,还有人当面抱怨王函之,说他就不该造什么织机,害得那么多人吃陈粮。

这件事王函之留下极深的印象,让他明白为什么会有“粮为根本”的说法,也让他买下华盖、迎霞两座山,在此修建麦田山庄收购麻的时候难得考虑到了不能让附近的老百姓为了挣更多的钱,把所有的田地都种上麻。

至于说收到的麻不多,会影响织坊和纸坊……

云栖山谷初建的时候,王函之最看重的只有琉璃坊,织坊其次,最后才是织坊。

所以,他当时想的是收购来的麻紧着纸坊用,纸坊用不完再给织坊。种出来的麻够多自然最好,不够,那也不着急。

反正,华盖峰、迎霞峰都已经买下来了,慢慢的开垦,总有种出来的麻用不完的一天。

也正是因为王函之着眼长远,才有了之收购指定村子指定田地种出来的麻的规矩,才有了允许并鼓励这四个村子自下往上在华盖峰垦荒之事,也才有了这四个村子的日子依靠种麻解决温饱,而后依靠开垦出坡地种麻,日子越过越好。

最舒坦的当数五六年前,水渠以下的山地尽数开垦成坡地,四个村几乎每个人头上都有一亩可以种麻的坡地,又尚未征收麻税的那两年。

那个时候,有十一二亩坡地种麻的人家,一年能攒下四十多贯,富裕到了就连并州城的姑娘都愿意嫁过来。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那样的日子不到三年,就因为征收麻税而消失,虽然没有一朝被打回原形,依旧还算富足,但也只是稍微富足些而已。

但现在,麦田山庄的新主子王姑娘却说这麻税是崔大与四个村里长以及郑师爷勾结后巧立名目私增的,新任的太守大人的幕僚也肯定的告诉他们官府从未征收过所谓的麻税……

被四个里长怂恿着,前来为“大好人”崔大、崔斯、“崔久”出头喊冤的村民沸腾了,愤怒的目光投向一直以来最是尊敬的里长,若非害怕已经刀剑出鞘的兵勇,他们或许都已经冲上去,揪着那四个老匹夫的领子,喝问真相了。

但就算害怕,他们依旧将里长等人围了起来,满是愤怒的盯着他们,群潮汹涌……

“大人~大人明鉴啊~”

徐杨村的里长老徐头不顾脖子上架着的刀跪了下去:“草民不过是个里长,只知道官府要征收麻税,到底是谁决定的,上缴之后到谁手里,草民真不知道啊~”

“王姑娘,您呢?”董栩看向王沄,用上了敬语:“您知道些什么?能将您查到的说与某和在场的百姓听吗?”

“林大人,据我所查,私增麻税一事最早是崔大、崔久与徐杨村里长商议,而后拉上华村、下华村、阳华村三村里长入伙,再贿赂郑师爷,让其以以官府的名义增收的。”

王沄神情淡淡的:“每亩地增收麻税三贯,一贯由四个里长所得,两贯入郑师爷囊中,至于说崔大等人,他们倒是一文未收。”

“当然,这不是因为崔大等人不贪财,他们做这件事情图谋的就不是钱财,而是与郑师爷拉近关系,将四个里长拉下水。”

“哦?拉近关系,拉下水……听起来别有内情。”董栩挑眉:“详细说说~”

“十年前,崔大便与账房勾结,做假账,私吞主家的钱财,七年前,用私吞来的钱财在其他州郡购买宅院并将大部分钱财转移出去。”

“与他一样的还有崔斯、崔久二人。”

“他们敢这样做是因为家祖父对他们极为信任,但他们依旧担心东窗事发,于是便有了私增麻税一事。”

“给郑师爷的,能让崔大等人与郑师爷拉近关系,成为必要时候能帮他的‘朋友’。”

“给四个里长的,既能让他们平日里对四个村的百姓说崔大等人的好话,让百姓认为崔大等人良善,是大好人,还能成为必要时候要挟他们的把柄。”

“今日,郑师爷不就因为这连续四年得了好处,得知崔大被主家关押,搬了您给他过来给他撑腰了吗?”

董栩一脸恍然:“某明白了!至于四个里长……今日是他们先去找郑师爷,而后郑师爷再去向蒋大人状告王姑娘私设刑场,也是他们召集百姓,气势汹汹的来山庄解救‘大好人’崔大等人的。”

“大人睿智~”王沄点头:“我就知道崔大等人的这点儿伎俩瞒不过大人的火眼金睛的。”

“奉承的话就别说了!”董栩脸色一沉:“私囚百姓,私设刑场,草菅人命该如何解释?”

“大人,崔大等人皆是签了身契的家奴,做了背主之事,主家有权关押并处置。”

“当然,就算他们做了十恶不赦之事,主家也不能随意处死。”

“是以,我已经让人写好诉状,将崔大等人所行所为列上,大人就算没来,明日也会将崔大等人并诉状一起送往并州城,请蒋大人主持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