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玄幻:病太子召唤诸天,暴压天下 > 第5章 朝堂上的争锋相对

翌日早朝。

太和殿上,衡顺帝还未到,大臣们在交头接耳,互相闲聊。

位列群臣前方的是四个丰神俊秀的青年,他们身着四爪蟒袍,头戴珠冠,好不高贵。

这四人正是李景源的兄弟。

衡顺帝的子女有数十人,但有资格争一争大宝之位的算上李景源一共只有九人,这就是所谓的九子夺嫡。

其他八人或是天资无双,或是背景深厚,或是深得帝心,他们每一个都比李景源有资本。

今日在朝的皇子只有这四位,余下四位各有任命离京。

此刻这四位皇子神色不一,有人儒雅温和,有人不苟言笑,有人神态倨傲,也有人满面春风。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太监尖锐声音。

“太子驾到!”

这一声直接让太和殿瞬间安静,一个个的表情吃惊,纷纷看向殿门。

李景源今年病情加重,得到衡顺帝许可无要事可以不上朝,这一年已经许久没有上过早朝了。

李景源面无表情得踏入太和殿,目光环顾,眼神锐利如剑。这一瞬间,所有人似乎都心有所感,眼前的李景源不一样了。

李景源大步流星,不管百官目光,目不斜视的走到最前方。

他平静的目光在自己的四个兄弟中扫过。

“见过太子殿下。”唯有三皇子李昪向李景源恭敬行礼,举止得体有度。

李景源淡淡点头,他对李昪感观不错。李昪是大儒弟子,从小就循规蹈矩,恪守君子之道,有少阳君之称,被世人列为天下四君子之一。

衡顺帝曾言李昪有仁爱之心、君子之仪,却无帝王心术,此话相当于绝了李昪的夺嫡之路。

但是李昪是儒家选中之人,即便他无夺嫡之心。儒家可不会错失一次壮大儒家的机会,他们也会想尽办法推着李昪登临大宝。

“四弟,身体可好些了。”说话的是二皇子李显,他眼神有力,眉毛浓厚,高鼻梁,整张脸轮廓分明,打第一眼看就会觉得是个豪爽的面相。

传言中他是个性格直爽豪迈,好江湖,喜交游侠,府宅江湖门客众多。但李景源昨夜知晓他的手段后,确定此人善隐藏,实则城府极深,极善心机。

这种人极难对付。

对付这种人最好是不要明面上与他交恶,所以李景源没有表露过多情绪,与原先一样态度对之,颔首道:“多谢二哥关心,已经好很多了。”

“那就好。”李显不动声色,还表达了关心。

“见过太子哥哥。”这是七皇子李延,他脸色平静,说话态度冷淡,李景源在他眼中看到了无视。

这李延背后有佛门支持,母家是百年世家的林家,资金庞大,底蕴深厚,他看不清李景源。

最后一人是八皇子李哲。

李哲并没有问候,目光低沉,显然还在惊讶李景源的出现。

“八弟,你好像很吃惊我今天会来。”李景源皮笑肉不笑的盯着李哲。

八皇子李哲,是个小胖子,看着人畜无害,实则心窄善妒,为人心狠手辣。昨晚想要冻死李景源的刘环就是受了他的指使。

李哲深受衡顺帝喜爱,是第二个被封王的皇子,衡顺帝甚至赐下了他还未称帝时的魏王之名,可谓圣眷正隆。

他的母亲是当今皇后,外公是内阁首辅董正道,百官之中支持者众多。

内宫、朝堂皆有主力,他比其他皇子更有优势,是夺嫡的最有力竞争者。

李哲脸色微变,脸色更加阴沉,眼神阴鸷。

两人就这么对视着,周围的人都感受到不寻常的气氛,不敢出声。

突然间有人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僵持的气氛。

李景源转头看去,刚才咳嗽的人正是李哲的外公,当朝首辅董正道。

董正道面无表情,眼观鼻,鼻观心,对李景源的目光恍然不觉,仿佛没看到。

董正道刚才的那一声咳嗽,是在提醒李哲。李哲反应了过来,皮笑肉不笑的假笑道:“太子哥哥说笑了,不只是我吃惊,大家都很吃惊嘛。毕竟太子哥哥身体有恙,已经许久没有上朝了。”

李景源淡淡看了他一眼,走到自己的位置,静静等待着上朝。

李哲上前,假装关心的道:“太子哥哥,你身体没问题吧。今年可是百年一遇的极寒之冬,可千万要好好保重身体。刚好我前些日子得了一株两百年得野山人参,太子哥哥,若需要,下朝之后我差人送到你宫中。”

李景源似笑非笑:“还是免了吧,我怕吃死自己。”

李哲脸色一僵,尬笑道:“太子哥哥真会说笑。”

李景源神情突然认真起来:“我可没开玩笑。”

李哲再无法维持笑容,脸色无比难看。

群臣百官此刻感受到了气氛凝重,压抑。

“哈哈哈。”突然间李景源大笑起来,拍了拍李哲的肩膀:“我这身子虚的很,我若吃了你送的两百年野山人参,很容易虚不受补,一命呜呼的。你说对吧,八弟。”

李哲嘴角抽动了几下:“太子哥哥,说的是,是小弟考虑不周。”

李景源对他的话置若罔闻,摆摆手,示意他走开。

李哲面目阴森,咬牙切齿,努力的克制心中怒气,细小的眼中闪烁着毒光。他一甩衣袖,冷哼一声,走回自己的位置。

因为李景源的到来,整个太和殿都安静了许多,大家的目光时不时的落在李景源身上。

今日的李景源大不相同了。

过了片刻,总管太监孙公公走了出来,高喝一声:“陛下驾到!”

群臣全都站直身子,肃穆起来。

衡顺帝走了出来,目不斜视的坐上了龙椅。

当即群臣拜谒,恭贺万岁。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李景源感受到了衡顺帝的目光,抬头看去。在衡顺帝的眼中他看到了一闪而逝的复杂之色,而后又恢复了平静,目光从他身上移开。

早朝按部就班的进行到了最后,李景源这才站了出来。

“儿臣有事要奏。”

群臣立马打起精神,纷纷看过来。

“说。”衡顺帝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李景源默默脱下身上黄色太子袍服,露出了一身带血内衣。撸起袖子,露出一道数道狰狞伤口。

这一幕让群臣皆惊。

“太子殿下,您这是怎么了?”一位近五十的武官勋贵神色凝重的开口询问。

光是听声音,李景源知道说话的是勇毅侯田奋。

早期田奋是太子党,他与李景源舅舅李淮阳是同袍,曾经于战场上还救过田奋一命,理所当然会支持李景源。

李淮阳死后,田奋为首的不少武官勋贵依旧支持李景源,支撑着太子党。但随着李景源病情时常发作,久不上朝,势微严重。其他八个皇子逐渐势大,太子党人因各种原头纷纷转投其他皇子。

田奋虽然没有加入其他皇子党,但这几年有意和李景源保持距离,打算明哲保身,不掺和夺嫡之争。

虽说如此,但旧情仍在,李景源若真出事,他不会坐视不理。

“昨夜东宫太监总管刘环伙同东宫禁卫军校尉赵岩一共一百二十人谋反逼宫,幸得忠君禁卫、太监、宫女拼杀护驾,儿臣今日才能站在早朝之上。”李景源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太和殿一片哗然,尤其是知道些内情的李哲和李显更是目瞪口呆,明显不知道此事。

“太子殿下,此事当真?”有大臣站出来询问。

“早朝之上,父皇当面,你认为我会信口雌黄吗?”李景源冷淡道。

“我不是不信任殿下,只是刘环是殿下的伴读太监,从小便跟随殿下长大。而赵岩是禁卫军的校尉,禁卫军可是陛下最忠心的军队,他们谋反逼宫实属匪夷所思。”他立马解释道。

“有些人天生就是白眼狼,养不熟的。也许有人许了他们重利除了我这位太子,给他们的主人让路。”李景源平静的一番话让群臣的脸色都变了。

“太子是一国之本,逼宫弑君,其罪不赦,请陛下彻查,揪出幕后黑手。”田奋跪地请奏,神情激动。

“请陛下彻查。”有两个武官勋贵跟着上奏。

“太子殿下,仁心德厚,刘环和赵岩逼宫必有人指使,儿臣请奏,严查逼宫谋反案。”这时七皇子李延当即站了出来,义愤填膺的上奏。

三皇子李昪也上前一步,正色肃穆道:“儿臣也请奏,彻查刘环赵岩逼宫案。”

随着两位王爷开口,一个个大臣站了出来,正气凛然,义愤填膺的上奏要求彻查。李景源冷漠的看着这些大臣,这些大臣都是七皇子和肃王一党。

七皇子李延和三皇子李昪抢先发声,就像是信号,在告诉他们一党的人自己不是幕后之人。

在两党之臣看来,逼宫谋反必是其他八个皇子的手笔。既然自家皇子不是幕后之人,那就是其他皇子。他们当然要落进下石,借助这件天大的逼宫谋反事情扳倒其他皇子。

“儿臣请奏,一定要查出是谁要害我太子弟弟。”二皇子李显先一步从震惊中走了出来,赶紧上奏。

李哲还算冷静没有失了分寸,也紧随其后上奏,只不过多少有些心虚。

“启禀陛下,东宫禁卫军谋反干系重大,应当先严查禁卫军,确保陛下安危。”首辅董正道站了出来,他对自己这个外甥太了解。只看他的行为举止便知晓谋反一事与他脱不了干系,这才站出来,先行拖延时间,争取一点时间。

“首辅大人说得在理,应当先查禁卫军。”李哲一党的大臣立马应和。

“首辅说的不错,陛下安危最为重要。但禁卫军是陛下亲军,应当由锦衣卫查办,东宫谋反一案可交由大理寺查办,同时进行,并不冲突。”当即就有一位内阁大臣出声,持反对意见。

大臣们各抒己见,吵作一团,都在为各自的主子尽心竭力。

“逼宫谋反一案相信父皇自有圣断,儿臣还要上奏一事。”李景源再度发声,声音提高了几度,压过了群臣之声。

衡顺帝眉头微皱:“你说。”

“东宫忠君禁卫在昨夜一战中全部战死,东宫已无护卫,儿臣请命组建东宫六卫护卫东宫。”李景源沉声道。

他此次上朝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拿到东宫六卫军权,组建只忠诚自己的亲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