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68、诗坛震动,扬名天下

河西村。

绿油油的田野上。

众多的百姓们,在互相传颂着《悯农二首》。

伺候了一辈子庄稼的老汉,苍老眼睛里浮现出浑浊泪意。

满脸风霜的妇人,怔怔看向自己粗糙、尽是伤痕的手掌。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对啊,这究竟是为何呢?

或许以前人们没想过,不知道。

但现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

田间旷野之上,有风呜咽吹过。

庄稼簌簌摇摆。

代替沉默咬牙承受了一辈子苦难的老农,发出质问与怒吼!

一位身形佝偻的老翁颤巍巍站了出来,先是感激的看向崔岘。

而后,‘砰’的一声,双膝跪下。

他卑微的将身体与头颅贴在困住自己一生的庄稼地里,声嘶力竭、咬牙颤声嘶吼道:“草民恳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做主,拿下赵志!”

这句话,仿佛出征的号角。

霎时间,点燃了整片田野。

一位老实巴交,满身补丁的中年汉子,站了出来。

一位年轻的妇人,红着眼睛,牵着自家两个孩子,站了出来。

崔仲渊、崔伯山兄弟俩,和一群身穿襕衫的读书人们,站了出来。

满脸泪痕的老崔氏,跟河西村的百姓们,站了出来。

而后,人群如麦浪般纷纷跪倒在地。

无数道或苍老、或稚嫩的声音,先后响起。

“草民恳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做主,拿下赵志!”

“草民恳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做主,拿下赵志!”

这一幕堪称震撼。

自上任以来,头一次接手案件的叶怀峰,看着跪倒在自己面前的无数百姓,怔怔无言。

同样被震撼到的,还有以裴坚为首的小学子们。

他们年纪还小,眉眼是那般稚嫩,或许在今日之前,根本不懂一粒饭背后的含义。

可今日,崔岘告诉他们:粒粒皆辛苦。

稚嫩的小学子们齐刷刷转头,看向被大家围拢在中心的崔岘,或敬佩、或崇拜,或振奋。

因为此刻的崔岘,在他们看来,简直神采飞扬,绚烂耀眼。

和虹猫少侠一样耀眼!

裴坚脸色涨的通红,整个人都激动的有些发抖,他看向崔岘,双眼直冒星光:“岘弟!你太厉害了,真的,无敌厉害!”

“信手拈来,当场作诗,《悯农二首》听得我都想哭。”

“大哥一时间想不出来用什么好词儿来夸你,但是你方才,实在潇洒不羁,满身侠气!实属我辈楷模。”

庄瑾、李鹤聿、高奇三人同样激动的脸色通红,只会疯狂跟着点头。

虽然大哥没文化。

但大哥愿意为你摇旗呐喊、冲锋陷阵!

因此,在裴坚的带领下。

一群模样稚嫩、嫉恶如仇的小学子们,同样站了出来。

他们声音清脆有力,宛如在课堂上朗朗诵书!

“草民恳求青天大老爷,为我等做主,拿下赵志!”

这是民怨。

也是民愿!

在一片‘恳请拿下赵志’的愤怒嘶吼中,赵耀祖呆呆看着崔岘,眼睛里终于浮现出畏惧与颓败。

而本来还无所畏惧的县丞赵志,脸上头一次有了慌乱。

他察觉到了死亡的危险。

这些平日他向来不会放在眼里的刁民们,如今汇聚起来,个个朝他怒目而视。

被这些愤怒的目光盯着,赵志竟下意识后退了几步。

而后。

赵县丞反应过来,恶狠狠看向崔岘,色厉内荏道:“好,好的很呐!你不会天真的以为,做两首歪诗,便能给我定罪吧?”

“本官乃八品县丞,经由吏部选拔……”

赵志的话没有说完,整个人便如遭雷击。

因为迎着赵志的目光,崔岘将一沓文书掏出来,冷笑道:“作诗自然不能给你定罪,但这些呢?你兼并土地、伪造脱户、销户、漏户的证据。”

“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可能给你定罪?”

赵志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这些东西,他藏得极为隐秘,这崔家小子是如何拿到的?

而听闻崔岘竟然拿到了赵志土地兼并的罪证,无数百姓眼睛都亮起来,既惊喜,又敬佩。

这个孩子,当真了得。

英雄出少年啊!

怔愣的叶怀峰眼睛里迸射出精光,看向赵志,冷喝道:“赵志!现在你可还有什么好狡辩的?”

赵志深吸一口气,终于再无先前的嚣张。

但,他还有机会!

在众人不齿的注视下,便见赵志神情屈辱的朝着叶怀峰跪下,低声道:“下官糊涂,确实犯过一些错误。”

“但我赵家名下产业众多,养活着无数百姓。恳请县太爷开恩明察,狠狠斥责下官,下官任您处置。”

说罢,赵志隐晦的抬头看向叶怀峰。

叶怀峰听懂了此人话里的暗示,心脏没来由噗通、噗通加速跳动。

那可是家财万贯的赵家啊!

如今被自己捏在手中。

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高高扬起轻轻落下,放此人一马,便能接手赵家的万贯家产!

良田、金银、美眷、大宅!

一切轻易唾手可得。

叶怀峰出身不好,凭借自己多年努力中了进士,做了县令。

但自己却是个糊涂蛋,做官做的窝囊,荷包自然也不富裕。

更不曾享受过奢靡生活。

这是他生平头一次,遇到金银财富主动入怀的机会!

要,还是不要?

叶怀峰承认,这一刻,他动摇了。

似是若有所感,与自己心中贪念做斗争的叶怀峰猛然抬头,看向崔岘。

崔岘的表情意味深长。

叶怀峰突然想起,那日在崔家饭桌上。

崔岘跟他说:“不过到那个时候,说不定大川兄你,或许又不想真拿下那二把手了,也未可知。”

当时,叶怀峰笑着摇头:怎么可能!

短短数日后。

他便懂了崔岘这话的含义。

这个才八岁的小小少年,竟对官场人心,洞察的如此彻底!

见叶怀峰动摇了。

赵志脸色微喜,跪着上前两步,继续道:“县太爷,求您了,下官一定任您处置!”

叶怀峰闭了闭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不再看赵志,而是看向崔岘,看向崔岘身边眉眼稚嫩的学子们,看向远处跪倒在地的无数百姓们。

方才,吴清澜当着众人的面,在这片田野上,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课。

其实叶怀峰,也上了自己官场生涯的第一课。

原来十年寒窗苦读一朝进士及第,并非真正做官。

原来在知府衙门里撒泼,设法夺权政斗,坐稳县太爷的位置,也并非真正做官。

动动手指,生了贪念,轻易便能做个贪官。

可,如何做个好官呢?

要经历无数次扼制贪念,经历无数次修心,宛如一场场自我发起的残酷‘心劫’。

叶县令一直在沉默。

百姓们仿佛察觉到了什么,陡然安静下来。

裴坚等一众小学子们,也都安静下来。

包括崔岘,也没有开口说话,就这样看向叶怀峰。

在无数人的注视下。

“赵志,你说任由本官处置,对不对?好,你话里藏得机锋,本官听懂了。这真的很容易懂,本官真的听懂了。”

叶怀峰看向赵志,略显颤抖的说出这样一番话。

而后他一甩官袍,指着崔岘,指着在场无数百姓,神情略显激动:“可是本官也听懂了《悯农》,听懂了那老妪的泣声质问,听懂了百姓们的恳求,更听懂了这群小学子们的期盼。”

“本官读了十多年的圣贤书,这是本官穿上的第一件官袍,得以受无数百姓拥戴,喊本官一声青天大老爷!”

“本官先前浑浑噩噩来上任,被你掣肘碌碌无为,甚至从未想过,该怎么做这个官。”

“但今日,本官耳边《悯农二首》声声回荡,眼前百姓殷切期盼。本官为政一方,理应庇佑一方平安。又怎能受你诱惑贿赂,便忘却本心?”

听闻这话。

赵志脸色猛然变得难堪。

而一群百姓们则是眼睛骤然亮起。

裴坚等年轻的学子们,更是兴奋的握拳。

他们在等,等‘青天大老爷’,为赵志的命运,写下结局。

众目睽睽之下。

便见叶县令涨红着脸,朗声道:“赵志!你草菅人命、鱼肉乡里,兼并土地。犯下滔天罪行!本官今日,将你缉拿归案,交由上官审判!”

说罢。

他一甩袖袍指向赵志:“来人,卸掉此人官袍,将其拿下!”

“是!”

一帮差役们手持‘水火棍’,霎时将赵志缉拿!

田野上有片刻的沉默。

随后,响起无数百姓们震天的欢呼声。

崔岘露出笑容。

而裴坚、高奇、李鹤聿、庄瑾等人,则是带着一帮学子,激动的上蹿下跳鼓掌高呼。

“县太爷威武!”

“县太爷潇洒不羁!”

“县太爷太帅了!”

叶县令在一片片欢呼声中激动傻笑,逐渐迷失自我,眼眶微微发红。

他才27岁,第一次做官。

他也年轻着。

他的血,也一样是热的啊!

隔着欢呼的人群,叶怀峰与崔岘对视,眼睛里都是笑意。

而后,叶怀峰命人将赵志押解,返回南阳。

大量的百姓们,则是纷纷来感谢崔岘。

今日能拿下赵志,全凭这孩子啊!

于是。

裴坚等一众小学子们,将崔岘围在中间。

大量的百姓们,则是把这群小学子围在中间。

人群浩浩荡荡,返回南阳。

老崔氏等崔家人,看着这一幕,激动到不停淌眼泪。

成功了,他们成功了!

他们一家人齐心协力,保护住了崔家啊!

而更多的读书人们,则是激动的乘坐马车返回南阳,在各个族学,甚至去县学,宣扬《悯农二首》。

“诸位同窗兄台们,揠苗助长一事,纯属误会,此事另有隐情!”

“你们且来看看这《悯农二首》,乃那八岁神童崔岘,当场斥责狗官赵志所作!”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好,好啊!”

“如此振聋发聩之诗,竟是一八岁稚童所作?此子大才啊!”

“赵志案件还未曾彻底尘埃落地,我辈读书人,应该站出来,将崔岘与《悯农二首》传唱颂扬。好叫天下读书人携手,用唾沫星子淹死那赵志,将其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兄台所言极是,我这就将《悯农二首》摘录,送往开封府!”

数日后。

《悯农二首》出南阳,一路悍然传颂至开封府,再到大梁两京十三省,引发士林诗坛轰动。

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对着那两首诗,激动到手舞足蹈。

当得知《悯农》作者只有八岁之时,更是震撼到呆滞无言。

神童崔岘,名扬天下!

开封府。

收到信件的裴崇青打开后,怔怔读完《悯农二首》,激动到热泪盈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好,好啊!”

“崔岘,老夫知道你有诗才,但想不到,还是低估了你!”

“好小子,且看老夫帮你造势,送你一场大造化!”

裴崇青虽然没有具体官职,但他在布政史大人麾下做幕僚啊!

布政史大人,那可是真正的封疆大吏,身穿二品绯袍的高官!

今河南布政史大人姓李名端,字宗正。

这李大人,人如其名,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妥妥的‘实干派’。

这日。

当裴崇青把《悯农二首》呈上去后。

布政史衙房里突然传出来一声剧烈拍桌的声响,随后李端激动道:“好,好诗啊!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崇青,此诗是哪位大家所作?”

裴崇青忍住笑意,骄傲说道:“启禀大人,此诗的作者名为崔岘,乃南阳一八岁稚童,如今只开蒙半年。属下这里还有他的另外一首诗《咏鹅》,以及他写的字帖。”

李端大为震撼。

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等看完《咏鹅》后,李大人浑身一震,直呼‘妙哉妙哉’。

再看完崔岘写的字帖,李大人激动到脸色通红:“此子有书圣之姿!”

裴崇青见李端这神情,便趁机把赵志作恶南阳一事,也就是《悯农二首》的创作背景,一一交代。

李端听后勃然大怒。

当即道:“岂有此理!如此大事,为何只有南阳县令出面断案?南阳知府何在?本官这就命其来开封述职!”

“还有,速速去查明此事!本官要写奏疏,将赵志和《悯农二首》一起,上呈吏部!”

赵志虽说只是八品县丞。

但不管是叶怀峰县令,还是南阳同知、知府,甚至作为二品河南布政史的李端,都无法将其定罪。

要先整理其罪状。

由南阳递交到开封府,再由开封府递交吏部报备。

而后,督察院,或巡按御史派遣天官下来,布政使司作协同,调查罪责始末。

一切调查清晰后,再回传吏部定罪。

再然后,由吏部交由刑部,做最后的责罚。

这是一套清晰明确的流程,也是赵志先前怡然不惧叶怀峰的根本原因。

但有《悯农二首》在,这个案件一定会被当做典型来判。

甚至可以上达天听!

这首诗的作者,才八岁,此事一了,必定名扬诗坛、士林、甚至官场!

李端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那八岁的崔岘,未来成就不可估量啊。

刚好,师兄最近不是有意收一个关门弟子吗?

李端想了想,看向裴崇青:“那崔岘,如今在何处读书,可有拜师?实不相瞒,这孩子属实有天分,本官想将其推荐给我的师兄做弟子。”

李大人的师兄?

裴崇青一愣,随后神情激动到发颤:“敢问……可是曾官拜礼部侍郎,如今的士林名儒大家,师承次辅郑阁老的……东莱先生?”

老天,那可是享誉文坛,桃李满天下的儒道大家,东莱先生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