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 74、全城百姓感恩道谢

如此多百姓涌入集市街,自然不可能是为了来戳死裴坚。

也不是为了来买摩喉罗。

这群激动的百姓,是来感谢小神童崔岘的啊!

当崔家在忙活着新店开业的时候。

赵志案的审查官员们,自京城出发。

先到开封府,而后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大人们的陪同下,赶到了南阳知府衙门。

与这些上官一起回来的,还有被迫留在开封许久的宋知府。

但有趣的是。

这群官差大人们来南阳后,不着急断案。

反倒先公布了一个经由吏部、户部、工部共同起草,内阁批准的、利好南阳县的政令。

因上官们到得早。

许多府衙的南阳官员们,睡眼惺忪的在下面听着。

包括急吼吼来恭迎天官的叶怀峰。

便见那为首的官差打开一本折子,念道:“自今年秋日起,免除南阳县百姓三年徭役。”

叶怀峰猛然一个哆嗦。

其余南阳官员们眼睛都瞪直了,表情发飘,险些以为自己没睡醒。

官差又道:“免除未来五年,南阳县百姓六成粮税。免去《悯农二首》作者崔岘家二十年徭役、粮税。”

“另,将《悯农二首》作范诗,推广天下学堂。”

嘶!

整个知府衙门一片安静。

每位官员脸上都写满了不可置信的震撼。

不是……虽知道这是利好南阳的政策,可这利好的也太生猛了吧!

免三年徭役,免五年六成粮税。

天呐!

这种好事情,千百年来都不见得能发生一次吧。

南阳县的百姓们,今日绝对要提前过年了!

而很显然。

南阳能批到这般利好政策,全因崔岘,全因《悯农二首》啊。

宋知府都快要高兴傻了,一把年纪了整个人兴奋的脸色发红。

先是忙不迭跟官差大人们道谢。

而后他看向全体激动的南阳官员,焦急道:“快,命县衙、府衙所有差役,加急张榜,将这个好消息告知我南阳百姓。”

“另外,一定要写清楚,朝廷褒奖我南阳百姓,全因神童崔岘所作《悯农二首》。”

“你们快去……不不不,本官得亲自过去,替我南阳百姓,谢谢小神童啊!”

如果说,先前宋知府去崔家慰问,有政治作秀成分在。

那么今日。

他哪怕贵为知府,也得赶过去,替全南阳百姓,向崔岘鞠躬致谢。

因为这是福泽家乡,利好万民之功绩啊!

宋知府想带着全衙门官员,立刻去找崔岘致谢,但又回头看向一帮京城来的官差,脸色为难。

天官们神情和煦,笑道:“我等先自行歇息,宋大人快去替百姓,感谢小神童吧。”

“多谢各位大人体恤!下官这就去!”

宋知府赶忙道谢。

而后带着吴同知、叶县令,以及一众南阳官员,神情激动的出了衙门。

一盏茶功夫后。

县衙、府衙先后贴出公告榜。

怕百姓们不识字,还有官员特地在旁边念唱。

而后不出意外,整个南阳县城都跟着轰动了!

消息从衙门传出。

接着在各个街道、巷子里迅速传播、蔓延。

猪肉铺里拿着刀的汉子兴奋到眼泪都流了出来。

坐在街边唠闲话的老婆婆猛然站起来,眼睛里是不可置信的惊喜。

有男人在院子里,抱着自家婆娘又哭又笑。

有女人在串门告知邻里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整个城市都陷入一场巨大的狂欢当中。

“真的,衙门里的老爷亲自说的!从今年秋天起,免除南阳县城所有百姓三年徭役!”

“太好了,太好了啊!”

“不仅免徭役,还免未来五年足足六成的粮税呢!”

“天呐,那今年秋收,家里能囤下不少粮食了!”

“官府的差爷们说啦,咱们南阳之所以能享受到这些政令,全因小神童崔岘作了《悯农二首》。陛下得知后,深受感动,赞扬小神童诗写得好,而后褒奖咱们南阳百姓哩!”

“感谢小神童!感谢小神童啊!”

大量的百姓们,在听说此事后,纷纷神情激动的准备亲自找崔岘道谢。

他们一路打听,去了仲景巷。

但却扑了了个空。

而后得知崔家今日新店开业,于是激动的人们又赶去集市街。

不仅百姓。

宋知府等全体衙门中人,也神情激动的赶了过来。

崔岘、裴坚等人被这个阵仗吓到,纷纷后退到泥宝斋里,准备关门。

老崔氏等崔家人察觉到动静,出来张望,一个个也慌了。

哎呦我的娘!

怎地来了这么多的人呐!

再然后,崔家一大家子人,和崔岘、裴坚等七八个小子们,全都呆滞住。

便见街道上。

那群来势汹汹的人群,在瞧见崔岘以后,竟先后红着眼鞠躬道谢。

“多谢小神童!多谢小神童啊!”

“你是咱们南阳的功臣,是咱们南阳百姓的恩公啊。”

“对对,感谢小恩公!”

“你不仅帮大家除掉了赵志那个狗官,还替全南阳百姓谋福。朝廷免除了我们三年的徭役,和五年六成粮税。”

“小恩公,请受我们一拜!”

啊?

听到大量百姓们的话,老崔氏等人总算是弄懂了事情的始末。

但——

这事情听起来怎么这么玄乎呢!

一点都不真实啊。

老崔氏扶住门框,整个人都有点发懵:“咱家岘哥儿,被皇帝陛下夸赞神童?还因此免除了整个南阳县城三年的徭役,和五年六成的粮税?”

“老天爷啊!”

那可是皇帝陛下啊!

陈氏、崔仲渊夫妻俩脸色晕晕乎乎,恍若做梦。

旁边。

裴坚、李鹤聿、庄瑾、高奇四位少爷同样看的瞠目结舌。

而后,四人激动了!

他们合力,把不停往后退的崔岘推出去,向众人兴奋嚷嚷道:“看,他就是崔岘,他就是小神童崔岘呐!”

“《悯农二首》是他作的,赵志也是他扳倒的!”

“连皇帝陛下都夸赞他,还免除了咱们南阳百姓的徭役、赋税。乡亲们快看,他是不是特别俊俏!”

众目睽睽之下,崔岘闹了个大红脸,只觉得好生羞耻。

百姓们是真喜欢、感激小神童,纷纷笑着予以回应。

“纵观南阳县城,都没有比小恩公更俊俏的哩!”

“除了又白又俏,还会作诗!”

不仅百姓们前来道谢。

稍晚一些时候,宋知府、吴同知、叶县令,以及一众南阳官员们,也浩浩荡荡赶了过来。

在无数百姓们的见证下。

一帮官老爷们齐齐向崔岘鞠躬致谢。

老油条宋知府难得没有再演戏,脸上表情十分动容真挚:“崔岘,本官要替南阳县全体百姓,向你致谢!”

“你为南阳做了一件利好万民的好事啊。”

那日的场面,百姓们许多年都忘不掉。

全府衙、县衙的官老爷,齐齐向小神童崔岘鞠躬致谢。

小神童先是躲闪,而后被迫受了礼。

接着,他从泥宝斋里走出来,站在台阶上,笑着朝众人回礼:“诸位大人,以及在场的所有父老乡亲。小子崔岘,承蒙大家厚爱。”

“然,此事并非岘一人之功。”

“半月前,在河西村,得无数父老相助,我们才能将那赵志绳之以法!”

“今日南阳承福泽雨露摘得善果,全因先前父老乡亲们自己种下善因。”

“小子如今才八岁,实在担不起诸位鞠躬行礼!但,小子想说的是,若来日小子能走出这南阳,也必定将家乡放在心里,不忘今日父老乡亲之厚爱。”

“望我们南阳,和南阳的每一位乡亲们,都能有个大好未来。”

人们看向脊梁笔挺,神采飞扬的小神童崔岘,满眼惊艳赞叹。

而后发出震天欢呼。

远处。

宋知府怔怔的看着崔岘,心想,这小子,是真就此乘势而起了啊。

他的未来,绝对难以估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