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 第863章 我的评价就两个字:活该

权力巅峰从纪委开始 第863章 我的评价就两个字:活该

作者:楚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2 22:34:44 来源:小说旗

中午时分,槐荫市。

秦云东和白国昌单独在招待所食堂的包间里吃饭。

白国昌知道秦云东吃完饭就要回临江市,他必须尽地主之谊出面相送。

“云东,你为什么那么着急回去。临江市的干部都是你培养起来的精英,放在全省任何地级市都是拔尖的人才,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白国昌为秦云东倒了一杯酒。

他不在乎秦云东回去做什么,他担心的是秦云东离开会影响他的国企改革成果。

现在槐荫市的改革正在起步,不能有丝毫闪失。

秦云东理解白国昌的心情,笑着也拿起酒瓶为他倒酒。

“如果是日常工作,我完全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丝毫不担心他们的工作状态。我回去有两件重大的事要处理,不亲自把关,的确放心不下。”

“居然能让你这位运筹帷幄的大神都心神不宁,我能问问临江市有什么大事发生吗?”

白国昌开始好奇了。

“抗旱和飞机场建设。”

秦云东并不隐瞒,回答得相当干脆。

“我听说过临江市要建飞机场,这的确是大事,解决了我省西南地区空运的问题。但抗旱也算是大事吗,我们省属于半干旱气候,旱情隔三岔五就会出现。咱们有成熟的应急方案和充足的救灾资金和物资,用得着你如此重视?”

白国昌不以为然地笑了。

他暗自揣测,秦云东肯定是找借口,他不放心的是自己的权力被架空,总要时不时回去宣誓主权罢了。

秦云东看他的笑意就能猜出他在想什么。

对于这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行为,秦云东见怪不怪,也并没有刻意非要解释。

“国昌,槐荫市的国企改革主力军是你和槐荫市的干部群众。方案已经确定,细则也已经落实,还有经济领导小组的专家在,我是不是在槐荫市都不影响改革推行。等我忙完槐荫市的事就会回来,只要你遵循两个原则,改革就不会出什么意外。”

“是哪两个原则?”

“第一是人民利益至上原则,遇上麻烦事,可以先苦干部,不能苦百姓。”

“我支持你的观点,稳定社会大局就要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第二个原则是什么?”

白国昌答应得很痛快。

“第二个是渐进原则,遇到问题要有解决问题的耐心,不要回避也不要跳过问题。不然的话会让问题越来越多无法收场。”

“总体来说,你是提醒我欲速则不达。现在槐荫市改革的氛围不错,又有省里的资源和你、宣锐的支持协助,我相信没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白国昌表现得很淡定,信心也很足。

秦云东感觉白国昌回答得太快了,肯定没有仔细想。

但白国昌已经是地方大员,秦云东的建议只能说一次,再多说就不合适了。

吃完饭,告别白国昌,秦云东坐车返回槐荫市。

在路上,秦云东很意外地接到汤维汉的秘书黄江涛打来电话,要他今天回省城,准备第二天早上参加临时常委会。

秦云东叹口气,他的计划又要被打乱了

“黄处,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

“鲍乾清同志和苗英杰同志要做关于民政厅林翔等人严重违纪问题的情况通报。这是我省罕见的大案和窝案,汤书记极其重视,要求常委必须参加,不允许请假。”

黄江涛照本宣科,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

秦云东心里很吃惊,难道汤维汉真的要发起总攻了?

“据我所知,省纪委昨天刚把林翔等人双规,怎么这么快就有了结果?”

秦云东确实纳闷,案子还没有审完,怎么就要拿结论,是不是太性急了?

“秦书记,您或许还不知道吧,林翔今天清晨已经死在教育基地。主要嫌疑人已经死了,鲍乾清同志提议结案,不能搞的民政厅人心惶惶,日常工作都无法开展。”

“林翔死了?”

秦云东震惊得脱口而出。

“是的,苗英杰书记已经向汤书记和乾清同志做了相关汇报,所以才会有明天临时常委会讨论。秦书记,您明天参加会议没有问题吧?”

“请转告汤书记,我在回临江市的路上,需要先回去处理点事。明天的常委会,我会按时参加。”

秦云东挂了电话,望向车窗外,心中倍感疑惑。

林翔刚被留置,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肯定不是自杀,那会是谁要害他?

根据苗英杰之前的描述,林翔肯定是因为涉嫌倒卖防疫物资而被双规,也就是说,害死林翔的人肯定和倒卖物资有关,又是谁这么着急杀人灭口?

下午四点,临江市抚远区,水库宾馆。

来自全市的农业相关的单位和部门负责人尽数到场,参加秦云东亲自主持的全市抗旱工作会议。

每个参会的人都很纳闷,过去几年临江市风调雨顺,并没有出现旱情,秦云东开这个会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临江市财力雄厚,又有充足的物资保证,就算今年会有旱情也足以应付,至于这么如临大敌的吗?

秦云东仿佛知道大家的心思,正式讲话开始部分就回答了众人的疑问。

“大家有没有相同的感受,每次发生自然灾害,我们才行动起来,忙得四脚朝天,整月不着家,而且还总是忙中出错,救灾的效果大打折扣。”

众人听得都连连点头,他们都经历过救灾,秦云东的描述就是他们当时的状态。

秦云东接着把省气象局的报告读了一遍,报告指出,今年夏天省西南地区有很高概率出现高温旱情。

他再结合民间农谚得出结论:今年必有严重的旱情。

因此,尽早开始行动才是取得抗旱胜利的关键。

秦云东环视会场内的听众,表情非常严肃。

“自然灾害中的地震,确实无法提前做出准备。但旱涝这样的灾害只要有规划到位,完全可以降低甚至清除灾害。可是我们有些地方却干出荒唐事,平时不管不问,到了干旱严重程度才翻山越岭找新水源,看似为民不辞劳苦,我的评价就两个字:活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