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愚孝惨死重生后,我逆袭成首富 > 第一百零二章 改变策略

张韬对此早有预料,脸上没什么意外的神色。

书这东西,不像吃喝,不是天天都要买的。

开业的新鲜劲儿一过,再加上畅销书就那么几本,买过的人短时间内不会再买第二本,营业额下降是必然的。

更让他有些在意的是另一个问题。

“最近收旧书,是不是越来越难了?”张韬一边将钱按面额捆好,一边问吴昊。

吴昊叹了口气:“可不是嘛,韬哥。附近几个废品站的老板都学精了,知道咱们收书给的价高,他们也跟着抬价,有些品相好的,他们宁愿自己留着或者找别的渠道卖,也不肯便宜给我们了。”

货源被卡脖子,这可是个大问题。

二手书是书店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吸引顾客的一大特色,如果源头断了,光靠卖新书,生意很难长久。

张韬手指敲着桌面,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既然别人能收,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收?”

吴昊一愣:“自己收?怎么收?”

“就在咱们书店旁边,再隔出一小块地方,挂个牌子——‘旧书回收’!”张韬越说思路越清晰。

“咱们直接面向读者收书!不管是看过的课本、小说、还是家里闲置的旧书,只要保存得还行,咱们都可以收!”

“咱们自己定价!根据书的新旧程度、是不是畅销、有没有破损涂鸦,分门别类给价钱。这样一来,咱们的货源不就稳定了吗?”

“而且,”张韬补充道,“回收来的书款,可以直接抵扣在店里买新书的钱!这样既能收到旧书,又能刺激新书的销售,还能把顾客都吸引到咱们这儿来!一举三得!”

吴昊眼睛越听越亮,一拍大腿:“哎呀!韬哥,这主意好啊!咱直接从读者手里收,省了中间商赚差价,成本还能降下来!用旧书换新书,肯定有不少学生愿意干!”

这思路,简直是盘活了整个生意!

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早,张韬就召集了吴昊和另外几个兄弟,仔仔细细地给他们做了个“岗前培训”。

“……像这种《数理化自学丛书》,现在市面上抢手,只要里面没乱写乱画,八成新以上,回收价可以给到原价的三成!要是只有六七成新,就两成……”

“武侠小说,金庸古龙梁羽生的,只要不是太破,都可以按一成半到两成收。其他的杂牌武侠,给一成就行……”

“那些封面花里胡哨的言情小说,除非是岑凯伦、亦舒这种港台名家的,其他的,五分钱一本顶天了,还得看品相……”

张韬将自己对图书市场的了解,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回收定价标准,并反复强调了品相的重要性。

培训完毕,书店照常开门营业。

张韬特意找了块木板,用红漆写上“高价回收旧书,可抵购书款”几个大字,醒目地挂在了书店门口。

他还特意走到附近几条街巷口,对着来往的学生和行人,不厌其烦地宣传着书店的新业务。

光宣传还不够,得来点实际的。

张韬早有准备,他让一个机灵点的兄弟,抱了一摞半新不旧的课本和几本武侠小说,装作顾客的样子,来到回收点。

“老板,这书你们收吗?”

负责回收的吴昊,按照昨天培训的流程,一本本仔细翻看,然后拿起小算盘噼里啪啦一算。

“你这几本课本品相不错,给你算八块钱。这几本武侠有两本封面有点折痕,算一块五。一共九块五毛钱。你是要现金,还是直接抵扣买新书的钱?”

“抵扣吧!我正好想买那套《平凡的世界》!”那“托儿”兄弟声音洪亮地回答,然后拿着吴昊开的抵扣条,喜滋滋地进店选书去了。

这番“表演”,立刻吸引了不少围观者的注意。

“哎?旧书真能卖钱啊?”

“还能抵扣买新书?这倒挺划算!”

很快,就有几个背着书包的学生犹豫着上前,小声地询问:“老板,我这……我这初中物理课本,你们收吗?上面写了点笔记……”

张韬笑着迎上去,接过课本翻了翻,耐心地解释起来:“同学,写了笔记没关系,只要不是大面积乱画,不影响阅读就行。你看你这本,保存得挺好,笔记也工整,我们可以按七成新的标准给你算……”

随着张韬的耐心解答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出现,旧书回收的摊位前,很快就围拢了不少前来咨询和卖书的学生和市民。

看着这逐渐热闹起来的场面,张韬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盘棋,活了。

接下来几天,学生们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校门涌出,不少人目标明确,直奔张韬书店门口那块醒目的红漆木板——“高价回收旧书,可抵购书款”。

“老板!老板!你看我这几本,初二的语文数学,还挺新的!”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献宝似的捧着几本书挤到前面。

吴昊按照张韬教的,接过书仔细翻看,动作麻利地拨拉着算盘珠子:“嗯,不错,笔记不多,给你算一块八毛!”

“太好了!”女生眼睛一亮,“我能换那本《射雕英雄传》吗?还差多少钱?”

“换!正好够!还找你两毛!”吴昊爽快地开了抵扣条。

旁边立刻响起一片叽叽喳喳的议论声。

“哇!真能换钱啊!比卖给收破烂的强多了!”

“是啊!收破烂的才给几分钱一斤,还嫌弃上面有字!”

“我那套旧课本也能卖钱了?太好了,正好想买几本小人书!”

兴奋的情绪在人群中蔓延。

要知道,这年头的课本可不是随便就能买到的,都是学校按人头定量发的。

学生正是好动顽皮的年纪,丢书、损毁书的情况时有发生。

张韬昨天就留意到好几个家长在书店附近焦急地打听,能不能买到某某年级的某某课本,脸上满是忧虑——学校就要这套教材,丢了补不上,孩子上课都成问题。

“课本!这才是真正的刚需!”张韬心中雪亮。

他立刻改变了策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