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34章 袁术入洛阳,灵帝谋制衡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34章 袁术入洛阳,灵帝谋制衡

作者:烽火戏诸侯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5:30:34 来源:小说旗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的盛夏,洛阳城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酷热难耐。烈日高悬,毫无遮拦地炙烤着大地,城中的石板路被晒得滚烫,鞋底踩上去都能感觉到微微发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闷热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带着滚烫的温度。街边的树木像是被抽干了水分,树叶打着卷,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偶尔有一丝微风拂过,也难以带来丝毫凉意。行人寥寥无几,偶尔有几个也是脚步匆匆,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急于寻找一处阴凉之地躲避这酷热,街边的店铺大多半掩着门,店主们也都慵懒地坐在店内,期盼着这恼人的酷热能早日退去。

袁术率领着两万精兵,在这样的酷热中抵达了洛阳城外。他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洛阳城高大巍峨的城墙,心中感慨万千。这座承载着大汉王朝荣耀与兴衰的都城,如今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朱红色的城墙历经岁月的侵蚀,虽依旧高大雄伟,却也难掩沧桑。城门处,士兵们手持长枪,神情倦怠地值守着,往来的百姓们神色匆匆,脸上带着对生活的忧虑。而自己即将踏入这片权力的漩涡,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袁术的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未知的忐忑。

进城之后,袁术没有丝毫耽搁,立刻进宫面见灵帝。他身着崭新的官服,官服上绣着精致的花纹,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腰佩长剑,剑柄上镶嵌的宝石散发着冷冽的光芒。他迈着沉稳的步伐,在太监的引领下,穿过一道道宫门。每一道宫门都高大厚重,上面的铜钉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沿途的宫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威严与奢华。他的目光扫视着周围的一切,心中暗自感叹皇宫的威严与奢华,同时也在思索着即将到来的会面。

终于,他来到了灵帝的面前。此时的灵帝,虽然经过太医的悉心调养,身体状况稍有好转,但依旧面色苍白,形容憔悴。他靠在龙椅上,龙椅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彰显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可灵帝的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疲惫和忧虑,深陷的眼窝和苍白的嘴唇,都在诉说着他身体的虚弱。

袁术恭敬地行了大礼,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臣袁术,奉陛下旨意,特来进京复命。”

灵帝看着袁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微微抬起手,示意袁术起身,说道:“袁爱卿,你能及时赶来,朕心甚慰。如今汉室面临诸多困境,内有宦官与外戚争权,外有黄巾余孽未平,民生凋敝,朕希望你能不负朕的重托,协助朕稳定朝局。”

袁术连忙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的知遇之恩。”

随后,灵帝又与袁术商讨了一些军政要事,从各地的军事布防,到朝堂上的权力制衡,再到民生的安抚。袁术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他分析着当前局势,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加强对地方豪强的管控,选拔贤能之士治理地方,以及合理调配军队资源等,让灵帝对他更加满意。灵帝不住地点头,眼中的忧虑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从皇宫出来后,袁术便开始着手整合南北军。南北军作为京城的重要军事力量,一直以来都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如今,袁术肩负着灵帝的重托,要将这五万军队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袁术首先对南北军的将领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和了解。他乔装打扮,混入军营,与士兵们交谈,观察将领们的治军方式和带兵风格。他发现,在南北军中有两位将领,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威望,他们便是张辽和高顺。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他身材魁梧,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刚毅,轮廓分明的脸上透着一股坚毅之气,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坚定和果敢,仿佛能看穿一切困难。他自幼习武,精通骑射,在战场上勇猛无畏,屡立战功,士兵们对他既敬畏又钦佩。高顺,同样武艺高强,身姿矫健,而且为人正直,治军严谨。他所率领的部队纪律严明,令行禁止,战斗力极强,在军中素有威望,士兵们都以成为他麾下的一员为荣。

袁术深知这两人能力出众,若能将这两人收入麾下,对于自己掌控南北军将起到极大的帮助。于是,他亲自前往军营,找到了张辽和高顺。

在军营中,袁术见到了张辽和高顺。营帐内,简陋的桌椅摆放整齐,墙上挂着一幅幅行军地图。袁术开门见山地说道:“二位将军,我袁术久闻你们的大名。如今洛阳形势复杂,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纷争不断。承蒙陛下信任,命我整合南北两军,我初来洛阳,对南北两军中事宜不熟。但我深知,要想重振汉室,离不开像二位这样的英雄豪杰。我希望二位能够加入我的阵营,我们一起为陛下效力,匡扶汉室,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张辽和高顺对视一眼,他们早就听闻袁术的大名,也知道他如今深得灵帝宠信,手握大权。他们看到袁术眼神中的真诚和坚定,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经过一番思考,他们决定追随袁术。

张辽单膝跪地,右手握拳,放在左胸口,说道:“袁将军,我张辽愿效犬马之劳。愿在将军麾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

高顺也跟着跪地,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我高顺,愿听从将军调遣。此生定当为将军的大业,赴汤蹈火。”

袁术大喜,连忙将二人扶起,双手分别握住他们的手,用力地摇了摇,说道:“有二位将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从此,我们便是生死与共的兄弟,一起为了汉室的复兴而努力。”

此后,在张辽和高顺的协助下,袁术对南北军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和改革。他亲自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每天天还未亮,就带领士兵们进行操练。他淘汰了一些年老体弱、战斗力低下的士兵,这些士兵有的因伤病无法再适应高强度的训练,有的则缺乏战斗意志。同时,他选拔了一批年轻力壮、勇猛善战的新兵,这些新兵来自各地,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他加强了军事训练,不仅有常规的体能训练、兵器操练,还增加了战术演练,模拟各种战场场景,让士兵们熟悉不同的战斗环境。他制定了严格的军纪,对于违反军纪的行为,绝不姑息,无论是谁,只要触犯军纪,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在他的努力下,南北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士兵们的士气高涨,整个军营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

与此同时,何进也密切关注着袁术的一举一动。他坐在宽敞的府邸大厅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脸上阴云密布。他深知,袁术的到来,对自己的权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拉拢袁术,削弱他与灵帝的联盟,何进多次派人邀请袁术赴宴,并送上了丰厚的礼物,有珍贵的珠宝、精美的丝绸,还有罕见的古玩。

在一次宴会上,大厅内灯火辉煌,摆满了珍馐美馔。何进满脸笑容地对袁术说道:“袁将军,你我同为朝廷重臣,理当携手共进,为汉室江山效力。如今你初来洛阳,若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何进定当全力相助。”

袁术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礼貌的疏离,说道:“多谢大将军美意。只是我袁术深受陛下厚恩,如今只想着如何为陛下分忧,其他的事情,暂时还无暇顾及。陛下的信任是我前进的动力,我唯有一心为朝廷效力,才能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何进碰了一鼻子灰,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又多次派人劝说袁术,试图说服他站到自己这一边。他派出的使者言辞恳切,许下了诸多好处,可袁术每次都听取戏志才的意见,对何进的拉拢不予理睬。

戏志才对袁术说道:“主公,陛下现在身体日趋消瘦,立储一事上与何进相左,何进如今势力庞大,党羽众多,他拉拢您,不过是想利用您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兵权,而你恰恰又是陛下用来牵制何进的关键人物。一旦和何进合作,您将立马失去作用,甚至可能成为他们权力争斗的牺牲品。如今陛下对您信任有加,我们应该紧紧依靠陛下,与何进保持距离。何进的野心昭然若揭,他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权力的争夺,我们必须小心应对。”

袁术深以为然,于是继续按照戏志才的建议行事。

灵帝得知袁术拒绝了何进的拉拢,对他更加满意。他在御书房中,对身边的太监感慨道:“袁爱卿果然忠心耿耿,是我大汉的栋梁之才。”他认为袁术是一个忠诚可靠的臣子,值得自己托付重任。而何进则对袁术更加愤恨,他在府邸中大发雷霆,将桌上的茶具全部扫落在地,他觉得袁术不识好歹,竟敢拒绝自己的拉拢。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机会给袁术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

中平五年八月,酷热依旧笼罩着洛阳城。灵帝为了进一步削弱何进的权力,加强自己的统治,决定设立西园八校尉。他在朝堂上,神色威严地宣布了这一决定。他任命蹇硕为上军校尉,蹇硕身形高大,眼神犀利,在宫中多年,深得灵帝信任;袁绍为中军校尉,袁绍出身名门,家族在朝中势力庞大,自身也颇具威望;曹操为典军校尉,曹操智谋过人,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蹇硕总管各军事务。

西园八校尉的设立,无疑是对何进的一次沉重打击。何进手握重兵,一直以来都是朝堂上的一股强大势力。他的府邸每天都有众多官员拜访,门庭若市,他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如今,灵帝通过设立西园八校尉,将一部分军权从何进手中夺走,使得何进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

面对灵帝的步步紧逼,何进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如果继续与灵帝对抗下去,自己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他的家族虽然势力庞大,但灵帝毕竟是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于是,他不得不暂时放弃对付袁术,转而集中精力应对灵帝的挑战。他开始拉拢朝中一些对灵帝不满的大臣,试图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与灵帝抗衡。

在这段时间里,袁术则继续在洛阳城中巩固自己的势力。他与戏志才、程昱等谋士密切商议,在宽敞的书房中,摆满了各种书籍和地图,他们围坐在一起,分析着当前的局势。他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策略,比如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南北军的掌控,如何在朝堂上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以及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他积极拉拢朝中的一些大臣,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府邸做客,与他们畅谈天下局势,展示自己的抱负和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同时,他还加强了对南北军的掌控,定期到军营中巡视,与士兵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确保这支军队能够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城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紧张。宦官与外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双方明争暗斗不断。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了不同的派别,互相攻击,局势混乱不堪。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在这场权力的争斗中一决高下。而袁术,作为这场争斗中的重要角色,他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对未来的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个闷热的夜晚,袁术独自一人在府邸的花园中踱步。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花园中,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他望着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自己已经站在了历史的风口浪尖,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他必须小心翼翼地应对每一个局面,才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取得最终的胜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戏志才走了过来,打破了沉默。他对袁术说道:“主公,如今局势虽然复杂,但我们也并非没有机会。陛下对您的信任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而且,我们手中掌握着南北军,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只要我们能够把握时机,团结各方力量,定能成就一番大业。我们可以继续拉拢朝中的中立势力,扩大我们的阵营,同时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联系,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袁术转过头,看着戏志才,坚定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袁术既然已经踏上了这条路,就绝不会退缩。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我都要勇往直前。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厚恩,如今正是我报效朝廷的时候。我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重振袁家的辉煌,也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两人又商议了许久,制定了一些应对当前局势的策略。他们讨论了如何应对何进可能的反击,如何在朝堂上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如何利用各方势力之间的矛盾,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直到夜深人静,戏志才才告辞离去。

袁术望着戏志才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在戏志才等谋士的辅佐下,加上自己对历史的认知,一定能够在这个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而洛阳城,这座充满了权谋和争斗的都城,也将见证他的崛起与辉煌。

日子一天天过去,洛阳城依旧沉浸在酷热和压抑的氛围之中。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却隐藏着汹涌的暗流。各方势力都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能够改变天下格局的时机。而袁术,也在默默地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去迎接一切的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