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69章 高张挥兵猛进 公孙奋力突围

公孙瓒望着这混乱如麻的战场,满心懊悔,像被重锤狠狠击中。那些未听从田豫和关靖建议的过往,此刻成了他心中最尖锐的刺,一下下戳得他满心痛苦。他的嘴唇微微颤抖,不断在心里自责:“都怪我太自负,不听他们的劝告,如今陷入这般困境,该如何是好?”然而,战场不会给他太多时间沉浸在悔恨中,他咬咬牙,握紧长枪,驱使着胯下战马,准备率领“白马义从”做最后的抵抗。

与此同时,袁绍军的骑兵在高览、张合等将领的带领下,如汹涌的黑色潮水,向着公孙瓒的步卒方阵迅猛冲去。

高览骑在一匹体型壮硕的乌骓马上,那马鼻孔喷着粗气,四蹄翻腾,带起滚滚烟尘。高览身形高大,宛如一座巍峨铁塔,手中的大刀足有常人手臂粗细,刀身宽阔厚重,在阴沉的天色下闪烁着森冷的寒光。随着战马不断加速,高览的身体微微前倾,双腿紧紧夹住马腹,如同与战马融为一体。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公孙瓒的步卒,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求胜**,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拿下公孙瓒的步卒,为主公立下头功。”

当距离敌阵还有数十步时,高览猛地大喝一声,声如洪钟,手中大刀高高举起,带起一阵呼呼的风声,那风声仿佛能将空气撕裂。紧接着,他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着一名公孙瓒的步卒劈去。那步卒惊恐地瞪大双眼,脸上写满了恐惧,慌乱地将手中盾牌举起,试图抵挡这致命一击。然而,高览这一刀力量惊人,只听“咔嚓”一声巨响,盾牌竟像脆弱的薄木片一般,被直接劈成两半。大刀余势未减,重重地砍在步卒身上,步卒惨叫一声,身体如断了线的风筝,向后飞去,重重地摔在地上,鲜血瞬间在他身下蔓延开来。

高览一击得手,没有丝毫停顿,双腿一夹马腹,乌骓马嘶鸣着,又向着另一名步卒冲去。他的大刀在敌群中挥舞,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刀光闪烁之间,不断有步卒倒下,他们的惨叫声此起彼伏,在这混乱的战场上显得格外凄厉。高览的脸上溅满了敌人的鲜血,他却浑然不觉,只是不停地怒吼着,手中大刀的攻击愈发猛烈,仿佛要将眼前的一切敌人都斩于刀下。

张合骑着一匹矫健的枣红马,这匹马浑身肌肉紧绷,奔跑起来轻盈而迅速,四蹄生风。张合手持长枪,枪身修长笔直,枪尖闪烁着森冷的寒光,犹如一条随时准备出击的毒蛇。他的眼神锐利如鹰,不断扫视着战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心中暗自分析着战场形势,大脑飞速运转,思索着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打击敌人。

在冲入敌阵的瞬间,张合发现一名公孙瓒步卒正举着长矛,试图攻击自己身边的骑兵。他目光一凛,毫不犹豫地将长枪刺出。枪尖如闪电般划过空气,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直刺那步卒的咽喉。那步卒根本来不及反应,只感觉喉咙一凉,枪尖已经穿透了他的喉咙。他的眼睛瞪得滚圆,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喉咙,想要阻止鲜血的涌出,却只是徒劳。张合迅速抽出长枪,枪尖上的鲜血滴落在地上,洇出一朵朵暗红色的血花。

随后,张合又将目标转向了另一名步卒。那步卒手持盾牌,小心翼翼地向他靠近。张合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他双腿用力,驱使着枣红马绕着步卒快速奔跑。那步卒被他绕得头晕目眩,脚步有些慌乱。就在这时,张合找准时机,长枪从盾牌的缝隙中刺了进去,直接刺中步卒的胸口。步卒闷哼一声,身体向后倒去,手中的盾牌也“哐当”一声掉落在地。

在高览和张合的带领下,袁绍军的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公孙瓒的步卒方阵。一时间,战场上马蹄声、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骑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不断地砍杀着敌人,步卒们则奋力抵抗,用盾牌组成防御阵型,试图抵挡骑兵的冲击。但袁绍军骑兵来势汹汹,他们的攻击如狂风暴雨般猛烈,公孙瓒的步卒方阵渐渐出现了破绽。

有的步卒被战马撞倒在地,还没来得及发出呼喊,就被无数只马蹄践踏成肉泥;有的步卒被敌人的兵器击中,惨叫着倒在血泊中,双手在空中徒劳地挥舞着,似乎想要抓住最后的生机;还有的步卒紧紧地抱住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决绝和不甘。战场上硝烟弥漫,尘土飞扬,让人几乎看不清眼前的景象,只有刺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久久不散。

公孙瓒的步卒们在麴义的指挥下,顽强抵抗。麴义身着黑色的战甲,战甲上沾满了灰尘和血迹,显得有些破旧,但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威严。他手持一把锋利的长剑,剑身细长,闪烁着寒光。他在阵中来回穿梭,脚步急促而稳健,不断地指挥着士兵们的行动。他的眼神坚定而冷静,时刻关注着战场上的局势。他心中冷静地判断着战局,想着如何调整战术,才能更好地应对敌人的进攻。他深知,公孙瓒的骑兵虽然勇猛,但袁绍军的骑兵数量众多,且来势汹汹,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战术,很可能会陷入被动。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战场上局势愈发混乱,双方陷入了激烈的混战。公孙瓒看着自己的军队逐渐陷入困境,心急如焚。他知道,自己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带领着“白马义从”,奋力抵抗袁绍军的攻击。

“白马义从”,这是公孙瓒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他们骑乘着白色的战马,这些战马高大健壮,毛色洁白如雪,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每一匹战马都经过严格的训练,行动敏捷,奔跑如飞。骑兵们身着白色的战甲,战甲上绣着黑色的图案,显得格外醒目。他们手持长刀,刀身锋利,寒光闪闪。他们的脸上充满了骄傲和自信,眼神中透露出对敌人的蔑视。

公孙瓒挥舞着长枪,在敌阵中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他的长枪在他手中犹如一条灵动的蛟龙,不断地刺向敌人。枪尖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刺出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和鲜血的飞溅。他的脸上满是决绝和坚毅的神情,汗水湿透了他的战甲,但他依然没有丝毫退缩的意思。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不能就这么败了,一定要冲出去,日后再找袁绍算账!”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双方都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袁绍军利用地形和计策,成功地打乱了公孙瓒的阵型。他们选择了一片开阔的平原作为战场,这片平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有利于骑兵的冲锋。袁绍军的骑兵在冲锋时,分成了多个小队,从不同的方向冲向公孙瓒的步卒方阵,让公孙瓒的军队顾此失彼。而公孙瓒的军队,虽然陷入了困境,但依然不屈不挠,奋勇杀敌。他们利用盾牌组成防御阵型,抵挡着袁绍军骑兵的冲击。同时,他们也不断地发动反击,用手中的长矛和弓箭攻击袁绍军的骑兵。

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尸体残缺不全,有的尸体还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有的尸体被战马踩得面目全非。士兵们的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永无止境的噩梦。公孙瓒挥舞着长枪,在敌阵中左冲右突,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袁绍军的包围越来越紧,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的手臂因为长时间的战斗而酸痛不已,仿佛有千斤重,每一次挥舞长枪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汗水湿透了他的战甲,顺着他的脸颊不停地流淌下来,滴落在地上。但他依然没有放弃,他心中的信念支撑着他继续战斗。

此时,田豫看着混乱的战局,心中五味杂陈。他虽然之前对公孙瓒的决策有所质疑,但此刻,他依然决定与公孙瓒并肩作战。他心中想着:“主公虽有过错,但如今生死关头,我不能弃他而去,愿能助他突出重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忠诚,这种忠诚不仅仅是对公孙瓒个人的忠诚,更是对自己信念的坚守。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冲向袁绍军,大声喊道:“兄弟们,为主公而战!”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坚定和忠诚,仿佛在向公孙瓒表达他的决心。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励着周围的士兵们,让他们重新振作起精神,继续与袁绍军战斗。

严纲在战斗中,也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他与袁绍军的将领们展开了激烈的交锋,虽然心中对田豫仍有嫉妒,但在这生死关头,他也放下了个人恩怨,全力投入战斗。他心中想着:“此刻不是计较个人恩怨的时候,先击退敌人再说。”他手持一把大刀,刀身宽阔,刀刃锋利。他的脸上充满了决绝,仿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在战场上左砍右杀,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让敌人不敢轻易靠近。他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如同鬼魅一般,让袁绍军的士兵们感到恐惧。

在袁绍军的猛烈攻击下,公孙瓒的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士兵们的伤亡越来越大,防线也越来越薄弱。公孙瓒深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自己必将全军覆没。于是,他决定突围。他带领着“白马义从”,向着一个方向猛冲过去。他骑着一匹高大的白色战马,这匹马浑身雪白,没有一丝杂毛,四蹄矫健有力。公孙瓒手持长枪,枪尖向前,眼神坚定地望着前方。他的身后,是一群同样骑着白色战马的“白马义从”。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紧密的战斗队形。

袁绍军见状,立刻加强了防御,试图阻止公孙瓒突围。他们在公孙瓒突围的方向上布置了大量的士兵,组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这些士兵手持盾牌和长矛,盾牌相互连接,形成了一道坚固的屏障。长矛从盾牌的缝隙中伸出,指向公孙瓒的军队。袁绍军的将领们在阵中来回穿梭,指挥着士兵们的行动。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警惕和紧张的神情,时刻关注着公孙瓒的一举一动。

公孙瓒与袁绍军在战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突围与反突围的较量。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虽然精锐,但袁绍军的人数众多,且占据着有利的地形。包围圈越缩越小,四周皆是袁绍军士兵狰狞的面孔和挥舞的兵器,喊杀声震得人耳鼓生疼,死亡的阴影如乌云般笼罩。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白马义从”们彼此对视,眼神中传递着视死如归的决然。他们猛地挺直脊背,双腿用力夹紧马腹,手中长刀紧握,齐声高呼:“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这口号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这压抑的天空,声音在狂风中汇聚,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滚滚向前。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他们的忠诚与热血,每一声呼喊都仿佛是对命运的宣战。

喊罢,他们如同一群被激怒的雄狮,向着袁绍军包围圈的薄弱处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公孙瓒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带着呼呼风声,刺向试图阻拦的敌人。枪尖闪烁着寒光,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他的脸上满是决绝,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杀出重围!他的长枪在他手中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刺出都带着强大的力量,让敌人无法抵挡。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敌人的防线,看到胜利的曙光。

一名“白马义从”骑手,在冲锋时被敌人的长矛刺中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他洁白的战甲。但他只是咬了咬牙,发出一声怒吼,不顾伤痛,挥起长刀,狠狠地砍向敌人。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愤怒和不屈的火焰,仿佛伤痛只是他前进的动力。他的脸上满是痛苦和愤怒的神情,但他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的长刀在他手中挥舞着,每一次砍杀都带着无尽的愤怒,让敌人感到恐惧。

另一名骑手,在突破过程中,战马被敌人的绊马索绊倒,他整个人向前扑了出去。但他在落地的瞬间,迅速翻滚起身,手中长刀乱舞,逼退了围上来的敌人。紧接着,他看准一匹无人的战马,一个箭步冲过去,翻身上马,再次加入了突围的队伍。他的动作敏捷而迅速,仿佛一只灵活的猴子。他的脸上满是坚定和果敢的神情,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

在激烈的拼杀中,“白马义从”紧密地围绕在公孙瓒身边,用自己的身体为他筑起一道血肉长城。他们不断地抵挡着袁绍军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攻击,刀光剑影闪烁,鲜血飞溅,却没有一个人退缩。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忠诚,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护主公,杀出重围。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穿梭,如同鬼魅一般,让袁绍军的士兵们感到恐惧。

随着“白马义从”不顾一切地奋勇拼杀,袁绍军的包围圈终于出现了一丝松动。公孙瓒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他大喝一声,手中长枪猛地一挥,带领着剩余的“白马义从”,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从这缝隙中狠狠刺了出去。他们的速度极快,如同闪电一般,瞬间冲破了袁绍军的防线。

终于,他们成功地撕开了袁绍军的包围圈,公孙瓒带着残部突围而去。身后的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渐渐远去,但“白马义从”那无畏的身影和坚定的口号声,却永远地刻在了这片土地上,也刻在了公孙瓒的心中 。他心中暗自庆幸:“终于冲出来了,此仇不报非君子,袁绍,你给我等着!”他的身后是一片狼藉的战场,鲜血和尸体铺满了大地。战场上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让人作呕。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有的尸体还在微微抽搐,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脆弱。

袁绍看着公孙瓒逃走的背影,心中有些遗憾。他本想在这场战斗中一举消灭公孙瓒,但公孙瓒的顽强抵抗让他的计划未能完全实现。他心中想着:“虽未彻底消灭公孙瓒,但也让他元气大伤,日后再慢慢收拾他。”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甘的神情,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他深知,战争是一场漫长的较量,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而气馁。这场战斗袁绍军也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公孙瓒的军队损失惨重,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

随着公孙瓒的突围,战场上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士兵们疲惫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鲜血、尸体、硝烟,这一切都让他们感到无比的疲惫和沉重。袁绍军开始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收集兵器。他们将伤员抬到临时搭建的营帐中,由军医进行救治。军医们忙碌地穿梭在伤员之间,他们的脸上满是疲惫和紧张的神情。他们用草药和绷带为伤员包扎伤口,有的伤员伤势过重,已经奄奄一息,但军医们依然没有放弃,他们竭尽全力地抢救着每一个生命。

袁绍站在战场上,望着远方,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虽然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但公孙瓒依然是他的劲敌。未来的路还很长,他必须继续努力,才能在这乱世中立足。他心中暗自谋划着下一步的计划,想着如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彻底消除公孙瓒的威胁。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公孙瓒,在突围后,也暗暗发誓,一定要重整旗鼓,找袁绍报仇雪恨。他心中充满了斗志,想着如何招募兵马,训练军队,等待时机再次与袁绍一决高下。他的脸上满是坚毅和决绝的神情,他知道,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但他毫不畏惧。他相信,只要自己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袁绍。

这场袁瓒之间的对决,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他们之间还将有更多的交锋,而这片大地,也将继续见证他们的恩怨情仇。在这个乱世之中,英雄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命运将如何交织,又将何去何从,无人知晓。但无论结局如何,他们的传奇都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中,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璀璨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