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九十二章 陷阵营勇破曹军 匈奴骑力挽狂澜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残酷的战争乐章。陷阵营的将士们越战越勇,他们的眼神中透着视死如归的决绝,仿佛不知疲倦,不知恐惧。

随着陷阵营的不断推进,曹军的防线终于彻底崩溃。士兵们四处逃窜,丢盔弃甲,狼狈不堪。高顺看着眼前的场景,脸上没有丝毫的得意,他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战场,仿佛在思考着下一场战斗的布局。

什么是精锐之师,什么是百战之师,眼前这一队士兵便是最好的诠释。战斗力本就惊人的袁军,在以陷阵营为箭头的带领下,更是势不可挡。

陷阵营的士兵们,犹如钢铁铸就的巨人一般,每个人身上都披着一层厚厚的精钢铠甲,那闪烁着冷冽寒光的甲胄,如同坚不可摧的堡垒,将他们严密地保护起来。而他们手中紧握的利刃,则像是夺命的獠牙,锋利无比,让人不寒而栗。

伴随着雄壮激昂的战鼓声,这些英勇无畏的战士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挺进。他们的每一步踏出,都好似重锤砸击地面,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仿佛整个大地都在因他们的前进而颤抖。那种气势磅礴、一往无前的劲头,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再看他们的眼神,其中透露出一种视死如归的决然和冷酷无情。那是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后才会拥有的目光,宛如从地狱深处走出的修罗恶鬼,带着无尽的杀意和毁灭一切的决心,毫不留情地朝着曹军阵营猛扑而去。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有去无回,有我无敌!”这句豪迈壮烈的口号,犹如滚滚惊雷在空中炸响,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四周传播开来。其声音之大、之震撼,就连远在后方观战的曹操也清晰可闻。当这振聋发聩的呼喊传入曹操耳中的那一刻,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原本就严肃的面庞此刻更是阴沉得可怕。只见他紧紧咬住牙关,腮帮子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鼓起,双眼之中燃烧着熊熊怒火,充满了不甘与愤恨。从他紧闭的牙缝里,艰难地挤出了几个字:“高顺的陷阵营……”很显然,对于这支令人生畏的军队,曹操可谓是印象深刻。

遥想当年诸侯讨董之时,战场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各路诸侯联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董卓麾下那凶悍异常的西凉铁骑时,却屡屡受挫。就在局势万分危急之际,正是高顺所率领的陷阵营挺身而出。他们以寡敌众,奋勇杀敌,死死地护住了袁术一方的阵线。最终,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斗志和悍不畏死的勇气,成功击退了敌军的一次次猛攻,使得袁术得以侥幸逃脱一劫。自那时起,曹操便深知这支陷阵营的厉害之处,对其一直心存忌惮。而今再次与之狭路相逢,怎能不让他感到心惊胆战?

事后,曹操也动过建设这样一支队伍的念头,可最终只能无奈放弃。且不说那独特的练军之法难以捉摸,单是那昂贵无比的装备,就令他望而却步。

以袁术的富裕,尚且只能装备数千人,更何况自己实力远不及袁术呢。

“杀!”陷阵营的士兵们呐喊着,如同一把把利刃,直插入曹军的心脏。曹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凶猛冲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瞬间大乱。士兵们惊恐地瞪大双眼,四处逃窜,原本整齐的队列变得七零八落。

有的士兵被袁军的马蹄践踏在地,发出痛苦的惨叫;有的士兵慌乱中丢掉了手中的武器,抱头鼠窜;还有的士兵被陷阵营的利刃砍杀,鲜血溅满了冰冷的土地。

此时,袁术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曹军的狼狈模样,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马鞭,大声呼喊道:“敌军已乱,将士们,功名利禄尽在眼前!”

这句话如同兴奋剂一般,瞬间点燃了袁军士兵心中的**。是啊,士兵们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这残酷的战场上,功名利禄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战场上,人人都红了眼,厮杀声、呐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袁军士兵们像是被点燃的火药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向着曹军疯狂地扑去。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贪婪与疯狂,心中只有一个字——“杀!”而曹军则在这如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下,接连败退。

士兵们相互拥挤、踩踏,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曹操看着自己的军队陷入如此绝境,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局一步步恶化 。

“喔……”

尖锐而悠长的号角声骤然响起,如同一把利刃划破了战场上空沉闷压抑的空气。曹操原本紧绷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喜,这平日里听来刺耳的号角,此刻在他耳中却宛如天籁,恰似女神那婉转悠扬的歌喉般动人。

因为他清楚,这是匈奴冲锋的号角,是扭转战局的希望之声。

“嗬呼,嗬呼!”

於夫罗骑着一匹高大健壮的黑色骏马,张着大嘴,声嘶力竭地粗声高吼着。

这独特的呼喊,是匈奴冲锋接战时用以激励士气的独特方式,饱含着他们骨子里的野性与豪迈。

战马似乎也被主人的激昂情绪所感染,前蹄高高扬起,跟着高声嘶鸣起来,那声音穿透了弥漫的硝烟与厮杀声,在战场上回荡。顷刻间,整个战场都被一种豪迈的呐喊声所充斥。

原来,於夫罗率领着万人赶来兖州相助管亥。只是未曾料到,黄巾军已然败北,余毒带着残部逃往豫州。

於夫罗本欲退兵,却被曹纯、曹休率领的虎豹骑拦住了去路。曹操得知於夫罗的遭遇后,心中对那一万匈奴骑兵以及近两万匹战马(匈奴骑兵基本一人双马)垂涎不已。

于是,他答应帮助於夫罗夺回单于之位,并供养匈奴骑兵,条件是匈奴骑兵供他驱使,否则便要将其歼灭。

於夫罗虽满心气愤,但权衡之下,还是无奈答应了。曹操当即征调了五千匹匈奴战马,同时赏赐了大量粮草,还划出兖州五县之地用以供养匈奴。

此次出征,曹操带着一万匈奴骑兵一同前来,本想着在两军僵持之时出其不意,大败袁术,可没想到袁术军如此强悍,自己的军队在袁术军的攻击下,不到一个时辰便已呈现出溃败之势。

於夫罗如同一头发狂的猛兽,第一个纵马冲入战场。他手中那杆丈二长的骑枪,闪烁着森冷的寒光,以雷霆万钧之势连续穿透了三名袁军的身体。

那三名袁军甚至来不及发出一声惨叫,便被串成了人肉串,鲜血顺着枪杆汩汩流下,滴落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洇出一朵朵暗红色的血花。

於夫罗冷哼一声,随手将骑枪一甩,将尸体抛飞出去,而后弃枪拔出宽厚的砍刀。他手臂肌肉紧绷,青筋暴起,随手两刀,便将两人的头颅砍落。那两颗头颅带着温热的鲜血,咕噜噜地在地上滚动,吓得周围的袁军士兵脸色煞白,纷纷后退。

匈奴骑兵的加入,犹如一股强大的力量注入战场,让原本不利的局势再度发生扭转。在两军混战之中,保持一定的阵型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战友之间才能相互依靠、相互鼓励,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先前袁军靠着典韦和陷阵营的勇猛,一举击溃了曹军的阵型,而此刻,袁军却被突然出现的匈奴骑兵冲击得有些阵型不稳。匈奴骑兵借助着战马的强大冲击力,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匕首,试图将袁军切割成两半。

与此同时,战场上又出现了曹军精锐虎豹骑的身影。不过,虎豹骑出现的地方,恰好有文丑统领的五千骑兵。

尽管虎豹骑仅有两千余人,但他们凭借着精湛的骑术和强悍的战斗力,竟将文丑的五千精锐骑兵压制在下风。

正在奋力冲杀的赵云看到这一幕,顿时怒目圆睁,大声喝道:“左右随我!”

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决绝。

“呼,呼……”

赵云手下五千余骑紧紧跟随在赵云身后,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迅速脱离了与曹军的战斗,朝着匈奴骑兵杀去。

匈奴骑兵阵中的曹休,远远看到赵云的骑兵杀来,心中暗叫不好。

此时,匈奴骑兵的攻势已然受阻,而袁军也渐渐稳住了阵势。

曹休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挡住赵云,这场战斗的局势将再度失控。于是,他纵马直取对方大将,抬枪大声喝问道:“我是灭寇将军帐下曹休,你是何人?可敢报上姓名,与我一战!”

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与不甘。赵云看到己方阵势已经稳住,心中也没有了牵挂。他不慌不忙,握枪抱拳道:“我听说过你,曹家千里驹。记住了,我乃常山赵子龙!”

说罢,他双腿一夹马腹,战马嘶鸣一声,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曹休,手中长枪直刺曹休面门,枪尖闪烁着寒光,仿佛要将空气都撕裂。

曹休见赵云如此轻视自己,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吼道:“贼子安敢如此轻视吾,杀!”

他抖擞精神,手中一杆大枪上下翻飞,使出浑身解数,与赵云战在一处。一时间,两人你来我往,枪锋相交,火花四溅。

曹休的攻势如疾风骤雨般猛烈,逼得附近的骑兵纷纷勒马后退,让出一片空地。然而,曹休越打越是心惊胆战。

他发现自己虽已竭尽全力,但赵云却单手持枪,只是横向扫击,便将他的攻势轻松挡在外面。两人的实力高下立判,曹休心中暗自叫苦。他自认为也是勇武之人,进入兖州军中,与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接触后,才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曹休心中明白,自己绝非赵云的对手。于是,在赵云反击的前一刻,他瞅准时机,拨转战马,如丧家之犬般往匈奴军中逃去。赵云怎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他长枪一挥,大声喊道:“杀!”带着兵卒如潮水般压向了匈奴骑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