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98章 议新野攻守之势 展二人壮志豪情

在新野城北,厚重的云层仿若巨大的铅块,缓缓地在天际挪动,将阳光撕扯成一道道不规则的光带,稀稀落落地洒落在干裂的大地上。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扬起阵阵沙尘,让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昏黄的阴霾。四周的树木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哀鸣。

一个身穿银甲的将军静静伫立在这狂风之中,他便是冯习。他长相平凡,却有着魁梧的身材,宽阔的肩膀仿佛能扛起千钧重担,身上的银甲在黯淡的光线下闪烁着冷硬的光芒,那一道道划痕,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战斗经历。此刻,他眉头紧锁,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迅速靠近的魏延大军,内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怎么也无法平静。

望着那军旗招展、步伐整齐的魏延大军,冯习的脑海中瞬间闪过荆州如今复杂又艰难的局势。他身为刘表帐下为数不多精于军事的将领,空有满腹韬略,却处处受限。荆州军权被蔡瑁牢牢攥在手中,就连深受主公信任的文聘,也不过统领两万大军,还被远远调至汉江北岸。

这背后的缘由,冯习再清楚不过,不过是蔡瑁为了巩固自身权势,排除异己罢了。主公单骑入荆州,依靠蔡氏才得以立足,荆州水军精锐尽归蔡瑁,为了对抗袁术,主公不得不依赖蔡瑁的水军,即便有心训练新军,也总是被蔡瑁百般阻挠。

好不容易辛苦训练出的两万大军,还被派到江北。想到荆州已经危在旦夕,蔡瑁却还在争权夺利,冯习心中一阵悲凉,不禁在心里怒骂:“蔡瑁这等小人,为了一己私利,全然不顾荆州安危,主公怎就看不清他的真面目!”

如今袁术领兵数万南下,王威率领两万大军奋力抗击,却仍被先锋魏延势如破竹般突破防线,邓县、蔡阳、章陵、襄乡、湖阳、朝阳、博望等地相继失守,整个南阳如今只剩新野这一处战略要地。冯习心急如焚,满心都是无奈与不甘,暗自思忖:“我手中仅有八千兵马,而魏延沿途分兵驻守后,抵达此处仍有一万八千余人。虽说凭借着新野的城墙,守城一方占据一定的先天优势,可这优势又能撑多久?后面还有袁术的大军压境,这仗该怎么打啊!”

他深知新野虽为要地,却并非那种能轻易坚守的坚城,与其在此白白消耗兵力,不如收缩防线,全力守卫樊城,这样或许还能保存实力,避免被敌军各个击破。

但他又忍不住担忧:“这些想法终究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我这个被边缘化的将领,说的话主公能听进去吗?

主公是会相信我,还是会继续听从蔡瑁的摆布?要是主公依旧被蔡瑁蒙蔽,荆州可就真的危在旦夕了!”冯习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和迷茫,目光紧紧追随着魏延大军的一举一动,在心底默默祈祷:“上天啊,求求你让我找到一丝转机,哪怕只是短暂地延缓敌军的进攻,为荆州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也好啊。”可现实却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对于魏延,冯习是有所了解的。在遇到袁术前,魏延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却因在南阳救了袁术一命而得到重用。冯习内心对魏延的才能还是颇为佩服的,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能凭借自身能力崭露头角的人,绝非等闲之辈,心里不禁感叹:“这魏延,出身平凡却能在军中崛起,必有过人之处,此番与他对阵,切不可掉以轻心。”

新野虽有八千守军,但魏延沿途分兵驻守,抵达此处时仍有一万八千余人。冯习看着城墙,心中暗自思量,自己尚有城墙守护,按照攻城战中守城一方占据的先天优势,他自觉还是有信心挡住魏延的进攻。然而,对于后面袁术的大军,他却实在不敢抱有太大信心。在他看来,此时应该收缩兵力,全力守卫樊城。毕竟新野虽是要地,却并非坚城,实在没必要在此浪费兵力,以免被敌军各个击破。

于是,冯习一边紧张地筹备守城战,安排士兵加固城墙、准备滚石檑木、检查弓箭器械等,一边亲自伏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文书。他挑选了军中骑术精湛的士兵,以快马将文书送往王威处,详细阐述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将魏延大军的最新消息传递过去。

随后,冯习便登上城墙,开始了漫长的等待。他望着远方,看着魏延的大军一步步逼近,三十里,二十里,十里……直到此刻,大军已近在眼前。忽然,冯习眼中闪过一丝诧异。缓缓靠近的魏延大军竟然在城外原地休息,这原本也算正常,一支长途征讨的大军,抵达目标地点后,自然需要休整一番。可让冯习感到讶异的是,这支大军居然不扎营,这实在是太反常了。他心中一惊,忍不住想:“难道这支看似有些疲惫的军队,现在就要攻城?可这怎么可能,他们难道不怕吃亏吗?”但他随即摇了摇头,将这个荒谬的想法甩出脑海。“这太可笑了,一支一万八千人的军队,面对龟缩在城池中的八千守军,难道还想一天之内攻破城池?难不成打算在天黑之后,直接进城睡觉?简直是开玩笑。”冯习暗自猜测,应该是明天攻城吧。他对着身边的一个军侯郑重说道:“这边就交给你们了。”

“诺。”那军侯干脆利落地应了一声。

冯习带着左右亲随,缓缓下了城墙,返回城中的府邸。此时,城中一片死寂,街道上空无一人,紧闭的门窗后偶尔传来几声孩童的啼哭,在这压抑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狂风拍打着屋檐,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奏响前奏。冯习回到府邸,坐在书房中,眉头依旧紧皱,他拿起桌上的兵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一直在想:“明天这一战,到底会如何?我能否守住新野?荆州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冯习走后,那奉命守备的军侯看了一眼城外的魏延大军,对着身边的亲信道:“交给你们了。我去城门楼内休息一番。”显然,这军侯也认为魏延大军休息一会儿后,会扎营,然后等待明天再进攻。“诺。”亲信应了一声,恭送军侯进了城门楼中休息。

随着主将和军侯的相继离去,城墙上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新野由于靠近襄阳樊城,在以往,袁术在没有水军优势的情况下,认为此地即使夺去也是鸡肋,毕竟一个江夏就因为防御荆州水军已经让他疲惫不堪,所以很少南下攻打此地,几乎没有经历过大规模战争。虽然文聘等人在此苦心操练军队,但此地守军的纪律和血性,都远不及那些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士兵们有的靠在城墙上闲聊,有的甚至打起了瞌睡,全然没有大战将至的紧张感。

城池下,狂风依旧呼啸,吹得军旗烈烈作响,魏延带着邓芝等一众将领,徒步仔细地扫视着城墙。他目光如炬,锐利地穿透城墙上那看似平静的表象,一眼便看到城墙上的弓箭手们,虽然装备精良,弓强箭利,箭羽在风中微微颤动,可他们神情轻松,脸上没有丝毫大战将至的凝重、肃杀之感。

有的士兵甚至还在交头接耳,嘴角挂着漫不经心的笑容,完全没有将城外的大军视作威胁。

“将军,这新野守卒真的很懒散。”邓芝一脸笑容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他快步走到魏延身旁,身姿挺拔,右手随意地扶着腰间剑柄,目光朝着城墙的方向扬了扬,脸上的笑意更浓了,“您看他们,这般懈怠,哪里像是即将面临大战之人。我们一路征战而来,虽说历经辛苦,但士气正盛,而他们却毫无警惕,此战胜负,或许已初见分晓。”

说着,他微微侧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望向魏延,似乎在等待着他的认同。

魏延微微颔首,眉头轻皱,目光仍未从城墙上移开,心中暗自叹息,刘表治理地方确实有一定手段,百姓安居乐业,但在兵戈战事方面却一塌糊涂。

即便派大将文聘练兵,可襄樊之地长久不经历战事,文聘又被刘表倚为心腹,忙于各种事务,练兵时间甚少,才导致如今这般情景。

相比之下,荆州水军却大大不同,所以掌握水军的蔡瑁能在荆州横行无忌,并非没有道理。身为一州之主,却要依靠臣子的军队才能安稳统治,实在是可悲可叹。

“此战过后,荆北尽归主公也,长江之上,再无一战之兵。”魏延信心满满地说道,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主公的霸业即将更进一步。

他猛地转过身,披风随着他的动作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双手背后,昂首挺胸,看着身后整齐排列的士兵,他们虽然面容疲惫,但眼神中透露出的坚毅与渴望战斗的光芒却丝毫不减。

魏延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接着说道:“伯苗,你看我军,一路过关斩将,从无退缩。如今新野近在眼前,城中守军如此懈怠,正是我们一举突破的好时机。一旦拿下新野,襄阳便门户大开,荆州之地,唾手可得。”说话间,他眼中光芒大盛,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荆州已然在主公囊中。

邓芝脸上的笑容更甚,他深知今日新野就要易主了。男儿大丈夫,本就应当建功立业,能与主公一起建立不朽基业,是何等的荣耀。一旦取下南郡,攻破襄樊,消灭荆州水军,刘表和孙坚便只有守土自保之力,再无北上逐鹿中原的机会,主公便可腾出手来,全力角逐天下,剿灭乱臣贼子,这无疑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啊。

想到此处,邓芝的心中涌起一股澎湃的热血,他紧紧握住手中的剑柄,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投入到这场即将到来的战斗之中,心中呐喊着:“就让我在这新野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