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104章 樊城危局待解 荆州各方筹谋

张允在夺命的飞奔,没有一丝停留。他伏在马背上,风声如利刃般在耳边呼啸,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不断滚落,早已浸湿了后背的衣衫。尽管身为水军副都督,平日里惯于在江上纵横驰骋,指挥水军战船如臂使指,但此时身处陆地,面对这兵败如山倒的绝境,他那逃命的本事却施展得淋漓尽致。胯下的那匹马仿佛也感受到主人深深的恐惧,四蹄如疾风骤雨般飞踏,一路扬起滚滚尘土,好似一条黄龙在大地上翻滚。

一路不停,张允一口气逃回到几十里外的樊城。当那高大厚实的樊城城墙终于映入眼帘时,他那颗高悬在嗓子眼的心才稍稍安稳了些许。

一进城,他便像热锅上的蚂蚁般忙不迭地开始收拢败军。此时的他,神色慌乱,双眼布满血丝,一边大声呼喊着召集残兵,一边指挥士兵在城中各处寻找零散的败军。“快!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咱们的兄弟,都给我叫回来!”他的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沙哑。

张允费力地聚拢败兵,一个一个地清点过后,一共只有七千兵马。再加上樊城原有的守军,勉强凑够了一万之数。回想起出征时那浩浩荡荡、军容整齐的五万大军,如今一战竟折损八成,剩下的士兵们个个惊魂未定,眼神中满是恐惧,士气低落至此,再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张允内心既惊恐又愤懑,忍不住埋怨起王威来,若不是他执意出城迎战,何至于此般惨败。然而,听闻溃军传来王威战死的消息,他心中又不禁一阵悲痛。

王威可是刘表的心腹,当年陪着刘表一同入荆州的老臣,一心为刘表着想才发动这一战,若不是如此,以他的谨慎,断不会轻易同意出战。

与张允一同狼狈逃窜回来的还有黄祖。黄祖此时也是灰头土脸,战袍撕裂,头发凌乱地披散着。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和张允一起收拢败军。他看着这些残兵败将,心中满是苦涩,对张允说道:“张将军,此次战败,我等实在是有负主公厚望啊。”张允咬着牙,恨恨地说道:“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当务之急是赶紧收拢兵力,加强城防,等待主公的援军。”

黄祖点点头,强打起精神,和张允一起四处奔走,安抚那些惊魂未定的士兵。

他们看到一个士兵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黄祖走上前去,一把将他拉起,大声说道:“兄弟,别愣着了!咱们还得保卫樊城,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那士兵这才回过神来,缓缓拿起身边的兵器。

他们又来到一群聚在一起低声哭泣的士兵面前,张允大声喊道:“都别哭了!咱们都是荆州的儿郎,不能就这么被吓倒!只要咱们守住樊城,就还有机会!”

士兵们听了,渐渐止住了哭声,眼中重新燃起一丝斗志。

襄阳方面,当刘表接到张允传来的战报,朝堂之上顿时乱作一团。群臣们交头接耳,神色慌张,刘表看着战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一口鲜血忍不住喷涌而出,身子摇晃了几下,险些跌倒。

侍从们赶忙上前扶住,他摆了摆手,强撑着身体,有气无力地问道:“说说吧,现在该如何?”

蔡勋皱着眉头,率先站出来说道:“不想袁术军如此厉害,王威也太过鲁莽,放着樊城不守,竟然出城一战,致使我军损失惨重。”

文聘立刻站出来为其辩解道:“王将军也是一心为了荆州,最后时运不济才战死沙场,主公应该嘉奖。”

原来王威出战前,曾详细地将自己出战的原因和计划报给襄阳,文聘等人当时都很支持,谁能料到最后竟落得这般结局。

刘表微微点了点头,王威确实是从山阳郡就跟着自己的老人了,忠心耿耿,一心为自己着想。

如今战死沙场,他心中满是悲切,又怎会责怪呢。毕竟王威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荆州,为了他刘表。

刘表缓缓说道:“现樊城一战,五万大军如今不足一万,兵力严重不足,必须派遣大军前去支援。”

这时,张虎出列,抱拳道:“主公,末将觉得,即使失去樊城也无所谓。袁术水军不足,就算得到樊城也守不住,时刻都在我军水军的威胁之下。我们只要静静等待袁术主力褪去,何必浪费兵力呢?”

张虎与陈生本是江夏水贼,被甘宁击败后,前来投奔刘表,在蔡瑁手下效力,倒也颇有些勇力。

蒯良却缓缓摇了摇头,说道:“自古守襄必守樊,樊城一丢,袁术只要聚兵樊城,我等就只能在襄阳重兵以待,怎么能说无用呢?”

蔡瑁也是颇有见地之人,深知樊城的重要性,立刻附和道:“主公,本次袁术发兵七万余众,袁军皆是精锐,再加上樊城刚刚战败,想要守住樊城,最少需要五万人马。恳请主公即刻支援。”

“嗯。”刘表思索片刻后,缓缓点头,“命张允为樊城督军,主持樊城防务,蒯越为军师,带领习隆、向朗、霍峻、吕介四人领兵四万前去支援。”

“诺!”蒯越、习隆等五人齐声领命,声音洪亮却又带着一丝凝重,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

马良这时出列,面露忧虑之色,说道:“主公,江夏近来蠢蠢欲动,襄阳如今只剩两万守军……”

刘表略作思考,神色严肃地接着说道:“命蔡中调江陵及荆南四郡水军一万,步军两万前来支援。”

伊籍也站出来,拱手说道:“主公,这抗袁并非我一家之事。此次我们帮助曹操引来袁术,现在需要盟友才能尽快击退袁术。”

刘表点头称是:“机伯所言极是,派人分别求援董卓、孙坚及曹操。”

“诺!”众人领命而去,一场围绕着樊城的紧张应对就此拉开帷幕。

蒯越、习隆等五人领命后,立刻开始筹备出征事宜。他们穿梭在襄阳城中,忙着集结士兵,检查兵器粮草。蒯越神色凝重,对其他四人说道:“此次支援樊城,责任重大,袁术军势大,我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习隆点头道:“不错,我们既要快速行军,又要提防袁术中途设伏。”霍峻和吕介也纷纷表示赞同,向朗则补充道:“还需与城中的张允紧密配合,方能确保万无一失。”五人迅速制定了行军计划,安排好了行军路线和每日行程。

与此同时,蔡中接到调兵命令后,不敢有丝毫耽搁。他快马加鞭先赶到江陵,与江陵守将商议调兵事宜。江陵守将面露难色,说道:“蔡将军,江陵防务也甚是重要,抽调一万水军和一万步军,恐有隐患。”蔡中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如今襄阳有令,樊城危在旦夕,若樊城失守,荆州危矣。你我皆是为主公分忧,还望克服困难。”江陵守将无奈,权衡再三后,只得点头答应。

随后,蔡中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荆南四郡。他在各郡之间来回奔波,传达刘表的命令,协调兵力调配。在武陵郡,郡守对调兵一事有些犹豫,担心本地防御空虚。蔡中耐心解释道:“郡守大人,如今袁术威胁荆州,若不合力抗袁,荆南四郡也难以独善其身。樊城乃荆州屏障,樊城一失,荆南恐也难保。”郡守权衡利弊后,最终同意抽调二千步军。蔡中又依次前往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调兵任务。

在襄阳,信使们带着刘表的求援信分别踏上前往董卓、孙坚及曹操处的路途。前往董卓处的信使深知此行艰难,董卓为人残暴多疑,能否答应出兵援助还是未知数。但他使命在身,不敢有丝毫耽搁,日夜兼程,饿了就啃口干粮,累了就在马背上打个盹儿。一路上,他穿越山川河流,路过荒村野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将求援信送到董卓手中。

前往孙坚处的信使同样心急如焚,孙坚向来野心勃勃,荆州与孙坚之间也曾有过一些摩擦,不知道孙坚是否愿意出手相助。信使快马加鞭,沿途不断催促马匹前行,心中默默祈祷着孙坚能念及诸侯大义,出兵支援荆州。

而前往曹操处的信使则想着,曹操此前与荆州合作引袁术来攻,这次或许会念及合作之情,出兵支援。他一路风餐露宿,密切关注着沿途的局势,生怕错过任何可能影响求援结果的信息。

在樊城,张允和黄祖正在紧张地布置防务。黄祖登上城墙,极目远眺,仔细观察着四周的地形,对张允说道:“张将军,樊城如今兵力不足,我们需充分利用地形,加强防御工事。同时派战船过汉水接援军。”张允点头称是,二人立刻召集士兵,开始在城墙上增设弩炮。士兵们齐心协力,将沉重的弩炮搬运到指定位置,调整好角度,又安排工匠对弩炮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其能正常发射。在城门处,众人堆砌巨石,巨石层层叠叠,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同时,他们还安排士兵在城外挖掘壕沟,壕沟又宽又深,士兵们一锹一锹地挖着,汗水湿透了衣衫。壕沟挖好后,又在里面埋下尖刺,尖刺锋利无比,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在向敌军示威。

另一边,蒯越带领的四万援军踏上了支援樊城的征程。大军浩浩荡荡地前行,军旗猎猎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却又带着一丝凝重。

在襄阳,刘表虽然安排好了支援樊城的事宜,但心中仍忧心忡忡。他在宫殿中来回踱步,时而停下,凝视着墙上的荆州地图,思考着各方势力的反应。他深知,此次求援董卓、孙坚和曹操,成败与否关乎荆州的存亡。若三方中有一方愿意出兵相助,那荆州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若三方都拒绝,那荆州将面临巨大的危机。他暗自思忖,董卓向来贪婪,或许可以许以一些利益;孙坚野心勃勃,说不定会趁机提出一些条件;曹操心思缜密,又会作何打算呢?刘表越想越焦虑,却又只能等待各方的回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的行动都在紧张进行着。蒯越等人的援军离樊城越来越近,而袁术军也在谋划着如何应对。董卓、孙坚和曹操收到求援信后,各自的阵营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在董卓的营帐中,谋士们对是否援助荆州意见不一。李儒说道:“主公,荆州与我们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出兵援助只会消耗兵力,于我们而言并无好处。”但另一位谋士贾诩却道:“主公,若袁术占据荆州,势力将会大增,对我们也会构成威胁。不如出兵援助,既能削弱袁术,又能与荆州结好。”董卓坐在主位上,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犹豫不决。他眯着眼睛,权衡着利弊,时而点头,时而摇头。最终,他说道:“容我再考虑考虑。”

孙坚召集将领们商议此事,程普说道:“主公,荆州此前与我们有些过节,此次若不援助,恐怕日后难以在诸侯中立足。”黄盖却道:“荆州实力不弱,若袁术与荆州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利岂不是更好?”孙坚陷入了沉思,他既想维护自己在诸侯中的声誉,又不想放过这个削弱荆州的机会。他看着地图,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思考着各种可能性。过了一会儿,他说道:“先按兵不动,看看局势发展再说。”

曹操收到求援信后,郭嘉笑着对曹操说:“主公,刘表此次求援,正是我们分化诸侯的好机会。我们可答应出兵,但拖延时日,让荆州与袁术相互消耗,待时机成熟,我们再出手。”曹操听后,点头称赞:“奉孝所言极是,就依你之计。”于是,曹操修书一封,告知刘表会出兵支援,但需要一些时间准备。

而在樊城,张允和黄祖仍在紧张地筹备着防御。他们不断地鼓舞士兵的士气,告诉他们援军即将到来。张允亲自在城中巡视,对士兵们说道:“弟兄们,援军马上就到,我们只要坚守住,一定能击退袁术军。”士兵们听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纷纷表示要拼死守住樊城。城中百姓也纷纷行动起来,自发组织起来帮忙搬运物资,修补城墙。老人和妇女们为士兵们烧水做饭,孩子们则帮忙传递消息。一时间,樊城上下众志成城,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