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33章 灵帝谋立储,袁术启征程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33章 灵帝谋立储,袁术启征程

作者:烽火戏诸侯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5:30:34 来源:小说旗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六月,洛阳城被酷热的夏日完全笼罩。白日里,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向大地,烤得城中的石板路滚烫,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焦糊味。街边的树木像是被抽干了水分,树叶打着卷,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城中的百姓们也都被这酷热折磨得苦不堪言,纷纷躲在屋内,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蝉鸣,在这沉闷的空气中回荡。

皇宫内,气氛却异常凝重。汉灵帝刘宏正坐在龙椅之上,他的脸色苍白如纸,形容憔悴不堪。深陷的眼窝中,目光呆滞地望着前方,仿佛灵魂已经游离于躯体之外,不知道在思考着什么。突然,他的眉头紧紧皱起,双手用力地按住太阳穴,脸上露出痛苦的神情。紧接着,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射而出,在龙袍上溅开,如同一朵盛开的血花。他的身体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不受控制地重重向后倒去。

“陛下!陛下!”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顿时惊慌失措,尖叫声此起彼伏,划破了原本寂静的皇宫。他们像是热锅上的蚂蚁,纷纷围拢过来,有的扯着嗓子大声呼唤着太医,声音因为焦急而变得尖锐刺耳;有的则手忙脚乱地试图扶住灵帝的身体,却因为过于慌乱而显得笨手笨脚。一时间,整个皇宫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脚步的匆忙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一团。

过了好一会儿,太医们终于匆匆赶来。他们神色紧张,额头上满是汗珠,来不及擦拭,便立刻围在灵帝身边,开始进行诊治。有的太医仔细地为灵帝把脉,眉头紧锁,神情专注;有的则翻开灵帝的眼皮,观察着他的瞳孔变化;还有的在一旁紧张地记录着各种症状。经过一番忙碌,灵帝终于缓缓苏醒过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恐惧,像是一只受伤的野兽,无助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他心里清楚,自己的身体已经越来越不行了,生命就像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而此时,立储的大事也不得不尽快提上日程,这关系到汉室的未来,容不得有半点拖延。

灵帝心中一直倾向于立刘协为储。刘协是王美人所生,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伶俐。他读书识字极快,对经史子集有着浓厚的兴趣,小小年纪便能对天下局势说出自己的见解,深得灵帝喜爱。每次灵帝与他交谈,都能感受到他的睿智和沉稳,仿佛看到了大汉未来的希望。而何皇后所生的刘辩,虽然是长子,但灵帝总觉得他举止轻浮,缺乏帝王应有的稳重和威严。刘辩平日里喜欢嬉戏玩耍,对朝政之事毫无兴趣,在灵帝眼中,他实在难以担当起治理天下的重任。于是,灵帝决定询问张让等亲信的意见,希望能得到一些支持和建议。

张让,这个在宫中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听到灵帝的询问后,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芒,心中暗自盘算着。他在这宫中摸爬滚打多年,历经无数风浪,深知立储一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动荡,甚至可能导致天下大乱。而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又是何皇后的兄长,势力庞大,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他的亲信遍布朝堂内外,军队也训练有素,如果想要立刘协为储,就必须要限制何进的权力,否则,一旦陛下做出决定,何进恐怕会心生不满,凭借手中的兵权做出对陛下不利的事情。

“陛下,”张让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声音尖细地说道,“若要立皇子刘协为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兵权来制衡大将军何进。否则,一旦陛下做出决定,何进恐怕会心生不满,做出对陛下不利的事情。他手握重兵,又有众多亲信支持,到时候,陛下的处境可就危险了。”

灵帝听后,心中一惊,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他深知张让所言极是,何进手握重兵,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党羽众多。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制衡他,立储之事确实难以顺利进行。而且,一旦何进发动叛乱,自己和刘协都将性命不保,大汉的江山也将岌岌可危。想到这里,灵帝的额头冒出了一层冷汗,他急切地问道:“那依你之见,该如何限制何进的兵权呢?”

张让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早就料到灵帝会这么问,于是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封袁术为卫将军,让他领兵进京,接管南北军。袁术乃世家子弟,袁家四世三公,在朝中素有威望。且他手握重兵,又有诸多猛将相助,麾下军队训练有素,战斗力极强。若他能进京,定能与何进形成制衡之势。同时,陛下还可亲自组建一支新军,由陛下直接掌控。新军的将领都由陛下亲自挑选,士兵也从各地精锐中选拔,这样一来,陛下的权力便能得到巩固,立储之事也可顺利进行。”

灵帝听后,大喜过望,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觉得张让的计策实在是妙,既可以制衡何进,又能巩固自己的权力,还能确保立储之事顺利进行。于是,他立刻下旨,封袁术为卫将军,命他领兵进京接管南北军,并开始着手组建新军。

此时的袁术,已经在江夏安定下来。他按照在庐江、汝南实施的政策,在江夏大力推行改革。他整顿吏治,选拔贤能,罢免了那些贪污**的官员,任用了一批有能力、有操守的人才,使得江夏的官场风气焕然一新。他还重视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放农具和种子,使得江夏的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同时,他加强军事训练,扩充军队,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强的军队。经过一番努力,他彻底巩固了自己在江夏的势力,成为了当地的实际掌控者。

他得知灵帝的任命后,心中也是一阵悸动。他深知中平五年的灵帝大限将至,洛阳即将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自黄巾之乱以来,天下已经陷入了动荡不安的局面,各地豪强并起,黄巾余党仍在四处活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矛盾日益尖锐,汉室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他仿佛已经看到,屹立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将渐渐倒塌,直至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自己,即将踏入这个权力的漩涡中心,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于是,袁术开始安排后续事宜。他将李通、吕范等人召集到一起,神色严肃地说道:“如今陛下有旨,命我进京。江夏乃我根基所在,不可有失。李通,你为人忠诚,且有勇有谋,在战场上屡立战功,深得将士们的爱戴。我命你留守江夏,负责此地的军务。你要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士兵的战斗力,确保江夏的安全。”

李通单膝跪地,大声说道:“谨遵将军之令,我等定当竭尽全力,守护好江夏。若有敌军来犯,我李通定当拼死抵抗,绝不退缩。”

袁术又看向吕范,说道:“吕范,你则协助李通,处理好地方事务,安抚百姓。如今百姓生活困苦,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疾苦,减轻他们的赋税,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只有百姓安定了,我们的根基才能稳固。”

吕范拱手道:“将军放心,我定会尽心尽力,协助李通将军,让江夏百姓过上好日子。”

袁术又转向程昱和张昭,说道:“程昱、张昭,汝南、庐江、江夏等地的大小事务,就拜托你们二人共同打理。你们要广纳贤才,发展民生,为我军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兵力支持。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用人之际,我们要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我们,共同成就大业。”

程昱和张昭拱手道:“我等必不负将军所托。我们会在各地张贴告示,招揽贤才,同时加强农业生产,储备粮草,为将军的大业做好后盾。”

安排好一切后,袁术便带着颜良、文丑、赵云、乐进、典韦等一众猛将,率领两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洛阳进发。一路上,军旗飘扬,猎猎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士气高昂。他们身着铠甲,手持兵器,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颜良、文丑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走在队伍前列,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胜利。赵云则身姿矫健,眼神坚定,时刻关注着周围的动静,警惕着可能出现的危险。乐进和典韦跟在袁术身边,他们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一看就是勇猛无比的猛将,对袁术忠心耿耿。

当袁术的大军临行前,程昱突然想起一个人,他对袁术说道:“将军,颍川有一奇士,名叫戏志才。此人智谋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天下局势有着深刻的见解。若能得他相助,将军大业可成。”

袁术听后,心中一动,他向来求贤若渴,对于程昱推荐的人才,自然不会放过。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拥有众多贤才的辅佐,才能成就一番大业。于是,他决定亲自前往拜访戏志才。

戏志才,此时正隐居在颍川的一处幽静之地。这里青山环绕,绿树成荫,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溪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花香。戏志才虽身处山林,但他每天都会阅读各种书籍,关注着天下局势的变化。他通过与外界的往来,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心中也在暗暗寻找着一位能够拯救天下苍生的明主。他听闻袁术前来拜访,心中也是好奇不已,他想看看这位被程昱如此推崇的将军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袁术带着典韦等人,来到了戏志才的住处。只见这里环境清幽,与外面的乱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袁术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叩门。

门开了,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子出现在门口,他正是戏志才。他身着一袭素袍,头戴纶巾,眼神中透着一股睿智和深邃。袁术连忙拱手道:“在下袁术,久闻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戏志才微微一笑,说道:“袁将军客气了,请进。”

众人走进屋内,分宾主落座。屋内布置简洁,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案几上摆满了书籍。袁术开门见山地说道:“先生,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黄巾之乱虽已平息,但余党仍在四处活动,百姓生活困苦。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我袁术有心匡扶汉室,平定天下,却深感力不从心。听闻先生智谋过人,特来恳请先生出山相助。”

戏志才听后,沉思片刻,他看着袁术,眼中闪过一丝审视的光芒,说道:“袁将军一片赤诚,志才深感钦佩。只是这天下局势复杂,将军此举,恐怕会面临诸多困难。如今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夺利,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何进大将军手握重兵,又有何皇后的支持,他的势力在朝中根深蒂固。将军此番进京,虽有陛下旨意,但必然会遭到何进等人的嫉恨。而且,天下黄巾之乱以来,陛下又设立州牧,各地其实已经诸侯林立了,他们各怀鬼胎,都想在这乱世中分得一杯羹,也不会轻易让将军成事。”

袁术听后,心中一凛,他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也深知其中艰难。但我袁术既然下定决心,就绝不会退缩。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汉室厚恩,如今汉室有难,我怎能坐视不管?我愿以我之力量,拯救天下苍生,恢复汉室的荣光。还望先生能助我一臂之力。”

戏志才看着袁术坚定的眼神,心中暗自点头。他从袁术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的决心和诚意。他觉得袁术或许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明主,能够在这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拯救天下苍生。于是,他说道:“将军既有此决心,志才愿效犬马之劳。”

袁术大喜,连忙起身,向戏志才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得先生相助,实乃我袁术之幸。”

于是,戏志才加入了袁术的阵营。他与程昱等人一起,为袁术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战略计划。他们分析天下局势,研究各方势力的特点和弱点,为袁术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详细的方案。在他们的辅佐下,袁术的大军继续向洛阳进发,而一场更大的风暴,也正在洛阳城悄然酝酿。洛阳城内,何进得知袁术即将进京接管南北军的消息后,大发雷霆,他召集手下的谋士和将领,商议对策。一场权力的争斗即将拉开帷幕,而袁术,也将正式踏入这个充满阴谋和挑战的政治舞台,他的命运,也将与大汉王朝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