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6章 风云前夕:逆潮挽澜的袁术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6章 风云前夕:逆潮挽澜的袁术

作者:烽火戏诸侯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5:30:34 来源:小说旗

东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大汉王朝的天空乌云密布,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正悄然酝酿。汝南城中,袁术在自己的府邸内来回踱步,神色凝重。他手中紧握着一封密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忧心忡忡——黄巾之乱即将爆发。

这几日,袁术凭借着袁氏家族庞大的情报网络,收集到了诸多关于黄巾军的异动信息。结合他的历史信息经过仔细分析和判断,他确定,黄巾之乱已迫在眉睫。袁术深知,黄巾之乱虽然最后被平定了,但大汉王朝也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地方势力崛起,中央集权衰落,到董卓入京后乱世彻底到来,而袁氏家族也会受到巨大的冲击。想要保住袁氏和自己必须有所作为。

“来人!”袁术突然停下脚步,高声喊道。

一名侍从匆匆走进来,恭敬地行礼:“主公,有何吩咐?”

“立刻准备笔墨,我要上书陛下。”袁术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侍从迅速取来笔墨,袁术伏案疾书,将自己所掌握的黄巾军即将叛乱的情报详细地写在奏章上。他言辞恳切,警告灵帝这场危机的严重性,恳请灵帝立即采取措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奏章送出后,袁术便开始着手安排后续事宜。他将典韦、颜良、文丑、陈到、吕范、纪灵和程昱等人召集到议事厅,面色严肃地说道:“如今黄巾之乱即将爆发,我已上书陛下。陛下定会召我进京商议对策。典韦、颜良、文丑,你们三人随我一同前往洛阳,保护我的安全;程昱先生,我不在期间,汝南就拜托你和其他诸位共同守护,务必稳定局势,储备粮草,训练兵马,以防万一。”

典韦齐声应道:“末将遵命!”

程昱微微点头,神色平静却透着自信:“主公放心,我等定会竭尽全力,守护好汝南。主公此去洛阳,也需多加小心。”

几日后,袁术收到了灵帝的诏书,果然如他所料,灵帝紧急召他进京。袁术带着颜良、文丑和典韦,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赶回洛阳。

洛阳城,皇宫大殿内,气氛紧张压抑。灵帝刘宏坐在龙椅上,面色苍白,神情焦虑。他手中拿着袁术的奏章,声音颤抖地说道:“袁爱卿,你在奏章中所言,可是当真?黄巾贼当真要造反?”

袁术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恭敬而坚定地说道:“陛下,臣所言句句属实。臣已收集到诸多证据,黄巾贼确实在暗中集结兵力,准备发动叛乱。”

灵帝大惊失色,环顾四周,大声问道:“诸位爱卿,此事该如何是好?”

百官们面面相觑,一时无人敢出声。这时,袁术站起身来,从怀中拿出一叠证据,说道:“陛下,臣不仅知晓此事,还已查明部分黄巾渠帅的行踪,以及他们与朝廷内奸勾结的证据。如今,当务之急是立即采取行动,逮捕这些贼子,以绝后患。”

灵帝看着袁术手中的证据,心中稍定,说道:“好!袁爱卿,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务必将这些逆贼一网打尽。”

袁术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他带领着颜良、文丑和一群精锐士兵,在洛阳城内展开了一场大搜捕。凭借着准确的情报,他们很快便找到了黄巾渠帅马元义的藏身之处。

马元义得知自己被包围后,试图反抗,但典韦、颜良和文丑武艺高强,很快便将他制服。随后,袁术又根据线索,相继逮捕了宦官封胥、徐奉等人。这些人都是黄巾军在朝廷内部的内应,他们的被捕,让黄巾军的计划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就在灵帝以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时,一个消息传来——张角见事情败露,毅然决定提前起义。一时间,黄巾军如潮水般在各地涌出,喊杀声震天,战火迅速蔓延。

洛阳城内,灵帝得知张角起义的消息后,惊慌失措。他再次召集百官,商讨对策。

大殿内气氛凝重,灵帝坐在龙椅上,神色焦虑,手中紧攥着袁术的奏章,声音颤抖:“黄巾贼已反,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司徒王允出列,神色忧虑:“陛下,黄巾贼势大,当务之急是调兵遣将,加强各地防御。可从周边郡县抽调精锐部队,赶赴叛乱频发之地。”

太尉杨彪接着说道:“臣附议。同时,需在洛阳加强城防,囤积粮草、兵器,以防贼军突袭。”

灵帝微微点头,又把目光投向其他大臣:“还有何事要奏?”

这时,大司农张温上前一步:“陛下,军饷一事至关重要。需立即筹备足够的钱粮,以供应前线战事,稳定军心。”

灵帝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急切地说:“袁爱卿已查明部分贼首行踪,现命他全力缉拿,诸位务必全力配合。另外,各地刺史、太守即刻整顿地方武装,协助朝廷平叛。”

随后,灵帝又转向何进:“何进,朕加封你为大将军,总管天下兵马,随时听候调遣,守护洛阳安危。”

何进领命后,匆匆退下安排。

接着,灵帝继续下令:“传朕旨意,赦免党人,召回被流放的官员,让他们戴罪立功,一同对抗黄巾贼。”

光禄勋刘宽进谏:“陛下圣明。不过,臣以为可同时张贴告示,对参与黄巾贼者,若能弃暗投明,可从轻发落,以此分化贼军。”

灵帝采纳了这一建议,命人迅速拟定诏书与告示,昭告天下。

随着一道道旨意从皇宫传出,大汉王朝紧急动员起来。各地军队纷纷集结,奔赴战场;洛阳城开始加固城防,囤积物资;百姓们也在官府的组织下,协助运送粮草、修筑工事。整个国家在灵帝的调度下,全力应对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期望能将黄巾起义的火焰迅速扑灭 。

于此同时,袁术走后汝南的重担便沉甸甸地落在了程昱的肩头。程昱深知,此时的汝南不仅是袁氏家族的根基,更是后面袁术大业的关键所在,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局势。

程昱迅速召集留守汝南的将领与官员,齐聚议事厅。厅内气氛凝重,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程昱,期待他能拿出应对之策。程昱神色镇定,目光扫视众人,沉稳开口:“主公此次进京,肩负重任,汝南的安稳至关重要。如今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会生乱,诸位可有何想法?”

陈到起身道:“程先生,如今主公不在,我担心有些心怀不轨之人会趁机闹事,我们该加以防范”

程昱微微点头,胸有成竹地说:“这正是我所忧虑之事。从今日起,加强城防戒备,增派巡逻士兵,密切关注城内动向。各城门严格把控出入人员,盘查可疑之人,绝不能让任何不安定因素潜入。”

接着,程昱又看向负责民政的阎象:“子忠,民生之事亦不可懈怠。如今正值农忙时节,务必确保流民安置妥当,分发足够的农具与种子,让他们安心耕种。开仓放粮虽可解一时之急,但长久来看,恢复生产才是根本。”

“粮食储备有限,各地动荡,若过度发放,恐后续难以为继。”阎象面露担忧。

程昱思索片刻,说道:“此事我已有考量。一方面,主公已派子衡(吕范字)去周边州郡购买粮草,近期就会运达,同时主母家族甄氏也在各地购买粮草只要战事稍有平定就会送过来;另一方面,组织百姓兴修水利,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为来年丰收做准备。如此双管齐下,既能解当前困境,又能保障长远发展。”

安排好军政事务后,程昱又将目光投向了安抚民心。他亲自前往城中各个集市与街巷,向百姓们传达袁术的决心与部署,告知他们主公正在为平息叛乱、守护天下安宁而努力,汝南作为后方,同样至关重要。百姓们看到程昱的沉稳与自信,心中的不安逐渐消散。

在处理内部事务的同时,程昱还密切关注着外部局势。他派出多支斥候,打探黄巾军的动向以及周边郡县的情况。一旦有紧急军情,立刻飞鸽传书告知袁术。

一日,斥候传来消息,附近有一股小股黄巾军势力蠢蠢欲动,似有进犯汝南之意。程昱得知后,迅速召集将领商议对策。他指着地图分析道:“此股黄巾军虽人数不多,但不可小觑。他们若进犯汝南,不仅会扰乱民心,还可能切断我们与外界的联系。我们可在要道设下埋伏,以逸待劳,一举将其击退。”

将领们依计行事,在险要之地设下伏兵。当黄巾军进入包围圈后,伏兵四起,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战斗,黄巾军大败而逃。此役不仅保卫了汝南的安全,还大大振奋了军民的士气。

在程昱的精心谋划与众人的共同努力下,汝南局势逐渐稳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军队严阵以待,为袁术后续霸业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