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76章 曹操纳贤才,众议平黄巾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76章 曹操纳贤才,众议平黄巾

作者:烽火戏诸侯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5:30:34 来源:小说旗

在曹操的大营之中,气氛紧张而又热烈。营帐内烛火摇曳,将众人的身影拉长在帐壁之上。

随着关羽领兵到来,曹操迅速召集了包括简雍等人在内的文武将领,共同商讨剿灭黄巾余孽的大计。

曹操站在营帐中央,目光如炬,先是看向锐气逼人的太史慈,那太史慈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一股英气,仿佛随时准备奔赴战场,建功立业。

接着,曹操又将目光移向坚毅俊朗的关羽,关羽身着绿袍,面如重枣,丹凤眼微微眯起,浑身散发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曹操微微颔首,神色庄重,开口说道:“关将军,久闻你忠义无双,武艺高强,威名远扬。

如今黄巾余孽肆虐,为祸一方,百姓苦不堪言,我等身为大汉臣子,理当为朝廷分忧,为百姓解难。

不知关将军对剿灭这股黄巾贼可有什么独到的妙计?”

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营帐内回荡,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关羽双手抱拳,向前一步,身姿笔挺,态度恭敬又不失沉稳地回应道:

“曹公过誉了,羽不过是一介武夫,承蒙我家大哥刘备厚爱,委以重任。此次大哥派我前来,便是要我听从曹公的调遣,全力协助曹公大败黄巾。

我深知曹公帐下谋士如云,皆是足智多谋、运筹帷幄之人,羽岂敢在诸位面前班门弄斧。但曹公若有任何驱使,羽定当全力以赴,万死不辞!”

关羽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彰显出他的忠诚与担当。

曹操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说道:

“关将军太过谦逊了。我向来敬重关将军的为人和武艺,你能前来相助,实乃我军之幸。

此次剿灭黄巾贼,事关重大,我们需齐心协力,共克难关。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定能将这股贼寇一举歼灭,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曹操的话语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让在场的众人都为之振奋。

关羽再次抱拳行礼,坚定地说道:“曹公放心,羽既已来到此处,便与曹公同仇敌忾。

在战场上,羽定当冲锋在前,听从曹公的指挥,绝不退缩半步!愿与曹公携手,早日平定黄巾之乱,还天下苍生一个安宁!”

关羽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操微微点头,对关羽的回答表示满意。他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高声问道:“那诸位都有什么建言?”

毛玠向前一步,拱手说道:“据斥候探听来的消息,黄巾贼已经向山阳郡的南平阳、瑕丘移动,我猜他们粮食已经不多了,听闻刘刺史援军前来故进犯靠近泰山郡的山阳郡,这样即便不能掳掠足够的粮秣,也能伺机流窜到泰山郡投靠泰山寇。”

吕虔紧接着说道:“泰山寇招安已久,况且泰山郡贫瘠,也无法养活百万黄巾啊。”

陈宫也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是啊,这黄巾贼人数众多,即便我们也很难将其击溃,一旦泰山寇和其联合,东平,山阳郡肯定沦陷,到时即使战败也可以流窜到徐州的琅琊郡和豫州鲁郡。”

关羽听后,起身说道:“自曹公起兵以来,所做如剿灭反贼、讨伐奸佞,皆是为国为民的大义之举,我家大哥派兵相助,也是因为曹公剿灭黄巾保境安民的高义。”曹操的一些武将听了,心中暗自腹诽,“那你们还要粮草干嘛”。关羽却仿佛没有察觉,缓了口气后,接着说:“如若任由黄巾贼逃窜往徐州豫州,那两州会惨遭其祸,虽然所在州郡不同,但同是大汉子民,我等不该坐视不理。”

荀彧等谋士听着关羽的这番话,不住地思量。从大义上来说,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从实际需要来看,要安定兖州,就必须彻底剪除这股掳掠州郡的黄巾贼。同时,他们也想到,乘此机会一举拿下山阳,泰山和东平三郡,加上控制的济北国,及交好张邈的陈留,到时济阴与任城国还不是轻松归附。

“刘使君高义,曹某佩服。”曹操点点头,再次看向众人,“诸君有何具体建言,皆可说来。”说完,他的目光落在了最近投靠自己的大才郭奉孝身上。

郭嘉见曹操看向自己,微微一笑,上前一步说道:“主公,黄巾贼携带有百余万家小妇孺,其行军速度必然不快,我军可绕道急行军至山阳郡周围设伏;再分出一些兵士,征召当地豪杰百姓,多在兖州徐州,豫州交界处大张旗鼓地布防,同时通知徐州牧陶谦,豫州刺史孔伷派军相助,这样只要先前伏击成功,以黄巾贼流寇的行径,必然不敢再强行越过兖州、徐州与豫州交界,而是逃亡他处。届时我军和刘使君的骑军,再对黄巾贼冲击追杀,相信多次交战后,就能全歼这股叛逆。”

众人听了郭嘉的计策,纷纷点头称赞。接下来,一众文武又补充了具体的谋划,营帐内气氛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为剿灭黄巾贼出谋划策。

末了,曹操开始下令:“李典、曹洪你们各带领三千兵士赶往南平阳、瑕丘两地协助当地固守县城。于禁你回本乡泰山郡,征集当地豪杰招募乡勇以为援助防止黄巾逃亡徐州。”李典、于禁、曹洪三人领命而去,步伐坚定有力。

曹操接着又下令:“韩浩、曹昂你们带两千人,在山阳郡南通往豫州的要道据险而守,且多做旌旗战鼓,将声势做足了。”韩浩和曹昂大声应诺,眼神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曹操看向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位,说道:“夏侯惇、夏侯渊、曹仁三位带本部兵马跟随我做中军,赶往山阳郡择地设伏。”三人齐声领命,声音洪亮,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操最后看向关羽等人,诚恳地说:“配合击溃黄巾贼,还有后面的追击,就仰仗二位带来的骑军跟曹休、曹纯部骑兵了。”

“必定密切配合曹公军令。”关羽拱手领命道,语气坚定,让人毫不怀疑他的决心。

曹操再嘱咐一众文士:“郭奉孝、荀公达随我中军,文若、陈公台、毛玠三位统筹防守东郡等地,并派人送信给豫州刺史孔伷与徐州牧陶谦,希望他们派军配合,我们此次一定要一举扑灭黄巾,安定兖州。”众人纷纷应诺,随后关羽、太史慈等人离开大帐。

待众人离去后,曹操神色渐渐冷了下来。他独自一人坐在营帐中,思考着接下来的战事。夏侯兄弟等将领也都下去动员兵卒,准备大战。整个大营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有序的氛围之中,仿佛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射出致命的一箭。

话说曹操招募郭嘉的过程,那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当时,曹操帐下谋士荀彧,深知曹操求贤若渴,一直留意天下有才之士。一日,荀彧偶然结识了郭嘉,两人相谈甚欢,荀彧被郭嘉的才华和见识所折服。

荀彧回到曹营后,便迫不及待地向曹操推荐郭嘉:“主公,我近日结识一人,名叫郭嘉,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能得他相助,主公大业必成。”

曹操听后,心中一动,问道:“哦?此人才学如何?你且细细道来。”

荀彧便将郭嘉的学识、谋略以及对天下局势的见解一一道来,曹操越听越感兴趣,当即决定要与郭嘉会面。

几日后,郭嘉应曹操之邀,来到了曹营。曹操早早地就在营帐中等待,见到郭嘉进来,他连忙起身相迎。郭嘉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眼神中透着一股聪慧和洒脱。

两人分宾主坐下后,曹操也不兜圈子,直接问道:“郭先生,如今天下大乱,诸侯纷争,依先生之见,我当如何成就大业?”

郭嘉微微一笑,说道:“明公,如今汉室衰微,天下诸侯并起。以我之见,汉室之贼,袁氏也。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根基深厚。先说袁术,其绝非庸才,堪称当世豪杰。手中兵马精锐,粮草充足,占据着江南富郡,地利优势明显。

孙坚,虽勇猛善战,麾下军队也颇具战力,然而他根基尚浅,一心想要在乱世中开辟出自己的地盘,四处征战损耗颇大。面对袁术据守富庶之地,兵精粮足的态势,孙坚就算有心压制,也因自身实力局限以及战略重心分散,难以对袁术构成实质性威胁。况且,孙坚还需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巩固自身势力,根本无暇全力针对袁术。

董卓,虽曾权倾一时,掌控朝堂,但其行事暴虐,倒行逆施,引得天下人共愤。他的军队虽强悍,但内部矛盾重重,且面临着来自各方诸侯的联合讨伐。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董卓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去遏制袁术的发展。而且,董卓的战略重心在于把控朝政,威慑中原,对偏远的江南地区关注不足,也给了袁术发展壮大的机会。

刘表,坐拥荆州,看似实力雄厚,实则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错综复杂。刘表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平衡各方势力,维持荆州的稳定。

他重文轻武,对外扩张的**并不强烈,更倾向于保守经营荆州。

对于袁术在江南的崛起,刘表虽有所警惕,但只要袁术不侵犯荆州的利益,他也不会主动挑起事端。

再者,刘表的军事力量在应对内部事务时已有所分散,难以对袁术形成有效的压制。

孔伷,身为豫州刺史,手中兵力有限,且豫州历经战乱,民生凋敝,经济实力薄弱。

孔伷既要应对豫州内部的各种问题,又要防范周边势力的侵扰,根本没有足够的实力和精力去对抗袁术。

在袁术的强大压力下,孔伷甚至自身难保,更别提压制袁术了。

陶谦,作为徐州牧,徐州虽是富庶之地,但陶谦为人过于宽厚,在乱世中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他的军队战斗力平平,且徐州内部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面对袁术的野心和实力,陶谦更多的是采取防御姿态,只求保住徐州的安宁,根本无力对袁术进行压制。

袁绍又强占冀州,兵强马壮。若让他们南北呼应,以其雄厚的实力,届时天下必然属于袁氏。”

曹操听后,心中一惊,他没想到郭嘉竟能如此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局势的关键。他接着问道:“那先生认为我该如何应对?”

郭嘉不紧不慢地说:“明公,如今之计,当联合刘备孙坚公孙瓒等诸侯,共抗袁氏兄弟。北方我们联合可以以他和公孙瓒压制袁绍。南方可以联合孙坚刘表董卓压制袁术”

曹操听了郭嘉的话,不住地点头,心中对郭嘉的才华更加赞赏。两人又就天下局势、军事谋略、政治策略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白天一直谈到夜晚,营帐内灯火通明,两人谈兴正浓。

曹操发现,郭嘉不仅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而且在军事谋略和政治策略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提出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让曹操眼前一亮,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谈,曹操深知郭嘉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人才。他诚恳地对郭嘉说:“郭先生,曹某求贤若渴,先生大才,若能留在我帐下,助我成就大业,曹某必当以国士待之。”

郭嘉见曹操如此诚恳,心中也十分感动。他起身向曹操行礼,说道:“承蒙明公厚爱,郭嘉愿效犬马之劳。”

就这样,郭嘉正式加入了曹操的阵营。自那以后,郭嘉为曹操出谋划策,屡立奇功。在此次剿灭黄巾贼的战役中,郭嘉提出的计策,也为曹操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曹操与郭嘉之间的这段相遇相知,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不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