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我是袁术袁公路 > 第4章 袁术的乱世逐鹿开篇

我是袁术袁公路 第4章 袁术的乱世逐鹿开篇

作者:烽火戏诸侯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05:30:34 来源:小说旗

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大汉王朝在岁月的侵蚀下摇摇欲坠。朝堂之上,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将朝纲搅得乌烟瘴气;民间灾患连连,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叛乱如星火燎原,隐隐有颠覆这百年王朝之势。洛阳城,这座承载着无数荣耀与梦想的都城,表面依旧繁华,可内里却满是腐朽与不安。

离开洛阳的袁术面容哀伤却又带着几分决绝,带着颜良、文丑和阎象护送父亲灵柩踏上回乡之路。(纪灵护送钱粮先行回乡)颜良身形高大,面色沉毅,手中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文丑虎背熊腰,豹眼圆睁,手中长枪威风凛凛。二人本是袁府猛将,袁隗本欲将他们留给袁绍,却因袁术坚持,这才相随。

起初,颜良和文丑对袁术心存疑虑。袁术虽出身名门,但在他们眼中,未见其有足以服众的雄才大略。行至一处宽阔谷地,队伍停下修整。袁术将颜良、文丑邀至营帐,营帐内烛火摇曳,他神情恳切:“二位将军,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大乱之势已现。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皇恩,当在这乱世挺身而出,拯救苍生。我虽不才,但心怀壮志,渴望与二位携手,共创大业。”

颜良眉头微皱,抱拳问道:“袁公子,话虽如此,可乱世之中,仅凭热血难以成事,不知公子有何谋略?”

袁术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如今百姓渴望太平,我们先积聚实力,招募兵马,囤积粮草。同时广纳贤才,收拢民心。待时机成熟,顺势而起,逐鹿中原。二位武艺高强,有你们相助,大事何愁不成?”

文丑挠挠头,粗声说:“袁公子,俺们也想干一番大事业,就看你往后表现。”

此后,袁术对二人关怀备至,行军时询问需求,休息时畅谈局势。可颜良、文丑仍未完全信服。

这时,阎象出现了。阎象本是寒门,了解颜良文丑这些寒门的顾忌,看出了颜良、文丑与袁术之间微妙的关系,决定从中斡旋。

阎象先找到颜良,说道:“颜将军,我观袁公子,心怀天下,志在拯救苍生。他虽出身显贵,却无半点骄奢之气,一心为乱世谋太平。如今乱世将至,将军空有一身武艺,若无明主引领,如何能施展抱负?袁公子所谋之事,顺应天时民心,将军追随于他,定能成就一番功名。”颜良听后,陷入沉思,心中对袁术的看法悄然改变。

而后,阎象又找到文丑,笑着说:“文将军,你我皆是热血之人,渴望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袁公子已规划好前路,招募兵马、囤积粮草、广纳贤才,哪一样不是成就大业的关键?他对将军们更是敬重有加,未来大业可少不得将军的勇猛。”文丑本就渴望有一番作为,听程昱这么一说,心中的疑虑也消散了几分。

阎象又向袁术献策:“主公,颜、文二位将军皆是忠义之士,您不妨再与他们深谈,展示您对未来的详细规划,让他们知晓自身在大业中的重要地位,以真心换真心。”

袁术依计而行,再次诚恳地与颜良、文丑交谈,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规划,以及对二人的倚重。在阎象的助力与袁术的诚意下,颜良、文丑终于跪地,正式认袁术为主公。

队伍继续前行,这日来到陈留城。陈留城正值集市,街道上人头攒动,叫卖声、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街边的摊位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行人摩肩接踵,穿梭其中。

突然,一阵尖锐的呼喊声打破了这份喧闹:“抓住他!别让那恶徒跑了!”只见一个身材异常魁梧的大汉,手持双戟,在人群中奋力突围。他每一次挥动双戟,都带起呼呼的风声,周围的人纷纷惊惶躲避,摊位被撞得东倒西歪,货物散落一地。

大汉的脸上满是愤怒与不甘,他的双眼瞪得如同铜铃,死死地盯着身后紧追不舍的官兵。那官兵们身着破旧的铠甲,手持长刀,一边追赶,一边大声叫骂。他们的脸上带着贪婪与凶狠,似乎抓住大汉便能得到天大的好处。

典韦身形如虎,手中双戟舞得密不透风,使得官兵们一时难以近身。然而,官兵人数众多,如潮水般不断涌来,逐渐将他逼到了一个死角。典韦背靠着一堵高墙,发出一声怒吼,那吼声如同洪钟般震得周围的人耳中嗡嗡作响。他挥舞双戟,抵挡着一波又一波的攻击,地上已经躺倒了几名官兵,但更多的官兵又冲了上来。

就在典韦渐渐感到体力不支之时,颜良和文丑见状,立刻抽出兵器欲上前阻拦。袁术忙制止道:“先别急,看看情况。”

颜良心急如焚,说道:“主公,再不出手,那壮士就要吃亏了!”

袁术目光紧紧盯着战场,沉稳地说:“且慢,先弄清楚缘由。”

此时,典韦已经杀红了眼,他的手臂上青筋暴起,每一次挥动双戟都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发丝凌乱地贴在脸上,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毫无惧色。

颜良再也忍不住,大喝一声:“休要以多欺少!”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冲进了官兵群中。他手中的大刀寒光一闪,便有官兵惨叫着倒下。文丑也不甘示弱,长枪一抖,如蛟龙出海般紧随其后。

二人加入后,局势瞬间逆转。官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纷纷后退。

但典韦此时已杀红了眼,他余光瞥见袁术等人的服饰,误以为他们也是官兵的同党,心中暗叫不好。于是,他一边抵挡,一边朝着袁术等人攻来。

袁术大惊,连忙呼喊:“壮士误会了,我们是来帮你的!”但典韦此时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心中只有战斗,只有突围。

典韦的双戟如蛟龙出海,攻势凌厉,颜良和文丑也不敢小觑,三人一时打得难解难分。袁术心急如焚,大声呼喊:“快住手,我们并无恶意!”

就在这时,一名官兵趁乱朝着袁术刺来。典韦眼疾手快,挥动双戟将那官兵击退。这一举动,让典韦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误会了。

袁术趁机再次表明来意:“壮士,我们是护送家父灵柩回乡之人,路过此地,见你被官兵追捕,特来相助。”

典韦这才停下手中的兵器,喘着粗气,满脸疑惑地问道:“你们当真不是官兵的同党?”

颜良和文丑也收起兵器,表明了身份。典韦得知自己误会后,满脸愧疚,连忙拱手道歉:“在下典韦,一时鲁莽,冒犯了各位,还望海涵。”

袁术询问缘由,典韦叹了口气,说道:“我本是陈留人,见一恶霸欺凌百姓,实在看不下去,便出手教训了他。没想到那恶霸与官府勾结,竟诬陷我犯了大罪,派人四处追捕我。”

袁术听后,义愤填膺地说:“岂有此理!这等恶霸和贪官污吏,实在可恶。壮士放心,我袁家在朝中有些威望,定会帮你解决此事。”

随后,袁术带着典韦来到官府。他凭借袁家的声望和自己的口才,向当地官员说明了典韦的情况,并揭露了恶霸与官府勾结的恶行。当地官员迫于压力,最终同意赦免典韦的罪名。

典韦感激涕零,他带着家人来到袁术面前,再次跪地拜倒:“公子大恩,典韦无以为报,愿从此追随公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袁术大喜,说道:“有壮士相助,我如虎添翼。今后,我们便是一家人,共同为这乱世中的百姓谋福祉。”

从此,典韦便加入了袁术的队伍。颜良、文丑与典韦三人,起初因误会而大打出手,如今却成为了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切磋武艺,谈论天下大事。颜良的沉稳、文丑的豪爽、典韦的憨厚,三人性格互补,配合得十分默契。

队伍行至东郡东阿,这里虽地处偏远,却因山水环绕,自成一方宁静天地。在一处清幽的小院前,袁术停下脚步,望着那略显破旧却不失古朴的院门,心中满是期待。他知道,院门之后,住着一位智谋超群的人物——程昱。

袁术整了整衣衫,亲自上前叩门。片刻后,门缓缓打开,一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眼前,正是程昱。

“久闻先生大名,在下袁术,今日特来拜访,还望先生不吝赐教。”袁术拱手行礼,态度诚恳。

程昱微微点头,侧身请袁术等人入内。屋内陈设简单,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墙上挂着几幅字画,却处处透着一股文雅之气。

分宾主落座后,袁术开门见山地表明来意:“如今汉室衰微,天下即将大乱,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袁家四世三公,深受皇恩,自当挺身而出,拯救苍生。久闻先生足智多谋,心怀天下,特来恳请先生相助,共图大业。”

程昱并未立刻作答,而是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沉默片刻后说道:“袁公子出身名门,本可安享富贵,却欲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中闯荡,想必已有一番谋划?”

袁术站起身来,走到程昱身旁,目光坚定地说:“我打算先积聚实力,招募兵马,囤积粮草。同时广纳贤才,收拢民心。待时机成熟,便顺势而起,逐鹿中原,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程昱转过身,目光紧紧盯着袁术,似乎在探寻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片刻后,他微微颔首:“公子之志,令人钦佩。然这即将到来的乱世之中,险阻重重,公子可有应对之策?”

袁术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道:“还望先生能为我指点迷津。”

程昱缓缓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说道:“如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公子若想脱颖而出,需做到三点。其一,占据地利,寻一富庶且易守难攻之地作为根基,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其二,广施仁政,善待百姓,如此方能赢得民心,根基稳固;其三,善用人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能成就大业。”

袁术听后,心中豁然开朗,连忙再次行礼:“先生所言,如醍醐灌顶。还望先生能出山相助,袁术定当言听计从。”

程昱微微一笑:“公子诚意,昱已感受到。只是这天下局势变幻莫测,昱还需再斟酌一番。”

此后,袁术在东郡东阿停留了数日,每日都与程昱促膝长谈。他们谈天下大势,谈治国安邦之策,谈民生疾苦。程昱发现,袁术虽出身显贵,却毫无骄矜之气,对自己的建议也能虚心接受,心中渐渐有了辅佐之意。

而袁术也深知程昱的才华对自己的重要性,他不仅以礼相待,还时常提及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以及对程昱的倚重。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程昱找到袁术,郑重地说:“公子之志,昱已了然。如今乱世,正需公子这般心怀天下之人。昱愿追随公子,共赴大业。”

袁术大喜过望,紧紧握住程昱的手:“得先生相助,如鱼得水,大业可期!”

有了程昱的辅佐,袁术信心大增,开始陆续拜访各地大才。然而,尽管他是四世三公之后,又有程昱等人相助,但名声不显,大多被婉拒。在拜访一位隐居的谋士时,那谋士直言:“袁公子,你虽有雄心,却未见实绩,难以让人信服。”

袁术虽受打击,但并未气馁。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要想成就大业,绝非易事。他带着颜良、文丑、典韦、程昱等人继续前行,一边赶路,一边思索着如何提升自己的声望,招揽更多人才。

随着时间推移,天下局势愈发动荡。各地叛乱不断升级,朝廷统治摇摇欲坠。公元183年,黄巾之乱将至,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大汉王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