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国最强军阀,争霸S2赛季 > 第119章 飞机失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照片用玻璃相框裱着。

掸去上面黏的灰尘,是一张半身相。

只见照片里的陈柏川微微发福,尽管面带浅笑,但目光依旧锐利。

领章上的三颗金星,极为扎眼。

看着梅坚毅捧着照片仔细端详着,跟在身旁的秦晔笑道:“军座,今天这么好的日子,要不我这就安排人拍照留念?”

“算了吧,没什么意思。”

梅坚毅摇头拒绝,抬手遮住一半相框,看着陈柏川的大头照,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收好,日后有机会,要送还给川公。”

“毕竟是前辈,该有的尊敬还是要有的。”

“是。”

秦晔应着,急忙伸手接过……

一上午很平静的过去。

在赵次陇的主持下,各处接收进展的也很顺利,可以说是毫无波澜。

梅坚毅最看重的兵工厂还有晋阳铁厂,第一时间就被控制了起来。

更是陈富贵亲自带着人前去做的接收。

然后,就听闻了陈柏川和东瀛人交易的事情。

“消息准确吗?”

“说不准,是铁厂的一位副襄理,从汉阳铁厂的一位朋友那边听到的消息。”

陈富贵解释着:“他和对方都曾留学东瀛,那人自归国就一直在汉阳铁厂给东瀛人效力,很得东瀛人信任。”

“只是这种大事儿,对方也明确只是道听途说,没法保证真假。”

放在沙发扶手的右手快速弹动几下,梅坚毅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汉阳铁厂来的消息……该不会是三井制铁吧?”

陈富贵眼睛忽闪两下,也跟着笑了起来:“还真有可能。”

“不是冤家不聚头,如果真是三井制铁,狗日的这次算是又落在了老子手里。”

梅坚毅笑骂一句,一时间心情大好。

之前没能拿到修筑铁路的头笔款,他一直引为憾事。

也不敢奢望吃了大亏的东瀛人,还会再次送上门。

现在倒是巧了,自己入主晋阳之前,竟然还有这么一档子事儿。

眼下就看东瀛人,舍不舍得放弃这块已经送到了嘴边的肥肉了。

总之,只要他们敢来,自己就敢埋!

琢磨着这事儿,梅坚毅抬手看了一眼时间:“先吃饭,下午见晋阳这帮人的时候,仔细问问。”

“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人知道。”

……

这事儿极为保密,晋阳方面知道的人还真不多。

而且基本都被算作陈柏川的随员,已经坐火车离开。

所以当晋阳城里的军政要员齐聚一堂,梅坚毅问及此事的时候,一帮人面面相觑。

坐在梅坚毅下手的赵次陇更是皱眉:“必定是捕风捉影的事情。”

“东瀛人狼子野心,柏川是知道的。”

“他就是再糊涂,也不可能出卖晋省利益。”

说着,赵次陇再次坚定摇头:“绝对不可能。”

听着这话,坐在他旁边的杨革非,不由得低下了头。

数来数去,他就是在场的唯一知情人!

“杨督军,这件事儿,你有没有听到些风声?”

一眼察觉到杨革非的异样,梅坚毅直接把目光投向了他。

其他人也都看了过来。

都知道,杨督军是陈柏川最信任的。

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他一定清楚。

而杨革非这时候,真是恨不得自己没有出现在这里。

他就知道,这事儿就是颗雷。

现在确实给梅坚毅留下了麻烦。

可是事情暴露,总司令也绝对讨不到什么好处。

就这低头闹心的工夫,身旁的赵次陇也已经察觉到了异样。

他眼睛一瞪,惊声问道:“革非,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

“次陇先生。”

深吸一口气的杨革非抬起头来,先是一脸为难的看了看赵次陇,又看向了梅坚毅。

硬着头皮道:“梅长官,确实有这回事儿。”

“不过当时总……川公只是考虑铁厂这些年利润微薄,难以为继。”

“答应东瀛人入股,为的也是解决经营上的事情。”

“要知道铁厂不但是省公署的产业,更事关数千工人生计,一旦……”

“够了!”

他话没说完,就被赵次陇打断。

老头重重一杵手杖,深吸一口气,这才问道:“协议签了吗?”

“签了。”

赵次陇脸颊一抽,一时间气抖冷:“……都许诺了什么,说!”

事到如今,杨革非也不敢隐瞒。

把铁厂矿产和铁路的事情,一股脑的交代了出来。

听着东瀛人竟然还要出资升级铁路,梅军长眼睛都亮了。

还有这好事儿?

这种土匪思路,赵次陇是没有的。

所以这时听着竟然连铁路权益都被出卖,真是恨不得抡起手杖打人。

手杖杵的咚咚响,痛心疾首道:“柏川糊涂,你也愚蠢。”

“当时为什么不劝阻他?”

“汉阳铁厂前车之鉴,把铁厂交给东瀛人,会是什么下场你们能不知道吗?”

“还敢出卖铁路权益,置全省利益不顾,你们就不怕被人戳脊梁骨吗?”

说着,他也不等梅坚毅开口,直接道:“你马上以大家的名义发电报给他,请他即刻离开津门,免受东瀛人威胁。”

“如此,这件事情还有转圜余地。”

“否则……他就是晋省罪人!”

话说到这里,赵次陇一脸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他是真没想到,陈柏川竟然会做下这种事情。

这何止是晚节不保,事情宣扬出去,是要被人刨祖坟的!

“是。”

杨革非这时也不敢再为陈柏川狡辩。

一间会议室里,梅坚毅带来的人,无一不是满脸鄙夷。

而晋省旧属,也都个个面带几分怒色。

显然这种出卖家底的事情,是犯了众怒的。

算着时间,陈柏川这时也应该到了津门。

不过这封电报发过去,能不能劝说对方离开,他心里也没把握。

要知道,陈柏川已经把东瀛人,视作是东山再起的最后依仗了……

会议室里,随着杨革非的离开,又沉寂了一阵。

最终还是满脸怒气的赵次陇叹了口气,出声打破了沉寂。

他抬头看向面无表情的梅坚毅:“梅长官,事到如今,能不能保住我们晋省的利益,怕是不能完全寄托在陈柏川的身上。”

“我们必须早做打算,想好应对之策。”

“总之,不管是铁路还是铁厂,都不能交给东瀛人。”

梅坚毅点了点头,眉头也随着皱了起来:“次陇先生说的在理,确实要想办法阻止。”

“只是刚才杨督军也说了,川公和东瀛人签署协议的时候,是用了公署大印的。”

“白纸黑字,又涉及到国际事务……”

说到这里,他停顿一下,这才继续道:“依我看,最好抓紧把这事儿禀报江宁。”

“毕竟我们只是地方政府,而按照律法,这种涉外大事我们是没有权限处置的,肯定要江宁出面才行。”

听着这话,赵次陇眼睛不由得一亮。

按照当初大夏城里,各地革命军达成的协议,一应涉外事务,确实要由国府处置。

各地方政府,也只有民政治理权。

虽然这些年,根本没人遵守这点,但律法就是律法。

同样也是白纸黑字摆在那里。

这事儿别的且不说,陈柏川自行和东瀛人签署协议,本身就是于法不合。

只要揪住这一点,那这事儿就有得谈。

最不济,也能争取一些权益回来!

想明白这点,赵次陇再看向梅坚毅的眼神,就有一些不一样了。

之前倒是小觑了这个年轻人。

原本只以为是个军事奇才,万万没想到,竟然还精通政治之道。

不管这事儿最后如何。

孽是陈柏川做下的,这一封电报发出去,回头事不可为,那江宁的谭凯申也有责任。

这一手耍出去,他是一点责任都没有!

惊叹着梅坚毅的甩锅能力,赵次陇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对方一点好处没捞着,自然也没道理去承担这事儿的责任。

更不要说,陈柏川走之前都没有提及这事儿,明摆着就是在坑人。

梅坚毅年轻气盛,这时候没拍桌子骂娘,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想着,赵次陇点头道:“梅长官说的是,这件事确实要马上向江宁汇报,等待江宁的指示。”

说罢,他指了一个人,以省公署的名义去起草电文,请求江宁指导处理。

至于谭凯申接到汇报,会不会拍桌子骂娘,他也顾不得了。

名义上晋省终归是受国府统治,这种事情,他谭凯申责无旁贷。

事情有了定论,梅坚毅也不继续纠缠这事儿。

目光在陈柏川一众旧属脸上一一划过,最后又回到了赵次陇的脸上。

“入城之前,次陇先生几次对我讲,在座诸位都是我晋省栋梁,希望我能像川公一样,继续信任大家。”

“对这一点,我是认同的。”

“往后晋省安定,也离不开诸位齐心协力。”

“所以,还请诸位放下包袱,安心履行各自的职责。”

一番话说完,一帮人都向赵次陇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梅坚毅也冲着赵次陇报以微笑:“为了晋省大局,所以我想请次陇先生出山,暂任省公署第一副主任。”

“好凝聚人心,带领大家造福桑梓。”

这事儿完全出乎赵次陇的预料。

之前双方谈判,他也只是以一介白身代表陈柏川。

并没有想过,配合着梅坚毅把接手晋省的事情都完成之后,梅坚毅还会对他委以重任。

甚至他都已经想好,等事情做完,晋省军政都稳定之后,自己也要离开晋省避嫌。

毕竟他和陈柏川的关系众所周知。

说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也不为过。

留他在,那就意味着陈柏川的影响力还在。

所以这时,赵次陇脸上满是惊讶。

还没等他推辞,梅坚毅就继续说道:“我知道次陇先生一向关心教育。”

“所以还想请次陇先生,能同时兼任省公署总督学一职。”

“教育是百年大计,晋省将来的发展,也离不开各式各样的人才。”

“接下来不但国立师范要翻倍扩招,更要建立一些工科学校,大批量的培养技术人才。”

“这件事情我有一些想法,等会议结束,再向次陇先生请教。”

听着这话,赵次陇更是诧异。

完全没想到梅坚毅竟然会这么重视教育。

他确实关心教育。

但正因为关心,所以才更了解。

高投入低产出,关键是没有十年之功,难见成效。

这种长期投入,似陈柏川这样的人,嘴上虽然也唱高调,但内心里却是拒绝的。

有这钱,他更愿意建设军队。

晋阳的国立师范能维持现在的规模,还是在他一再的争取之下才做到的。

而这一年,陈柏川忙着扩军恢复实力,省公署财政捉襟见肘。

也是他多方筹措化缘,国立师范的各项经费才好不容易得到保证。

现在梅坚毅竟然提出要扩招……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国立师范富家子弟有,但更多的还是从各县招收的学子。

不少人家境贫寒,得靠学校补助才能维持学业。

更不要说那二百多名教师,一个月单单只是薪水,就要一万多块。

几项支出加起来,每年拨付的经费不少于五十万!

再扩招那还不得翻一倍?

惊诧着,一时间,也是心动不已。

如果梅坚毅真有这样的想法,由他出任总督学操办这事儿,他是万分乐意。

至于什么省公署第一副主任,就大可不必了。

想着,赵次陇正犹豫着要不要假意推辞一番,就见杨革非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

见他回来,赵次陇赶紧问道:“革非,津门给回信了?”

杨革非没有作声,径直走到他近前,附耳说道:“次陇先生,总司令的飞机,还没到津门!”

赵次陇蹙眉:“这都三点了,也该到了呀。”

话音落下,他这才反应过来,面色顿时就是一变:“革非,什么叫还没到?”

声音有点高,杨革非那副有点慌神的样子,也足够让人瞩目。

所以旁边的梅坚毅这时已经皱起了眉头:“杨督军,出什么事儿了?”

此时的杨革非面色刷白。

他抬起头看向梅坚毅,下意识的吞了口口水,这才声音艰涩的说道:“川公的飞机,现在还没有到津门。”

“按理说,这时候应该到的。”

这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变了脸色。

梅坚毅的眼睛也在瞬间睁大。

他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怔怔的盯着杨革非看了一阵,而后又看向了赵次陇:“次陇先生,川公会不会是先去了北平?”

“不知道。”

心头已经有了一股不好预感的赵次陇摇了摇头,随后冲着杨革非急道:“还愣着干什么?”

“立刻给北平发电询问!”

“直接联系张逸卿,向他了解。”

“商末川那里也要问,是不是飞机需要加油,在他那里停留!”

“快!”

“是!”

杨革非应着,跌跌撞撞跑了出去。

而这事儿,赵次陇脸都白了。

拄着手杖的双手也是哆嗦个不停。

见状,梅坚毅小声劝慰道:“次陇先生不必太忧心,川公吉人自有天相。”

“而且咱们和津门隔着这么远,没准儿只是消息滞后,闹了误会。”

“有道理,没准儿还就是这样。”

赵次陇连连点头,想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这种事情,杨革非不可能不问清楚,就急急忙忙来给自己讲的……

事情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事关重大,接到电报的张逸卿也很配合。

结果就是津门和北平两座大城,都没有陈柏川的飞机降落。

商末川也是第一时间回电,说没有川公的消息。

最后就连江宁也给主动发来电报,询问情况。

消息一条接着一条,犹如一记记重锤捶打在众人的心口,最牵挂的赵次陇,更是几乎瘫在了客室的沙发上。

就这样一直耗到了五点,三十二军军长商末川忽然发来急电。

“电报说,在平山野外,发现了、发现了一架坠毁的飞机。”

杨革非声音艰涩的念完,已经是泣不成声。

而陷入呆滞的赵次陇,随即也嚎啕大哭起来:“柏川啊。”

看着这副凄凄惨惨戚戚的情形,一直守着赵次陇的梅司令,也是重重一叹,满脸唏嘘之色……要准备追悼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