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民国最强军阀,争霸S2赛季 > 第135章 处决名单

民国最强军阀,争霸S2赛季 第135章 处决名单

作者:奔波儿灞星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3 07:53:10 来源:小说旗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税收减免,人才供应,再加上各种机械设备的充足供应。

只要把这三个条件摆出来,再办成一两件宣传宣传,招商这种事儿,梅坚毅觉得不难。

而建立起一个工厂,又势必会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

百姓有了薪资收入,又能进一步促进消费,从而滋养产业发展。

这一圈转下来,政府投入一块,最后增加的税收会有多少,梅坚毅也没有具体数字。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绝不会亏。

至于更长远的考量,那就是依托逐步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以量变带动质变,一步步进行工业升级。

随着他地盘的扩大,最终让大夏,从一个农业国蜕变成一个工业国。

这种发展路径,抛开意外因素,正常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十年甚至二十年才行。

但有自己的系统商城配合,这个时间必定会大大缩短。

而只要完成这一步,以大夏的人口优势,引导一下国际事务很合理吧?

当然,引导国际事务这样的终极理想,没必要对赵次陇讲。

所以,梅坚毅只是大致讲了讲自己招商引资,促进晋省工业发展的想法。

但只这些,就已经把老头激动得面色潮红。

他是有学识的,又留学见过世面。

当更清楚工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这些年致力教育,最终为的,也是给工业发展培养人才。

倒是没想到,梅坚毅看的比他还要透彻不说,也更具魄力!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但依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晋省能由梅长官主政,真是天大的幸事。”

“请梅长官放心,这件事老夫会立刻操持起来。”

“至于邀请一些实业界的翘楚,到晋省兴业,我这张老脸,也能帮上一些忙。”

这就叫主观能动性。

梅坚毅很满意,自然少不了夸赞:“晋省能有次陇先生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幸事。”

……时间转眼已经是半个月……

“这样收买人心沽名钓誉,他得花多少钱?”

长安。

梅坚毅不关心地盘之外的事儿,一心埋头苦干。

但他的地盘之外,关心他的人却很多。

好大哥曹忠麒,就是其中的一个。

陕晋相邻,他的消息也足够灵通。

再加上梅坚毅在晋省兴商办学,四处招揽人才,最近在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

他就是想不知道都不行。

惊叹着这小子果然是个能折腾的人,他更好奇做这么些事情,得花多少钱。

尤其是为了兴商,竟然放出豪言雇工规模过百一年免税,三年税赋减半……这纯粹就是脑袋被驴踢了。

政府不收税,那还兴商干嘛?

端着酒杯的石辞修看了他一眼,笑道:“花多少不清楚。”

“不过,眼下他可是真不缺钱。”

“东瀛人给的那三千五百万,足够他挥霍一阵子。”

“还有江宁,不也帮衬了他三百万吗?”

“大风刮来的钱,花起来自然是不心疼的。”

这话醋意十足。

曹忠麒看了他一眼,问道:“辞修兄,你组建一个补充旅的事儿,江宁还没有批复?”

“下午刚来的电报,武器装备拨付,军费地方自筹。”

石辞修抬起头,呵呵笑道:“所以,接下来可就要麻烦忠麒老弟你了。”

曹忠麒:“……妈的,这个何敬之在搞什么?”

“我可是听说了,梅坚毅的那三百万,就是他一力推动的。”

“这么一笔钱要是给辞修兄你,一个补充旅三年的军费都够了!”

真是谁掏钱谁骂娘。

腹诽一句,石辞修道:“梅坚毅一石二鸟,他和东瀛人走得太近,总统也是不得不为。”

“现在没人清楚梅坚毅的底线,这个时候不释放的点善意,天知道这样的人,能做出什么来。”

“你也看到了,前段时间报纸上骂翻了天,把晋省出卖路权的罪责,都怪罪到了国府头上,国府不也默认了吗?”

“怕的就是梅坚毅破罐子破摔,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那才是大麻烦。”

虽然石辞修说的不详细,但话里的意思曹忠麒倒是懂。

驻军!

他皱了皱眉头,道:“应该不可能吧?”

“这小子可是杀过东瀛人的,该有的……”

“有什么不可能的?”

石辞修打断了他话:“此一时彼一时。”

“我可是找人打听了,东瀛人和陈柏川的那份协议,国府当初之所以选择不过问,想的就是梅坚毅会拒绝。”

“结果可好,这小子转头就认了不说,还把大平的铁厂矿产都搭了进去。”

“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底线的人,做出什么来都不会让人觉得意外。”

说着,石辞修又笑了好:“其实现在也好,他花大钱办学兴商,那就没更多的钱,去扩充军队。”

“且看他能办成什么样子,时机一到,就看花落谁家了。”

如此感慨一句,他一举酒杯:“不说他了,军费的事情,我可就拜托忠麒老弟你了。”

“一个月,帮我筹一百万。”

“我尽力。”

曹忠麒露出一脸苦相,举手示意一下,一口闷掉……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无论是兴商还是办学,成果自然是不少的。

起初来的只是津门的一些老朋友。

不过随着签下的第一家纺织厂,梅坚毅答应以贷款形式提供的纺织设备,只用了三天就到位。

效果立刻就显现了出来。

北平沪城蓝岛泉城,北方的实业界闻风而动。

就今天一天,省公署第二副主任汤如是,就出面签下了三份建厂协议。

一家津门碱厂,一家机器厂,一家煤矿。

“不错,虽然规模小了一点,但前景看好。”

简单了解了一下碱厂和机器厂的情况,梅坚毅很满意。

碱是工业碱,据说正在搞技术自研。

而机器厂,也只是用机器设备加工一些零件,具体是干嘛的还不清楚。

不过由小到大,只要政府好好扶持引导,将来未尝不能成长为一家设备制造厂。

妥妥的重工业。

“主要还是主任的免税政策好。”

习惯提供情绪价值的汤副主任,马屁随即跟上:“大家都说了,开业剪彩的时候,一定要请主任莅临指导。”

“有时间就去。”

梅坚毅没有拒绝,都是税源!

正说着话,副官秦晔敲门走了进来:“钧座,杨督军求见。”

梅坚毅眼睛一眯,呵呵笑了起来:“请他进来。”

该是处决名单送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