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 > 第1172章 安好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 第1172章 安好

作者:冷月一江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3 07:16:45 来源:小说旗

想到汉王能像蜀王一样,虽失了权势,但能保住性命,安度余生富贵,乐平公主暗暗松了一口气。

于是乐平公主回道:“若是如此,我会尽力一试。”

杨广也点了点头,道:“那就劳烦阿姊了。”

杨广又看了看乐平公主脸上的病容,不由得皱了皱眉,道:“此事之后,还望阿姊放开心怀,安心养病——”

顿了一会儿,杨广又道:“我把元元接到扬州城去了,毕竟在明面上她已经死于山匪之手,京中认识她的人太多,我不好把她接回来……

阿姊你安心把身子养好,等京中事料理好了,我带阿姊去扬州看她吧!”

出人意料的,乐平公主并没有显得很高兴,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忧色,犹豫了一下,问道:“她手上的伤是怎么回事?”

这件事杨广并没有告诉乐平公主,看来又是那个芸果儿给乐平公主递的信。

杨广顿了一下,回道:“阿姊放心,我一直有派人看着她,不会再让她伤着自己了!”

乐平公主有些气息不稳,稍稍缓了缓,道:“这样也好,我和她……最好还是不要见了,不扰动彼此的心绪,起码能各自安好。”

杨广心下十分复杂,劝道:“阿姊不必如此,元元她……她也是惦记着你的!”

乐平公主摇了摇头,道:“我这个样子,还怎么见她?”

杨广笑着劝道:“阿姊你在病中,难免心绪低迷。

人的身子养好了,心性也会变得开阔许多。

反正京中的事务,一时间我也处理不完,阿姊尽管安心养着,或许到时候阿姊就改主意了呢!”

见杨广如此说,乐平公主不争辩,笑着点了点头,回道:“她在扬州也须安养,听说你把你府上医术最好的孙医倌派去给她医治,有你派人照看,我也放心。”

杨广笑着回道:“她毕竟把商行的所有工艺图纸都给了我,作为回报,自然要保她富贵安稳。”

杨广没有撒谎,现在他确实有大量的事要去做,没有时间去扬州。

也可以说之前的十余年里,他对即位之后对大隋治理的所有设想,现在都有了可操作的空间。

杨广把乐平公主的书信送到晋阳城,乐平公主在信中说明了杨坚之死的真相,去除了汉王心中的疑虑,又告诉他杨广对他的态度,保证他回京之后不会杀他。

汉王被围困在晋阳城中,本就日日惶恐,收到信之后,也不顾旁人劝阻,当即便开了城门向杨素卸甲投降,于是一应逆犯被押回京城。

回京之后,杨素力主依法杀掉汉王,若是连起兵谋反都能宽纵,只怕日后有人群起而效之。

这次杨广说什么也不听了,直接回怼道:“朕已经没有几个兄弟了,越国公非得让朕杀兄杀弟,杀到众叛亲离,变成孤家寡人么?”

杨素想到杨约当时曲解圣旨,擅自绞杀了杨勇,顿时一身冷汗。

杨广从当太子开始,到如今杨素帮杨广平定汉王叛乱,杨素一府可谓居功至伟。

可如今杨广登了基,对杨素一府没有任何赏赐。想到这里,让杨素心中不免忐忑,于是便没有再做坚持。

于是,汉王杨谅被贬为庶民,禁足于宫中。

当初汉王起兵之时,汉王妃豆卢氏的两个哥哥是反对汉王造反的,还在起兵的过程中不幸丧命,因此汉王妃也跟汉王离心归家,独留汉王一人被囚于宫中。

至于兰陵公主,坚持不与柳述和离,不但扬言再也不见杨广,还上表奏请和柳述同罪,要求一起流放岭南龙川郡。

气得杨广干脆把她关在了宫里,省得她偷偷跟着柳述跑了!

家事处理完,就该处理国事了。

仁寿四年冬,十月,杨广扶陵,葬文帝于太陵,与独孤皇后同坟异穴。

文帝下葬以后,杨广并没有回大兴城,而是径直从泰陵出发,一路向东向南下。

他这行程,自山西龙门东接长平,南下至洛州临清关,越过黄河,经过襄城,终至洛州城。

这一路他带着众臣,将他设计大运河的各个关卡都走了一遍,最后下令征发男丁几十万人开挖掘沟。

接着,就在当月,杨广又力陈‘两京制’的好处,下令在洛州城外营建东京。

杨广这才即位三个月,就接连下令要办这两件大工程。

然而这只是开始——

第二年,正月初一,改年号为‘大业’,大赦天下,册立王妃萧氏为皇后,晋王杨昭为皇太子。

过了二月,杨广便颁召天下,除去丧服。然后对当初助他即位的人依次行赏。

其中杨素封楚王(楚国公),任尚书令,其子杨玄感封为柱国。

早在年前,杨广便已经赏过杨素一次,将杨素其他几个儿子和侄子也各有册封,赐钱赐物,还将汉王的二十个姬妾都赏赐给了他。

当然,这些赏赐也不是白给的,杨广虽然看起来比杨坚大方,但多少也有些家学传承。

果然,前脚赏完杨素,后脚就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将作大监宇文恺营建东京,并且要求一年之内完工,完工之后再把洛州城内的百姓和各州富户迁至东京城内。

大隋不是没有经历过迁都,当初杨坚登基第二年,也曾把旧长安城迁至大兴城。

可这东京城还是不一样,不但占地比大兴城大上许多,一应宫城更为宏伟气派。

而且为了方便东西两京的来往,还开辟打通了关中直通洛阳的册道(高速公路),自此,万一关中遭遇外族入侵,东京所在的产粮大地可以快速给于供应,大大缩短了两京之间的物资运输压力。

若说营建东京和开通运河驰道,皆是为了朝廷的战略意义,杨广对自己也十分上心。

本来在去年的时候,杨广下旨称:“宫室的规制,本应从方便使用出发,现在营建的宫室,务必要节俭。”

可等到了东京真正开始动工,杨广又下旨,先后命令宇文恺和内史舍人封德彝等人营建显仁宫、天经宫和西苑。

显仁宫相当于洛阳宫的后花园,引水入宫,搜罗天下奇珍异兽充盈其间。

而西苑则是巨大的游园,方圆两百里,甚至苑中有“海”周长十余里,海上有神山,山高出水面百余尺,台观殿阁,星罗棋布,宛若仙境。

而这些,都要在一年内完成。

这么一来,这项工程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便不能与之前杨坚迁都的时候同日而语了。

营建东京时间紧,任务重,每月差役达两百万人,由杨素监工督造杭州城和仁寿宫,所以杨广很是相信杨素。

与此同时,杨广又下令开凿通济渠,这次他要连接的是洛州至扬州段,打通这一段,江南和关中就能连成一条线了。

半个天下都在忙着几件事,杨广人在大兴城也没消停。

他称——身为帝王不能只在京中享受安乐,于是准备巡幸天下,首先要先往淮海一带巡视。

于是杨广下令建造龙舟及护航巡洋舰万余艘,直到八月,龙舟建成。

留太子杨昭坐守大兴城,杨广自显仁宫出发,前往淮海巡视。

至此,距杨广即位,才不过短短一年。

至于那龙舟在历史上有何等评价,自然不必多说:

“龙舟上有四重建筑,高四十五尺,长二百尺。

龙舟最上层是正殿、内殿、东西朝堂;

中间两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都用金玉装饰;

下层是宫内侍臣住的地方。

萧皇后乘坐的翔螭舟规制比炀帝乘坐的龙舟要小一些,但装饰没什么不同。

另有浮景船九艘,船上建筑有三重,都是水上宫殿。

还有漾彩、朱鸟、苍螭、白虎、玄武、飞羽、青凫、陵波、五楼、道场、玄坛、板、黄蔑等几千艘船,供后宫、诸王、公主、百官、僧尼、道士、蕃客乘坐,并装载朝廷内外各机构部门进献的物品。

这些船共用挽船的民夫八万余人,其中挽漾彩级以上的有九千余人,称为殿脚,都身穿锦彩制作的袍服。

又有平乘、青龙、艨艟、艚、八棹、艇舸等几千艘船供十二卫士兵乘坐,并装载兵器帐幕,由士兵自挽,不给民夫。

舟船首尾相接二百余里,灯火照耀江河陆地,骑兵在两岸护卫行进,旌旗蔽野。(注:出自《资治通鉴》)

但问题来了,代价是什么?

当初杨素修建仁寿宫,累死壮丁万余人,但杨广依旧还是派杨素来办这些事,不死个几十万人,根本算不了什么。

百姓苦吗?苦,当然苦!

但是,一旦你站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处,你就看不到了底层人的苦了。

说出‘何不肉靡’的人,他的原意从来不是为了嘲讽,而是发自内心的疑惑。

更何况,真正实施这些的人并不认为杨广是错的,起码直到现在,所有朝臣都在为了杨广所设下愿景一起努力着。

杨广的愿景,就是要建立一个平定内外,统一天下,震烁古今的帝国。

他望着一众朝臣,指着江山舆图道:“凡此千秋大业,秦皇做得,汉武做得,朕亦做得!”

……

自大兴到洛州,一路上热闹不凡,相比之下,肖元元所在的江都城可谓十分安稳。

(在此更正一下,之前文中有一个巨大的错误,江都城原叫扬州城,杨广登基之后,把扬州城作为陪都(第三京),才把扬州城改名为江都。之前张口闭口江都城,实际上是错的!)

书接上文:肖元元一直在临水园养病,只听说杨广派人来修总管府,她也没有太在意,日日望山看水,听风赏雨,再或者——就是把杨广派人捎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月的信迟了七八天了,娘子若是心急,不若回个信催一下!”

芸果儿见肖元元又在翻弄着那些旧信,不由得出口劝道。

肖元元怔愣了一下,许是半天都没说一句话,猛然开口有些不大习惯:“没事……若是有事,他一早就写信过来了!”

肖元元待在临水园的时候,时常一个人呆着,话并不多,有时候大半天都吐不出一个字来。

所以,芸果便经常找些话来,逗肖元元多说两句:“奴婢听说,那总管府修得可好了,比原来大了几倍不止,难不成陛下还会回来住么?”

肖元元顿了一下,道:“那已经不是总管府了!”

芸果儿点了点头道:“也是——陛下住的地方,应该叫做离宫。”

肖元元从盘子里取了一个菱角,芸果儿看到赶忙放下了手中的活计,道:“家主手上没力气,奴婢来剥吧!”

肖元元把玩着菱角道:“不用——我不吃。”

“那……”芸果儿犹豫了一下,问道:“家主想看什么?想玩什么?想吃什么?奴婢去给家主找来!”

芸果儿的问题太多,肖元元一时间不知道回答哪一个,沉默了一下,只吐出两个字来:“不用——”

芸果儿眼中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强打起精神,絮叨道:“奴婢知道为什么要重修总管府,我听外面的人说,陛下要巡幸淮海一带,咱们这儿不就是淮海一带么!

他们修总管府,肯定是让陛下去住的。

哎呀,说来我一个小小的婢子,当年竟然跟陛下打过交道,想想实在也算是一段传奇。

对了——奴婢听说陛下巡幸淮海,坐了一个好大好大的龙舟——家主,若龙舟到了江都,奴婢能上去看看么?”

肖元元心中震了一下,拧眉道:“龙舟?”

芸果儿赶忙点头,回道:“是啊——奴婢听说,那龙舟可大了,上面住着几万人呢!不但陛下和皇后娘娘在上面,还有各部大臣,宫嫔侍女,粗使杂役。

为了让那龙舟动起来,岸上还得派上万名纤夫去拉着才能走……

家主——你在想什么?”

肖元元手里的菱角没有拿稳,无意识间滑到了地上。

“家主——”芸果儿又担忧地朝着肖元元叫了一声。

肖元元看向芸果儿,似是有什么话想说,但又生生忍忍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