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 > 第423章 凡心

穿越乱世保命指南 第423章 凡心

作者:冷月一江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3 07:16:45 来源:小说旗

杨坚看了看晋王,忽尔便明白晋王为什么不愿赏赐肖元元,因为你根本没得赏。

往年光景里,杨坚和独孤皇后偶尔也会派特使前往江都城,慰问晋王夫妇。可据特使回报,晋王夫妇生活简朴,不好奢华。

想那肖元元,一百颗珍珠说拿出来便拿出来,眼睛都不眨一下,可见她日常生活用物,未必比总管府差。

晋王轻轻咳了一声,道:“不如把这个差事交给儿臣,待儿臣回到江都,再行赏赐也不迟。”

肖元元心下里一沉,觉得事情不对,连忙开口道:“陛下赏奴婢什么,奴婢未必喜欢。不如这个赏赐让奴婢自己提吧!”

杨坚眉头一松,道:“哦?你想要什么?”

肖元元微微笑着道:“去年秋岁,我收了许多菊花,蒸制成了菊花茶。这菊花茶清香淡雅,有清肝明目之效。奴婢有心将此茶推广出去,可惜没什么好的名目。”

杨坚不解,问道:“这与赏赐有什么关系?”

肖元元试着道:“我想送十斤给皇后娘娘,待一些臣妇入宫拜见皇后娘娘之时,也好招待饮用。

十斤不算少,一时半会儿也喝不完,皇后娘娘若是有心,便赏一些出去……”

杨坚明白了,道:“你是想拿着皇家的名头做生意?”

肖元元点了点头,眯眼笑道:“无论什么东西,只要沾上皇家两字,价格肯定翻涨!”

杨坚心下一松,道:“准了。”

“多谢陛下。”肖元元连忙拜道,赚不赚钱不要紧,可千万不能让杨坚对自己产生了猜忌。

眼见天色已晚,肖元元拜别了杨坚,出府去了。

肖元元走后,杨坚沉思良久,晋王与牛弘二人陪侍在一侧,既不敢离开,也不敢打扰杨坚的思绪。

过了好一会儿,杨坚才慢慢开口,向着晋王问道:“肖元元今日之言,你以为如何?”

晋王拿不准杨坚的心思,略略思忖了一下,道:“肖元元此人向来心高气大,不免狂妄些!”

杨坚不置可否,不由得复述了一遍:“人心不足恤,祖宗不足法,天命不足畏!”说完之后,深深呼出一口气来。

晋王不解,问道:“父皇对这句话有何见解?”

杨坚摇了摇头,朝着牛弘问道:“里仁,你通晓史实,可知这三句话的出处?”

牛弘连忙回道:“臣虽读过不少经集诗典,但这三句话却从未听过!”

杨坚略略点了点头,道:“连你都不曾听过,想来这三句话就是她特意进谏于朕的。”

晋王点了点头,道:“儿臣也觉得应是如此。”

杨坚叹了一口气,道:“这些时日,朕的心困于天象之吉凶,困于民心之背离,困于宗庙之荣辱,郁郁而不得解。

直到今日,被她这轻轻飘飘的三句话,瞬时消解了。”

牛弘隐隐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开口提醒道:“陛下,肖娘子之言固然新奇,可毕竟悖离于礼法,不可盲用,还须慎思。”

杨坚笑了笑,道:“肖元元都说了,若朕是个残暴不仁的昏君,她便不会说这些话的,可见她说出此话时,心里便有了分寸。”

牛弘皱了皱眉,心道这个肖元元谄言媚上,难道陛下就看不出来么?

其实有一件事,杨坚一直梗在心里,难以消解。

便是此次大荒,关中义仓粮食他一分都没有拿出来赈济灾民,全都供给了前线兵士。

义仓毕竟不是官粮,本就是老百姓自己在丰年时存的粮食,用于救急的。

可关键时刻,朝廷却将义仓的粮食充作了军粮。

想到这件事,杨坚心里总像卡着一块石头,吐不出,也吞不下。

可肖元元今日却说,‘人心不足恤,’短短几个字,便让杨坚心里的那块石头落了下来。

此时杨坚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顿觉得神清气爽,耳聪目明,略略思忖了一番,杨坚便朝着牛弘道:“拟旨,去岁大灾,当下已有消解之象,为统筹今年的存粮应用,命北境所有义仓,归各州州府接管安置。”

牛弘一惊,忙道:“陛下三思,义仓本为百姓应灾之粮,若陛下下旨,令各州官府接管义仓,岂不失了人心?

早前京中之乱便是因为,有人故意在京城散播谣言,此时若在有有心之人挑唆,恐会北境全线生乱呀,陛下!”

杨坚看着牛弘道:“里仁,你道为何这‘人心不足恤’?

因为以凡人之心,只能看到眼前碗里的一点吃食,看不到三尺以外的事情。

卿以为,朕要官府接收义仓是为了夺百姓之食,巧取豪夺么?

非也,这才开年,新粮未种,如今关中粮食依旧紧缺,这存粮该如何配置?

交给百姓自己分配吗?只怕还没有开始分配,便会有人为了抢粮打个你死我活了。

与其让他们为了一口吃食,自相残杀,不如让官府出面配置。

即便产生冲突,百姓对朝廷不满想去抢粮,朝廷有着大军压制,百姓也不敢轻易上前拼命。”

牛弘愣了愣,当下便明白了杨坚的意思,连忙拜道:“陛下圣明,臣这就去拟旨!”

晋王侍立一旁,心绪翻涌,‘人心不足恤,天命不足畏,’如此狂悖大逆的话,竟也蕴含了圣人之理!

正在牛弘准备拟旨的时候,忽有一内监上前,送上一封奏书来:“禀陛下,越国公递了奏折上来。”

杨坚拿起那封奏书,翻开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对着晋王道:“歧山的行宫就要好了。”

晋王一脸疑惑,问道:“怎么会这么快?这还不到两年光景,越国公就将这行宫造好了?”

杨坚略略一顿,这行宫确实造得也太快了。他本来预计得五、六年才能造好,又加上去年关中的大灾,多少会有影响,就算越国公急着赶工,也得三、四年。

想了想,杨坚有些不放心,便冲着那内监道:“快马传信于左仆射高颎,命他前去验收行宫。”

那内监道了一声:“是。”便退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