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 第85章 下午的朝会

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 第85章 下午的朝会

作者:狼太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5 08:58:45 来源:小说旗

“两位爱卿,你们都说一说,做了哪些修改。”李桓问道。

“回皇上的话,”赵文远先说:“新的考核标准强化了对工匠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各步骤的考核,以求能做到每一个环节都能打分。最后再把这些各个环节的打分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最高分。”

经过几次和李桓的深入接触,赵文远已经渐渐领会到了李桓的习惯和特点,说话的时候,也开始向李桓说话的习惯倾斜。

这番说辞就听得李桓非常顺耳,如果不看赵文远身上大楚国的官服,听他的说话,几乎就是个现代人了。

“赵部长的改动非常到位,我很看好。”李桓再进一步,直接改了赵文远的官衔称呼,从尚书改成了部长。

赵文远微微错愕,马上就明白了李桓的意思,“谢皇上夸奖。这份方案也有孙部长的一份功劳。”

赵文远非常的聪明,马上就顺着李桓的话,管孙静也叫成了孙部长。

李桓马上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小小的改变,对赵文远更加满意,又转过头对孙静说道:“孙部长,你也说说。”

“皇上,我和赵大人意见一样。”孙静说道。

相比之下,孙静就要显得食古不化,不过李桓也没说什么,又说起了这些科举考核标准的事情。

“方案做得很好,不过还差了一点,一定要把算术加进去。”

“皇上,这个算术要怎么加?”赵文远小心翼翼的问道。

“先加到文章科举。以后再逐渐往嗯其他科举项目里面加。”李桓说道。

他的话音还没落下,马上就招到了赵文远和孙静的集体反对。

“皇上,万万不可!”

在其他的事情上赵文远可以按照李桓的命令去做,但是在这件事情上,赵文远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文章科举,天底下最为神圣的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而算术则是商人们才学的东西,士农工商,那是属于下九流的。

怎么能让下九流玷污最神圣最高级的读书?万万不行!

这个情况李桓也料到了。

从科举创立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这上千年里,无数的人从科举里得到了利益。

满朝文武,哪个不是因为科举得的利益,修改科举制度,就是触碰他们的利益。

这些人绝对不可能让步。

能够在传统的科举之外,加上其他的科举项目,对这些人来说,已经是极大的让步。

“两位爱卿,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赵文远和孙静两个人对视了一眼,还是由赵文远说:“皇上,科举考试那是祖宗定下来的,关系着天底下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要在写文章的时候还要算术。”

孙静磕了个头,也发表意见:“皇上,现在全天下的学子们全都到了京城,马上就是科举之日,在这个时候突然增加算术,未免太过仓促,必定会影响这次科举的成绩和选拔。”

这两个人本来以为李桓会反驳,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李桓听完了他们说的,只是点了点头。

“传朕的旨意,为了不影响科举考试的时间,6点开朝会。”

一道新的圣旨传下去了,所有文武大臣接到这道命令的时候全都懵了。

因为李桓说的这个6点,不是第2天早上6点,而是今天傍晚6点。

朝房里面,匆匆忙忙到达的文武大臣们,都在向赵文远和孙静两个人打听消息。从李桓传下圣旨开始,他们两个人就已经在这里等候。

“赵大人,孙大人,皇上这么急着开朝会,是为了什么事儿?”

“皇上要在文章科举考试里面加算术!”

听到这个消息,所有的文武大臣全都炸了。

“什么,皇上改了科举项目还不算,还要改文章科举?”

“这怎么能行,写文章可是天底下最高洁的事情,怎么能和下九流混到一起去?”

文武大臣们群情激昂,心里面都憋了一口气,要和李桓当面讲讲这个道理。

“上朝时间到!”有小太监喊道。

文武大臣们这才暂时停止了议论,全都出了朝房,迈的四方步走进乾阳宫。

6点,李桓不慌不忙的也进了乾阳宫,接受过文武大臣的跪拜,让所有人平身。

“这次叫你们来,是有一件事情要说。为了能让学子们更进一步,也为了能让大楚国更好的发展,朕要在文章科举里面加上算术。不知诸位爱卿有什么意见?”李桓上来就直接说了议题。

尽管已经从赵文远和孙静的嘴里听说了这个消息,但是当再次从李桓的嘴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文武大臣们还是震惊不已。

“皇上,万万不可!”

群臣之中站出一个人来率先反对,让李桓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人竟然是左丞相秦天宝。

秦天宝和黄征之间没有任何的勾连,仅仅是和右丞相陈书通有儿女亲家,而且在收到李桓的暗示之后,马上就把女儿秦婉莹送进了宫里,李桓非常满意,也把秦天宝看成是自己人。

却没有想到,他竟然会第1个站出来反对自己。

“国丈,你说说原因。”李桓和蔼的问道。

“皇上,文章科举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关系到全天下千万学子的命运……”

秦天宝还是赵文远说的那一套,动不动就是老祖宗如何如何,祖宗的成法不能改如何如何。

李桓听了不置可否,又问其他的文武大臣:“哪位爱卿还有意见?”

“皇上,微臣有一言……”工部侍郎王宇站了出来。

“皇上,微臣觉得不妥……”吏部侍郎赵元也站了出来。

看到这些昔日里支持自己的人纷纷站出来反对,李桓更加感受到了这件事情的阻力之大。

但越是这样,越要改变。

有标准是好的,但如果一味的强调标准化,慢慢的就会形成一潭死水,到了这种时候,也就意味着将要面临死亡。

大楚国就是这种境地,如果再不做出改变,就算没有黄征,大楚国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