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京府女侯养崽日常 > 第124章 恩考

京府女侯养崽日常 第124章 恩考

作者:易君新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03 21:06:50 来源:小说旗

自从那晚从大帐回来,吕棣农就一直在好好的想当日萧九辞说的话。

女子有钱有势又有地位,在府里养几个面首也不是什么骇人惊俗的事情了。

以前长公主元隽在世时,还没嫁与平西将军的时候就在长公主府养了好些面首。京中密闻是金钗年纪就怀了身子,先帝觉得未婚先孕有失皇室脸面,心狠落了长公主的胎。后来长公主坏了身子日后难孕又失了宠,这才有了平西将军周释的接盘。

结果周释娶了年少坏了身子的长公主,也觉得脸面无存,日日留连在花街柳巷,但又碍于长公主的身份,弄得没办法才回府同房。

吕棣农印象非常深,那几年的周释是里子面子全丢光了,尊严都被长公主践踏的没了。

后来好几年长公主都没有身孕,一直过了七八年吧,才生了贤荣县主。

贤荣县主一落地,长公主身子就亏空了,没过几年便去了。

然而现在有些女子暗地里养面首的也很多,只是不像公主们那样招摇罢了。

所以吕棣农现在对萧九辞也只能劝诫,毕竟是个女儿家,要是等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只怕是权位再高也没办法。

吕棣农在军营待了七八日的时候,就连喝酒吃饭也沾染了武将般的豪迈,不像原来那样文气了。

就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十日,边疆的战报和吕棣农的密信一起到了京都。

宫中皇帝看了吕棣农的信,又看了谈降的文书,目光却落在了那份文书上南川侯的私印上,盯了良久,皇帝也不知作何感想。

吕棣农信中写了军中艰苦的生活,以及那日谈降时萧九辞伤未痊愈却身穿大貂前往草原接他时的场景。

声称北塬对南冀军的惧意已经刻在了心里,南川侯萧九辞震慑之力有胜过老南川侯的势头。

又提到萧九辞以女子之身在军中多又不便却以身作则,每每过子夜而灯未熄的刻苦。

皇帝看了这些心中也难免动摇,他自己最是知晓吕棣农曾是朝中最看不上萧九辞的人,而且为人刚正板直,句句都是实话,这个皇帝是相信的。

难道一个人的心性真的会因为一场事变而发生这么大的改变吗?皇帝自己也是知道萧九辞是个打仗的苗子,这件事在文武百官面前都不是秘密,因为这句话是先帝亲口说的。

皇帝对先帝心中还是尊敬的,只不过是熬了这么久年纪半百了才上位,能力又被先帝压的死死的。心中早就看一些功高盖主的臣子不爽了,尤其是对先帝忠心耿耿的,其实不过就是皇帝心中阴暗的自卑感罢了。

不过现在这个萧九辞倒是可以看看,若是可以的话,年纪尚小,且一个脾气表于面上的人更好操控不是吗?

不得不说,皇帝别的能力没什么,这种阴暗算计的倒是很多。

不过这个谈降的事情虽然就这么定了,可是皇帝心中还是因为没有完全拿到草原而感到有些暗暗的不爽。

但是事情也只能这样了,西面的泽疆也是虎视眈眈,这次能重伤北塬也是趁着泽疆没喘过气来才拿下了北塬的草原。

这整整一年过了和泽疆的战事,虽然泽疆死在萧骁御手里的将领也很多,但大舜的死伤也不少。再加上这年关北塬发生的战事,更加死了不少大舜的武将。

皇帝思来想去这次若是除了萧九辞,大舜还可悲到无将可用。

想到这里,皇帝心中也有了思量。

翌日,在早朝时,皇帝就把这件事情昭告了文武百官。文武百官心中也在揣测皇帝的心思。

可皇帝先问起了北境三城的情况:“边疆战事告捷,南川侯与御史也不日凯旋。只是这边疆三城虽说已经在修复了,但上任的官员也还尚未补齐,诸位爱卿觉得可有合适的人能够朝廷调遣?”

沉思片刻,苏锦探上前直言道:“启禀陛下,自先帝以来科举便是三春一贡,距离下一次科考还有一年时间。但因现下人才紧缺,臣以为皇上可开恩考,从乡试一步一步挑选,可挑一批全新的人才入朝,为国效力。”

文官中听了右相的谏言,思索了一会便有人站出来附议:“臣附议。”

可也有人觉得不妥:“启禀皇上,若是此时开设恩考,怕是时间紧迫,怕是有些真的优秀考生还未适应时间,恐对考试结果会有影响。”

左相立马跟着说:“陈大人说的对啊,右相说的轻巧,到时候误招了一批假人才,倒是对百姓不利啊。”

皇帝听了这话,开恩考确实是可行的办法,但是现在时间紧迫,现在颁布恩考的话,得先从考了童生之中的秀才中选拔,过了乡试才是举人,现在已经是春天,最后一场怕是只能做秋闱了,过了秋闱,还得让前几名进行殿试,才能确定官位。

这怕是时间紧迫,而且时间也有些长。

站在一旁的太子倒是觉得这个办法也还行,思考的时候眉目也如画一样好看:“启禀父皇,儿臣倒是觉得这开恩考可行,只有禁得起波动而依旧过了选拔的人才是真的成绩稳当的人才。若是连这点都禁不过,就算派去任职,怕是也难当大任。”

皇帝被太子这么一说,倒是眉头紧锁起来,更加认真的在沉思。

站在后边的左相倒是心中有些闷闷的不悦,这太子最近倒是时常和他唱反调啊,难道是他们外祖孙关系淡了?看来还得让夫人进宫见一见女儿才行啊。

若是敲打太子,怕是嫌隙更甚。

左相在一边想着心事,这一边皇帝就将事情定了下来:“好,那这一次的恩考就由礼部尚书魏世礼全权负责,礼部侍郎肖润协助。顺安王在一旁监督,若有徇私舞弊者,绝不姑息!”

“陛下英明,臣绝不辜负陛下期望。”

一小排人接了旨意后就跪下谢恩。

而顺安王也在一旁拱手说道:“天下学子会感谢陛下的。”

科考三年一次,开设恩考的次数本就很少,若是考不上的话也只有再等三年了。若是恩考一开,考不上也只能等下一次。但多的这一次机会却是来之不易的。

说来也还是这场仗打胜了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