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 > 第357章 番外之丹青留史册

娇娇女古代发家日常 第357章 番外之丹青留史册

作者:南极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5:54 来源:小说旗

第357章 番外之丹青留史册

沈戈十七岁回兴阳认祖归宗时,爱妻林如玉与他一起。

沈戈十八岁出京去青州守城杀倭寇为父报仇时,爱妻林如玉与他一起。

沈戈二十三岁离开青州,到台越二州出任行台尚书令时,只带着四岁的长子沈青邵,爱妻林如玉和一岁的爱女沈青芙却未与他同往。因林如玉正在革新青州的军医配置,实在走不开。一年后,林如玉才带着芙儿赶到越州,与沈戈父子团聚。

沈戈二十九岁回京师兴阳任度支尚书时,孤身一人上路。已领了大夏医官最高职位——太医署太医令一职的爱妻留在台州,尚未办完差事,四个儿女都不舍与母亲分开。

未到而立之年便已继任武安侯爵位的沈戈,回京之后出任尚书省度支部尚书,并领了千牛卫大将军衔,已由十年前众人口中嗤笑的不学无术的小儿,成为兴阳炙手可热的实权朝臣,接风宴喝了一场又一场。

左屯卫将军薛毅在郑省初给沈戈摆的接风家宴上,打听太医令大人何时归京,“侯爷回来都快一个月,侯夫人归京之日还没订下来么?”

“没有。”想媳妇想得睡不着的沈戈,顿时觉得酒菜不香了,想揍人。不过有他姐在,他出手也只有挨揍的份,所以只能忍着。

硬蹭来参加家宴的薛毅不停给沈戈敬酒套近乎,“小弟可否请侯夫人去左屯卫……”

等着吃虾的沈存玉白了薛毅一眼,“你小子想什么美事儿呢,我弟妹回京,当然要回太医署。”

薛毅是带着任务来的,顶着挨揍的风险继续道,“小弟是想侯夫人不忙时,请她到左屯卫指点一二。我们左屯卫的情况小弟不说,嫂子也知道……”

沈彦佑打断诉苦的薛毅,“我大哥回京刚一个月,十六卫中已有十卫来找他,想请我大嫂过去指点革新各卫的军医制度了。我大嫂去哪不去哪都不合适,薛将军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沈彦阳帮着敲边鼓,“我大嫂要教养四个孩子,还要研究药方,实在没那么多功夫。”

薛毅耿直点头,“全去确实不合适,但事有轻重缓急,我们左屯卫的情况比其他九卫要严重许多,若要排号,我们一定能排第二。”

第一定是右侯卫的,薛毅不跟沈存玉抢,因为林如玉是沈家媳妇,他抢不过。

听了薛毅的话,沈存娇的夫君——左武卫武将蒋启飞不干了,“薛毅,咱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你敢拍着胸脯说你左屯卫的情况比我左武卫严重?”

面色红润的沈存娇抿唇轻笑,不参与他们之间的争斗,沈存玉则兴致勃勃,“要不,你俩在这儿打一场,谁赢了谁说了算?”

打赢打输说了算什么?大嫂去哪可不是他们说了算的。蒋启飞看着憨厚,实则心眼一点也不少,“大姐想看我们打架,改日咱去校场比试,今日是给大哥接风的好日子,我俩可不能坏了大哥的好兴致,大哥尝尝这道长寿鱼,鱼是我和存娇带着孩子们去捞的。”

呦吼?拼关系?你蒋启飞是沈戈的堂妹夫不假,但我薛毅过命的好兄弟郑省初,还是沈戈的亲姐夫呢!

薛毅眼巴巴望向自己的好兄弟,却见他正在给他媳妇低头剥虾,气得薛毅真想大虾端起来,一口全塞进自己嘴里,我让你娶了老婆就忘了兄弟!

不过薛毅也只是想想罢了,比心眼他比不过郑省初,比拳脚他比不过沈存玉。跟他们夫妻斗,他只有挨欺负的份。

沈彦佑把一碟剥好的虾仁放在大哥面前,开始撒网,“无论哪一卫兵将受伤,都应得到妥善救治。”

“对,对!”薛毅连连点头。

蒋启飞乐了,薛毅对上自己这位心眼比旁人多一倍的妻弟,只有挨宰的份,他不掺和了,还是给媳妇挑鱼刺稳当。

沈彦佑继续道,“不过,我朝雄师百万,只靠着我大嫂一人,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事儿实在难办。不过小弟觉得以诸卫将军们的雄谋远略,定能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确实不能只累着太医令大人一人。”自认胸怀雄谋远略的薛毅,不再纠缠让林如玉去左屯卫还是左武卫的事,开始转悠自己的大脑瓜子想办法。

沈彦佑向着长姊和大哥挑眉邀功,沈戈塞给他一只蘸好调料的虾,沈存玉挑起了大拇指。

郑省初看媳妇吃饱了,直接将傻兄弟薛毅轰走,沈存娇知道姐夫他们要商量大事,便也与丈夫告辞了。房里只剩沈氏三姐弟和郑省初后,郑省初开口夸赞沈彦佑,“二弟说话办事,越发老练了。”

为了应对推行军队医疗革新人手不足的问题,林如玉着力培养了一批医官。待她带着这批医官归京之日,便是京城十六卫医疗革新之时。

但是十六卫将领把军权和军中机密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要,想派医官入十六卫推行医疗革新并不容易。所以此事只能由十六卫将领主动提出来,求到林如玉面前,林如玉“迫不得已”之下收十六卫推荐的军医们为徒,教导一些时日,连同已经培育成才的医官们一并送往十六卫,方可把新医政在十六卫推行。

如今林如玉还未归京,沈彦佑就已经撒出网,开始为大嫂的新政铺路了。

得了姐夫称赞,沈彦佑投桃报李,“全赖姐夫倾囊相授,小弟才能在衙门里混得如鱼得水。姐夫,咱喝一杯?”

“二弟客气了,你亦是我的良师。”郑省初举杯邀沈戈,“彦义,来。”

沈戈举杯,“我不在家这些年,辛苦姐夫和二弟照看着祖父和大姐,彦义先干为敬。”

“想喝酒就直说,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借口作甚。”沈存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看向郑省初,“我困了,回家睡觉,你们仨吃完酒太晚了,你就直接睡在外边,别回去打扰老子和馨儿睡觉。”

沈存玉对朝堂上的勾心斗角毫无兴趣,以前彦义没找回来,彦佑身体不好也没有郑省初帮着时,沈存玉还强迫自己关注一个,与祖父和二叔一起应对。如今彦义回来了,彦佑身体好了,郑省初也由着她指哪打哪,她祖父都退下来在家钓鱼弄孙乐,沈存玉当然也是怎么痛快怎么来。

馨儿是郑省初和沈存玉三岁的小女儿,恨不得天天黏在沈存玉身边。郑省初每次回家晚了,床上属于他的位置定会被女儿霸占,就是被儿子女儿一起霸占。

郑省初连忙道,“我子时前一定回去,夫人等我。”

给我留个位置。

见姐夫这么黏糊,沈戈和沈彦佑哥俩一对眼神,他们都与妻子分处两地,姐夫想子时前回去陪媳妇孩子?没门!

送爱妻出门后,郑省初回到桌边坐下,“都是自己人,咱就不绕弯子了。彦义回京供职有何打算?”

沈彦义先慢悠悠给姐夫倒了杯酒,又给二弟倒了一杯热茶,才问,“姐夫问的是哪方面?”

郑省初看俩人的坏笑,哪还不明白他们打什么鬼主意,无奈笑道,“万岁想把十六卫兵权收入手中,等你尚书省的差事捋顺了,万岁定会找你商议此事。”

都是自己人,沈彦义也不说虚的,“我朝顽疾不在兵权上,而是选官之制。不根除顽疾,万岁就算收回了兵权,早晚还会重回十六卫手中。”

身在朝堂的郑省初和沈彦佑当然明白这一点,也在思考该怎么办。

郑省初道,“我朝采用的以察举和九品中正为主的选官制,自汉朝至今已有七百余年,早已根深蒂固,想改谈何容易。”

沈彦佑则问,“大哥想到了更好的选官方法?”

“嗯。”沈戈放下酒杯,沉稳自信,“我朝不知有多少治国良才因出身卑微托投无门,无法为国效力。治国之士,应不论出身、不分地域,只要遵纪守法有才干,就该有机会参加官员选拔……”

沈戈滔滔不绝讲了小半个时辰,郑省初和沈彦佑听得热血沸腾。沈戈所说的选官制若真能推行,对朝廷和全国百姓都大有裨益。

但对世家豪门而言,却是割肉放血,必会受到他们的猛烈攻击,大半朝臣都不会站在新制一边。但这有何妨?他们反抗得越激烈,越说明此法切到了他们的痛处。

若此法成,朝中想结党营私,比现在难上数倍不止,他祖父留下的祸端便能彻底消解。郑省初斗志满满,“此法甚好。如今我祖父的人手九成已被我掌控,这些人都会站在新法一边,在朝堂之上咱们有一搏之力。”

“万岁也会赞同新法。”沈彦佑很有信心,“若此事成,大哥定将名留青史,传芳百代。小弟想蹭大哥的光,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

“好,那咱就抄家伙,干!”沈戈起身举杯,三人以茶酒为盟,定下了即将震撼大夏朝堂的雷暴。

喝了结盟茶后,沈彦佑愈发兴奋了,“此法大哥是如何想出来的?”

沈戈如实道,“我在乌沙镇时受出身困扰,很多事做不得,心中便隐约有了这个念头,后经恩师指点逐渐明朗,最后成型则在与如玉反复推演之后。”

沈彦佑笑得灿烂,“我就知道肯定有大嫂的功劳。”

“咱们之中若真有人能名留青史,当属弟妹。”郑省初自认聪明过人算无遗策,但对弟妹林如玉,他是真心佩服。

不只他一人佩服林如玉。

林如玉不只革新了军医选聘标准、官兵外伤救治流程、用药准则,还研制出了药效更佳成本更低的止血药、退热、防瘟等二十余种常用药方,受益的兵将和百姓何止百万。

所以,林如玉才破例成为华夏有史以来第一位太医署女掌舵人,商女林如玉如今已是大夏的传奇,与沈存玉一起并成为大夏双玉。

此刻,这位传奇女子正坐在宣州娘家的花园里,与母亲闲话家常。

林母摇着双面绣扇道,“彦阳想跟阿衡一起出海探寻新商路,不知老侯爷知不知道此事。”

成亲之后,林如玉虽然没在兴阳住几日,但林父还是把生意开到了兴阳城。她的二弟林杜衡子承父业,十五岁便在各州跑生意,竟与沈戈的胖堂弟沈彦阳成了志趣相投的好友,常结伴出游。

如今,九州之内的生意已无法勾起林杜衡的斗志,他将目光转向外海,沈彦阳则与他一拍即合。

好男儿志在四方,弟弟要出海,林如玉不拦着也不担心。因为一林家和武安侯府如今的实力,只要阿衡和彦阳不上蹿下跳作死,海上新商路寻不寻的到林如玉不知道,但他们肯定能平安归来。

林如玉摇扇望着在湖面上,带着自己的四个儿女采荷叶玩的三弟阿棠,笑问,“娘也有阵子没去兴阳了,不如咱们带上阿棠一块走一圈,与祖父和二叔一块商议他们出海的事?”

舍不得与女儿分开的林母立刻应了,“你难得有空歇息,咱们一路游山玩水过去,反正阿衡他们出海也得明年,咱不着急。”

母女俩兴致勃勃铺开地图,商议经哪条路去兴阳时,郑昌明到林府拜访太医令林大人。

被贺炯明抓住后获救后,郑昌明以身体伤损为由,辞官脱下盔甲重拾画笔,泼墨山河,如今已是长江六州名士,一幅墨宝就能卖出数百上千两银子,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此番他来林家拜访的是“太医令”,林如玉一听便知他的来意。

在林家前院,郑昌明见到二十八岁,美艳大气犹如牡丹盛放的林如玉,第一句话便是:“郑某斗胆登门,想为林大人画像。”

林如玉展颜而笑,“郑大哥的四美图还未凑齐?”

郑昌明摇头,颇具名士风流,“十年来,昌明未画一张美人图。因有大人和沈将军双玉在前,大夏再无美人。”

所以,他少年时便立志要画的四美图,如今还未动笔。郑昌明眼巴巴望着林如玉,表情一如十四年前在宣州芳华园游船之上,恳请林如玉让他作画之时。

彼时,只求家人平安顺遂的商女林如玉,拒绝了他的请求。

此刻的大夏太医令林如玉慨然应允,“郑大哥把我画漂亮些,等史官为我做传时,我让他们把画像加进去。”

郑昌明喜极而泣,“昌明定不辱命。”

? ?诸位书友一定看得出来,沈戈所言的选官制,正是科举。大夏是与隋朝相平行的时空,所以选官制还未从察举和九品中正推进到科举。这个时空的选官改革,由沈戈提出,林如玉完善,乾昌帝主导,郑省初和沈家兄弟推行。

? 至此,番外就写完了,本书也完结了。

? 这本书不同于我写过的三本种田日常文(《穿越之寡妇丫鬟》、《掌家小龙女》和《姜六娘发家日常》),它是一篇以剧情为主的重生文,所以篇幅短了不少。

? 谢谢大家的一路支持,咱们下本书再见。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