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乙山秘闻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第三百九十八章 太乙山秘闻

作者:汉时关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03 来源:小说旗

白亦非摇了摇头,而后说到:

“不!

孤要用最精锐的部队来迎接一位即将到来的‘客人’!

希望孤的盛情能够感动这位客人,让其到我越国来做做客!”

养应初知晓,自家王上做事总是天马行空,难以捉摸,只得点头称是!

而后白亦非沉声说到:

“温如洗,道家太乙山之地,外人向来难以接近,故而西楼也所知不多!

你出身道家天宗,又在太乙山修行多年,便与孤讲一讲这太乙山以及道家的修行奥妙!”

白亦非问及太乙山并非是空穴来风,自己三年来将《九黎兵主决》苦修到了御魂境第九重巅峰,却迟迟无法再进一步。

尽管自己是悟出了十三道绝世剑意和儒门浩然气的武道大宗师、当世大儒,却也没能悟出自己的神魂境道蕴!

自己二十年前穿越而来,经历了神魂的融合,按说的神魂道天赋理应不差才对,却迟迟迈不出这一步,让白亦非着实有些着急。

昆仑虚的上古道门三年前便已经现世了,如今更是和秦国暗通款曲,你农我农,只怕不知道暗中壮大了秦国多少的实力。

再有就是九鼎结界中的神族究竟有没有破界而出,自己一时间也摸不清楚。

突破天人境,短时间内还无法做到,想要实力再进一步,最好的方法便是武道、神魂道、儒道三道同修。

最终将神魂道的修为也破入大宗师之境,如此自己的战力才能再进一步!

当今天下间武道修行要远比神魂道修行来的普及,神魂境的大宗师虽然不如儒门大儒这般稀少,但也是凤毛麟角。

更何况若是一些寻常的神魂境大宗师也不值得白亦非去求教,毕竟学其上者仅得其中的道理白亦非修行多年还是明白的。

白亦非要求教,就得求教最强的神魂道修行者。

在西楼和慈航静斋这些年无孔不入的求索打探中,白亦非已经约略的知晓了天下间最强者的分野。

当今天下明面上的天人境大能只有五位,太乙山道家北冥子、骊山阴阳家东皇太一、小圣贤庄儒家荀况、鬼谷派当代鬼谷先生和楚地阴阳家楚南公。

除此之外,以白亦非这一生的见闻,约略猜测出当年自己遇到的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酒仙癫医崔文子大抵也是一位出身道家的天人境大能。

还有当年在齐国象耳山遇到的磨杵老媪,究竟是不是一位天人境的大能,白亦非也无法确定。

甚至西楼也未能找到这位磨杵老媪任何一点有用的消息。

自古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至于江湖草野甚至是各国朝堂之上,还有没有隐藏的天人境大能,白亦非也无从知晓。

在已知的七位天人境大能之中,北冥子和东皇太一皆是武道和神魂道双修。

荀况则是儒武双修,鬼谷先生只修武道,楚南公和崔文子只修神魂道,至于那磨杵老媪则不得而知。

七人之中,四人都修了神魂道,不得不说神魂道相较于武道,是有其高妙之处的。

其中又以北冥子和东皇太一修为最为精深,白亦非要求教神魂道的修行,只会求教于这二人。

实际上又不可能去求教东皇太一,因此北冥子便是最好的选择。

温如洗听闻自家王上问到了道家和太乙山之事,也不敢信口雌黄,略微沉吟,打了一番腹稿之后,娓娓道来的说到:

“启禀王上!

微臣虽在太乙山跟随北冥大师修行多年,但对道家和太乙山的隐秘也是知之不多。

只是在跟随北冥大师和翻阅一些秘藏典籍之时,偶有听得一鳞半爪。

如今天下间的神魂道修行之法皆出自于道家,道家神魂道之法虽然取法于神族为上古道门创造的道法,却又大不相同。

道家神魂道的源流,皆是祖师老子李耳在周王室的帮助下,采上古神魂诸道。

历世间万千典籍,融天地造化至理,创造而成,与上古道门之法,已然泾渭分明。

如今世间最强的神魂道修行传承,皆出自祖师李耳。

后有祖师庄周,而后三百年前又有列子、杨朱、彭蒙、慎到、邹衍五位祖师并立。

然道家五位大能立世本该是最昌盛的时代,却因各自所学之理,对“道”的南辕北辙,而分崩离析。

列子、杨朱两位祖师,或冯虚御风,或内向求己,分化为道家天宗。

彭蒙、慎到两位祖师则入世经国,求法国富民强之术,分化为道家人宗。

道家天宗和人宗虽然分化,但仍共居太乙山,皆称道家正宗。

而邹衍则以大智慧和大毅力,决然离开道家太乙山,破出道家墙门,远走骊山。

最终以阴阳五行之道与五德始终之说创立阴阳家,自立门户。

时至今日,道家天宗依然耸立,阴阳家也后发先至,愈加壮大,唯有道家人宗颇有式微之象。

道家传承之剑雪霁,已经被我师兄赤松子代表天宗执掌十余年了,人宗一直未曾赢回。

不过,据说道家人宗这一代出了厉害人物,唤作逍遥子。

早年间我在太乙山修行之时,也曾与其打过交道,不论是道法、剑术还是心性,皆是当世一流。

如今整个道家不论是修为还是学理,执牛耳我先的人物便是北冥大师,其主张以自身修炼达到万物融合的至高境界!

北冥大师虽然出身天宗,却为天人二宗所共同推崇。

老秦王嬴稷在位之时,曾多次派人邀请北冥大师出山,皆被北冥大师回绝。

如今北冥大师坐镇太乙山,怕是已有六十年不止了。”

白亦非听闻温如洗的叙述,却是没想到道家老庄等前辈还有这等故事,当即说到:

“温如洗,你已经多久没有回太乙山了?”

温如洗见状,颇有些追忆的说到:

“回禀王上!

微臣十七岁被逐出道家墙门,离开太乙山,如今已经如今细细数来,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白亦非点了点头,随即说到:

“二十载春秋易变,够久了!

你将工部的事宜暂时交给郑国,随孤去拜会太乙山吧!”

温如洗听闻此言,却是有些不敢相信,自从二十年前被逐出师门,自己无时无刻不想着有朝一日能够重回太乙山。

只是世事愿违,太乙山哪里还有自己的容身之地。

如今王上言明要自己随其拜会太乙山,便是以越王的身份作保,将自己重新带入道家的墙门之中,此间恩情却是难以言表!

“王上恩德,微臣无以为报,情愿肝脑涂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