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 第四百一十章 庄周梦蝶

秦时之血衣侯传奇 第四百一十章 庄周梦蝶

作者:汉时关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03 来源:小说旗

白亦非点头说到:

“这是自然!

在下也曾见山水众生悟道多年,却是明白此间道理。”

北冥大师见状,这才说到:

“我道家观想法与儒家浩然气颇为相似,都没有具体的修炼之法,所需是一个悟字!

儒家浩然气可自先贤典籍中悟到,而我道家观想法却只能言传身教,通观参悟前辈施展观想之法,参悟自身的观想之法。

若要一探究竟,还请越王殿下随老道移步楼观台。”

白亦非自无不可,当即便跟随北冥大师和赤松子、逍遥子一同前往楼观台。

楼观台前,北冥大师周身神魂之力涌动,一个古老玄奥的阵法被激发了出来,一道神秘的门庭凭空出现。

看来白亦非自己对神魂道的修行还是颇为浅薄的,方才经过此地,竟然没有发现此地藏着的神秘阵法。

白亦非颇为佩服的说到:

“道家阵法果然玄妙异常,在下佩服!”

北冥大师手抚长须,笑着说到:

“此乃我道家众妙之门,乃是祖师李耳所创!

数百年来,只有道家最为核心最具天赋的弟子才有资格进入众妙之门。

此番越王殿下千里而来,一心赤诚,以剑道相换,可入此众妙之门,参悟我道家观想法。”

白亦非自然不敢因为北冥大师一言便贸然进入这个变幻莫测的“众妙之门”之中。

玄鸟血脉微微发动,细细的感受着众妙之门中的气息,其中虽然玄奥,却没有危机感,可见是可以进去一探究竟的。

“如此,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说罢,白亦非便径直踏入了众妙之门中。

方一进入,只觉得是一阵天旋地转之感,而后便看到一座古老的藏书楼,藏书楼之中,是一位披头散发的老者。

只见那名老者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仿佛是若有所悟一般,而后其面前便缓缓出现了一片乌黑之景。

细看之下,竟然是一个在虚空中不断转动的黑色漩涡。

白亦非拼尽全力去感受着那片黑色漩涡,只觉得一切的神念都被其吞噬,勉勉强强在黑色漩涡的深处感受到了一样事物。

那是一个字,也仅有一个字,“道”。

正是这个“道”字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生机,又毁灭了无穷无尽的生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概莫如是。

白亦非此刻才明白,眼前这位老者便是道家祖师李耳!

其面前的那片可以吞噬万物的黑洞,以及黑洞深处那个能够创造万物的“道”字,都是李耳所悟到的观想法。

在白亦非刚刚若有所悟之时,眼前的景象便幻灭了,古老的藏书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山林。

而在那处山林的一颗老树之下,躺着一名看起来不修边幅、颇为慵懒的麻衣男子。

却见其呼呼大睡之间,身形逐渐变得虚幻了起来。

片刻之后,整个人飘飘忽宛如一股清气,化作了一只蝴蝶,在古树四周翩翩起舞。

那蝴蝶的舞姿是何许的妙曼,细看之下,时而化作男子,时而又化作蝴蝶,万物生机,似真若幻,妙不可言。

白亦非见状,心下想到,这便是庄周梦蝶吗,果然暗藏玄机,惶惶然之间,白亦非若有所悟。

李耳的观想法直指道之本源,而庄周的观想法却将自己作为内心和天地万物沟通的媒介,是自己也是蝴蝶,都有其高妙之处。

片刻后,那麻衣庄周好似看了白亦非一眼,而后缓缓消散。

白亦非也从众妙之门中回到了楼观台前,北冥大师见状,开口说到:

“看来越王殿下已经见到了我道家前辈的观想法,接下来是老道的观想法,请越王观之!”

说罢,北冥大师周身道蕴流转,不一会,其身后便出现了一只巨大的神奇生物。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看着那在半空中任意游弋的幻影,白亦非惊讶的说到:

“这是道家前辈庄周《逍遥游》中所说的神兽鲲鹏?”

北冥大师沉声说到:

“不错!

这便是老道自祖师《逍遥游》中悟到的鲲鹏观想法。

说来惭愧,老道这观想法悟自前人,却非己所创,比之历代祖师,却是相去甚远!”

白亦非却依旧拱手说到:

“北冥大师能够有如此修为,可见此鲲鹏观想法之玄妙!”

这自然是白亦非的客套话,因为白亦非毕竟在众妙之门的幻境中看到过道家祖师爷李耳和庄周的观想法。

不论是李耳的道字观想法还是庄周的梦蝶观想法,论及道蕴奥妙,都远甚于北冥大师的鲲鹏观想法。

李耳的道字观想法直指天地本源至理,算是见天地;

庄周的梦蝶观想法以自己作为内心和世间万物的媒介。

而北冥子却是以前人道蕴悟出自己的道蕴,只能算是半创半学,比不得前两者。

一番参悟下来,白亦非已然对自己的观想法有了方向。

当即便拱了拱手,而后前往天池山崩,将自己的斩龙剑道的传承留在了此地。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白亦非便在太乙山楼观台开始了闭关修炼,参悟自己的观想法。

经过白亦非的总结,所谓道家观想法,本质上便是神魂印证。

通过将自己所修炼的神魂与天地相印证、与内心相印证、与万物相印证或者与前人所悟相印证,进而得到神魂的蜕变和升华。

在闭关的过程中,白亦非毕竟还无法到达与天地相印证的程度。

但自己身为君王,有代天牧民之功,因而虽不可见天地,却能够见众生。

再加上白亦非自修行以来,自己所悟,多与心学相通,故而便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见众生和见己心的观想道路。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原本平静的太乙山楼观台突然风云变幻,道蕴奔流。

太乙山之上道家天人二宗的高手皆闻风而动,向着楼观台奔去。

北冥大师带着赤松子和逍遥子站在山巅之上,看着楼观台的云翻浪,沉声说到:

“看来咱们这位越王殿下终于要悟出属于自己的观想法了!

却不知这样一位君王会悟出什么样的观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