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带着游戏账号回古代经商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报仇?

我带着游戏账号回古代经商 第二百六十七章 报仇?

作者:秦颜洛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35 来源:小说旗

马车的车轱辘骨碌骨碌响着,王瑾芝拉着乔芸的手,嘱咐她一会儿见了自己姑姑之后要做什么。

“我跟你说的东西你可准备好了?”

乔芸一拍胸脯,胸有成竹地说道:“你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啦。”

王瑾芝这才放心点点头:“那就好。听闻我姑母近日胃口一直不太好,若是能有你手作的开胃腌菜,她恐怕还能多吃下些东西。”

“那我可不敢保证我的腌菜一定有效。”乔芸决定先给王瑾芝提个醒,说道:“若是她因为身体抱恙或是心情不顺才胃口不好,那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寻大夫给她瞧病,或者是帮她解开心结才是,单单靠腌菜开胃可不行。”

“我也明白。”王瑾芝叹了口气,拧了拧眉,“但我们做小辈的,也难以给大人排忧解难,只能从这些小事方面着手了。”

马车很快在薛府的角门上停下。王瑾芝拉着乔芸一起下了马车。丫鬟们见王瑾芝来,立刻拎着裙子争先恐后的去报信。守在二门上的段妈妈听见了,立刻出来迎接。

“王大娘子,你可算来了。”

“怎么叫段妈妈你亲自出来迎接?姑母她也太热情了。”王瑾芝笑着浅浅颔首,将手搭在她伸过来的胳膊上,回头对乔芸解释道:“芸妹妹,这是我姑母幼时的乳娘,姓段,是我姑母身边最可心最体贴的人了。”

乔芸行礼:“段妈妈。”

段妈妈面带客套笑容,疑惑地打量乔芸:“这是……”

“这位姓乔,便是鼎食记那个小东家,操办了我的生辰宴那位,想来你听说过。”

“原来是你呀。”段妈妈脸上的表情立刻就欣喜起来,她连声说道:“昨儿我们夫人听说大娘子要带上你来,还说想见见你呢。”

她没说的是,王氏听说了乔芸在王瑾芝生辰宴上是如何游刃有余的应对韦夫人、让她一点错处都挑不出的时候,心情更好了,连连拍桌长叹那刁妇也有今日。

几人一面说笑,一面往院子里走去。王瑾芝问:“段妈妈,姑母最近如何了?今天早膳用了多少?”

“唉!”

说起这个,段妈妈就露出愁容。

薛府上的王氏身上和心里一直都不太爽快,一直病恹恹的。

一直到今日早膳的时候,她捧着碗,只吃了两口白粥就把筷子放下了。

“老身自小看着她长大,如何不心疼?我只能劝,说夫人,今天您娘家侄女来看您,您怎么说也得多吃两口,才能显得气色好些,不然难道还要叫一个小辈担心不成?夫人她这才又吃了两口粥,菜式点心却是一样未动,长此以往,身体如何熬得住啊!”

乔芸好奇地问:“有多久了?”

“总有两年了,自打大郎君和二娘子……之后,夫人便低落至今。老身每每劝诫夫人要爱惜身体,可夫人却总说老身不会理解她于一天之内丧子又丧女之痛……老身也没办法啊。”

这话一出,乔芸沉默了。

她这个读过历史书的人自然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王瑾芝并不清楚,太子纳妃时她还未出生,薛李两家发生矛盾时她年岁也小,太子去世时她更是还未及笄,更何况是别府的事,并未牵连到王家,父母并未将具体情况告诉她。

王瑾芝好奇,她拽紧了段妈妈的袖子,问道:“段妈妈,当年的事到底是怎么样的?”

段妈妈面露难色:“这……老奴不当讲啊。”

“您就说说吧!”王瑾芝恳切地看着她:“不说详细的,你就说说大概,我也想为姑母分忧呀!”

“这……唉!好吧!”段妈妈叹了口气,只好把事情的大体脉络剥了一遍。

乔芸听着,陷入了沉思。

段妈妈讲的,跟历史上的记载差别不大。

她游戏中的背景设定也大概在开元二十几年,她讲的事情甚至在游戏中有记载回顾。随着段妈妈略显沙哑的声音娓娓道来,乔芸脑海中逐渐浮现了太子李瑛憋屈的一生。

段妈妈口中的大郎君,指的自然是薛锈,二娘子则是薛锈同父同母的妹妹薛扶瑶,二人皆是薛家大房正妻王氏所出,兄妹二人俱是才貌双全,是王氏倾注心血培养的一对儿女。

当今圣上李隆基原先为临淄王时,曾出任潞州别驾,期间遇见了一个能歌善舞的倡伎赵氏,李隆基喜爱非常,将其纳为侧室,宠极一时,李瑛就是这个时候出生的。

后来,李隆基平定了韦后和安乐公主之乱,立下大功,得以登基为帝。开元三年,李瑛被立为太子,娶了薛扶瑶为太子妃,三年后,唐昌公主下嫁给薛扶瑶的兄长薛锈。

这兄妹二人,一个嫁去了东宫做太子妃,一个尚了公主做驸马都尉,若无意外,二人必将给薛家带去一片光明的前途,谁知半路杀出来个武惠妃和李林甫!

开元十四年,太子李瑛的生母去世,武惠妃得到盛宠,她的儿子寿王李琩更是“宠冠诸子”。武惠妃野心勃勃,串通自己的心腹反复向李隆基控诉李瑛及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人如何鱼肉百姓、奢靡无度,导致李隆基渐渐不再相信太子。

后来武惠妃更在圣上面前危言耸听,说什么“太子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要命的是李隆基居然信以为真,竟勃然大怒,要废黜太子!

王瑾芝听到此处,惶惶然:“先太子便是这样被冤死的吗?”

“不,不,还不是。多亏了张相竭力相保啊。”段妈妈的眼中露出惋惜和崇敬的神色来,“只可惜,张丞相也不能护得先太子一世。”

张丞相,便是张九龄,是一代贤臣。开元十四年时,李隆基听信谗言,要废太子,是张九龄竭力劝谏,才使他打消废太子的念头。

可惜李隆基后来听信李林甫的谗言,将张九龄罢相,太子就此失去了保护伞。

开元二十五年,也就是前年四月,武惠妃说宫禁内有盗贼,连夜召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兄弟与薛锈入宫。

三兄弟与太子妃兄驸马薛锈披甲入宫时,武惠妃却对李隆基说三兄弟兵变,已经杀入宫内!

这等冤屈,若张九龄还在,必不会让太子等人饮恨,可如今的丞相已经是李林甫,李林甫与武惠妃沆瀣一气,只说:“这是陛下家事,请陛下自行决断。”

于是四人就被废为庶人,不久便被赐死于城东驿站。

李瑛被赐毒酒的同时,远在东宫的薛扶瑶被赐予一条白绫。

自此,一时风头无两的薛家大受打击,迅速在长安沉寂了下去。

王瑾芝无法理解。

她无法理解皇帝居然对武惠妃言听计从,武惠妃说皇子宫变,他就相信,难道他都不去调查取证的吗?

“若说如此,非得让姑母亲眼瞧见大仇得报,她才能养好身体?”王瑾芝提议道。

段妈妈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夫人已经不大听我的话了,大娘子,还得你劝劝她,可别就让她这么糟践自己身体了。”

“那是自然。”

乔芸一言不发。

报仇?

难。

武惠妃已经死了,眼下朝中就剩下李林甫。李隆基如今是亲佞远贤,若想让他对李林甫动手,得扶持一个比李林甫更会媚上、更奸诈的小人去离间他们君臣。

而且李林甫善于跟后宫练手,排除异己,那这个人选必须将后宫这一势力控制在自己手里,才能拴住李隆基,让李林甫无法用枕头风把皇帝吹歪。

乔芸只记得,历史上那个这样的人叫杨国忠。

——

——

感谢君清烨的打赏!

求月票,求收藏,求订阅,求全订(自动订阅),么么哒(?′?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