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结局
王氏一言不发地听完王瑾芝的告状,气得呼吸都有些不顺畅了。她心里也是不寒而栗。她可太清楚这种胆子大又没脑子的蠢货能闯出多大的祸了。
“你还没攀上高枝你,就给薛家惹是生非,如今攀上高枝了,岂不要酿成大祸!”王氏红着眼睛打量着薛四娘,冷声道:“这解家酒楼的事是不是你挑唆的?”
薛四娘诚惶诚恐地连忙摇头:“不,不,夫人我冤枉,我怎么敢呢?这等害人性命的事给我十个胆子都不敢做啊!”
乔芸立即反问:“我们从未说酒楼里出了什么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我……”薛四娘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于是慌忙扑通一声跪下,口不择言道:“是我听三夫人说的!”
这个时候,为了自保,她也只能将锅甩出去。她小心翼翼地瞥了一眼乔芸,说道:“三夫人从宴席回来时心情就不大痛快,我只是跟三夫人说了乔娘子与我的旧怨,三夫人就……我也是在她计划时偶尔听了些许,并未参与此事啊!”
这话倒是没说错,以她这么个待嫁小娘子的本事,想要插手到外边酒楼里的事还是困难了些。
此番确确实实是杜氏一手策划的。
但她又不能说毫无关系,毕竟若是没有她整日在杜氏跟前吹耳旁风,杜氏顶多忍一忍就过去了。
王氏可太清楚这里头的门门道道了。
她冷笑一声,盯着薛四娘,一字一顿道:“你且慢,不用在这里跟我辩白。且等两日之后再做分辩,你回去吧!”
两日后,薛四娘才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王氏竟然请了全家德高望重的长辈一起去议事厅审她二人!
在一众长辈面前,杜氏一开始还死鸭子嘴硬,就是不承认,王氏厉声道:“还想抵赖,薛四娘早两日前就跟我们全盘托出是你一人所为,你还有何可狡辩?”
杜氏不可置信地猛然扭头看向跪在一旁的薛四娘。
薛四娘哪里敢抬头,只能战战兢兢地伏在地上,浑身打颤。
“当真是你说的?”
薛四娘被一种族老们盯着不敢再扯谎,泪流满面地点了点头。
杜氏气疯了,她破口大骂:“你这小蹄子,我白疼你了!我说这计划天衣无缝,是谁走漏了风声,原来是你!”
她还想扑过去厮打,被两个膀大腰圆的仆妇连忙摁住了。
一时间,议事厅内议论纷纷。那些长辈们都不敢相信,自家竟出了这么个恶毒的儿媳妇。
王氏又道:“而且,她竟然还让自己名下的庶子去做这件事,若是东窗事发,那庶子岂不要被她拖出来顶罪?”
一个族叔的夫人点点头,愤愤道:“内宅里的阴私手段,我们倒也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你杜氏竟然能为了一时之气去害外人,还想攀上我们薛家的不共戴天之敌,莫非你眼中只有蝇头小利,没有长远之计?”
杜氏辩驳道:“那李相大人此时位极人臣,何等恩宠,我们结交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愚蠢!”另一个族公气得脸都青了:“这等小人就算有一时之宠又如何?前相张九龄在任时,陛下也对其深信不疑,现在又如何?我们这等大家族,行的应是纯臣之道,怎能参与到那些乌烟瘴气的事中去?”
杜氏张了张嘴,还想辩解,可终究没再敢说话。
之后就是对杜氏的处罚了。家丑不可外扬,这事终究不宜闹大,最后经过族老们的讨论决定,不休杜氏,让她回汾阴祖宅,去宗庙里了此残生。她的嫁妆分成了三份,金银细软等物私下里补偿给受害的两位刘家郎君;古董器玩绸缎等物充了公;剩下的田产铺面等物交给王氏打理,日后留着补偿杜氏的儿子。
没错,杜氏还有个三岁多的亲生儿子。
原本杜氏还想求一求自家夫君,让他看在儿子的面上为自己求情,可薛三郎生怕这毒妇教坏了自己的儿子,一个字都没多说。
他虽是个习武的粗人,心思却是细腻的。他想着,杜氏能将庶子拉下水,若是把她的幼子交给姨娘照看,有怨气的姨娘难保不对幼子出手。他又没有娶续弦的心思,思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孩子托付给大嫂照看。
还怕大嫂不愿意,他甚至提出可以将这孩子过继到大房。
王氏同意了。
祸不及幼子,何况三岁的孩子也不怎么记事,好好养着,长大了他还能记得住杜氏?
至于薛四娘,则让她从哪来滚回哪去。
薛家也没有忘记对乔芸的补偿。
正好三日后是这幼子的生辰,为了帮乔芸弥补鼎食记的名声,薛家当即包下了三天后鼎食记的所有天字号雅间,决定在酒楼设家宴。
事情算是完了,但是云雪媚的计划却被打岔,她闷闷不乐了好一阵子。
她很想帮乔芸做一些事的,而不是整天被无所事事地闲养着。
乔芸安抚了她,许诺以后有事一定找她帮忙。
临晋公主和万春公主回宫后果然向李隆基提到了乔芸,李隆基不日就把乔芸召进宫让她做菜。
乔芸只好照着当日宴席的才是给李隆基单独做了一桌,李隆基尝了之后,龙颜大悦,他给鼎食记重新提了牌匾,又给乔芸赏赐了许多财物。
此后乔芸名声大振,各个宗室都对乔芸下了请帖。乔芸不得不从鼎食记调来了当日给王瑾芝做宴席的班底,赴了一个又一个宴,赏赐拿到手软!
当乔芸接到寿王府的请帖后,她心里一个计划应运而生。
在寿王府当晚,确定寿王和寿王妃都睡下之后,她与云雪媚乔装打扮后,迷晕了屋外的守夜侍女,溜进寿王和寿王妃的床榻边,把他们夫妻俩的灵魂拽进了乔芸的游戏世界。
乔芸特地给自己家园换了个云仙岭的皮肤,这个皮肤主题就是云上仙宗,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搭配上新出的白墙金瓦的建筑模块,看起来像是天宫似的。
整了一出杨玉环神游太虚幻境。
云雪媚特地换了一身白衣裳、掩去真实面容,扮作观世音,把未来会发生的事告诉了寿王夫妻二人。
寿王听闻,当即呜呜哭了起来:“看来天意如此,我们夫妻俩还是没有缘分啊!”
在一旁扮道童的乔芸:“……”
真是个怂不顶!
都提前把未来告诉你了,你就在这感慨天意?
杨玉环也在哭:“十八郎,这该怎么办呀?难道奴家注定如此薄命吗?”
乔芸微笑着端上一个锦匣,锦匣内是一个黑色的小药丸。
云雪媚淡定的张嘴忽悠:“这是假死药丸。你若有机会逃出生天,可去江南扬州寻乔氏女。她乃被我赐福之人,可护你余生平安。”
杨玉环立刻转悲为喜,接过药丸,深深磕了个头:“多谢救苦救难的菩萨!”
寿王:“可是娘子,那我怎么办?你若去了扬州,岂不要留下我一个人?”
云雪媚对窝囊的寿王相当瞧不上,她面色不善,冷声训斥道:“你这凡人!你已承认你们夫妻二人没有缘分,此刻还要出尔反尔不成?”
乔芸适时补刀:“她留在你身边对你们二人都不好。你也不想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吧?”
寿王这才不言语了。
事情到此为止。
解决完这边的一切后,乔芸与诸位告了别后,立刻买船下扬州。
乔芸清楚,没有杨玉环,还可能会有赵玉环王玉环,何况安史之乱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解决的,它属于是唐代兵制多年积弊,范阳十镇从将军到士兵皆非汉人,他们除了军权甚至有财权,又长期不受文臣们重视,不反才怪!只要这个制度一天不改,安史之乱就无法阻挡。
她在走之前,把这些事和闺蜜王瑾芝掰扯了一遍。
她也不想自己的好友受叛乱所害。
到扬州后,她将李隆基赏赐的牌匾交予了扬州鼎食记的掌柜。掌柜大喜,立刻着手给乔芸购置了一套城郊临近大运河的豪宅,这套宅子六进大小,东西各有四个跨院,其中带有三座花园。
乔芸又把李隆基赏赐的各种宝物换成了钱财,买了周围将近五六十顷的良田,美滋滋当起了地主。
随着鼎食记的生意蒸蒸日上,乔芸抽空给谷雨和来乾二人办了婚礼。因为自家院子太空,乔芸干脆把东北角的一个单独院子拨给他俩住,不让他俩在倒座里跟别的下人挤。
过了两年,李隆基终于还是把年号改成了天宝。
乔芸知道,这个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了。
碧霞书院在王瑾芝的极力劝说下,请旨后跟着搬到了扬州,坐落在了九曲桥畔,占了两个坊。
一些年纪大的公主、郡主也跟着搬了过来。
李隆基本就跟这些人不常来往,她们又对权力没有威胁,李隆基便答应了。
这些年纪大的公主还带来了一则新鲜事。
陛下以为母后窦太后祈福为由,让自己的儿媳妇寿王妃出了家,去做太真道士。
谁曾想不知是什么缘由,杨氏出家后遭了一场风寒,没熬住,竟然年纪轻轻就去了!
乔芸听闻此事,勾起了嘴角。
果然,两个月后,乔家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美人。
历史上杨贵妃爱泡温泉,爱研究音律舞蹈,爱吃荔枝,乔芸心想她也能给呀!
她的豪宅里有温泉馆,有观戏楼,各种异域水果她也能从游戏里信手拈来。
杨玉环现在每天非常快乐。
扬州远离皇宫,这里经济十分发达,商贩也比长安洛阳多得多得多。因此这里的娱乐业也十分繁荣。杨玉环素爱研究音律歌舞,乔芸便花高价从城中买了几个天赋奇佳的歌伎舞伎,配她唱跳,她谱了新曲子,乔芸也会请伶人在鼎食记酒楼内弹唱。
后来,碧霞书院的山长找上门来,说如今碧霞书院刚刚迁过来,一些旧的老师都没跟来,识文断字公主郡主们倒是可以教,针线女红也不差,只是少了其他一些全面发展的科目。
乔芸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一个人。
云雪媚不是天天说没事做吗?
她体力好,能骑马,会射箭,可以教体育。而且她会自己搓机关,画图纸,对《墨子》或算经之类也有研究,可以教算术。
还有杨玉环也闲着,可以安排她去教音乐和舞蹈。
云雪媚欣然同意。
借此机会,她也理所应当的有了活动身子练武的场地,再也不用藏着掖着了。
还有一件让乔芸非常欣喜的事。
孟家那郎君升迁啦!
孟仁甫做了扬州知府,全家搬到了扬州。
孟韶卿又和乔芸滚做了一团,姐妹相聚,有说不完的话。
孟少恒就很苦涩了,原本他以为再没有见到云雪媚的日子,便乖乖在老娘的安排下娶了亲,谁知……
唉!造化弄人。
接下来的十年里,乔芸陆陆续续把游戏中的稀有种子拿来种,靠着扬州发达的水运便利,成功将辣椒和棉花两样推广到全大唐。她还学着解玉檀的风格,开了点心铺子、糖果铺子、火锅店、成衣铺、家具行、首饰铺……一家又一家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在江南道大大小小的县冒了出来。
乔芸赚疯了,数钱数到手抽筋。
再后来……安史之乱如约而至。从前乔芸在洛阳相识的那些伙伴,都陆陆续续搬到了扬州避乱。
乔芸如今已经接近二十五岁了。
“怎么不见瑾芝姐姐和杨怡姐姐?”
谢知樱和谢知梅对视一眼,勉强笑道:“她们两个比我还早嫁人呢。”
“哦?嫁了谁?瞧你们的脸色,她俩嫁的不算好?”乔芸心里忐忑了起来。两位姐姐都是很好的人,若是没有善终,她会很难受的。
“王家姐姐倒是还好,嫁了朔方节度使的长子。只是她郎君同阿舅一起奔波平叛,夫妻之间倒是聚少离多。”
……
谁?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王瑾芝嫁给了郭子仪的长子郭曜?
乔芸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确实还好,她又追问:“那杨怡姐姐呢?”
“她嫁了个小官。她那个夫君分明也出身杜氏,可却混得不成样子,诗写的不错,可就是挣不到钱。嫁了人这十年里小儿子都饿死了一个如今战乱一起,两人不知道流落到哪里去了……”谢知樱说的淌眼抹泪的。
乔芸瞬间又无语凝噎了。
原来同她定亲的是杜甫啊?!
只是想想历史上杜甫的一生……杨家姐姐确实过得非常不好。
不过好歹自己如今生意已经做大,火锅店早就铺到益州去了,她对杜甫在历史上的行踪清楚得很,还有游戏里做对照,若是在现实中找到了他们一家,就接济接济吧。
为了更好的研究做菜,她和孟仁甫一起琢磨研究出了新型远洋大船,趁着北方战乱无暇顾及江南,乔芸又做起了海上贸易,从海外运来了土豆玉米番薯番茄……
碧霞书院趁机聘请了一些金发碧眼的番邦人,教起了世界地理、世界历史和外语。
玉米土豆等高产作物一进入大唐,就大大缓解了饥荒问题,中原大地的百姓人口数量直接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人多了土地有限养不活怎么办?
外国人少啊,往其它大洲搬啊!
得益于乔芸从游戏里掏出的大船图纸和世界地图,又有一些在大唐混不下去的人拖家带口远播海外,解玉檀也趁机把自己的生意跟着继续扩张了起来……
再七十年之后,乔芸已经垂垂老矣。
曾经的伙伴大多都已经不在了。
她闭上眼睛,来到游戏里,看到了光鲜如初的陆折秋。
“你当初为什么让我穿越过来?”
陆折秋露出了神秘的微笑。
“游戏里的数据扩张终究是虚拟的。”
“你看看如今的世界,六大洲上的人,哪一个不说汉话写汉字,四大洋上的船,哪一个不挂大唐的旗?”
乔芸想想好像确实如此。
“主人,折秋很感谢你。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把你的灵魂永远留在这里,折秋永远陪着你好不好?”
乔芸连忙摆摆手。
“不了不了,两辈子加起来快活了一百一十岁了,我活够了。”
“那好吧。祝您好梦,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