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121章 写诗

大明第一能臣 第121章 写诗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被李洪追捧,罗贯中自然是一脸傲然之色,显然是对自己的得意之作也很满意。

随后却又听见李洪开口言道:“先生所作,令晚辈感慨颇多,想替先生题写序词一首,不知先生是否同意?”

“你写便是!”

“先生这便同意了,难道不怕晚辈拙作不佳,毁了先生作品?”李洪见罗贯中突然答应的这么轻松,有些不解的问了一句。

而后就听罗贯中笑呵呵的说道:“小子,我看过你的诗,石灰吟写的很不错,能写出这种句子,你这诗才我还能信不过么?”

李洪了然,随后摊开纸笔,十分认真的将杨慎的《临江仙》写在了上面。

不是李洪一定要当文抄公,实在是李洪觉得,三国演义的前面若是少了这么一段,实在是别扭,就像是吃烧烤却不配啤酒,贤者时间不点上一根烟一样难受……

而罗贯中原本还好奇李洪就看了那么两页,又能写出什么样的诗句,可是很快,罗贯中又一次震惊的说不出话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寥寥几句,便写尽了,罗贯中所想写的三国演义想要表达的一切。

适逢乱世,群雄并起,征战天下,冒出英雄豪杰无数,可转过头来,什么王侯将相,依旧不过是黄土一捧。

三国时期,或许是一个英雄豪杰扎堆冒出来的时代,四世三公袁家兄弟,生子当生孙仲谋,匡扶汉室刘皇叔,当然还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甚至于吕布、董卓、司马懿这些并不算正面的角色,放在其他时代,观其所成之事,那也是一时豪杰。

就连张角,也算是釜底抽薪的将东汉最后一丝气数给耗尽,这些人都有过辉煌,且辉煌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无一例外,死的都是那么的悄无声息,甚至显得有些憋屈。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败走麦城死于一个小小的司马,一世奸雄曹孟德,死于病痛折磨,更别说诸葛亮命丧五丈原,还有让自己部下杀死的张飞。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罗贯中看着李洪所写诗句,愈发觉得契合自己所写的小说,心中顿时惊骇无比。

“这小子,只看了那么几页书,就能猜到我后面想要写什么?”

罗贯中心里想着,却发现李洪依旧没有停笔,写下了临江仙的后半阙。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如果说刚刚罗贯中还只是震惊的话,那么当李洪的下半阙写完之后,罗贯中内心的激动已经无法言表了。

虽然罗贯中嘴上不说,但心里显然还是在意自己终归是败在了自己识人不明,不然罗贯中也不至于对李善长,对朱元璋有这么大的意见。

可当看见李洪写完的这一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罗贯中瞬间便想通了。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

而事实上罗贯中不已然便是这么做的么,从未想过为了名利去投奔朱元璋求个官做一做,反而寄情于小说之道,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

既然他都已经做出了选择,那为何还要因为曾经往事而愤愤不平?

“先生怎么样,此诗可配得上您的大作?”

“配得上,配得上!”罗贯中眼角含泪的说着,双手颤抖的捧起李洪所写诗词,心中不断的念着。

看着罗贯中这幅模样,李洪虽然猜不到罗贯中心中所想的是什么,但是莫名的有一种感觉。

或许,他早一点将这首诗抄出来,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事情,罗贯中早就痛快的将书稿给他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啪!”的一声脆响,惊堂木拍打在硬实的桌面上,茶馆中吵杂的声音顿时一清。

茶馆角落中,李洪与朱元璋相对而坐,李洪慢悠悠的吃着茶点,朱元璋倒是听的津津有味。

“这诗是谁写的,倒是有那么几分味道,不过洪儿你今日特意邀我来此,到底是为何?”

“总不能是听书吧?”

二人难得未在李洪家中相见,因此朱元璋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四爷猜错了,今日邀你来,正是为了听书!”李洪却是笑着说道。

朱元璋闻言顿时一愣,只是还不等再问,就见茶馆上方,年过半百的说书先生,摇头晃脑的念完李洪的《临江仙》,而后便话头一转,讲起了正文。

“话说东汉末年,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

随着正文开始讲述,周围茶客们,突然开始议论纷纷,其中包括哪些单纯来喝茶,并非为了听书而来的客人。

“哟,今儿听个新鲜,怎么就换新书了,郭老头子不是号称郭三本么,来来去去就是只有《西厢记》、《醒世姻缘》还有一本《武王伐纣》。”

“可别瞎说,最多两本半,那《武王伐纣》我听了四五十遍了,他都只讲了半本,后面根本没讲过!”

“哈哈,那这么说郭三本应该叫郭两本半?”

茶馆里都是些熟客,显然也认识这位说书先生,这话音落下,顿时引起笑声阵阵。

上方的说书先生被人取笑,倒也不恼,依旧是满脸笑意,只是手却不自觉的摸了摸腰间的钱袋,那里面有装着两钱银子,这顶的上他说四五天的书钱了。

待得下方茶客们的哄笑声渐渐小了下去,那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再次讲了起来。

这个时代,娱乐项目屈指可数,听书,听曲便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娱乐,只是再好的书,再好听的曲,听的多了,总会有厌烦的那一天,如今却听到新书,周围的茶客们自然捧场,听的十分认真。

许多原本想要离去的茶客,又重新纷纷回座,外面的客人听了两句后,也不断有人涌入茶馆,类似的情况,就在今日的江宁县,所有茶馆棋社书社,只要有说书艺人存在的地方,都在发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