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147章 先斩后奏

大明第一能臣 第147章 先斩后奏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这一路的急行军,虽说骑兵们也能撑住,但也是颇有怨言,而且还是在有马代步的情况下,可李洪的这群士卒,却是连半个抱怨的声音都没有。

更重要的是,这一路上一千人,那便是一千人,走了这么多天,竟然一个掉队逃跑的都没有。

蓝玉可太清楚京营是个什么样子了,别说是京营,就连称得上是铁血强军的边军,也不敢说行军之中没有士卒逃跑,可偏偏李洪带出来的兵,就能做到。

这便让蓝玉更是对李洪心服口服,再不敢有半但不满的心思。

差不多花了四天的时间,李洪终于赶到了太原府。

洪武元年,朱元璋攻克大都逐元顺帝,定鼎南京,废除宋、金、元以来的路制,废除元代冀宁路,复置太原府,隶属山西行中书省。

太原府治下,辖管二十二个县,这次闹匪灾直接波及了其中十三个。

当李洪行军到太原府驻扎时,太原府尹立刻亲自过来迎接。

毕竟李洪此时的身份乃是巡按御史,虽说官级不高,但地位特殊,他身为府尹,在他的治下发生了匪灾,本就难逃其咎,此时面对来剿匪的御史,自然是要毕恭毕敬的配合。

只是接风宴上,那位名叫姜宏府尹,虽说态度恭敬,但每当李洪问起太原府此时匪灾的情况时,却总是顾左右而言他。

这种表现,顿时让李洪心中有一种不好的预感,而实际上,同在酒席上的蓝玉同样看出了这一点,而在李洪给出了一个眼色后,蓝玉顿时会意。

接风宴,自然是李洪和聂庆彤和太原府一众高官坐在主桌,而王二蓝玉等将领随着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官员作陪。

因此等接风宴一结束,蓝玉和王二十分默契的控制了一名作陪的官员,晚上绑会了驿站之后,李洪立刻夜审那位据说是太原府的同知。

而得到的接过,却是让李洪大惊失色。

如今在太原府闹的匪灾,远不是那府尹上报的那般轻松,一开始或许真的只有千余人的乌合之众,但是因他府尹剿匪不利,反而因剿匪为由,合理合法的增加的税收,导致更多活不下去的民众投身绿林。

如今肆虐在太原府的匪灾,早已经有了五千之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扩大。

事实上,地方官员,报喜不报忧,或是出了是在掩埋不住的灾祸,也是尽量往小了说,这种行为,历朝历代皆都有,但唯独洪武年间最为严重。

这其中最主要的关系,便是朱元璋吏治太严,毕竟是好不容易换来的乌纱帽,谁也不愿意就这么轻易就丢了,更何况说不定还有掉脑袋的风险。

所以太原的这位名叫姜宏的府尹,故意将此次匪灾往小了往上报,便是想要拼一拼运气。

毕竟即便是朝廷派来的人剿匪不利,他这个当地的府尹也要背锅,何不搏一搏,说不定真来了什么绝世猛将,能轻易将这五千多的贼寇消灭的一干二净,到时候他姜宏自然可以再施展手段,想办法让李洪不要将这里的情况如实上报回去。

李洪听着这位抓回来的同知说明的消息,顿时脸色铁青,贼寇突然从一千变成五千,虽然依旧是未经历过训练的乌合之众,但数量却远超出他所带来的兵力。

聂庆彤同样脸色不好看,让李洪带兵剿匪,考验其是否有领兵打仗的才能,但是前提是,不能让李洪出现半点闪失。

所以朱元璋才会让李洪带着一千人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以及二百骑兵出征剿匪,便是想着,两边人数相当,一方是乌合之众,一方是久经训练的精锐之师,只要将领不是个绝世大草包,即便是仗打的难看一些,总不会出现什么不可挽回的后果。

可现在看来,李洪这便的兵力已经不占优势,虽说也不是全然无战胜的机会,却也容易让李洪身陷险境,在知道朱元璋态度的情况下,聂庆彤自然是不愿意冒险的。

“李御史,此事乃是这太原府尹欺上瞒下,非你过错,咱们这便启程回京吧,杂家定然将此事报告圣上!”

李洪没有说话,而是转头看向了蓝玉和王二两名将领。

蓝玉此时却是一脸激动之色的说道:“五千就五千,李御史您的兵我见识过,皆是精锐,以一敌十绝不是问题,某有把握以少胜多,战而胜之!”

以少胜多的战役,几乎是每一位将领的最高追求,蓝玉自然也不例外,他正是渴望权利名望的时候,此时更是信心满满。

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比五又不是什么特别夸张的兵力差,在双方兵员素质有差距的情况下,战胜的几率依旧很大。

李洪又看向了王二,而王二不似蓝玉一般莽撞,虽然他也和蓝玉同样渴望一场证明自己才能的大战,但王二也需要考虑李洪的诉求。

因此深思熟虑了许久之后王二方才开口说道:“我也觉得能打,这里还有府兵,还可以征召民夫,实在不行还可以用大人您巡按御史的身份去向卫所借兵,这些加起来,我们和匪寇之间的兵力差距并没有那般巨大!”

王二虽然提了许多前提条件,但是大体上的意思同蓝玉一样,都是觉得来都来了,又不是毫无胜算,就这么回去了未免有些可惜。

而聂庆彤考虑的东西更多,也依然坚持自己回京的想法。

但是三人都知道,最后拍板定主意的,还是李洪。

而李洪此时只是黑着一张脸,不知在想些什么,许久之后,李洪又踢了那被绑起来的同知一脚喝问道:“匪灾情况到底如何,你敢说半句假话,你应该知道我是巡按御史,有资格先斩后奏!”

那同知早就被吓破了胆子,急忙颤颤巍巍的说道:“匪灾肆虐之处,尸殍遍地,寸草不留,活不下去的百姓,又纷纷加入匪寇……”

现实便是如此,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的农户们组成的匪寇,很难有什么高明的见识,只是觉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便直接落草,而后便让其他人也活不下去,没有什么循环持续发展的想法,一抢而尽,抢钱,抢粮,抢女人,不把东西搬空了根本不会走。

而抢完之后,自然会有更多的百姓流离失所,最后又只能加入匪寇,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也是为何短短几天之内,这太原府的匪寇突然就多了这么多的原因。

最恐怖的是,如果这五千的匪寇不快速清缴,这个数字将会成指数级的翻倍上涨。

而这个庞大数字的背后,则是更多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