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19章 君子慎言!

大明第一能臣 第19章 君子慎言!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而宋濂进来后第一句话就将朱元璋给问住了。

“李善长其人,虽有才干,却贪恋权柄,绝不会主动将握到手中的权柄分出,内阁制度绝不是他能想出来的,还请陛下明示,究竟是那位能人想出此等精妙的制度?”

朱元璋顿时愕然,他也没想到宋濂竟然这么轻易的看出内阁制度是出自他人之手。

只是要不要将李洪的身份说出来却又让朱元璋有些犹豫起来。

李洪一日不愿出仕,那朱元璋便一日不想暴露身份,毕竟还想时不时的去和李洪取取经。

而多一人知道李洪的存在和其才学,便会让朱元璋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大上一分。

朱元璋这才有此顾虑,而宋濂何等聪明之人,见朱元璋犹豫,便也不再问,而是转了话题说道:“陛下,老臣此来实则另有他事!”

“爱卿请讲!”

朱元璋对于宋濂还是很重视的,见宋濂不再问李洪,微微松了口气,笑着说道。

“我已有两日未曾见过太子殿下,请问陛下,太子殿下身在何处,若是无心学业或对老臣才学不满,老臣年纪老矣,正想要辞官回乡,陛下可另请名师!”

宋濂突然吹胡子瞪眼的说道,身为一代大儒,对于朝中政治漩涡或许可不放在心上,但对于自己学生的学业却不可能不过问。

宋濂其实根本不想出仕,其中绝大部分的原由就是看不起朱元璋是个泥腿子,而非士族出身,这也是封建时读书人的通病。

可对于自己的弟子朱标宋濂却是喜欢的紧,仁厚老实,尊师重道,宋濂认为其绝对是一块璞玉,这些年他也一直小心雕琢。

可这几日朱标却无声无息的消失了,接连缺了他好几堂课,这让他实在恼火。

朱元璋也是再一次愕然,朱标此时正在李洪的农庄里居住,倒是忘了宋濂这一档子事。

若是换个其他人,敢以辞官为条件威胁朱元璋,朱元璋早就把那人给砍了。

可宋濂却不行,作为大明文道魁首,乃天下读书人的信仰。

朱元璋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杀官,便是天下数不清的读书人等着出仕,杀了一批自然还有下一批,朱元璋丝毫不愁没有读书人帮他治理国家。

可要是把这位全天下读书人的信仰给砍了,朱元璋怀疑今年刚刚恢复的科举,会来应试的读书人恐怕直接要少去大半。

当然,朱元璋大可以将宋濂赶走,若是他辞官便将其软禁在京师。

可朱元璋同样知道宋濂脾性,虽有才学,却有些迂腐,且极重名声,说不得要自杀以明志,到时候反倒又是朱元璋留下一个逼迫大儒的坏名声。

思虑了许久,朱元璋只得叹了口气,说道:“名寿莫要多心,如今标儿正和一位奇人在一起,省身养性,过几日自会去寻你!”名寿乃是宋濂的表字。

宋濂却是不信,只是狐疑的看着朱元璋,他好不容易将朱标培养成一个他士大夫眼中合格的仁君贤君,可不能又被朱元璋给掰回去了。

朱元璋无奈,只得说了实话道:“罢了,名寿,那位奇人便是提出内阁制度之人,那位奇人绝非庸碌之士,你若不信,大可亲自去看,但却要答应朕,不可在那奇人面前透露标儿身份!”

“这是为何?”宋濂不解。

“说来话长,只是名寿此番前去,若是能劝其出仕,朕定有重谢!”

宋濂闻言,心中莫名的升起一丝危机感,朱元璋竟然如此重视他口中那位奇人,他虽不在乎功名利禄,可谁还没有几分好胜心。

朱元璋既然认为有一奇人比自己更适合教导朱标,宋濂自然而然的打算看看到底是何人能有这般能耐。

……

农庄,朱标和李洪正在田野间跟着庄上的佃户们一起栽种番薯。

番薯这东西被李洪认定为是国之重器,可以换他老李家全家老小性命自然是有原因的。

除了亩产足够高以外,更难得的便是番薯完全不挑生长条件,适应性极强,耐旱耐瘠,不怕虫害,可以说只要种到地里,就完全不用再操心了。

如今李洪庄里的土地,将近七成都是上好的良田,种番薯甚至都有些浪费,毕竟番薯根本不需要这么好的土地。

可李洪为了更好的见到成效,便也不再算计这些细枝末节了。

说实话,一开始李洪让朱标一同下地播种朱标是拒绝的。

可无奈李洪说他身子实在太弱,若是再不加强锻炼,很有可能活不过四十岁。

若是旁人说说也就算了,可朱标却是知道,这位可是文曲星下凡啊,而司天监的监正还说他命中有劫,只有李洪这位文曲星下凡才能救他。

一开始朱标也只是将信将疑,可越是和李洪接触,朱标便越是心惊。

他甚至怀疑这世上跟本没有李洪不知道的事情,直到昨日李洪提出来的组建内阁之法,朱标便已经彻底信服了。

还未到弱冠之年的年纪,别的人这个时候说不定还在苦读四书五经呢,李洪的一言一行便已经可以改变整个大明官场局势。

这种妖孽,不是文曲星下凡还能是什么?

李洪说他身体弱,若是再不锻炼活不过四十岁,朱标便已经觉得自己命中大劫可能便是原由此处,因此此时干起活来格外卖力,看的周围佃户都有些发懵。

这位细皮嫩肉的公子哥怕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朱标倒是不知道这些人的想法,只是想想又觉得好笑,他堂堂大明太子,不在案牍之间处理政务,竟然埋头田间耕种,想来纵观古今应该是独一份了吧。

“李兄弟,你说这名叫番薯的作物,真能如你所说那般亩产千斤?”

同样也在指导佃户如何播种的李洪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若是不行,我把脑袋割下来种在地里!”

这个问题这两天朱标已经不知道问过多少遍了,李洪也是没了脾气。

“君子慎言!”

一声大喝突然响起,所有人下意识的抬头看去,却见是一满头银发,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站在田间,来人正是宋濂。

他早前问得了李洪名字和住所,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路过田间时听见李洪不耐烦的敷衍,不由自主的出言呵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