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254章 猜忌之心

大明第一能臣 第254章 猜忌之心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当然,迎娶柳清薇不太可能,即便是李洪不在乎,甚至有心想要挑战这封建礼教,但有些事情可以做,却又不能太出格。

至于柳清薇自己所说的不要任何名分,李洪自问也不可能渣的这么彻底。

可是现在李洪也确实没有想好到底该如何。

好在如今借着出征的机会,倒是还有着大把的时间来让李洪思考。

可以说,经过昨天晚上这一档子事,李洪现在甚至反而还有些感激这次出征了……

“是,今日知道要开拔,心情激动之下,睡得不太安稳!”

李洪回答着聂庆彤的问题,可就在这时,又听见一旁的蓝玉嘟囔着说道:“何止是没有睡好,今天你出来上马的力气都没有,走到底时候两腿可都在打颤,你要是实在撑不住,不如咱们明天再启程也没问题的!”

闻言,李洪恨不得直接掏出怀里火枪一枪把蓝玉给就地正法,当然这也只能是想想,也没法反驳,只是冷着脸对着后面搞了半天依然没有集合完毕的民夫们喝道:“快着点,半个时辰内弄不完,军法处置!”

出江南,经济南,绕道西安,方才至甘肃。

原本并不需要这么麻烦,可以直接借道陕西,直接到达甘肃的,但是现在李思齐态度暧昧,贸然从陕西走,谁知道会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李洪便选择了更加稳妥的路径。

明代甘肃并未单独设省,而是“甘肃镇”。此镇非彼镇,乃军镇之意,属于大明九大边镇之一。

其实此时的明军,是已经将甘肃打下来了的,实际上的指挥权和绝大部分的州县皆都掌握在明军手中,王保保只是一直在甘肃境内作乱而已。

因此,此时甘肃镇是有大明的官员在接管的,当李洪刚一到达甘肃,便见到了过来迎接的三边总制汤和。

三边总制,又称三边总督,都还属于通俗叫法,此时的官方名称是“提督三边军务”,其职责为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等地的军务。

若是李洪这个甘陕巡抚不来的话,可以说汤和的这个三边总制,才是这里说话最为管用之人。

至于汤和其人,同样也是明初时声名显赫的名将,依照现在的平均寿命来说,年纪已过半百,虽然如今李洪观之,见其依然虎背熊腰,精神奕奕,那一双大手感觉一巴掌就能把自己扇晕。

只不过按理来说,半百的年纪,无论是精力还是体能早已经过了巅峰,当然可以继续任武职,却不该再跑到前线折腾。

而汤和之所以来此,却也是朱元璋无可奈何之举。

如今的大明将领队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段,跟随朱元璋从红巾军时期的开始征战的将领,活到立国之后的人,大多都是汤和这般岁数,徐达常云春之流甚至都算是年轻人。

而年轻一辈的,如蓝玉和沐英等,现在尚还未成长起来。

若非是如此,朱元璋也不会如此看重李洪,且一直想办法让他领兵。

如今的大明实在是太需要出现一个正值壮年,又可堪大用的将领了。

且朱元璋还清楚,李洪不仅仅是自己有着才能,更是能替朱元璋培养出更多可用的人才。

以朱元璋的眼光来看,无论是王二还是蓝玉,皆都是可造之材,只是欠缺历练。

朱元璋不清楚,即便是没有李洪,未来的蓝玉依然能成为洪武中后期的武将之首,还以为蓝玉真就是李洪一手挖掘出来的。

毕竟这种事情十分正常,朱元璋他自己就是这样的,如今大明的整个武将班底,可以说有大半都是朱元璋的老乡,现在的赫赫威名,其实都是一场一场的战役磨练出来的。

便如现在的三边总制汤和,便是濠州钟离人,和朱元璋不仅是同乡,而且还是在一条小街上长大的兄弟。

只不过童年时期的汤和可比朱元璋要风光多了,且早早便有雄心壮志,在嬉戏玩耍时,喜欢统率群童,练习骑马射箭。

至正十二年,还是个少年的汤和带领十多个壮士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他因作战勇敢而被封为千户之职。

而那个时候,朱元璋可还在皇觉寺当小和尚敲钟化缘呢,甚至于,还是汤和想起了这位童年一起玩的小兄弟,自己混成了千户便想着照拂一下,因此写了一封信,让朱元璋过来投奔自己。

虽然朱元璋绝非凡人,刚一加入红巾军,立刻便像是开了挂一般,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入伍没有几天,朱元璋便因功被提升为镇抚之职,级别在汤和之上。

而从这里,便又看得出汤和的不一般来。

若是换了别人,遇见这种事情,很难说心里不会有些不平衡的想法,别说朱元璋是汤和介绍进来的,当时红巾军的诸将大多是朱元璋的同辈,一个个都尚且不肯居于朱元璋之下呢,反倒是汤和,却是认真谨慎地听从指挥。

这份心性便已非常人所能及,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份心性,汤和成功的逃脱了朱元璋的清洗,成为了少数的几位寿终正寝的开国元勋。

“李巡抚,圣上亲谕,让我在此配合你!”

在来此之前,李洪甚至已经做好了会被这些边军将领针对的打算,却未想到,第一个见到的汤和,对他的态度虽说不上热情,却也十分有礼。

“汤总制言重了,谈不上配合,只是过来看看能否有帮得上忙的地方!”

汤和没有说话,他没有针对李洪,是因他心性异于常人,但想让他上赶着巴结李洪,那确是想都别想。

别说李洪算起来只能是他的晚辈,也不说身为武将和文官之首李善长天然的矛盾,单单是自己这个三边总制的头上突然多了一个甘陕巡抚,便已经足够让汤和对李洪有意见了。

李洪见汤和不说话,气氛一时间稍微有些尴尬,先是干咳了两声,随后主动问道:“汤总制可知道那边的情况?”

李洪所问的,自然便是前线战事以及王保保和其麾下北元残部的消息。

汤和也是一一道来道:“王保保此人素来桀骜,与元顺帝一向不合,元顺帝将其任命为中书右丞相,并屡次召他入援,但王保保却不听从调令滞留西北,并未奔赴应昌!”

应昌,便是后世的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也是明军攻破元大都也就是北平城后,北元逃回草原上暂定的国都。

而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则可以说是元朝最后一任皇帝,再之后的元朝便只能称为北元。

因元顺帝一开始为傀儡皇帝,且元朝的灭亡除了起义军以外,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元朝内乱,所以元顺帝的猜忌心十分严重。

洪武二年,也是至正二十九年,明军攻破元大都,其间许多大臣进谏速奔和林,结果元顺帝却不肯采纳,直接逃到了应昌。

算是主动放弃了反攻中原的机会,而王保保正是看透了元顺帝的猜忌之心,这才迟迟不肯追随,反而是像是孤注一掷一般,带着残部一直留在西北一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