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266章 当真是屈才了

大明第一能臣 第266章 当真是屈才了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这柴不就是木头么,漫山遍野都是,这东西有什么好稀缺的。

可实际上,事实就是如此,尤其是北方,因为自然环境差异,北方地区不像南方有大量速生的苇草可充当燃料,只能砍伐多年生的高大乔木,而后者生长速度相当缓慢。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可不是后世现代化进程时发生的事情,而是在这片土地,这种看伐木的行为已经持续了足足上千万年了。

《梦溪笔谈》中便曾记载道:““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秃)矣。”

齐鲁之地尚且如此,更何况甘肃镇为属西北,大片的沙漠地貌,树木总共就这么多。

这种缺木的现象,甚至造成过不少的祸端,在宋神宗时期,西北百姓当真是砍无可砍了,目力所及,林木几尽,然而冬天总是要过的,缺薪少柴的民众只能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

也就是桑枣树,而桑枣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砍伐桑枣无异于饮鸩止渴。根据北宋律法,伐桑树三工以上,首犯处死,从犯流放。

在律法最为松弛的宋朝,能立下这般重刑,可见当时情况有多么恶劣。

甚至于北宋时还有一例子,在北宋末期,金兵包围汴京城,首先告急的不是粮食,而是燃料。

薪柴不济,宋钦宗不得不开放皇家园林供民众采伐,几天之后,竹木被砍伐一空,人们又开始拆亭台楼阁,途中还发生了楼台倒塌、哄抢、踩踏等事件,数百人丧生。

这便可见对于北方的百姓来说,寒冷永远都是排在第一的生存劲敌,甚至于可能还要排在饥饿之上。

西北苦寒之地,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富裕人家倒是还好些,即便天气再冷,也能卖到薪柴,身上穿着的也是棉衣和动物毛皮制成的衣物。

而对于穷人而言,无论寒暑,都只有布衣可穿,到了冬天,就在布衣的夹层里面填充丝絮、芦花等物,原理接近后世的羽绒服,但效果仍不可同日而语。

杜甫那首千古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曾写过,“布衾多年冷似铁”,说的便是这种情况。

杜甫所写这首诗时还在唐代,可如今的大明可是处在小冰河时期,这秋天的温度远比那个时候还要寒冷。

李洪有心想要继承诗圣遗志,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给落实。

可问题就在于李洪并没有这个本事。

一开始让孙赣给李洪提供薪柴,那些柴火保持李洪自己从京营那里带来的六千人和两千民夫便已经是极限了。

如今李洪这里需要御寒的将士却是足足两万人,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一个小小的庆阳城还真无法供给这么多士卒的柴火,李洪总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严命城中百姓全都发扬奉献精神,乖乖的把柴火全都供奉出来吧。

别说李洪做不出来这种混账事,就算是真的干的出来,恐怕回去之后自己那老爹就要生吃活剥了自己。

没办法,李善长不算是什么圣人,但是绝对将这种读书人的风骨和名声看的要比命还要重要,而李洪做的这种事情,完全可以称之为丧尽天良。

一个小小的庆阳城还真无法供给这么多士卒的柴火,李洪总不能不顾百姓的死活,严命城中百姓全都发扬奉献精神,乖乖的把柴火全都供奉出来吧。

别说李洪做不出来这种混账事,就算是真的干的出来,恐怕回去之后自己那老爹就要生吃活剥了自己。

没办法,李善长不算是什么圣人,但是绝对将这种读书人的风骨和名声看的要比命还要重要,而李洪做的这种事情,完全可以称之为丧尽天良。

所以,李洪能做的真的不多,顶多就是将从京营里带来的一些棉衣分发下去,但也做不到人手一份,而后稍微让这两万甘肃镇的士卒的伙食改善了一些。

肯定是做不到李洪那六千人在京营中一日三餐顿顿有肉的水准,李洪所能做到的无非就是,将他们一日两餐变成三餐而已。

至于多消耗出来的物资,自然是甘肃镇的各城池来出,不可能是李洪自讨腰包的。

李洪也不是完全没有顾虑的,他也知道,有些事情在京营中可以做,但是真让他自掏腰包给边军加餐,恐怕朱元璋就是圣人在世,心里也会猜忌。

更何况,两万张嘴的消耗,让李洪自己出,他还真就出不起……

反正这里的将领吃了这么多年的空饷,如今吐出来一些,倒是还真就是合情合理。

而这加了一餐肯定也不是白加的,将士们的训练也是稍微增加了一些,毕竟抵御寒冷的手段,在外物没有条件的情况下,从自身入手便是唯一的办法。

吃的多,动的多,这寒冷自然会减轻一些,也不至于出现什么严重的冻伤。

再更多的办法,李洪便是彻底想不到了,同时还让王二和蓝玉砍杀了几个借机闹事的刺头。

甚至于,李洪还不敢多杀。

这也没有办法,用言语建立起来的威信说到底也就是那么一回事,甘肃的兵又没有被李洪顿顿有肉的一日三餐养过,杀了太多的话,前期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那点信任,只怕很快就会被消磨光了。

因为李洪是临时接手部队的,并没有建立足够的威望。而且又是劳师远征,远离故土数千里,一味杀人无济于事,稍不注意甚至会酿成兵变。

只有等李洪带领士卒,真刀真枪打几场胜仗,那个时候才能真正出手整顿军队。

只不过好在,李洪绞尽脑汁想到的所有办法全都用了下去之后,也总算是成功平息了这两万士卒的牢骚和抱怨。

而在这几日中,除了因寒冷的天气导致士气稍微出现了些问题以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

只不过这一件事倒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个难得的好消息,便是李洪在到达甘肃镇之后,所派遣出去的哨探回来了。

李洪不可能到了地方便什么事情都不做,肯定是要想办法将主动权抢先抢占到自己的手里的。

这一批哨探的领队同样也是老熟人,那就是聂庆彤带过来的疤脸男。

对于这个神秘的疤脸男,以及他手下的这群人,李洪当真是佩服万分,无论是身手还是军事素养皆是如此。

说实话,李洪甚至觉得让这些人跟着自己当真是屈才了。

若是可以,李洪更想将这群人任命成个教官之类的角色,替自己操练出一支特种部队,专门执行斩首任务。

数量都不用太多,百余人就足够,在如今这个冷兵器时代,没有雷达,没有摄像头,更别有红外线动作捕捉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