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338章 天大的好消息

大明第一能臣 第338章 天大的好消息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乌拉特部落,以及扎古部落。

人数都和巴鲁刺思差不多,只不过巴鲁刺思武风更强盛一些,可以做到人人皆兵,而另外那里两个部落,更多的时候还只是单纯的放牧。

但是就算是不想巴鲁刺思喜欢打秋风劫掠,但毕竟是蒙古部落,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肯定也不会怂。

李洪命令马哈木修书一封,直接对着两个部落宣战,要么就乖乖的滚出这片草原,永远不许在此处放牧。

对于游牧部落来说,草原便是命根子,便犹如农民的土地一般。

当有人把镰刀放到你的命根子上了,若是没有反应的话,那才是不正常的。

这两个部落也没有出乎预料的,便开始组织人手要和巴鲁刺思火拼。

至于结果嘛,也十分好猜。

那有什么部落火拼,无非就是李洪的圈套罢了,伏击偷袭加威胁,李洪几乎是把阴谋诡计玩出花了,且在马哈木的配合下,还真就是十分顺利的收服了这两个部落。

这两个部落的规模和巴鲁刺思差不多,皆都是一万多人,再算上李洪自己的两万多人,这便是有五万了。

就算是在这草原上,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当然,想要靠着五万人,且其中半数都还是迫于李洪的淫威,一个个心里不知道打着什么小心思的异族去把北元的老窝给掀了明显还是不现实的。

其实,李洪收服的这三个部落,打一开始,其实就是一个谈判的筹码而已。

李洪带着这三个部落,开始朝着漠北迁徙而去。

原本李洪的两万明军,若是大摇大摆的在草原行动,肯定会惹人主意。

但是此时李洪的士兵隐藏在三个部落之中,却是有些天衣无缝了。

游牧部落本就是四处游荡,不会在一个地方呆着的,而草原上,五万人的游牧部落或许很少见,但绝对不是没有。

就这样,李洪带着五万人其中还有两万个大明士兵,就这么大摇大摆的来到了漠北。

……

图鲁博罗特,察哈尔部落的台吉,此时正在看着一份蒙文写的谕旨。

蒙文的历史很短,在一开始,蒙古族诞生于斡难河流域之时,本来是没有文字的。

是在成吉思汗征讨乃蛮人之时,乃蛮人掌印官回鹘人塔塔统阿虽然遭逮捕,依然守着国家的印信。

成吉思汗非常嘉许他忠于自己国家的行为,遂命令他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并命令他教授太子、诸王畏兀字以书写蒙古语,蒙古人至此时便采畏兀字母以书写蒙古语,这乃是蒙文的前身。

而真正的蒙文出现,则是要追朔到元世祖忽必烈颁行的“蒙古新字”也叫做“八思巴文”。

听名字也知道,这个文字,乃是当时的蒙古国师,八思巴创立的。

说起这位八思巴,那也是个奇人,当然不是小说中那位可以破碎虚空的蒙古第一高手……

历史上对于这位元朝第一位帝师的评价很高,《元史释老传》说他七岁时,就能“诵经数十万言,能约通其大义,国人号之圣童。”稍长,即开始学习“五明”学,一学即悟。

《西藏王臣记》记载:“幼而颖悟,长博闻思,学富五明,淹贯三藏”。

但其实刨除掉八思巴在宗教方面的贡献以外,更多的其实是他的内政。

别的不说,至少他在位的时期,很好从处理了蒙族、藏族乃至于汉族之间的关系。

要知道,在民族尚未融合之前,想让各民族安分下来可从来都不容易。

不说蒙汉之间的血海深仇,单单是蒙族和藏族之间的恩怨纠葛,那便能往回追朔不知道几百年。

但是八思巴却能很好的处理了这种局面,只可惜,八思巴吃斋念佛一辈子,却年仅四十三岁去世了。

且他任时的一些政策,也没有很好的贯彻下去,从某种角度上讲,元朝国诈甚至连一百年都没撑过去,其实在八思巴英年早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局了。

此时,图鲁博罗特所看的这份谕旨,便是用八思巴文所写,而上面所写的内容则是,如今元昭宗想要组建禁军,命他察哈尔部族挑选一万名勇士。

这份谕旨,不仅仅是察哈尔部落收到了,而是在大漠中,但凡人数超过十万人的大型部落,皆都收到了。

而元昭宗之所以要抽调人手组建禁军也很简单,那便是王保保将嘉峪关给打下来了么。

这对于北元来说,毫无疑问乃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元昭宗自然是干劲满满,原本送往王保保那里支援的物资被人黑掉,且陕西又一次被明军收复后,其实元昭宗乃至于北元上下,都已经不再对重新南下夺回江山抱有什么期待了。

但谁又能猜到,这王保保竟然如此厉害,竟然真能从徐达的手中,将嘉峪关给打下来。

这便是相当于给北元南下留下了一个桥头堡,随时都有卷土重来,再创辉煌的机会。

如此情景,元昭宗又如何能坐得住,自然是要加紧组织人手,一鼓作气,别的不说,至少通过嘉峪关,把甘肃给重新拿回来再说。

但是话虽如此,这份谕旨发下来后,图鲁博罗特却是有些不快。

一万士卒,即便是察哈尔如今家大业大,那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元昭宗要抽调一万勇士,对于他们这些部落来说,不仅仅是要他一万兵力,更是要走了他一万个青壮劳动力。

毕竟游牧部落,青壮可不仅仅是打仗的,同样需要兼顾生产,或者说,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处于生产劳作的状态。

眼看着马上就要入冬如同的,牛羊还有马都需要最后在养一层肥瞟,不然这个冬天不好过,正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

毕竟游牧部落,青壮可不仅仅是打仗的,同样需要兼顾生产,或者说,大部分的时间,其实都是处于生产劳作的状态。

眼看着马上就要如同的,牛羊还有马都需要最后在养一层肥瞟,不然这个冬天不好过,正是最需要人手的时候。

所以,身为察哈尔部落的首领,图鲁博罗特肯定是不想要出人的。

可问题是,他毕竟名义上还是要听如今北元皇帝的命令,更何况,王保保刚刚打下嘉峪关,很难说大明那边是个什么反应,但是在草原上,却是有不少人重新开始看好北元重返中原。

正在图鲁博罗特有些两难的犹豫中,突然一人奔入营帐之中。

“阿布!”

蒙语中,阿布是父亲的称呼,来人正是图鲁博罗特的大儿子,阿鲁台。

图鲁博罗特皱眉喝道:“说了多少次了,做事要有大将风范,不可冒冒失失的!”

“是,阿布,儿臣知道了!”

阿鲁台年岁不大,十五六的年纪,面对父亲斥责,到是也十分痛苦的认错。

“说吧,发生什么事情了?”

阿鲁台这才开口说道:“外面来了三个部落的首领,想要投靠阿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