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413章 工厂

大明第一能臣 第413章 工厂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我已经在马鬃山考察了一番,这一次深入漠北,在此处我发现了一个隘口,东西横贯十余公里,很适合修建一座城池,而我们在前朝长城的基础上,可以继续修建一条更长距离的长城。”

“这么说你已经有了想法?”

“臣不才,已经画好了城池和长城的图纸。”

“哦,在哪?”

“我并未带在身上。”

“嗯,这个不急,你再说说,还有什么想法?”

朱元章在龙椅上动了动,似乎像是小学生听课时,正襟危坐地,态度很是认真。

“臣认为,这些也只是防御,单就战争而言,其实打的还是一个字,那就是钱!”

朱元章点了点头。

李洪继续道:“所以,我们大明当务之急,不是北伐,而是要将国力提升,说白了就是让我们更有钱,只要有了钱,那么我们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不会因为这个畏手畏脚,而且,要是过多的征收赋税,其虽然可以解决眼前的需求,但后果是严重的,我想陛下一定是深有体会吧!”

这一番话,说的朱元章也是眉头紧锁,他曾是草根出身,深知老百姓的疾苦,也知道因为赋税,不知道多少人就流离失所,最后不是被饿死,就是成了贼。

而当年他也是因为这个才会起义参军,成为了反元的一员,朱元章想了想,道:“你说的对,那,我们大明眼下百业待兴,这个总是需要时间,可元廷不除,总是我们的后患啊!可说道钱粮,怎么才能更快的赚钱,你难道有什么想法?”

李洪知道自己等的话题总算是等到了,他微微点头,道:“臣倒是有一个想法。”

“快,你快说说看!”

朱元章有些急不可耐地道。

“我们大明的丝绸,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布料,而这个的背后是我们拥有着先进的织布技术,拥有着完善的生产和销售的环节,所以才会让丝绸不光是在我们本土,就是那些邻邦的国家也是供不应求,一布难求!”

李洪说着看向朱元章,他道:“陛下,你可知道,要是我们能够发明一种机械,可以让我们的织布技术更加的先进,能够更多的产出布匹,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获得更多利益呢?”

“嗯,这个倒是,可你说的这个机械?”

李洪笑了笑:“陛下,我已经研究出了这种东西。”

“真的!”

当然是真的,其实李洪也只是搬运了一下,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西方的那些列强们,发明了一种叫做叫做飞梭的东西,这个发明导致了棉纺织业向着工业化发展。

批量的生产,让纺织品供不应求,而这件事距离大明朝整整晚了二百年,李洪只是将这个提前了一下。

还有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发生而已,至于飞梭的技术,本来就在他的科技树上,对于他来说,本就不是什么太高深的技术。

棉纺织业本来是大明最最擅长,就是因为航运的发展,才让我们的技术传到了西方,最后反倒是被他们先一步研究出了更为先进的技术。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正是从棉纺织业开启,飞梭的发明就像是它的名字,工业就像是这柄飞梭,从十八世纪中叶一直穿行到了十九世纪的中叶,它为整个西方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朱元章有些跃跃欲试,他想了想道:“那么你准备怎么干,只管说,咱对于这些赚钱的事不是很在行,不过,我倒是知道,兵未动则粮草先行,没有钱,什么都玩不转,他娘的,想当年我和陈友谅打的时候,就曾因为没有钱,不得不跟那些当地的乡绅借了高利贷,搞得后来老子还要给他们连本带利的还给他们。”

李洪却知道,这位陛下说的,其实只是事情的一面,他后来将这些曾给他落井下石,想着趁火打劫的商人,一个个都砍了头,家产充了公。

火中取栗。

李洪对于这些乡绅的死倒是不想有任何的同情,但有一点,朱元章确实不是一个很善于赚钱的人。

这个和他的出身有关,要是论打仗,还有怎么玩弄人心,他绝对的是行家里手。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yeguoyuedu 】

可要是真的让他研究怎么将一块钱变成十块百块,那就是在难为他了,李洪其实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会今天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提出。

“咱是知道没钱的滋味,你小子给我好好出出招,还有什么你只管说,今天,不管你说什么,只要是有道理,咱都答应你!”

朱元章是个爱才的人,他对于那些有想法的人,是绝对给予支持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将大明的队伍,从一个小小的起义军,壮大到了如今来执掌一个帝国。

其实说到底他就是一个为人善用的人。

“陛下,我其实有一个很大的想法,只是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理解,或者说陛下能不能支持!”

“支持,只要是对大明有利,咱都支持!”

朱元章确实是一个不拘小格的人,他的大度,虽然没有显示在对待一些敌人身上,但他对事可是从来都是如此。

“好,我想在大明兴办工厂,让生产变成规模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大的产出,到时候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等等!等等!你说的这个工厂是个什么东西,还有你说的这个规模化,又是个什么情况?”

朱元章毕竟是古人,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接受这些名词,李洪也不着急,就跟朱元章是认真的解释了一下。

要说这位大明的开国皇帝,不愧是千古一帝,聪明不说,理解的能力那也是真的强。

李洪只是简单的解释了一遍,朱元章就已经明白了,但他的表情慢慢的凝重起来。

按照李洪的描述,这就是要将商业的位置提升起来,可对于一个农业帝国来讲,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谓的工厂,其实就是一种商业化的运行,当产出物品后,就涉及到了销售的问题。

那么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流通,要知道,大明朝之前的历朝历代,可是对于物品的交易,有着很是严格的管控。

不为别的,那个时候物资一方是太过贵乏,另一方面,国家的主要来源,也是从这些物品的垄断中来获得。

可一旦新建了李洪说的工厂,倒时候为了促进商品的销量,自然就要打开商业途径。

那么国家的利益怎么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