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443章 君命难为

大明第一能臣 第443章 君命难为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而此时的瓦剌也已经在西蒙古慢慢的崛起,他们却将目光聚焦在了李洪的身上。

说到瓦剌,他在元朝时是主要居西域北部,是以准噶尔盆地为中心的天山北方的人群;也有一部分南进西域中部。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瓦剌在明朝初期,就已经和鞑靼形成了对峙的关系,他们不是鞑靼的那些元朝的皇亲贵族,而是别的姓氏,所以在鞑靼人看来就是和明朝一样的。

这种看法也导致了他们的不和。

非已即异,这就是部族之间的关系,瓦剌其实也一直不把鞑靼人当成同族,他们在看到元廷势力微弱,便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当时曾是元臣的勐可帖木儿,此人因为曾在元朝当官,他在这个冬天召集了几个部族的头领。

“都看到了,这些明人竟然在马鬃山那里修建了城关,这摆明了是在防着我们!”

勐可帖木儿对于大明有着莫名的抵触,他虽然是元朝的旧部中将领,但心中却从未将大元看在眼里。

元昭宗更是被他看成一个窝囊废,勐可帖木儿正如瓦剌的其他的首领,时时刻刻都想着将这四万余人的部族,慢慢的发展壮大。

这样的人势必会没有机会去制造机会,就像是一个小偷,他只要确定了主人不在,那他就可能闯进去,成为这个家的新主人。

勐可帖木儿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给他机会,他甚至要窃夺了这个国家。

胆子这种东西,就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所谓胆识过人,就是干一些别人不敢干,不可为之事。

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是想朱元章当年若不是想到了造反,怎么可能活到现在,要知道,元人的统治,当时可是无处不在。

对于起义者的屠杀,是每时每刻,但就是这样,还有一部分人敢于站出来,杀了元人,最后推翻了元朝。

其实他们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功,胆识最后成了他们这么做的原因。

勐可帖木儿看了眼面前的几个部族的首领:“现在我们的机会来了,只要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带着人去攻下明人的城关,到时候夺了他们的物资,咱们的这个冬天就算是有了保障。”

似乎对于这些元人来讲,地盘和城池远没有物资来的实惠,他们毕竟是一些骑在马背上,就算是拥有了天下的人。

视角的不同,让他们相信,有马就有天下。

其实直到他的孙子,那位曾把大明朝的皇帝,当成狗一样豢养的也先,也不过是在北平的城外,策马而奔,豪气是有了,可一点的实惠也没有。

若是汉人,可能那时候围而不攻,跟着挥师南下,到时候大明也就没了那后来的二百年的基业。

元人其实也是一样,但他们的祖先,明白了地盘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他们的马总要在地上奔驰而行。

这就是勐可帖木儿他们这些瓦剌人与大元的后裔不同的地方,以至于,后来的鞑靼人还是和大明联合,曾经几次的将瓦剌人杀到了绝地。

不过,准噶尔一部的生命力那是没的说,他们最后还是让鞑靼人不得不先一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他们直到清朝的中叶,也还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之上,甚至曾经有问鼎中原的样子。

但最后还是被乾隆帝打败,这才慢慢的退出历史。

勐可帖木儿看了眼面前的几人:“现在的机会来了,元廷新败,他们现在蜷缩在居延海附近,根本就不敢出来,我们知道出手,那么就可以夺了这块肥肉!”

“他们据说三万人,我们只有一万五千人左右,他们又有城池作为屏障,我们怎么冲进去呢?”

“是啊,勐可帖木儿,你别在搞事情了,你的父亲曾说过,大明的强大不是我们可以对付的!”

“哼!看看你们,真的是鼠目寸光,要知道,这天下谁说就一定是大明的,我们如今族人就已经发展了十几万,而且可以战斗的士兵,也有两万了,干什么不拼一拼,那些明人,根本就不能打!”

几个部族的首领对此并不是很积极。

勐可帖木儿将他们几人送走后,大骂他们没有头脑,他思来想去,这个必须有人帮着才行,毕竟他的部族也只有八千的人马。

但找谁来合作呢?

毕竟李洪的大军三万,还有城池,思来想去,他还是想到了元人。

勐可帖木儿连夜写了信,让人送往元廷,他希望两方能够合作,将明人的城池给夺了。

也是勐可帖木儿走远,他的人只花了十几天就找到了元廷,元昭宗接见了此人。

打开勐可帖木儿的信,对于他来说,消灭李洪其实就是报仇,毕竟,纳哈的两万人都被李洪给全歼。

这个仇不报,他元昭宗的脸面何在,答应了勐可帖木儿,他随之召集了扩廓帖木儿等人。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扩廓帖木儿却直接告诉他,这个事情不能做,因为冬季不是出兵的时候。

“有了勐可帖木儿的人马,我们前后夹击,难道不是大灭明军的时候吗?”

元昭宗这个时候,似乎忘了之前的亏,他也是报仇心切,直接命扩廓帖木儿率领两万人,直接前往马鬃山配合瓦剌的行动。

没办法,君命难为,扩廓帖木儿只能带着人出发,冬天对于元人来讲,真的是太难了。

他们不像是明军,后方的粮草充足,而他们这个时候,本就是物资极为贵乏的时候,大军行动,两万人的吃喝那可是不小的消耗。

等扩廓帖木儿将大军带到了马鬃山的前沿,其实已经是物资消耗殆尽,只剩下三天的粮食。

这时的勐可帖木儿也带着人来到了城关的外面,十余里处,瓦剌人将大营驻扎。

李洪其实也接到了塘报,他并未将勐可帖木儿太当回事,但元人的接踵而至,让他明白,这一次是双方的合作行动。

嘉峪关的建造还是引起了他们这些大漠部族的注意,而他们这个时候,最最缺少的就是物资。

三万人的修城大军,是个人都能想到,这里面有多少的吃喝物资,所以李洪早早的就将人马分成了城内城外两拨。

内外形成掎角之势,相互配合,一万人在城外驻扎,来抵御元人的扩廓帖木儿。

这位大元名将还是不容小看。

至于瓦剌人,李洪对于他们并不是太看重,毕竟,这些人实战上的经验不多,而且人数实在是太过少了。

只有八千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