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第一能臣 > 第95章 家里的独苗

大明第一能臣 第95章 家里的独苗

作者:万里天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6:51 来源:小说旗

汪广林和杨宪一人一句的吵得火热,一旁的胡惟庸眼珠子直转不知道在打着什么主意。

而桌案后的朱元璋却乐得见到如此,现在朱元璋对于这个内阁制简直是越来越满意了。

相权一分为五,又有李善长一旁总结归纳和处理,不但办事效率提高了,更是让文官集团彻底分裂成了好几份。

朱元璋就喜欢看他们吵架,吵得越凶越好,反正归根结底还是帮他老朱家办事。

毕竟有那一个当权者愿意看到自己手底下的大臣们铁板一块呢?

而既然想到了内阁,朱元璋的思绪自然不由自主的飘到了李洪那里。

他知晓今日李洪已经去过军营报道,心中则想着也不知道李洪那里现在是什么样了。

……

朱元璋以为李洪现在还在军营,可实际上,李洪在发完军饷之后,便让这群兵卒们解散了。

李洪也清楚,好不容易发了军饷,这群人肯定要回一趟家,将这喜讯告诉家人,索性李洪便给这群人放了一天的假,正好李洪自己还有一大堆事情没忙完呢。

没有先回农庄,而是跟着赵武又去了一趟牙行,这一回轻车熟路的找到了之前委托的那位九爷,果不其然工都已经招好了,李洪给了尾款,而后在九爷感恩戴德的恭维声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工人们。

整整一百五十人,一个个的看起来和自己的那些兵丁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样子,一个个仿佛饿的眼睛都是绿的一样。

李洪无奈,吩咐赵武先去采买些吃食,而后李洪挨个和他们签订工契。

二十人建房的是短契,每天一百文工钱,建造酿酒厂和印刷厂,工期是一个月。

而酿酒工人和印刷工,都是挖过来的九爷特意挑选的熟工,签订的自然是长契,没人每个月八钱银子,这工钱,比起市价不知道要高出了多少倍,这些人签了契一个个高兴的快要疯了一样,不少人还在问能不能直接签一个十年的长契,唯恐李洪甩下他们不要了。

李洪自然没有答应,而现在酒厂和印刷厂都还没建好,李洪又不是冤大头,让他们白拿一个月的工钱,直接把他们也扔给建筑队,一起帮着修建厂房。

赵寅还没给回信,李洪也不知道地方选在了那里,因此先让明日现在牙行这里集合。

这些杂事暂且不说,真正让李洪惊喜的是九爷还给他挖来了一位懂酿酒的老师傅。

师傅人姓吴,四五十岁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老者了,曾经在别人的酒坊干了半辈子,只不过东家出了变故,让李洪捡到了个漏。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像吴师傅这种专业人才,都是不可多得的。

李洪十分大方,直接给吴师傅签了一个每月十两银子的工契,这个工钱都已经能比得上一个七品县令了。

只不过当那吴师傅看到李洪给出的条件后,反而开始犹豫了起来,李洪还以为自己给的不够多,却不料那吴师傅为难的开口说道:“这位公子,你这价钱确实不低,但我万万不可能将我原来东家的配酒秘法说出来,要不你还是给的低一些,每月三两银子就足够了!”

李洪听的一乐,没想到这老头还是个重信之人,李洪更加满意,也没解释,而是从怀里掏出两张纸,递给那吴师傅。

吴师傅不以为意的看了两眼,随即便突然瞪大了眼睛,磕磕巴巴的说道:“这是……这是松间照的酒曲秘方,这一张……这一张又是何酒,怎滴从未见过这种配比……”

李洪掏出来的,正是那一日杨宪给他的回礼,算是感谢他的指点,两张酒曲的配方,一张是名气不输富乐院秋露白的松间照,而另一张则是宫廷御酒的配比。

李洪特没想到这位吴师傅竟然一眼能认出来,心中对此人自然是更加满意。

而后笑道:“老丈,你看我这两张酒曲的配方,可比你东家的秘传如何?”

吴师傅苦笑一声,说道:“我原本酿的酒水,本就是入不得台面的东西,比起这两张,自然是云泥之别,既然东家你有此妙方,还是老头子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吴师傅一边说着,一边在那工契上写上了自己的大明,吴庆贵,同时还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而李洪也适时的在一旁说道:“吴师傅,我可不是让你照着这两个酒方酿酒,还有其他的一些关窍,需要和你说明?”

吴师傅不解的望着李洪,而此时李洪也从怀中再一次掏出两张纸,一张则是反复蒸馏的酿酒法,一张则是李洪设计的酿酒工具,一并交予了吴师傅。

同时李洪说道:“原本应该是我一点一点和吴师傅你研究的,但只可惜如今我杂物缠身,实在是挤不出时间了,所以建厂的这一个月,就只能摆脱吴师傅了,还请吴师傅照着这两张纸上所记载,研究出一套适合的酿酒之法,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

而那吴师傅并没有回话,只是看着李洪所递过来的两张纸陷入了沉思。

那脸上的表情比看到那两张酒曲配方时还要精彩。

这酒,竟然还能这么酿?

郑富贵,这个名字也能看的出来,其父母最大的希望便是他能够发财,富贵一生。

只不过很可惜,这个愿望注定是要落空的,有些东西,只要是你出生的时候没有,那么接下来,你一辈子都不会拥有。

元人残暴,可地主更加残暴,郑富贵在才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父母和兄弟就已经齐齐饿死了。

没办法,为了活命,郑富贵当了起义军,只不过命好,没有死在战场上,小腿肚子被人划了一刀,侥幸被当成伤兵扔进了京师的天子禁军里。

但其实郑富贵知道,那一刀一点没伤到筋骨,如今长好了也就是个难看的伤疤罢了,依旧能跑能跳的。

但是郑富贵也没有声张,毕竟他也知道,去边军虽然能拿六七成的军饷而京师禁军只能拿个两三成,但边军的部队是真的要和那些蒙古人打仗搏杀的,赚得再多,也要有命花才是。

他已经是家里的独苗了,老郑家就指望着他传宗接代呢。

平常在军营里,虽然饷领的少,但是也不用出操,偶尔会被抓壮丁去帮那些武将或是武将需要巴结的文官修祖坟,修宅邸,只是大部分时间还是清闲的,他的空余时间大可以去码头卖力气,勉强也活的下去,还能让他娶了一个不太好看的婆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