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吃货封神录 >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王演八卦

吃货封神录 第一百三十六章 文王演八卦

作者:一点雨山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7:24 来源:小说旗

姚远这还是头一次在知识面上遭到小萝莉的鄙视,不过也正是杨戬提醒后,他才想起了另一件事情。

记得以前去博物馆参观时,宋朝时西夏和大宋之间发生战争的,不也就是那“青、白盐之争”吗?

河西走廊一代地区的盐山盛产岩盐,出产的青盐“价贱而味甘”,也就是咸味中略带一丝甘甜,所以被誉为盐类的上品。就连各类古风小说里的主角都要“用青盐漱口”,说的其实就是那一片的“饴盐”。

宋朝朝廷为了避免这青盐和价高质次的官盐竞争,禁止西夏卖盐到中原,算是古代版的“贸易禁令”,双方都没少为这事流血。

如果西周食盐之所以能自给自足,靠的是河西走廊这一片的盐山,那就说得通了。

难怪周人运盐到荆蛮那里去卖,想必是比fl的盐还要好得多。

姚远想明白后,立刻跳了起来:“既然如此我们还等什么?早早地去搞它几块盐来,拿回去做酱!”

不知为何,小萝莉眼中的怜悯之色更重了。

她一手指着帐篷里的那两块晶莹剔透的老虎形晶体,另一手顺手便揪起了姚远的耳朵,对着里面大喊。

“你以为我怎么可能吃得下那苦得不行的盐卤啊,咱家一直以来用的不都是饴盐吗?”

姚远被震得耳朵里都有些发麻,连忙摇开了头。

现在想想,自己好像确实没有怎么吃过盐卤,甚至就连玉泉山上那帮道士用的都是饴盐,简直奢侈。

原来是这样,看来昆仑山很早就开始接受西岐供奉了啊。

难怪这么多诸侯国自发地便团结在了西岐旗下,原来是有盐,而不听令的那帮诸侯则是因为山西那边也有盐池。

“政治格局”这种东西说起来好像高大上,但究其本源,不就是柴米油盐这些“小事”吗?

想通之后,姚远对西岐的战争也就不那么关心了。

西岐两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回了国都,并且带回了大量的奴隶和战利品,以致于人人都交口称赞姬昌,说他有乃父之风,是贤君之相。

对此姚远只能说,古人理解的贤君可能和后人理解的不太一样。

对姬昌此次出兵,昆仑山的评价同样也很高,认为周代商的征兆已经显现,商迟早要亡于东夷云云。

于是他们决定加大筹码——将推演八卦之术送给鬻熊,让他转交给姬昌。

据说姬昌得到八卦推演之术后喜出望外,并且准备将自己实践的过程写成一本名为《易》的书,刻在竹子上。

要说他为什么如此高兴,原因也很简单——“国之大事,唯戎与祀”。

在一个政教分离的政权里,“王”也只是军事领袖,而不是祭祀集团的首脑,这两者的权力虽然相辅相成,但终归是两个利益集团。

文丁、帝乙之前,几代商王都试图将祭祀的权力收到自己这边,为此不惜改动礼法,结果不出所料地得罪了一大帮类似“婆罗门”的阶级,搞得举步维艰。

但得到八卦推演卜算之术后,姬昌便可以将祭祀的权力也揽到自己身上,这可是人家商王历经数代都没有完成的成就,帝乙若是知道,恐怕要嫉妒死。

所以,“文王演八卦”可不是一个单纯的神话故事,而是周人的军事领袖收拢宗教权力的象征,如果周人没有收回这个权力的话,周公可没有资格去制《周礼》。

为此,姬昌投桃报李,宣布将在西岐开辟一块“百里之地”以种米麦,其产出用于供奉昆仑山。

庶人若是想要来耕这“神田”的,一律按“井田”制,八户人家种一块田,将中间一份上交给昆仑山,另外八份归那八户人家自己所有。

姚远总觉得这个制度自己好像在哪见过,但他却没有问鬻熊这是不是从自己那里拷贝的。毕竟这年头也没有什么专利和着作权法桉,即便是有了估计也没有“制度抄袭”这种罪名。

在杨戬带着猕猴桃酒和盐离开的时候,西岐周围各国的庶人们已经是闻风而动,纷纷前来投奔,想必是这税率实在是低得诱人。

而作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姚远只得到了杨戬一块胙肉的奖赏,付出和收益实在是不成正比。要不是他借着机会把周人祭祀的祭品都吃了个遍,那他实在是有些亏。

吃完了这一圈后,姚远发觉自己的《美食大典》已经解锁了2%,结合着丹药的力量,实力应该也算得上是个老金丹了,只可惜没什么人来让他练练。

不过既然周文王已经开始伐商,想必离那杀劫也为时不远,届时就算他想躲也躲不开吧?

......

回到昆仑山后,玉鼎真人等十二仙也就各带弟子回了山。

杨戬本来打算和姚远一起回长生洞的,但玉鼎真人却告诉她,她实力如今已经可以算是“出师”,以后修行靠自己便可,每年来一趟玉泉山便可。

“我已经没什么可教你的,你的修行之法云华皆有交付,接下来就看你的造化了。”玉鼎真人是这么说的。

杨戬可没有想到自己这才上山一年就被撵了出去,但既然玉鼎真人坚持,她也只好恭恭敬敬地拜了别,然后又去和几位师兄说话。

【讲真,最近一直用换源app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苹果均可。】

师兄们听说杨戬已成金丹,皆是大吃一惊。

虽然说早就知道这个小师妹和他们不是一路人,但人比人真的是气死人,再让这个小师妹继续待下去,朝夕相处之下,只怕他们迟早也会心态失衡,走火入魔。

感叹之后,他们便一齐动手,帮杨戬收拾好了锅碗瓢盆等一应物什。

至于那石磨因为实在是太重的关系,被杨戬留给了师兄们,并且教会了他们该怎么磨麦子,然后用面粉蒸饼和烤面包,也算是她和孝天犬在玉泉山留下的最后一丝痕迹。

带上包袱出来后,杨戬和姚远直奔灌江口——他们现在也确实没什么地方可去了。

杨婵还以为他们是来接自己回玉泉山的,结果听说姐姐准备长期留在这里后,不禁又哭又闹,闹着要回养父母那里去。

杨戬头疼万分——没想到临时寄养了几个月,居然把杨婵寄出感情来了,早知道自己就该带她上山的。

“好吧,我送你回去,不过不要像妈妈一样,在人间待久了就贪恋红尘哦,我们可是要成仙的。”杨戬对她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