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吃货封神录 >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四角贸易

吃货封神录 第一百六十九章 四角贸易

作者:一点雨山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7:24 来源:小说旗

因为东西实在是不合口味,姚远把事情安排了一下后就带着那红狐一家离开了朝歌,留下九尾一个在那里“狐疑”。

“我明明声名不显,为何女娲娘娘却来找了我?而且那姚远居然说我会有人间富贵之相...”

它一边想着一边往嘴里放了一块姚远留下的红糖。那带着甘蔗的清甜滋味顿时让它毛都竖了起来。

...难怪女娲娘娘会亲自安排此事,这东西果然厉害。

回想起姚远一脸嫌弃地看着自己奉上饭菜的模样,九尾顿时又悲从中来。

那狗子想必是天天都能吃到豆腐和糖这等东西,所以才会嫌弃吧?自己过的这叫什么日子啊?

罢了,这等好事总不能自己一个独占,出了事也没个能分担的,不如把九头和九弦妹妹也叫来,各管一段?

......

九尾那点小心思姚远并不知情,知情了不会感兴趣。

本来姚远是没打算拉上这帮狐狸的,毕竟利益这东西多一个人分就少一份分的。

不过考虑自己和杨戬也不缺钱,而且这里又是有超凡力量的封神世界,只是组织起一支船队又没有看守的话,只怕沉都不知道是怎么沉的。这些狐狸虽然弱了点,但起码出事了还能跑。

最关键的是,姚远找不到更便宜的人手了。

他将那狐狸一家拉回玉泉山,让它和玉鼎真人的弟子们在云梦泽这一带搞一个中转站,仓库就用杨婵那猎户的房子,贵重的就放到玉泉山上的长生洞去。

丁不三儿连连摆手,说自己做不了这事,但却又被自己老婆一个暴栗敲得满眼金星,逼着它把这事扛了下来。走的时候姚远还一直听到它老婆在骂它傻,说是这么好的机会一旦错过了几辈子都不会再有云云。

姚远觉得还行,就算丁不三儿笨点,但起码还有它老婆在,不至于出事。就算是遇上了什么难惹的硬茬子在,凡间有荆蛮,妖界有女娲,仙界有玉鼎真人在,想来应该是不会有问题的。

自己人嘛,要求可以放宽一些。

苗贵的糖,巴蜀的盐,在商品经济没有达到鼎盛时,这两样东西足以在很长时间内成为和布帛同样的一般等价物,这利益链条实在是太大,各方面的节点即便是不全都塞上自己人,起码也得是盟友。

......

商业线不是靠空想和在纸上写写画画就能打造出来的东西,在杨戬上天的这小半年中,姚远为了将这条长江贸易线搞通,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

首先是上游的产业基地。

这年头的产业基本都是劳动密集型,不管是种粮食、种苎麻还是种甘蔗都是如此。

粮食就不说了,一旦进入农忙时节,几乎所有的人手都要被派去田间干活,连女人和小孩子也要过去帮忙。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种麻也差不多,一个成年人从早忙到晚,最多也就打5公斤左右的干麻,还得进一步加工才能做成适合做衣服的纤维。

即便是女娲已经首肯了,为了腾出专门的人手来种甘蔗,姚远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先将农具的样式进行了改良,以提高效率,随后才能保证制糖的人力。

随后便是交通——哪怕是有了猴子这些劳力,维持一条固定的商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牛马驮运、人力搬运到船运,从仓库到码头再到接洽,方方面面的人力物力畜力他都要安排好。

最后便是市场——为了保证糖能卖出去,并且卖出高价,姚远和宋异人商量了许多次后才确定了最终方案,那就是把商王也拉进这买卖里来,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这买卖不会被没收。

最后便是在关键位置塞人。

由于商王、女娲和昆仑山都想往这买卖里面塞人,所以姚远只能在尽可能保证自己商业机密和独立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平衡各方,既要让他们满意,也要让他们有所忌讳——这其中的分寸才是最难掌握的。

忙完这半年,姚远感觉自己都快要虚脱了。

不过他的累还是很值的——第一批的糖总算是通过水路运到了殷商和西岐那边,并且卖了个好价钱。

当然了,姚远不收贝壳,只收铜、粮食和布帛。

粮食自然是付给狐狸和猴子的报酬,铜则是给从商的巴人、荆蛮人的利润,布帛、丝绢则是顺着水路卖到了西岐去,然后换来了一大堆牛羊。

至此,这个小小的四角贸易总算是打造成功——杨戬和苗人的地盘卖出盐、糖,换回一大批西北的牲畜;荆蛮卖出铜,然后购买食盐;殷商买入羊毛和糖,卖出丝绢、布帛;西岐则是买入铜和丝绢,卖出牲畜和羊毛。

虽然只是试着卖了第一圈,但姚远就已经发现这其中的利润高得惊人。

牛羊牲畜在西岐不值多少钱,西戎和羌方的首领肯用大批的牲畜来换丝绢、美玉和铜器,这一笔买卖就有五六倍于成本的毛利,去掉西岐的商税和路途损耗也能赚到四倍;

巴蜀地区需要大牲口来帮忙干山地农活和运输,所以牲畜价格很贵,但那些一种就活的甘蔗和盐池的盐却不值几个,哪怕是加工成糖后多了一笔加工费,他们也愿意用等重的糖去换一头大牲口,这又是6倍以上的利润,而且因为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杨戬不用交税。

荆蛮也不必说,用铜买川盐已经是几百年的传统,估计以后还会这么干。也正是因为这交易比较成熟,所以利润也比较“薄”,“只有”2到3倍的毛利;

最后就是殷商——有了鱼盐之利后的商人是最富有的一批人,也是最追求享乐的一批人,为了冬天能有一套保暖的衣物,为了日常能够进补一些带有甜味的东西,他们愿意花很大的价钱去购买羊毛和食糖。再加上因为手工纺织业最为发达,这里的丝绢和麻布也是最便宜的。

尽管这其中的差价很高,毛利也很高,但姚远唯独从这里没有得到太多实打实的利润,因为商王、商朝贵族和西岐都从中间抽了不少油水,剩下的盈利还要换成粮食,分一部分给九尾。

算了一圈总账后,姚远发现这个四角贸易贸易一圈下来,自己大概可以落到手40倍的利润。

对这个结果,他一点都不意外。

春秋战国时那所谓的八大豪商,做的生意基本上也都是这种和国计民生相关的产业,比如铜铁、牲畜、粮食、丝绢和食盐等,再来就是朱砂和珠宝之类高利润产品,资本攒足后就放高利贷或者投资政治,自然是富可敌国。

姚远这先秦的“四角贸易”一口气便涉及到了六七种基础民生产业,不赚钱是不可能的事,赚多赚少才是本事的问题。

生意就这样一天天地蒸蒸日上,不管姚远走到哪里都能听到一片阿谀奉承声,而且从事四角贸易相关附属行业的人——比如车马行、船行和特产专卖店的贾人——也开始供奉起了杨戬的神像,大有一种要将她变成财神的趋势,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

不过姚远干着干着,却有些干烦了。

老子当初愿意和小姑娘一起修仙,本来就是为了摆脱这些俗事,现在好不容易金丹大成,怎么这些破事反而缠上来了?

不行,等小丫头回来,得把这些破事甩给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