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吃货封神录 > 第一百七十五章 雇佣兵

吃货封神录 第一百七十五章 雇佣兵

作者:一点雨山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7:24 来源:小说旗

在装模作样地查验了一番杨戬他们带来的货后,几个半大小子很快便坐了下来,与他们一起烤火吃肉。

或者说,其实他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这个,至于这人到底是来干什么的,他们反而不那么纠结。

直到吃到那酱料时,他们才终于相信杨戬是周人,而不是敌对部落的探子,因为“只有商人才蘸酱,不撒盐”。

姚远得到了单独一条羊前腿的待遇,而其它狗只能吃羚羊下水。本来这种区别性的对待已经足以让这些狗群起而攻之,但令这些少年失望的是,自家的狗居然也都没意见,就那么吃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没有发生狗咬狗、一嘴毛的乐子。

为了弥补他们没有找到的乐子,吃到半截时,杨戬还在姚远的示意下,从牛车的货架上取下了一袋子猴儿酒。

“喝下去后马上化掉,你酒品太差了。”姚远警告。

杨戬有些不高兴,小声滴咕了两句:“有什么大不了的,酒也不好喝啊...”

不过姚远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在杨戬拿出酒后,这帮小子迫不及待地就抢了过去喝,完全没有要杨戬“验一验毒”的想法,搞得姚远甚至有些后悔,当初应该往里面丢些料的。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换源app, 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喝了酒后,几个半大小子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吹嘘起自己的武勇来。

虽然他们说的大多都零零碎碎、不成系统,但姚远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

羌族部落逐水草而居,诸部族为了争夺有水源的草场,彼此间也有不少矛盾,流血冲突也时有发生。不过之所以还能确认他们都是羌族,就是因为他们还认治水的大禹为祖先。

在诸羌部族中,有一些和周人有姻亲关系,其中甚至有一支的主母还称季历为兄,理论上还算是姬昌的姑姑。

而当初季历为商王捕奴、搞人殉时,就是击败的这些敌对羌族部落而获得的奴隶,顺手扶植起了那些和自己有姻亲关系的部族。

而姚远和杨戬这次前来寻找的,就是和周王室有姻亲的这支部落。

这帮小子喝了酒后除了吹嘘自己外,也不忘向杨戬他们打探消息。

这年头行商之所以受尊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能为定居的人带来需要的货物,同样也是因为他们能带来远方的新鲜事。

姚远很能瞎侃,可惜为了方便打探消息,他还是得保持狗的形态,不能说话,以免吓到人。

杨戬就不那么能说会道了,不过好在她还算见多识广,说一说荆蛮、南苗、巴人,以及商周那边的事倒是没什么障碍。

很快,这帮半大小子就听入了迷——毕竟他们从出生到现在也没有出过方圆百里外的地方,对于远方那些“国”,他们也只是听说过但没见过。

他们带着醉醺醺的面孔向杨戬保证,一定让他见到自己的阿爹。

随后他们便摇摇晃晃地爬上了那没有马鞍、只有一块羊皮垫着的马背上,带着杨戬和她的牛车赶向了自家部落的方向。

直到快要到部落里时,这帮小子被冷风一吹,才想起来还没问过杨戬他们姓名。

“我姓姜。”杨戬毫不犹豫地扯了谎,“吕氏,名尚。”

虽然这几个小子不知道“吕氏”在哪,但他们却知道“姜”这个姓。

因为他们也姓姜。

“你姓姜?”他们有些诧异,“可你不像是我们羌人啊,吕氏又是哪里的?没听说过啊。”

那“姜尚”眼圈顿时红了,搞得这几个少年都觉得自己是不是说错了话。

“唉...问你们阿爹就知道了,吕国...已经不在了。”那“姜尚”哽咽着说。

姚远发现这小姑娘似乎学坏了,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爱演戏。

可恶,到底是跟谁学的啊?

少年们连忙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将对方带回了自己的部落。

姚远四下一望,发现这个部落的羌人似乎住得比自己想象的要好一些,不仅有外置的火塘和石头砌出的羊圈,而且那一个个房子也都用毛毡和麻布之类的竖起了芦帐,看起来像是已经定居。

这也就意味着这支部落已经不再是纯游牧部落,多少也有些诸如农业之类的其它产业,不然肯定不可能定居下来。

见自家小子带回了一个陌生行商,浑身还带着酒气,这首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他有心想要把这几个小子吊起来抽鞭子,但奈何都是亲生,而且以后出去和人打架还得靠着这几个小子,所以只得一人踹了一脚,赶回了芦帐里去。

不过在得知来人姓姜,吕氏后,这首领倒是多少放了点心。

他知道商人掳掠吕国人去做人殉的事,所以在听说这吕氏族人在周人那里干活后,心下便信了三分。

于是他便在自家的营帐里接见了这位姜姓族人,想要弄明白对方的来历以及来意。

因为是借用了那位师叔的名号,所以杨戬编起瞎话来倒也不含湖。

什么当年看着族人被掳走,自己当时外出厮混躲过一劫;后来听说族人被人殉后,自己便怒而上昆仑学道;但昆仑山仙人说自己没有成仙的资质,倒是有人间富贵一场,便打发自己去西周做官...

这些话倒也不完全是在说谎,所以这首领细思下来居然没有发现一丝破绽,再加上这姜尚说吕氏族人被掳走的时间也对得上,这首领也就信了。

“那么,吕兄此次前来,所为何时?”

首领心知周人派这同族人来做使节定然不会无事,甚至还伪装成了商人,可见会提一些让自己很为难的要求。

“无他,只求恢复季历先王所在惯例而已。”“姜尚”说道。

首领呵呵一笑:“先王惯例?只怕...我们部族里的石头已经太多了啊!”

说罢这首领便是对着芦帐中的一个角落一指,姚远顺着他的手指看了过去,结果发现了一堆没有打磨的玉石。

得,替周先王背锅了。

杨戬所说的“先王惯例”,无非就是周王室的姬姓和羌族的姜姓作为姻亲关系,姬姓人出“货币”,雇佣羌人出兵。

这本来也无可厚非,游牧民族做佣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要价钱合适,人家自带干粮来帮你打架也是常见的事。

但打着打着,羌人渐渐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报酬了。

周人先是拿贝壳作报酬,羌人倒也挺满意,毕竟贝壳的珐琅质比骨头要硬多了,用来作箭头或者工具也是极好的。

但后来夺了一片有湖水的水草之地后,这些羌人也就不稀罕贝壳了,虽然湖贝不如海贝好用,但起码自己也有了不是吗?

随后,周人又开始用美玉和食盐作为货币,继续雇佣羌人为自己卖命。

这玉石其实也不错,既可以做装饰,也可以打磨成漂亮的玉制工具、武器,比贝壳还好用,所以羌人一开始也是认的。

但到了后来,羌人们在当“协军”的时候,偶然发现周人的“虎贲军”居然人手有一把极其锋利、坚韧的匕首,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用的是“金(铜)”。

这下羌人可就不干了——好么,我们给你打架卖命,你们自己用金,却给我们用玉?你们有没有把我们当亲兄弟?

于是他们顺理成章地提出了要求:我们要用“金”当酬劳,不要那中看不中用的玉石了,我们的玉石已经多到可以塞死人屁股眼里面下葬用了。

周人当然不干——铜可是稀罕物,我们自己都还不够用呢,怎么能给你们呢?

别看日后陕西有个地方叫“铜川”,听起来好像有铜,但其实“铜川”是负责接外地运来的铜的码头,陕西那地方真的是没什么铜矿,周人想给报酬都给不了。

但羌人不干啊,所以就继续闹,闹到最后两家也就生分了。

到了季历那一代,羌人虽然因为和商人有世仇的关系,依然和周人是盟友。但亲兄弟尚且要明算账,更何况是雇佣兵。反正你们不给铜,我们就不帮你打。

见这首领旧事重提,指向了那堆只能放着看的美玉,杨戬和姚远也就干笑了两声,然后拿出了一件东西。

那是一把刃长30厘米的青铜短剑,尚未开锋。

“这件东西就当作礼物,送给首领您了,您意下如何?”“姜尚”问。

首领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那把短剑,真可谓是目不转睛。

不能低估一把好武器对于男人的吸引力,即便是在男人普遍娘炮、热兵器横行的年代,一把形制漂亮的冷兵器也依然有大把的纯爷们喜欢,更别说男人普遍好勇斗狠的年代。

“姬姓人怎么突然大方起来了?”首领问,“莫非是有大仗要打?”

“暂时没有,不过我们要养马练骑兵了,希望贵部能找些骑术精湛的好小伙来。”“姜尚”说。

“练骑兵?你们难道粮食很多吗?”首领诧异地问。

虽然某些人始终认为在这个没有高桥马鞍和马镫的年代,骑兵作战属于无从谈起的事情,但从考古发现的青铜鞁具来看,商周时的骑兵恐怕不止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没有冲击骑兵,只有骑马步兵”。

所以首领倒是不意外周人想要练骑兵,但他却很想知道,周人打算练多少。

如果养马作战的话,那么光喂草料恐怕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豆子之类富含蛋白的粮食做补充,马用几下就会掉膘,然后生场大病,再也没法用。

你周人或许可以养三千铜匕亲卫,但你能养得起多少骑兵?三百?还是五百?你有那么多的粮食吗?

“还好,粮食总是够用的。‘无九年储不为国’,对吧?”“姜尚”显得信心满满。

首领必须承认,自己心动了。

“如果是那样,我还要粮食!”他决定狮子大开口,“部族里新生的孩子要奶吃,我们总要给孕妇和牛羊一些好的。”

“姜尚”脱口而出:“首领放心,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为了不露怯,首领假装自己听懂了,没有问“面包”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