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武侠 > 吃货封神录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姻远离不了政治

吃货封神录 第一百七十九章 婚姻远离不了政治

作者:一点雨山前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03 22:57:24 来源:小说旗

邑姜上西伯侯家门这件事,姚远的看法是“估计要成了”。毕竟历史是这么告诉他的——周武王娶了邑姜作王后。

但邑姜上门回来后,却显得兴高采烈。

因为她没被王妃辛氏看上!

“哈哈哈...就那小胖子还想娶我?”邑姜那丫头得意地仰天大笑,“我就让王妃看了看,如果他敢把我迎进门,我就把西伯府闹个天昏地暗!”

实话说,这个结果让姚远有些懵逼,因为这和他知道的历史完全不同。

“到底是怎么回事?”他好奇地问。

见那只会说话的狗子问自己问题,邑姜扭头看向了杨戬。

杨戬倒是很开明:“随便你,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

邑姜再无顾虑:“就是王妃说我不够端庄啊,女孩子不能随便笑啊之类的,我也听不懂啦...但要是不让我笑,那还不得让我死啊?”

“啊...原来如此。”姚远倒是懂了。

周文王姬昌娶的辛氏姓“姒”,所以按照这年头的规矩,应该叫她“辛姒”。

“姒”姓人毕竟是上古遗风,教育要嫁出去的女儿的方式大多是“杏冷澹风”,讲究一个“不喜yin、不好笑”,只有这样才能当一个合格的主妇。

这样教育出来的女人确实端庄,也非常适合当王后,尤其是后来儒家出身的文人都非常欣赏这种王妃,认为端庄大方的女人才配当皇后,爱笑的女人都太轻佻。

但奈何剪掉羽翼太久后,就算这雏鸟重新长出了翅膀,它也不会再飞了。这样的女孩教育得久了,她也就真的不会笑了。

最着名的“姒”家女——褒姒,周幽王为了让她笑一笑,不管是裂帛还是烽火戏诸侯,几乎是什么都做了,而最后也为了这一笑,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辛姒瞧不上邑姜是很自然的,因为她自己的教育环境决定了她无法容忍这样的儿媳。

杨戬倒是很高兴:“没关系,不嫁就不嫁,有我呢。”

她是真的高兴,因为这样就意味着她还可以再玩几年。

姚远斜觑了杨戬一眼,觉得她太乐观了。

......

辛姒王妃没能瞧上邑姜的事并没有瞒住姬昌多久,毕竟两人虽然还都年轻,却已经是老夫老妻了。

对于妻子的指责,姬昌其实不是很在乎。

虽然这年头还没有娶妻娶德、纳妾纳色的说法,但作为“百子”的周文王本人,为了生孩子也有了几个妾室。尽管他也认为王后应该端庄,但如果身旁的女人全是不苟言笑的冷美人,他也不太受得了。

爱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不能做妻,做妾也可以。

不过既然自己老婆反对,那就暂时不考虑这事了,反正只要自己提出过这样的意向,就已经足够拉拢姜尚那样的能臣,更别说昆仑山。

不娶就不娶吧,无所谓。

姬昌本来是这样想的,直到几个月后他看到了那支浩浩荡荡的马队。

那支马队来自于“兄弟”——也就是羌人部落的,数量大约是一两百人,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是“全副武装”,不仅有细羊毛编成的毡甲,甚至腰间还别有青铜短匕,首领脸上还有一面青铜面具。

城门的守卫当然不可能就这样把一支部队放进城,别说是异姓兄弟了,哪怕是亲兄弟也不行。

在硬着头皮进行了一番交涉后,那首领倒也通情达理,同意让自己的人马在城外休息,但又让自己的小儿子出面,说自己要进城见女儿,还有太师吕尚,带来的羊毛和乳酪也要交易,自己要带几个人进城。

城卫很想对来人说你们应该交税,因为自己手上有好几把削尖的木矛。

但看了看对方一行人腰间别着的武器,他又觉得那玩意好像更有说服力一些,就没敢提。

正当他踌躇不定的时候,城中出来的人却让他大大松了口气。

只见国主姬昌满面春风、身着便服,骑着一匹无鞍辔的老马飞奔而来。

姬昌骑马停到城门口,也不等马拴好,径直便奔向了城外的羌族首领。

“今日早上我卜了一卦,结果是“亨”,说是“利见大人”、“用大牲吉”,我便让人杀了头牛,正想着会是什么贵客,没想到竟是义兄来了。”

见姬昌居然亲自出来,那城卫连忙退到了后面去。

这羌族首领早就与姬昌认识,只是后来因为“卖身费”的关系,他们发生了冲突。

一方觉得“兄弟”对自己太小气,另一方则是觉得“兄弟”不够体谅自己,毕竟季历新丧,岐山还需要恢复元气。

但现在看来,似乎有机会冰释前嫌?

那首领见姬昌出来,倒也不客气:“我来找我女儿,还有姜尚,你们的东西若是备好了,就拿来给我先看看。”

他特意提了“姜尚”而不是“吕尚”,显然是在强调着什么。

姬昌脸上的笑容不变,心中却在打鼓。

那太师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又搞了什么鬼?

“备的什么东西?”他差点就脱口而出。

但在自己老娘长期言传身教之下,姬昌早就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三思而后行”,所以还是把话咽了下去。

如果自己问这话,就代表自己对吕尚和首领之间的交易完全不知情。而对方则是让我拿出“备好的东西”,也就是说,这要么是在试探,要么是依然以为吕尚是在为自己办事,自己出言问这个问题,都是在向外人表明自己“君臣失和”。

这样不好。

“义兄平日里风餐露宿,兄弟们又是长途跋涉,就算是要干正事,也该让小弟略进地主之谊,接风洗尘吧?”姬昌打了个哈哈,“牛肉煮久了,会变得太硬。”

首领倒也没有怀疑什么:“也好...多加些盐,你不能饿到我们的勇士。”

说罢,他便将马鞭交给了自己的族人,准备带几个儿子进城。

看见对方如此不客气,姬昌心中有些犯滴咕。

他一边让下人们赶紧去准备肉食和热水,一边让人去通知姜子牙赶紧过来,他要问清到底发生了什么。

姜子牙倒是早就从杨戬这里知道了他们的所作所为,但他却又有些不太敢相信——万一那些羌族人没有来,那自己的信誓旦旦岂不是变成了笑话。

听说羌人前来,姜子牙心中大定。

“杨戬贤侄...这恩情姜尚没齿难忘!”他冲着正在下棋的小姑娘深鞠一躬。

杨戬此时正眉头紧锁,盯着面前的棋局,绞尽脑汁当中。

尽管姚远让了她6子,但棋至中盘,杨戬却只有一方角地是活棋,另外三角和中央都已经愤死。

对面的大狗子趴在地上,打了个哈欠。

“快点,师叔问你正事呢...别下了,没救了已经。”他有意刺激着杨戬。

小姑娘气得一拍棋盘,棋子飞得老高:“你就不会让着我点吗?”

“开什么玩笑,要是在这里让了你,你以后出去丢人时说是我教的,我岂不是更丢人?我这是为你好啊...快,师叔问话了,先去处理,然后再来复盘。”

杨戬这才气鼓鼓地站起来:“师叔...什么事?”

“呃...”姜子牙一时有些语塞,想了一下后才慢慢说出了羌人已到的事。

杨戬懂了:“哦,原来是要铜来了。”

她转过身去,向孝天犬伸出手:“赶紧的,羌人来了,拿“钱”出来!”

姚远毫不在意地挠了挠自己的下巴,从那里面掏出了一串又一串的“五角”铜钱,堆到了地上。

“喏,拿去...记住,行军期间一天给两朋,打仗时给五朋,这样他们应该就能满足了。”他对杨戬说。

“这么少?”杨戬问。

“一开始不能把他们胃口养太大,养太大的话,后面会很难办。”

“哦。”

杨戬将地上的铜钱堆了起来,用了个小术法将它们变小,然后转手就递给了姜子牙:“师叔,你听到了...先给他们这么多,你带邑姜出去。”

姜子牙拿着那几十串铜钱,面色有些微红:“这...须弥之术,我却是不会啊。”

杨戬愣了一下:“那我再画道符。”

她顺手又在空中画了道墨符,然后将它印在了姜子牙手上。

“这样就行啦!”

搞完这些事后,小姑娘又一屁股坐到了棋盘前:“再来一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