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千门36天局 > 第6章 欲擒故纵

千门36天局 第6章 欲擒故纵

作者:小说故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04 00:27:11 来源:小说旗

第6章 欲擒故纵

";长乐宫“是吴国的王官,位于姑苏城内的中心地带,是周敬王十五年老吴王阖闾破楚后所兴。王官范围宽广,宽广得比东、西两个芒萝村加起来还大许多。官内殿宇楼阁,金碧辉煌;亭台塔榭,星罗棋布。

这与越国的陋朴王官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用来消暑的离官”姑苏台“,虽然环境优美,但毕竟遇仄、简约,同长乐宫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西施和郑旦,以及南林女、阿花二侍女,移光等六歌姬,都住在长乐宫南侧的”丽人院“里。丽人院内有左右相邻的两幢巧雅别致的小阁楼,楼上是豪华的大卧房和起居室。楼下是宽敞的会客厅和侍婢居室。西施住右边”春兰苑“,郑旦居左边”秋菊苑“。而移光她们则居住在左右两边的厢房里。宽大的院子内,假山流水,花木扶疏。还有一个六角亭,亭内巧置石凳、石桌,可以在此下棋、休憩。

这些来自穷乡僻壤的姑娘,住在这样一个恍如仙境的宫院里,按理是很开心才是。然而,亡国臣民的屈辱,离乡背井的惆怅,骨肉分离的痛苦,往往让姐妹们悄悄落泪。

下午离开小住半月的姑苏台,到达长乐官,已是暮云四合的夜晚。本是七月十五满月夜,忽然天下雨,又刮风,使得众姐妹一到长乐官就没有好心绪。

夫差本来打算到丽人院后,就起驾去王后正官。可是到了丽人院,他又改变了主意,决定在卧房里休息一夜,明天再去王后寝宫。

夫差已经上床躺下。西施正在卸装,突然楼下传来一个如雷炸响的声音:

“我要见大王!";

西施从梯井口往下看。只见一个身材魁伟、白发银须、目光如炬的老人,气呼呼地站在会客厅里。凭直觉,西施已知道来者正是两朝功臣伍子胥。

”大王休息了,老太师请回吧!“武士劝阻道。

”这么早,休息什么?我有急事求见!“还是那种如雷般的伍子胥声音。

听说伍子胥有急事求见,夫差一骨碌爬了起来,穿着睡服,说声”讨厌“,便下楼去了。

”老臣叩见大王!“伍子胥叩拜道。

夫差已经坐在龙椅上,冷冷地摆手,道:

”罢了。“

”谢大王。“伍子胥道。

”老相国,寡人试兵山东,伐齐大胜,凯旋而归,姑苏城内一片欢腾,文武百官俱到望齐门迎接。唯独不见老相国,何也?“夫差道。

”大王,老臣抱病在身,不能出城迎接,望大王恕罪!";“既然老相国有病在身,为何又在这风雨凄凄的夜晚入宫?";

伍子胥正要回话,只见太宰伯嚭已大步踏了进来,劝阻道:

”老太师,大王今天从姑苏台刚回。这么晚了,也该让大王休息,有事不能等明天早朝再奏吗?";

“大王,老臣有急事禀告。”伍子胥道。

“有何急事,快讲!”夫差催促道。

“大王,臣闻勾践命范蠡送来两位绝色美女,一名西施,一名郑旦,不知大王有否收纳?“伍子胥问。

”怎么?老相国,这就是你所要奏的急事吗?“夫差诧异地

问。

”正是。“伍子胥点头,一脸严肃。

夫差哈哈大笑,道:

”笑话,老相国,你是病得胡涂了吗?寡人收两个美人为妃,也值得你大惊小怪,当做一件急事禀报?";

“不,大王。这西施、郑旦两位绝色美女,倾国倾城,色艺双绝,非一般美人可比。臣闻天下绝色美女,皆为亡国妖物。夏桀王宠妹喜而亡天下,殷纣王因妲己而**其身;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而招来犬戎之祸。前车之辙,后车之鉴,不可不防。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多少英雄不怕剑弩,却死在美女之手。美女之可畏,简直胜过洪水猛兽。老臣为吴国江山社稷,冒死劝大王不可收纳西施、郑旦于宫中!";

”伍太师,你也太危言耸听了吧!“伯嚭从容不迫,道:”太师以夏桀之恋妹喜,殷纣之宠妲己,周幽之迷褒姒,来讽谕大王收纳西施、郑旦,臣以为大谬不然。西施、郑旦只是越国山村的浣纱之女,从未见过世面,老实胆小得像两只可爱的小花猫,怎能同亡国之妖妹喜、妲己、褒姒相比?而我们的英明大王,雄才大略,神文圣武,继位十年来,发扬吴国之声威,灭南越于 ';夫椒';,败北齐于山东,乃是一位功高千秋的明君,又怎能同昏庸无道的夏桀、殷纣、周幽诸亡国之君相提并论呢?依太师之见,似乎女人都是祸水,英雄都该远避女色,不食人间烟火。那么,我想问太师,你从楚国逃亡来吴国之后,不是也收纳一位吴地的头等美女为你的续弦么?难道你这位老英雄,也要死在你那位娇夫人之手?";

“伯太宰说的很是。”夫差赞道:“爱美好色,人之常情,男人皆同此心。老太师年轻时也该有之。勾践得此天下难寻之美女,自己不用,却进献给寡人,可见他对吴国的一片忠心。请老相国勿疑。”";大王,臣闻勾践归国之后,不忘石室之仇,牢记尝粪之耻,坚执卧薪尝胆,劝耕奖育,厉兵林马,矢志兴越灭吴。只是现在越国乍败,各方面实力都不如吴国,才不敢出兵伐我强吴等。于是,勾践伙同范蠡、文种,策划出一个反弱为强的“美人计”,花两年时间,寻找了西施、郑旦这两位绝色美女,经过长期的特殊训练,成为色艺双绝的女谋。现送进吴国侍奉大王,让大王沉缅于酒色,以消磨大王的志气,削弱大王的体质,败坏大王的威信,增加吴国臣民对大王的怨恨。这样,慢慢的就使大王枯死在这两位美女温香软玉的怀抱里。所以勾践献美女并非对大王的一片忠心,而是包藏着无穷的祸心啊!";

伍子胥的--番话,犹如--场瓢泼的暴雨,淋得西施体无完肤,浑身战栗。想不到这位老谋善算的吴国忠臣,对越国的事情了如指掌,勾践派西施和郑旦入吴实施“美人计”的一举。.... 动,几乎都瞒不过他的如炬眼睛。但不知夫差是否相信他的话?如果相信了,西施和郑旦便危在旦夕。想到此,她惊得一颗心都要蹦出来了。

只见夫差脸色铁青,双手发抖,突然一跃而起,指着伍子胥的鼻子道:

“你诅咒够了吗?";

”大王,老臣受先王重托,一心辅佐大王,保祖宗之基业,兴吴国之江山,赤胆忠心,从无异志,怎有诅咒大王之意?但是老臣明知勾践献西施、郑旦给大王,是一条恢诡奇谲的';美人计';,将使吴国灭亡于一旦,怎能不据实禀奏?即使大王立即赐老臣一死,老臣临死之前也得一吐肺腑之言,使大王头脑清醒,不被女色所迷,中了勾践的“美人计”。万望大王以吴国江山社稷为重,趁尚未堕入计略之前,将西施、郑旦驱逐出境。否则养虎遗患,自取灭亡。老臣话已讲完,要杀要剐,--切听便。“

说完,伍子胥老泪纵横,连叩三个响头,那白发苍苍的额头上,顿时渗出一片鲜血。

夫差听得满头冒汗,脸色由青变白,一时无话可说。伯嚭趋前道:

“伍太师,你口口声声说受先王重托,辅佐大王保江山、成霸业,那为何又处处和大王做对?曾记否,一年多前,大王要试兵山东,伐强齐,以称霸,你极力反对,托病不肯随行出征。如今大王收纳两位越国美女,赏歌舞,以增春秋,你又说什么是中了勾践的”美人计“。请问老太师,自古到今,那位君王身边不是美女如云?为什么就我们大王不行?你忠于大王,为什么不能体贴大王对一、两位美丽妃子的欲求?你到底对大王是忠心,还是异心?这只有你自己心里明白。”

伯嚭一番话说得夫差脸上有了笑容。而伍子胥却气得目瞪口呆,他手指着伯,怒斥道:

“伯嚭,你这贪财好色的小人!你身为吴国太宰,不以吴国江山社稷为重,却贪图一已的小利,收受越国的金钱美女,你得到了越国的好处,就里通敌国,尽在大王面前替勾践讲话,成了越国在吴官的代言人。想当年,你从楚国逃亡来吴,是我念你伯父却宛和吾父伍奢同为楚国忠臣,俱被奸佞小人费无忌所陷害,故把你推荐给先王。指望你和我,同殿为臣,同心事君。想不到你奸佞谗食,媚上嫉下,误君误国。今天我岂能饶过你这个亡国之臣?";

伍子胥气懵了,竟忘了自己身在何处,说完便拔出先王所赐的七星宝剑,向伯嚭当头砍去。比他年轻的伯嚭只轻轻一闪,躲到夫差背后,哀声道:

”大王,伍相国目无国法,竟敢在大王面前谋杀大臣,请大

王救我!";

夫差拔出随身御剑,指向伍子胥,厉声喝道:

“寡人在此,谁敢擅自妄杀大臣,伍子胥你想叛逆吗?”被夫差厉声一喝,伍子胥从盛怒中清醒过来,顿即收起手中宝剑,跪伏于地,道:

“大王,臣知罪了。”

夫差也收起手中御剑,道:";伍相国,寡人千里伐齐,一年有余,如今凯旋而归,你不但没有一句好言相慰,却为了越国两位小女子,在此谩骂寡人,欲杀太宰。寡人念你是先王老臣,立我为王有功,今天赦你无罪。今后如再居功妄为,定斩不饶!";

“谢大王!”伍子胥叩头。

“起来吧!”夫差挥一下手。

伍子胥站起来欲走,又不死心地回头问:

“那西施、郑旦,大王要不要留下呢?";

”西施、郑旦是去是留,乃寡人的一桩私事,不用别人瞎操心!“夫差不置可否。

伍子胥还想说什么。夫差已经站起来,道:

”现在时间不早,有话明天上朝时再说,你们都回去吧!";

2

伍子胥和伯嚭相继出去了。西施赶忙跑下来,跪伏于地,道:

“大王,越王派我和郑旦前来侍候大王,旨在让大王赏心悦目,精神快乐,身心健康,雄霸列国。这本是越王和范蠡、文种的一番美意,纯粹是为了报答大王保全越国宗庙社稷之大恩大德。谁知却被伍太师见疑,给大王平添许多烦恼,反而造成大王身心不宁。所以民女西施为大王想,请放西施、郑旦回国去,免得伤了大王君臣间的和气,请大王恩准。”

“爱妃请起。”夫差换了温柔的口吻,道:“吴国乃寡人之国,一切大事由我一个人说了算,何况是这收纳两位妃子的区区小事。寡人英雄盖世,何惧伍子胥。他越是反对,我越是要办,看他有何办法?我对你一见倾心,又有半月夫妻的床第之乐,已经情深似海,难分难舍,再说,就凭你们两个弱女子,能如何害我吴国?";

夫差说完,已经扶西施入怀,抱起她欲上楼。刚到楼梯口,西施便从他怀里逃脱出来,微微一笑,道:

“大王,你想和西施做长夫妻,还是做短夫妻?";

”西施,你对寡人还有怀疑吗?难道我不是真心爱你?怎么会说做短夫妻呢?";

“大王,如果你想和西施做长夫妻,那么,你听我的,现在就到虞丝王后的官里去。”

“明夜去不行吗?”夫差似有不舍。

“不行。”西施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你不去,王后一定怪罪西施专擅宫闹,那臣妾不日就有杀身之祸,那又怎能和大王做长夫妻呢?";

”有寡人在,你怕什么?";

“不,大王,王后有先王所赐笏板,对后官有生杀大权,这你比我清楚。倘若她想除掉我,趁你外出之机,随便弄一个罪名,便可把我杀掉。等你回来发现,已无可挽回了。所以,为了臣妾安全,你今晚一定要到王后那边去。如果你实在喜欢我,可以在早朝前来看我。”

经这一说,夫差才依依不舍地从“春兰苑”走出去,走向那阔别一年多的王后正宫去。

夫差走后,一天不同西施讲话的郑旦,走到她的卧房来,说:

“西施,你为什么把大王赶出去?今晚我们姐妹刚来长乐宫,没有大王在这里住,我心里好怕!";

”郑旦,我们是战败的越国百姓,来到吴国,虽有大王疼爱,但头顶别人天,脚踩别人地,处处是陷阱,天天有险情,不能不多加小心,切不可感情用事,要小孩子脾气。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你明白吗?";

“西施姐,我错怪你了,真对不起。”

“郑旦,我们是一条藤上结出的两颗苦瓜,都是苦命的女子。你迟早会明白我的心。”西施刮一下她的好看鼻子,说:“好了,郑旦,你还欠我三声狗叫呢!";";汪汪汪!“郑旦学狗叫,大笑道:”现在我还你了。“这一夜,胆小的郑旦又犯了新地方的恐惧病,竟摸到西施的卧房里,与西施同床而眠。

不料,一觉醒来,却发现夫差赤条条地躺在西施和郑旦的中间。不知什么时候,西施和郑旦身上的肚兜和内裤都不见了。偌大的锦被有如一张巨网,把一雄二雌的无鳞鱼,紧紧地网住。三条鱼各有所思,各有所求,却都没有羞怯,也没有出声,更没有惊叫。只有那此起彼伏的急促呼吸,声声相悦。始料不及,半个月前夫差想演的”强龙戏双珠“,竟在西施的一点疏忽中,让这位纵情声色的君王轻易地如愿以偿。

外面钟响三声,那是卯时上朝的时间,西施提醒道:

”大王,你不是要上朝吗?";

“管他呢!”夫差从西施身上翻身下来,又蠕动着庞大的躯体,向娇小柔嫩的郑旦**爬上去。

西施厌恶地闭上双眼,心里暗暗骂道:这个荒淫无耻的坏大王!

3

一连半月下来,夫差均是上半夜在王后宫里度过,下半夜就摸索到“丽人院”来,嘻皮笑脸地要求西施和郑旦同时给他特别的刺激。

西施发现,夫差从王后正宫来到丽人院的时间,一夜比一夜早。她怀疑他只是在王后那里稍坐片刻,并没有让王后享受男女之乐。一种莫名的忧虑油然而生。

从内心深处,西施并不喜欢夫差这种有悖常情常理的的怪诞寻欢作乐方式,但为了征服这位英雄,以成就“兴越灭吴”大计,也只好伪装成喜不自禁,听凭他那双拿过金钩银剑的大手,同时在两具娇嫩**上为所欲为。

让西施感到惊奇的是,一向胆小怕事的郑旦,对夫差这种做法却很满意,认为这是大王对两姐妹一视同仁。每晚总是早早地就钻进西施的温暖锦被里,含着微笑进入甜蜜的梦乡,等待一觉醒来,享受一个成熟男人给予的恩泽。她乐以忘忧,不再提起她的初恋情人田平了。这正是西施所希望的,不然就有杀身之祸。但是昨天凌晨,当她看到郑旦主动拉着夫差的大手揉搓她时,心中却毫无道理地萌生出为田平抱不平的气愤。

其实,西施自己何尝没有对不起自己的心上人范蠡呢?她又想起范蠡对她说过的,有关虞丝王后的一番话。美丽端庄、贤慧厚德的虞丝王后,很受诸大夫和后官妃嫔官女的尊重和敬爱。她和夫差成亲已经二十年,是一对患难的恩爱夫妻。

周敬王二十三年,先王阖闾立夫差为太子,同时明令封她为太子妃,日后夫差即位为王,她就是当然的正宫王后,并赐给她象牙笏板一块,上面镌刻有“吴祚永昌”四个金字,凭此象牙笏,她对后官包括贵妃在内的所有女人,有着先斩后奏的特权。夫差见到此块先王赠赐的笏板,也要叩首三下,然后才可行使自己的大王权力。所以,连夫差都让虞丝王后三分。

虞丝王后本是当时吴国的第一美人,齿白唇红,肤如凝脂,风姿绰约,语言柔美。可是自从十六岁那年生下太子友之后,罹患许多妇女病,未能再怀新胎,于是郁郁寡欢,身体每下愈况,日益削瘦。夫差念在先王公子光尚未从王僚手中夺权即位,自己未当太子之前,就同这位姑苏美女结为患难夫妇,所以对她--往深情,关心备至,四方拜神,八方求药,但是她的病总不见康复。

王后知道自己诸多病痛,青春不再,韶华已逝,已经无法满足正当盛年的君王丈夫对男女床第间的要求,所以对夫差网开一面,不太计较他在外寻欢作乐。然而,如果超过十天,夫差未同她共衾同枕,就会追究起来。

因此,西施总是担心王后怪罪,连连催促夫差带她和郑旦拜见王后,但他却老是拖着。担心之事,终于在夫差远出田猎的一个下午发生了。西施和郑旦连续半月陪伴体壮如牛的夫差,西施也不觉得有什么身体不适。而纤弱的郑旦却累倒了。她头晕目眩,胸口疼痛,精神倦怠,到今天就无法起床了。

西施正在郑旦卧房里伺候她吃药,忽然听到楼下传来“王后驾到”的高声呼喊,惊得她扔下药碗,赶忙下楼,向着前呼后拥的王后盈盈下跪:

“民女西施,拜见王后娘娘,祝娘娘福体康安,千岁千千岁!";

”好一个民女西施!“王后沉着脸,坐在会客厅的一张红木椅上,厉声问道:”你知罪吗?";

“民女知罪,请娘娘处罚。”西施伏在地上,不敢抬头。“回答得倒很爽快。”王后道:“你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吗?";

”民女知道。王后判我什么罪,民女就是犯了什么罪。“”我判你犯了杀人罪,你也承认自己杀了人?“王后反问道。

”民女听大王说,王后美丽端庄,贤德厚道,从来不冤枉-- 个好人。所以,我相信王后,相信王后眼睛明亮,不会判我没有犯的罪。“西施仍然低着头说。

”你怎么老低着头?“王后冷冷道。

”民女有罪,不敢仰望王后。“

”我命你抬起头来!";

“民女遵命。”西施抬起头,自觉眼睛里闪着委屈的泪珠。“果然仙女下凡。”王后盯着西施好久,然后叹口气道:“也难怪大王给你迷住了。一到姑苏台,就让大王流连忘返,一住就是半个月。回长乐官也已半月,还能把大王夜夜拉到';春兰

苑';来。”

王后沉思片刻又问道:

“你离开越国时,勾践夫妇和范蠡、文种,对你有没有交代什么?";

“有。”

“你如实道来。”

“民女西施临行之时,越王夫妻和范蠡、文种两位大夫,都

曾殷殷嘱咐西施、郑旦,要尽心尽意侍候大王,使大王精神愉快,健康长寿,以报答大王保全越国宗庙之恩。还要西施好好照顾王后,使王后无病无疾,玉体康泰,永保青春,多享荣华富贵。”

“勾践夫妻和范蠡入吴三年,石室养马,吃尽苦头,受尽凌辱,他们不思报仇,反思报恩,这是你自己编织的谎言不是?";

”娘娘,民女西施只会浣纱,未学编织谎言。“西施嗫嚅着道。

”你说的不是谎言,就是假话。你很懂得讲假话不是?";“娘娘,民女不懂讲假话,但懂得滴水之恩,要涌泉相报。大王以信爱人,敦而礼义,败越国而留社稷,俘越王而又存生命,使越国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所以民女西施宁可冒杀头之险,受骨肉分离之苦,也要前来伺候大王和王后。”

“你既然一心为国报恩,那你为什么要把大王迷住,使他一天也不肯离开你?";

”娘娘,这就是西施之罪了。“西施一本正经:”西施刚来乍到,只知讨大王喜欢,让大王开心,庇护越国百姓过太平日子,就忘乎所以了。如今,有娘娘开导,民女一定奉劝大王,以国事为重,少房事,多练剑,勤朝政,还要劝大王天天到正宫陪王

后。

“西施,起来吧!”王后乐了起来,道:“大王天天陪我,你就不会寂寞吗?";

”民女有郑旦和越国来的众姐妹陪着一起玩,就不会寂寞。如果寂寞,就到王后官里学绣花。听大王说,王后绣的龙凤图,像真的一样,仿佛要从布里飞出来。娘娘,你教民女好吗?";

“大王连这个都对你说?";

";是呀,大王开口闭口都是王后你。他人在我身边,心却在王后你那边。不信,你可以问郑旦。今天,民女见到王后,果然像大王所说的那样,美丽端庄,贤德厚道。这真是大王有福,民女有福,吴国有福,越国百姓有福!";

“你这孩子,人家说你是狐媚女子,我觉得你是一个稚气未干的女孩子。要不是你已经陪侍大王,我倒要收你做儿媳妇。我那儿子太子友比你还大两岁呢!";

”娘娘,听说太子友聪明英俊,盖世功夫还胜过大王。只是做娘娘的儿媳妇,民女今生无缘,做你干女儿,倒可以。“

”我们母女共侍一个大王,这也不成体统!";

“民女听说王后是国母娘娘,除了大王一人之外,全国臣民都是你的子女。所以我想王后做我的干娘是可以的。”

“不行,如果被大王知道了,他会气死!”王后道:“这样吧!我收你做干妹妹吧!让我们一老一少两姐妹共同伺候大王,永保祖宗基业。”

“谢娘娘!";

”起来吧,“王后亲切地说:”私下你就称我为姐姐吧!";“是娘娘--姐姐。”西施站了起来,不知哪来的勇气,竟往王后的身上靠了过去,道:“我的好姐姐。”

“我的好妹妹,”王后顺势把西施带进怀里,含泪道:“姐姐年轻时,虽然没有你这么绝色美丽,但也是一位花容月貌的姑娘。只可惜,岁月无情,红颜易逝,又加上落下诸多病痛,才成了今天这样一个丑老太婆。”

“姐姐,不要这样妄自菲薄。你虽然三十有六,但看起来却只有二十八、九,正是韶华正旺,我阿妈听说娘娘玉体欠安,特命西施带来偏方草药,给娘娘服用。服几帖后,就会好的。”西施转头叫南林女:“你把草药拿出来。”

“是吗?”王后好奇地问道。

西施接过南林女手中的草药,解释道:

“这叫”益母草“,专治妇人病的。娘娘吃吃看,如果吃得有效,叫阿妈再采来。“

”难得你阿妈这么有心,我用什么谢她呢?";

“姐姐,别说谢了。姐姐怜惜西施,叫阿妈放心,比谢什么

都更重百倍。”

“不管你怎么说,我还是要感谢她的。”

“王后,你要感谢谁呀?”是夫差的声音。

“民女西施,叩见大王!";

见夫差进来,西施立即下拜。在场宫女也都一起跪下。”平身。“夫差摆手。

王后也站起来,道:

”我要感谢西施的母亲呢!";

“哎,这是为什么?”夫差一怔。

“我感谢她生了一位可爱的绝色姑娘,让大王喜欢!”王后揶揄道。

夫差见王后面上并无恶意,便也笑道;

“恐怕不只我喜欢,连王后你也不讨厌她吧!";

”大王喜欢的人,臣妾哪有不喜欢之理?“王后笑道:”只是大王有了美女,就不顾朝中大事呢。“

”好说好说。“夫差高兴道:”国家大事,焉可不顾。“”大王,你知道君王无戏言吗?到时候留恋青春,也更要以国家为重。至于我,大王应自有安排。“

”当然,我们一言为定。“夫差却向西施眨眨眼,转向王后嘻嘻笑。西施一时竟猜不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你又在动什么鬼主意?“王后道。

”你们两位,我都舍不得。正因为两位都舍不得,我才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干脆让你们睡在一起,免得我一夜两宫跑。“

”好没正经,孩子都二十岁了,讲出这种话也不怕宫女们笑。“王后红着脸道:”你敢再讲,看我拿出先王的笏板来!";

西施明白了夫差的意思,顿时羞红了脸,颌首不语。忽听夫差大叫道;

“别拿,别拿,夫差不敢造次!";

”我才不会随便用笏板来吓唬你,不过,话又得说回来,你

也要好自为之。保重自己的身体。有了好身体,才能保住你的

王国。如今宫里美女如云,你一个人哪里对付得了?臣妾现在

韶华已逝,青春不再,而你又正当盛年,南征北战,霸业日上,我自己一个病弱的身躯,已无法拉住你那狂骜不羁的心,倒不如选一个美丽端庄的贵妃,经常陪着你,管管你的起居生活,照顾你的身体,好让臣妾放心,也对得起先王之托。“王后说得两眼竟红湿起来。

”王后,你的美意,夫差领情。我不知王后要挑谁当贵妃?";“你说呢?”王后反问。

“王后一向看人很准,还是你先说为好,如果我先说了,你不满意,又拿出笏板,我可受不了。”夫差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

“其实,你也心里有数,只是不愿意道破罢了。”王后道:“我知道你喜欢西施,她现在又是我的忘年姐妹,所以我想,还是册封西施为贵妃娘娘吧!";

”你不怕西施是越国派来吃我心肝的狐狸精么?";“这也许是伍太师太过多心。我倒觉得她虽有绝代美貌,却不妖艳狐媚。她来吴官半月很守本分,从未惹是生非。”

“王后高见,正合寡人之意。”夫差点点头:“西施,寡人依据王后提请,就册封你为长乐宫施贵妃。”

“民女西施叩谢大王,叩谢王后娘娘。”西施双膝下跪,连

连叩谢。

“西施姑娘,你已封为贵妃娘娘,今后在大王面前,就不要再民女民女的了,就和我一样,称臣妾吧。”

“是,民女--臣妾遵命。”西施突然想起郑旦,便奏道:“大王,王后,郑旦和西施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来吴官伺候大王。臣妾请求大王、王后恩准,也给郑旦一个封号,使她在宫中。也有面子。“

”大王,既然施贵妃讲情,你就封给郑旦一个封号吧!";“好好,就按王后所说,寡人封郑旦为丽人院菊妃!”夫差看一眼周围,问道:“哎,郑旦呢?";

郑旦听说自己有了封号,病也好了,连忙起床下楼,跪拜道:

”大王,王后,郑旦谢旨!";

王后瞟了郑旦一眼,道:

“果然又是一位仙女下凡,只是比西施纤弱一些。”“王后,寡人有一位贤德王后,又有两位美丽王妃,此生已经满足了,请你今后不要再给我第四个女人了!”夫差大笑道。

“但愿大王心口如一。”王后高兴道。

这时,伯嚭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顿首道:

“大王,不好了!";

”伯太宰,什么事这么慌张?“夫差问道。

”大王。“伯奏道:”越王勾践听说大王扩建“姑苏台';,缺少两根大梁,特地派出三千名木工进山寻找,终于获得了两根神木。这神木长五丈、粗二十围,勾践命巧工施上龙蛇的雕绘,嵌上黄金白玉,由文种大夫从水路运来献给大王。可是刚运到太湖岸边,却被伍相国派人拦阻,不让两根神木上岸。”

“岂有此理!”夫差问道:“文种现在何处?";

”文种还在渡口,正同伍相国理论。“伯答道。

”他们理论什么?“夫差问。

”文种说,东海贱臣勾践,赖吴王之力,得以保有小殿,无以报答,偶得两根神木,不敢自用,特命小臣文种献给吴王,以解姑苏台欠缺两根大梁之急,请求伍相国成全好事。而伍相国却厉声训斥,说勾践送神木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从前夏桀建灵台,商纣筑鹿台,穷竭民力,导致灭亡,勾践欲加害吴国,才献此木。所以吴国不能收,要文种运回去,文种请我赶快面大王。“

”以伯太宰之见呢?“夫差问。

”大王,为扩建姑苏台,我们悬赏求购大木,一月未得,负责督造的王孙雄大夫,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越王对吴国臣服不二,急我吴国所急,帮我吴王所需,千里运来神木,正是天助大王成事也,那有拒收之理?“伯道。

”王后,以你之见呢?“夫差今天心里高兴,一反常规,却将朝政之事询问王后。

王后笑而不答,却将眼睛朝向西施,道:

”施贵妃,有劳你代哀家回答大王。“

西施朝夫差一笑,顿首道:

”大王,臣妾女流之辈,不宜干预朝政,望大王自己明断。“”正如伯大夫所说,天助吴国也。“夫差道:”勾践得此两根奇世神木,正如偶得两位绝代美女一样,不留自用,却献给寡人,乃是他对吴国的忠心好意,怎能拒绝接受,伤了他的心?伯太宰,你带我的佩剑前去传旨,收下这两根神木,并厚待文种相国。明天,寡人要亲视这一对神来之物。“

”臣遵旨。“伯嚭接过佩剑,快步而去。

见伯嚭领旨而去,夫差叹了一口气,道:

”老相国这个人真是越老越糊涂。上月越国送来西施、郑旦两位绝色美女,他说是亡国之妖,要我驱逐她们出境;今天送来两根神木,又说是灭国之物,不能收。一个堂堂太师,号称足智多谋,竟然和已经臣服不二、只有八百里江山的小小越国过不去。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吗?如今西施已是贵妃,郑旦也为菊妃,你们和王后、太子友都是我身边最可靠的自己人。今后,对于你们的母国南越,我爱屋及乌,自然将更多关照。如果伍子胥再无理同越国过不去,我将除去他的相国职位。“

太好了!西施在心中暗叫一声。吴王夫差讲出这么重的气话来,显然她已经初步达成了离间吴国上下、促使君臣猜忌的效果了。现在,她必须利用这种矛盾,乘缝插隙,来掩饰自己的企图,因此,她抓住机会奏道:

“大王,伍相国是两朝功臣,功高如山,他讲的话对不对,臣妾才疏学浅,不得而知,但我想他的本意,是为大王好,是为了保住吴国的江山社稷。万望大王体谅他,臣妾以为不宜对他施以处罚。”

“西施,你这个小傻瓜,人家还骂你和郑旦是狐狸精,要我把你们杀了,你还替他讲情?”夫差道。

“大王,王后娘娘,臣妾只是一根贫贱如草的山野民女,死了也像一根野草飞掉一样,有什么可惜?重要的是先王开创的吴国基业,要永远昌盛。万望大王以江山社稷为重,臣妾幸运,吴越两国百姓幸运!";

”好了,好了。“夫差道:”我已经有一位王后天天讲以';社稷为重“,如今枕头边又添了一位更厉害的”社稷为重派,我的耳朵不会长出个茧来?";

“大王,我替你选的贵妃,不错吧!”王后开怀大笑。

“不错,不错,都不错,哈哈哈!”夫差也大笑不已。

4

被册封为“施贵妃”的第三天,西施就搬到王后正宫西侧的贵妃宫居住。

豪华气派的贵妃宫,同正宫只一围墙之隔,两个庭院间还有一个六角形的小门相通。这给夫差夜间两官跑溜,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门路。但却远离郑旦和移光几个姐妹居住的丽人院,真是好事难两全。

这两个月来,夫差除了到郑旦的“秋菊苑”过夜四次外,几乎天天子夜后都在西施的卧房里,往往闹到卵时才赶去上早朝。有时夜间多次缱绻,他竟一睡到午时方起。于是,他调整了起居时间,把例行的上午卯时早朝,改为下午申时晚朝。

大夫们对此重大的改制颇有微言,伯嚭却说大王英明,改得好,改得妙,有利于当天发生的大事当天解决。当然伯嚭心里明白,真正有利的是他可以泡在新得的越东大美人旋波的卧房。

这两个月来,王后十分开心,整天乐呵呵的,有说有笑,还不时听到她那柔美的歌声。她服了几次西施从越国带来的“益母草”药汤后,每月的月事逐渐恢复正常,本来憔悴的脸上也有了血色。她又恢复了粉黛的轻施淡抹,显得红颜复苏,颇得夫差的欢心,重新拣回本已中止的夫妻床第之乐。

于是,王后逢人便说,西施守本分,心肠好,不但有倾国倾城之颜,而且有大贤大德之心,是一位难得的好贵妃。有西施在大王身边,她大可放心。有时夫差在王后官里缠绵过了头,她竟推醒夫差,叫他赶快到西施的贵妃官去,免得西施妹子寂寞。

然而,郑旦却大大不高兴。她一贯争强好胜,从小喜欢和西施比较。尽管她因西施力争而封为丽人院菊妃娘娘,坐上千人后宫的第三把交椅,出入仪制、服装、首饰,同西施并无二致,但她总觉得比西施低一等,脸上无光,心里不平衡。她似乎对英俊的夫差动了真情,常在西施面前,以饱含幸福的眼神,重温夫差在床第间对她百般温柔、体贴、怜爱的细节。她陶醉地说,和大王在一起,才知道做一个女人真好。

但自从西施搬到贵妃宫后,夫差到她寝房里少了,她开始感到寂寞。一个月两次的例行公事,已经满足不了一个情窦已开、动了真情的少妇,对于男欢女爱的要求了。她由寂寞而思念,由思念而怨恨,由怨恨而伤心,由伤心而弄出病来了。

郑旦心口灼痛,饮食无味,夜寝无眠,眼神呆滞。她是病了,西施每天都去看望她,可是她竟对西施投来极不友善的目光。尽管西施好言好语,循循开导,郑旦总是听不进去,反而恶语相对,说什么“庙里既有狐狸精独霸,何必又拉小花猫陪坐”,弄得西施暗暗叫苦叫屈。

夫差听说郑旦病了,也命御医视诊服药,但总不见好转。有天早晨,夫差起床后对西施说:

“西施,你会治王后之病,为什么不医郑旦的病?”西施刮一下他那笔直端正的鼻子,道:

“臣妾听说,凡病要对症下药。郑旦之病症是因大王而起,只有大王一个人才能医治。大王自己不去医,倒抱怨臣妾不是。”

“此话怎讲?”夫差一时如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谁叫大王一个月才到郑旦卧房里两次?";

”原来是这个,哈哈哈!“夫差笑道:”当时我就说,两次后她就会来求我。不过,这孩子也太小心眼。寡人对她已经很不错了,一个月还有两个良宵。你看到的妃嫔,自从你们进官后,连一次宠幸也没有,她们不也活得好好的,没听说谁因我不去而得病。“

”你是大男人,怎懂得女孩子的心?人家郑旦对大王动了真情,爱你爱得深,又不能如愿以偿,就爱出病来了。你如果怜惜她,就赶快去医,连医三夜,她的病自然就好了。“

”好,今夜我就去,不过,我去郑旦那里三夜,你一个人独睡寂寞,也弄出个病来,我会更加心疼。倒不如今夜我带你一起去过夜,使你们两颗明珠同沾雨露共闪光。怎么样?";

“那怎么行?如今臣妾已是贵妃娘娘了,又不比刚来时没有身分,可以随便胡来。倘若让王后知道了,她拿出先王的笏板来,不但我身首异处,连你也不好消受。”

“好了,好了。反正我听你的就是了。”夫差颇为不悦,说完就急匆匆出去了。

5

自从西施册封为施贵妃,得到吴王的宠爱后,前来祝贺、拜访、送礼、求情的文武大臣,及其夫人宠妾,络绎不绝。

来得最勤的是太宰伯嚭和他的新夫人旋波。尽管伯嚭每次在吴王面前都为越国美言,但西施从内心深处,对他并不喜欢,甚至还有点鄙视他。他奸佞谗食,贪财好色,老不正经,身为吴国太宰,位高、权重、禄厚,不思忠心报吴,却贪图范蠡每月送来的贿赂,外通敌国,内媚君王,尽做那些不利吴国而又有利越国之事,而夫差却一点也没有察觉,对他言必听,计必行。

这本来对西施极为有利,但不知为什么,她却为夫差抱不平。有时还有一种想提醒夫差注意的冲动。但想想自己身上“兴越灭吴”的历史使命,想想范蠡深邃而又痛苦的目光,想想作为亡国奴百姓的耻辱眼泪,一颗激动莫名的心又平静下来。所以,范蠡关于“勿夸伯嚭”的嘱咐,她执行起来并不费力。

尽管西施在心理上讨厌他,但在现实上却需要他。她需要利用伯嚭与伍子胥之间的矛盾,在紧要关头,借刀杀人,让伯嚭煽风点火,杀了伍子胥。

这位善解人意、看风使舵的太宰,倒有独特的讨人喜欢的悟性,他知道西施思乡心切,姐妹情深,不但每次来都对她提及越国的某些信息,而且还都携着新夫人旋波一起前来。

旋波和西施在越国“美人宫”同窗学艺三年,同一天来到吴国姑苏台,由范蠡、文种精心安排,献给伯太宰为妾。旋波在美人宫评美中,名列第三。伯嚭得到她,如获至宝,夜夜两情缠绵,气得已经年老珠黄的结发夫人悬梁自尽。于是,来吴也只一个月,旋波便顺理成章,当上了吴国太宰夫人。

西施和她有相同的景况和遭遇,同病相怜,更显得比其它姐妹情添一层,相见时有讲不尽的悄悄话。伯嚭对旋波控制很严,深阁密藏,没有伯嚭带她出来,西施是万万看不到她的。

来访的文武大臣中,还有司直王孙雄、司农由征,大将胥门巢、王孙骆、展如、王子姑曹和裨将王孙弥庸、王子地、寿于姚,及其它许多不知名的大小官员。他们没有一个是空手来的。他们的用意,西施心里明白。无非是讨好她,以为她得到他们的好处,便会在吴王枕头边为他们讲好话。其实,他们是白费心机。为了讨好吴王、王后,取得他们推心置腹的信任,西施必须处处表现出坦白、无私、谦逊、亲切。....., 她把收到的贵重礼品统统上交给王后,小礼品则分送给宫里的众姐妹,落得后宫里上下都满意。

可就是郑旦赌气不要。西施对郑旦不时生起的醋意,心都碎了。原本指望她成为西施征服吴王的帮手,不料却带来了不少困扰。

吴宫中也有人从不来往。除了伍子胥太师之外,还有这位太师的得意门生太子友。

太子友是吴王夫差和虞丝王后的独生子,早在周敬王二十四年,夫差即位为王时,就册封当时才十一岁的友为太子,成为王位的当然继承人,并拜文韬武略的伍子胥相国为太师。如今太子友正处弱冠之年,仪表堂堂,马上长戟,马下双剑,武艺出众,聪明超人,勇而有谋,胜似其父。

夫差夫妇曾多次为他物色太子妃,已经二十岁的太子友,却说他年纪还小,不愿因成亲而影响自己学文习武的精力。无论是吴王夫差,还是虞丝王后,每每在提起他们这一宝贝儿子时,无不流露出一种特有的自豪和骄傲的情绪。然而,夫差却忘了精心教他成才的太师伍子胥之功劳,似乎他的儿子乃是一个天生的文武全才。

西施在“美人宫”三年学艺时,范蠡、文种两位大夫讲课时都有提及太子友的为人,入宫三个月,太子友的名声又如雷贯耳,可就是不见其人。西施可以想象,越王派她和郑旦两人入吴国实施“美人计”,是瞒不过这位吴太师的高足的。他三个月对西施避而不见,足以证明他对她已经保持距离。而她对这位举足轻重的吴国太子应采取什么态度,范蠡却没有只言词组的交代。这使她费尽思量。

据说,太子友对吴王的淫而喜色、仁而不智、勇而无谋,以及大兴土木、南征北讨,很有看法,所以对吴王并不亲近,却经常在相国府里练剑学法;他对王后,十分亲密,十分同情,母子情深似海。现在西施已完全获得王后的信任和欢心,也许由母及子,太子友应该不会像他太师伍相国那样,对她恨之入骨,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吧!

6

这日上午,天气晴朗,一轮冬日娇羞地从云罅里露出半边笑靥,给大地洒下一抹温柔的光辉。在这个姑苏寒冬难得的好天气里,西施独自在贵妃院假山旁,观赏一株花朵先叶而开的灿烂桃花。忽然,背后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声音:

“请问,姑娘就是惊动天下、使男人一见就失魂落魂的越国绝色美女西施吗?";

西施回头一看,竟是一位酷似夫差容颜神态的英俊王子,挺胸昂首站在面前。不用介绍,这就是她三个月来想见而又尚未见到的太子友了。

突然出现一个自己想见的人,西施心中不免产生一阵意外的惊喜。但她心头的惊喜很快就被他那傲慢、敌意的神态所涌起的怒火所代替。然而,出于一种本能的警觉,她又在一瞬间把一团怒火化为一个灿烂的微笑。

”请问,先生就是名闻列国、让姑娘一望生畏的吴国王位继承人太子友吗?";

只见太子友一怔,凝神地对西施细看片刻,随之微笑道:“果然貌若天仙,声音又柔美,神态也天真,嘴巴更调皮得可爱,没想到竟有一个山村小女子,敢这样同本殿面对面针锋相对。这真是出奇了。”

“太子哥,我听大王说,你英雄盖世,肚量无边,是一位文能治国、武可安邦的理想继承人。像你这样的英雄男子汉,难道也会欺侮一个山村的小女子?这可真奇怪了。”西施眼眶中似有泪花闪烁。

“小妹妹,你别怕。太子友从来不欺侮人,何况一位可爱的小女子,我怎舍得欺侮你呢?";

太子友竟情不自禁地拿出绸丝手巾递给西施,示意她擦眼泪。

西施接过他那洋溢着男孩子气味的手巾,轻抹一下眼睛,道:

“太子哥,我从越国进宫已经三个月,怎么从未见过你的影子呀?是不是嫌我乡下女子土气,长得丑,怕看了不自在呀?";

”天地良心,你如果长得丑,那古人仓颉创造的“美”字,就要从竹简上刮掉了。“

”那你为什么直到今天才来看我?";

“小妹妹,有所不知。这三个月来,我跑遍全国九个郡,微服察访各郡的父老百姓,听听他们对王官的议论,看看他们的生活,好改善吴国的朝政。今天一回来,只在伍太师府上稍坐片刻,连母后宫里都还没有进,就先来看你了。”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想拜见太子哥,一等三个月总见不到,真急煞人。”

“小妹妹,你想见我做什么呀?";

”我想请你来看看我,像不像一只会吃男人灵魂的狐狸精?";

“不错,我一回来就听说,你是一只迷乱大王的狐狸精,比妲己还可怕。但是今天一见,却大出我的意料之外,竟是一位天真、活泼、调皮的山村小妹妹。”

“你见过狐狸精?";

”当然--不,“太子友笑了:”见是没见过,但听说过。大凡狐狸精,眼睛中都有两股邪气射出,头上都有一团妖雾缭绕,背后还拖着一条欲藏又露的长长尾巴。而你,这些都没有,有的是一种光彩照人的正气。所以,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一个妖媚的狐狸精,而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山村小妹妹。“

”谢太子哥。“西施对他轻轻一笑,道:”只是小妹妹一夜之间就长大了,长大成一位吴国长乐宫的施贵妃娘娘了。也许太

子哥刚回来,还没有听说这件事吧?";

太子友先是楞了一下,然后便哈哈大笑起来。“太子哥,你笑什么?";

”我笑你这位小妹妹,竟然敢骗起本殿大哥哥来了。“太子友动了真情,两眼满含深情,拉着西施的手,说:”你这么小,又是刚刚入宫的,哪能一步登天,就成了什么施贵妃?如果说你是太子妃,还差不多!";

西施轻轻推开太子友的手,道:

“太子哥,妹妹今年十八,只比太子哥小两岁。妹妹此身已经侍候大王三个月了,承蒙大王和王后错爱,已于两个月前册封为施贵妃。如果你不信,一问王后娘娘便知。所以太子妃之说,妹妹今生没有此福,只好等待来生了。万望太子哥在人前,别称西施为小妹妹了。”

西施欲擒故纵的手腕,说得太子友倒退三步,大声呼叫道:

“不,不。这不可能,这不是真的!";

接着,太子友又向前一跃,紧紧抓住西施的双手道:”这不公平,我要请母后做主,我要请母后做主!“西施抬眼一看,不知什么时候郑旦和她的侍女阿花,已经来到她的院子里。她预感到大祸即将来临,猛甩开太子友的双手,飞也似地逃回自己的卧房,随手倒扣着房门,俯伏在床上,伤心得泣不成声。实难预料,第一次和太子友见面,竟是这样的尴尬局面。

太子友拉西施双手呼叫的事,很快在后官里传开,只瞒着吴王夫差一个不知。西施主动向王后解释了事情的始末。深明大义而又具很高威望的王后,向后宫传下旨意,不准任何人再谈此事,如敢违旨传谣,格杀勿论。

果然,令出行止。整整七天,不再听到有人谈起此事。夫差见到西施,一如既往,恩爱如初。

那知夫差到郑旦那里”医病“三夜之后回来,却不问青红皂白,把西施双手反绑,命她跪在床前,他亲自厉声审训。平时那种百般宠爱和种种体贴,荡然无存。

“说,你如何勾引太子友,从实招来!";

夫差挥起一只手,正欲重重朝西施脸上甩去,西施却侧着脑袋朝他一笑,这一笑的直接效应,使他的手凝固在半空之中。

”贱婢,你死到临头,还笑什么?“夫差铁青着脸吼道。”大王,我笑你爱臣妾爱得太深,深到胡涂的地步,竟然不辨是非,不明真假,冤枉了臣妾。“西施并不惧怕。

”你明知寡人对你无限宠爱,你却忘恩负义,勾引太子友。太子友是我的儿子,他从来不近女色,而且事我至孝,那能调戏寡人的贵妃娘娘?我知道,自古嫦娥爱少年,你见了太子友年轻英俊,就红杏出墙,琵琶别抱。你这种忘恩负义的下贱女人,寡人定斩不饶!“说完,愤怒地拔出身上佩剑。

”大王,臣妾在被斩之前,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好不好?“西施平静地说。

”寡人都气炸了,哪有心思听你讲故事?";

“你不听我讲故事,那你就斩吧!不过,我死了,后悔的不是我,而是你。”

“此话怎讲?";

”因为你糊涂,偏听偏信,我跟着你,不是今天被你斩,就是明天被你杀,迟杀不如早杀,所以我死得无悔无悔无恨,含笑九泉。而我今夜死了之后,明天王后、太子友和其它在场的人,都会哭着向你说明真相。到时候,你才发现臣妾清白,杀错了,所以你后悔不及,痛哭欲绝。如果你不怕后悔,你就斩吧!";

“好吧,你说完故事,我再杀你不迟。”

西施想到被倒绑的双手,已经发麻,便说:

“我双手痛,人很累,没有力气讲故事。我请你看在三个月来我对你贡献一切的份上,赶快给我一斩了之。”

夫差动了恻隐之心,解开了绑在西施双手上的绳索,道:";现在可以讲了吧!“西施瞪了他一眼,仍跪着道:

”从前有一个打猎的英雄,他种了一盆很美很香的兰花,他非常怜爱,每夜都端进来放在床头陪他入梦,白天就端到院里去吸收阳光雨露。可是,有一天他打猎去了,由于他的花又香又美,招来了许多过路人进院来观赏。当他回来听到多话的家人报告时,他便破口大骂他心爱的花忘恩负义,竟然招来他人来观赏。一气之下,他挥起手中的猎刀,对着兰花砍去。后来他夫人知道了,便哭着骂他糊涂,是过路人走进来看兰花,又不是兰花自己跑出去让人看,你怎么枉杀守本分的兰花呢?此时,他才后悔不迭,呼号痛哭永远失去的那一盘可爱的兰花。“

西施讲完故事,抬头看夫差一眼说:

”大王请你动手吧!";

夫差气消了,俯身扶身起西施,柔声问道:

“你的手还痛不痛?";

”人死了,手就不痛了。“西施生气推开他道:”怎么,你又不斩了?";

夫差抓住西施的手,幽幽地说:

“我什么东西都舍得给太子友,包括吴国的江山,可是你这个人我不能给他。”

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郑旦却受到王后的处罚,摘去了她那头上的王妃巾帻。从此她的病一蹶不振,未见真正好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